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刪卜易》我個人覺得就算了。
六十卦卦象含義,記憶起來最好,不要也無所謂。
入門看王虎應的《六爻自修寶典》不錯,另外推薦李順祥的《六爻》。
該背哪些東西?
很多,但是通常都是用多了自然記得,背不住的,也不用勉強,學易這東西,緣到自有時。
初學通常排卦方面就得熟透,斷卦則需要背最基本的用神取法,六沖,,三合,三會,六親含義,六神含義,旬空,月破,日破,伏神,飛神,入墓,以上列舉各項的含義,看起來挺多,實際上理解起來并不用多少時間,當然遠不止這些需要去記憶,還是循序漸進吧。基本上一本好的六爻入門書籍,里面講的知識點都需要去掌握和鞏固。
買本書自學,
網絡上學,
拜師學藝。
因為我們一般接觸到的“易經”經文,都是古人運用易學知識指導實踐時的事實記述(不一定都是成功的記述,也有失敗的記述)。由于年代久遠,以及中國漢文字的廣泛內含性(一字多音、一字多意、語言文字的地域特點),學起“經文”來就比較困難了。為了能使大家能較快地掌握易學的哲理內容,從孔子時期就將其“經文”及內容歸納提高到世界觀、方法論上來學《易》了。故此,孔子及其門生在六十四卦“經文”的后面又加上了“十傳”(又稱“十翼
。將其親身學《易》、研《易》、用《易》的感受與體會附于“經文”之后。告訴及警示他人和后人學《易》、效法《易》的思想和方法。因此,要想學好易學知識,就必須先掌握“十傳”中所告訴我們的道理
。“十傳”所講的就是研學易學必備的一些基礎知識。這些基礎知識掌握了,“易經”的“經文”就容易理解了。所以,學《易》不能一開始就以研讀“經文”為主。否則,越學越容易糊涂。下面我將“十傳”的具體內容歸納說明一下。為大家在學習中,提供掌握重點的方法。
“彖辭上傳”和“彖辭下傳”:通過運用“大象”的概念,從六十四卦,每一個六爻卦的整(總)體上來講,這一卦的總體概念及其狀態、意義。這里的“大象”,實際上主要是指:乾為天、坤為地、兌為澤、離為火、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艮為山所反映的內容。
“ 象傳上 ”和“象傳下
“文言傳
”:因為“乾坤易之蘊邪”。乾坤兩卦(六爻卦)是產生“易經”六十四卦的基本、基礎卦。所以,此“傳”主要是解釋乾坤兩卦的含義及規律的。
“說卦傳
”:因為六十四卦中的任何一個六爻卦,都是由兩個三個爻的“基本卦”上下重疊組合成的。所以,要了解任何一個六爻卦的含義,必須得先了解每一個三爻卦的抽象及具體的意義。“說卦傳”就是解釋組成六十四卦的八個“基本卦”(又稱“八經卦”、“八卦”)各自抽象及具體含義的。
“序卦傳
“雜卦傳
”:是打亂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用最精練的詞語,歸納了任何兩個互為“反、對卦”(六爻卦)的卦義。使我們對六十四卦的卦義能簡便易記。它運用了最簡單的文字,表述了一個六卦具有代表性的基本意義。同時也比較了各卦意義之間的異同。
我們學習易學不是為了死記硬背其卦辭、爻辭及其經文、詞句的。而是為了通過熟記這些經文、詞句內容,達到我們能深刻地學習“易經”中每個六爻卦及六十四卦的思想邏輯過程以及其邏輯思維方式、方法。按現代的語言說,就是掌握一種客觀地研究、分析、認識事物規律的方式與方法。
正如宋代的易學大家邵雍所著《皇極經世觀物外篇下》一文中所言:“知‘易’者不必引用講解,是為知‘易’。孟子之言未嘗及‘易’,其間‘易’道存焉,但人見之者鮮耳。
首先你要了解周易的各卦位,八卦圖,六十四掛圖。在周易的書介紹里都可以了解到。然后再找算卦類的圖書看。這樣入門容易點。若直接看周易,我覺得想算卦很難。當然,要專業,那周易的六十四卦內容你都必須要看。
先看兩本入門書:算六爻卦:《周易與預測學》;風水《地理五訣》,這是常用的入門的,也是最有用的書籍。
64卦代表這宇宙只有64種情景,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櫻花0377 :你好。
【納甲裝卦】就是講天干、地支與八卦六爻的關系:
乾卦屬金,內卦為甲子,外卦為壬午,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為:子寅辰午申戌。
坎卦屬水。內卦為戊寅,外卦為戊申,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為:寅辰戊申戊子。
艮卦屬土。內卦為丙辰,外卦為丙戌,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為:辰午申午子寅。
震卦屬木,內卦為庚子,外卦為庚午,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為:子寅辰午申戌。
巽卦屬木,內卦為辛丑,外卦為辛未,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為:丑亥酉未巳卯。
離卦屬火,內卦為己卯,外卦為己酉,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為:卯丑亥酉未巳。
坤卦屬土,內卦為乙未,外卦為癸丑,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為:未巳卯丑亥酉。
兌卦屬金,內卦為丁巳,外卦為丁亥,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為:巳卯丑亥酉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