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并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征。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云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擴展資料:
民間故事
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結果老鼠忘了,從此貓見老鼠就尋仇。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機。虎和龍不服氣,被封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后面。兔子不服,要和龍賽跑,兔子跑到龍前面。狗不樂意,一氣之下咬傷兔子,被罰倒數第一。蛇、馬、羊、猴、雞之間還經過一番較量,最后豬跑來占據末席。
12生肖的順序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子時(夜11—12點),據說老鼠是深夜里最活躍的動物,所以子時就是屬鼠;
丑時(午夜1—2點),因為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時就屬牛;
寅時(后半夜3—4點),寅解釋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動物是老虎,所以寅時就屬虎;
卯時(早晨5—6點),因為早晨5至6點鐘,還在“太陰”(即月球)時間內,傳說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時就屬兔;
辰時(早晨7—8點),傳說此時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所以辰時就屬龍;
已時(上午9—10點),據說蛇最愛在此時利用春草作掩護,出洞覓食,所以已時就屬蛇;
午時(中午11—12點),陽氣到項,陰氣始再生,而馬行千里,屬于“陰”類動物,所以午時就屬馬;
未時(下午1—2點),傳說羊在未時吃過的草,草根再生力強,所以,未時就屬羊;
申時(下午3—4點),因為天快晚了,猿猴要呻叫,所以申時就屬猴;
酉時(下午5—6點),此時正當月出之際,有“太陽金雞”的傳說,所以酉時就屬雞;
戍時(晚7—8點),因為此時是夜的開始,犬是守夜的家畜,所以戍時就屬犬;
亥時(晚上9—10點),這個時間天地最混沌,而豬最愛睡覺,混沌不清,所以亥時就屬豬。
---------------------
12生肖鼠為什么排在第一?
分管十二生肖排行的家伙,是個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他收了老鼠的巨大好處而做了權錢交易的色當,把第一名的金冕加在了無德無才的小小老鼠頭上。
這當然只是一個牽強附會的玩笑。
但確確實實的是,人類對此始終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釋。
不過,人類畢竟是動物里最聰明的高級動物,在十二生肖確定了許多年后,人們終于編出了一個或許是自欺欺人自圓其說的民間故事,借以說明為什么老鼠在十二生肖排行第一。
這個叫做"老鼠第一大"的故事流傳在中原的湘鄂一帶
老鼠和牛馬羊等當選十二屬相后,老鼠說:
"我應該擺在第一位。"
牛、馬、羊它們不服氣,說:
"你憑什么排第一位呢?"
鼠說:"我大,所以我要排在第一。"
牛馬等忍俊不禁笑了:"你有我們大嗎?"
老鼠說:"我們幾個爭了不算數,還是讓人來說吧。"
牛馬羊等都同意讓人來評議。
于是它們商量了辦法:由牛領頭,馬、羊、鼠先后一個接一個從大街上走過,看人們怎么評議。
在大街上,牛走過來了,人們說:
"這頭牛很壯。"
馬過來了,人們說:
"這匹馬真高。"
羊走過來的時候,人們說:
"這只羊很肥。"
最后,老鼠大搖大擺地挺著肚子走過來,人們看見大街上突然走出一只大老鼠,都追著它喊:
"好大一只老鼠呀,好大的一只老鼠呀!"
這樣一來,牛馬羊也無話可說了,讓老鼠排在了第一位。
十二生肖的順序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傳說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結果老鼠忘了,從此貓見老鼠就尋仇。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機。虎和龍不服氣,被封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后面。
兔子不服,要和龍賽跑,兔子跑到龍前面。狗不樂意,一氣之下咬傷兔子,被罰倒數第一。蛇、馬、羊、猴、雞之間還經過一番較量,最后豬跑來占據末席。
擴展資料:
十二生肖的價值:
生肖文化蘊含豐富的傳統思想:
(1)天人合一:生肖是天干地支形象代表,深受傳統陰陽五行哲學影響,體現天人合一。
(2)生態意識:動物崇拜,強調動物在人類生產生活的作用,包含樸素生態理念。
(3)傳統道德:寓言、成語和文學作品,通過崇揚和鞭撻動物性情,影射人的道德品格,傳達傳統價值觀。
(4)社群意識:生肖民俗受眾廣泛,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節慶活動大家同慶同樂,增強社群乃至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
(5)平等親民:生肖人人占一,公平公開,也難改變,生肖文化主流屬于平民文化,具有通俗性、生活性。
鼠第一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
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并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征。
擴展資料
紀年法——
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十二生肖年”。(見下表)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屬“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這一年進而出生的人都是屬“牛”。
結合實際了解“十二地支”這六十對干支,天干經六個循環,地支經五個循環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這樣的順序每年用一對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環,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己巳年,1990是庚午年;從1984年的甲子年,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