• 榮欣風水網

    陽歷是什么日期,農歷是什么日期

    內容導航:
  • 公歷陽歷是什么意思?是初幾還是幾月幾號的?
  • 陽歷 是什么
  • 什么是陽歷?什么是農歷
  • 什么是陽歷日期
  • 公歷和農歷的區別
  • 農歷和陽歷有什么區別?
  • Q1:公歷陽歷是什么意思?是初幾還是幾月幾號的?

    公歷是初幾,下面小的,陽歷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幾月幾號

    Q2:陽歷 是什么

    陽歷就是所謂的公歷,平時說的幾月幾日,陰歷就是農歷,也就是平時說的正月初一什么的

    Q3:什么是陽歷?什么是農歷

    陽歷也就是公歷,它是國際通用的。陽歷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秒。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一年分做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
    四年的尾數積累起來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這一年叫做閏年。所以閏年的二月有29天。 陰歷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共29天半。為了算起來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中,大小月大體上交替排列。
    陰歷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沒有平年閏年的差別。 陰歷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此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歷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 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后來人們定了一個折衷的歷,就是所謂陰陽合歷。
    現在我國還在使用的夏歷(也有人叫它農歷或陰歷),就是這種陰陽合歷。它跟陰歷一樣,也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歷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來調整四季。
    夏歷約每過二、三年多一個閏月。“陰歷”又名“太陰歷”,系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再配合地球繞日一周之時數為一年,實際上等于陰陽合歷,我國在民國元年前采用此歷,為與現行之歷相對稱,故名之曰“舊歷”。
    一般人以為陰歷適合于農家,而名之日“農歷”

    Q4:什么是陽歷日期

    就是公歷,全世界都統一沿用的時間歷法,俗稱陽歷。就是你身分證上面的那個時間。我們過的元旦新年和五一,六一節日都是陽歷。而農歷只有在中國或華人聚居地沿用。如:農歷春節,和各個節氣都是用農歷(又名舊歷)來計算的。

    Q5:公歷和農歷的區別

    1、性質不同:公歷就是陽歷,是世界通用的日期;農歷屬于陰陽歷,是我國傳統的農耕日期。
    2、算法不同:公歷是以地球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為基礎制定的歷法;而農歷是以月亮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為基礎,同時也參考太陽回歸年制定的歷法。
    3、類別不同:公歷用來記錄日期,而農歷中還包含了農耕作息時間,衍生出二十四節氣。

    Q6:農歷和陽歷有什么區別?

    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農歷?什么是陽歷?

    我們現在中國人的頭腦里,總會把農歷視為陰歷,也就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歷法;把陽歷視為公歷,也就是從西方引進的,以公元紀年的歷法。

    這其實是不對的。



    農歷,也叫干支歷,也叫夏歷,其實是一種陰陽合歷。

    我們老祖宗的這種紀年方式,是按照太陽回歸年,也就是把太陽連續兩次經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計算為一年。然后根據太陽不同的運行位置,也就是十天干、十二地支,劃分為二十四節氣,用以指導農業生產。

    同時,還根據月亮繞地球運行,在月相上表現出來的盈虧現象,把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以此來指導海事活動。

    古人把與太陽有關的,叫作陽歷;把與月亮有關的,叫作陰歷。

    所以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農歷,其實是一種陰陽合歷。

    而我們現在所說的陽歷,其實更應該叫西歷,是古羅馬人,從古埃及人那里學來的。這種歷法是根據尼羅河水位漲落,以及對天狼星的觀察,最終形成的。

    我國在辛亥革命后,為了科學和方便,才開始引進西方的這種歷法。一直到建國后,才正式確定下來。

    這就是我們民間所說的“陽歷”。



    由此可見,農歷和陽歷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計算方法不同:

    農歷是按照太陽回歸年來計算的,也就是太陽連續兩次經過春分點的時間。而民間所說的陽歷(以下簡稱陽歷),則是按照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圈的天數,來計算的。

    2、一年的天數不同:

    農歷一年的天數是354天或355天,而陽歷的天數是365天或366天。

    3、一年的月份不同:

    一般情況下,農歷和陽歷都是一年12個月,但農歷有閏月,也就是一年有13個月。陽歷沒有閏月,但有閏年,每四年閏一年。

    4、一月的天數也不同:

    農歷只分大小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陽歷也分大小月,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還有個特殊的2月份,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

    5、實用意義不同:

    農歷中的24節氣劃分,具體反映了一年中的寒暑冷熱,有利于農業生產活動的安排。同時,月相盈虧體現出的潮汐現象,也能很好指導海事活動。而陽歷一年四季的劃分,則能清晰體現出冷熱交替的情形。



    通過以上的對比,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相較于陽歷,老祖宗以農歷來紀年的方式,我覺得還是更適合我們中國人的。

    因為在農歷的時序中,我們的生產生活,會顯得更加有條不紊。何況古人還把對自我身心的調養和護理,也融入到了24節氣的運行之中。

    所以,農歷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絕不僅僅是一種歷法,更是我們華夏子孫,千百年來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結晶。

    展開全文
    上一篇:上一篇:白羊座的幸運來
    下一篇:下一篇:二畫的字吉兇分析
  • 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