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tSu3ODcIlM
不太明白你為啥要二人轉的羅成算卦
女:大唐老祖坐金鑾
男:保駕全憑文武百官
女:文仗徐茂公能掐會算
男:武仗瓦岡山的眾英賢
女:記下此事且不表
男:再表羅成將魁元.小羅成正在家中坐.一心長安去游玩.出言我把家將叫.叫聲家將要聽言.趕快給我備好馬.一到長安去游玩.
女:家將急忙備好馬
男:羅成翻身上了馬雕鞍.催馬加鞭來的快.眼前來到西地長安.羅成這里抬頭看.大街景致真可觀.也有老來有也有少.也有女來也有男.也有騎馬坐著轎.也有推車把擔擔.穿青掛藍是男子漢.穿紅掛綠是女嬋娟.騎馬坐轎修來的福.推車擔擔命也該言.羅成催馬往前走.有個卦棚坐北朝南.十字街頭招牌立.斗大金字寫的全.大寫大算一卦整十兩.小算一卦五兩三.空中要有小鳥過.能算羽毛有幾個.羅成看罷心好惱.牛鼻子老道吐狂言.叫聲眾人閃閃閃.我到卦棚把卦占.眾人閃開一條路.羅成走進卦棚里邊.進了卦棚仔細看.有位道長坐那邊.走上近前身施禮.口尊先生你聽言.我到此不辦別的事.把我生辰八字找一番.
女:要讓先生給你算.把你生辰八字報一番.
男:我本是甲午年生甲午年長.五月十五正晌午時添.報完時辰一旁站.
女:老道帶笑開了言.為人占了一個午.不少吃來不少穿.為人占了兩個午.腰中不缺銀子錢.為人占了三個午.定是朝中王侯官.卦主你一人占了四個午.你本是白虎星降臨凡.生在羅門為貴子.秦氏太太把你添.一歲兩歲娘懷抱.三歲四歲跑著玩.五歲六歲貪玩耍.七歲八歲念書篇.九歲那年學槍法.十歲槍法學的全.十一歲隨父去掃北.殺死韃子有萬千.十二歲去把登州打.箭射金錢中狀元.十三歲賣過絲絨線.秦氏府里住兒男.十五歲你投唐保二主.扶保大唐錦江山.你保唐二主整八載.今年整好二十三.
男:過去事情你算的對.再算我陽壽多少年.
女:先生連說我不敢.說出恐怕你把臉翻
男:叫聲先生只管算.我要翻臉不是羅家男
女:叫我算來我就算.叫聲學生要聽言.我算你今年大壽到.多說還能活三四天.
男:羅成一聽心好惱.大罵先生你聽言.徐三哥給我算過卦.說我陽壽七十三.咱二人一無仇來二無恨.為何瞞我陽壽五十年.今天你找出我五十年陽壽.無話講來無話言.今天你找不出我五十年陽壽.推倒卦棚趕出長安.
女:叫聲卦主一旁站.聽我把損壽對你言.十一歲隨你父親去掃北.殺死韃子有萬千.殺死黎民百姓損了壽.損去陽壽整十年.這本是軍爺頭處損.聽我把二處損壽對你言.你有個表兄秦叔寶.你二人傳槍遞锏在后花園.他教你锏法實心實意.你的槍法沒教全.不該把羅門回馬槍留三路.損去陽壽整十年.這本是軍爺二處損壽.聽我把三處損壽往下言.你有個兄弟單雄信.你二人磕頭好幾番.你在江東保了王世允.你保唐王錦江山.你不該回馬槍刺死單雄信.損去陽壽又是十年.這本是軍爺三處損.聽我把四處損壽往下言.唐二主戀你是好漢.軍臣飲酒在殿金鑾.軍臣飲酒三更后.你不該龍床鳳枕去安眠.你虎穴占了龍床位.損去陽壽又十年.這本是軍爺四處損.聽我把五處損壽往下言.你有妻子十二個.其中有個王惠和胡金嬋.她二人待你情義深重.你不該火燒岳陽樓歸陰間. 她二人一死陰魂不散.刮動陰風來到陰間.武閻佛面前奏一本.損去陽壽又是十年.卦主你加一加來算一算.前后正好五十年.
男:羅成聽罷頭低下.先生算卦賽神仙.拿出紋銀五十兩.送給先生卦禮錢.
女:先生擺手說不要.活人不花死人錢.留著吧來留著吧.鬼門關上做盤纏.
男:一句話說得羅成淚如雨下.口尊先生要聽言.這壽祿有積也有損.你能不能給我把陽壽添.你給我添上幾年陽壽.多給銀子多給錢.
女:先生擺手說不敢.不能給你把陽壽添.叫聲卦主回頭看.那邊來了添壽仙.
男:哄得羅成回頭看
女:先生卦棚起云端
男:羅成就在后邊攆.一封書簡落平川.打開書信仔細看.筆墨未干寫的全.上寫休當我是妖來我是怪.我是徐茂公師父李靖仙.我算你今年陽壽到難過今年二十三.你死不在長安地.周西坡前亂箭穿.正是羅成為難處.
女:徐茂公點兵到這邊.周西坡反了劉黑塔.要奪大唐錦江山.小王元吉掛口元帥印.要選羅成先鋒官.
男:羅成邁步往家走.白虎帳不遠在面前.松柏大樹拴戰馬.羅成進了帳里邊.打扮以畢往外走.急忙上了馬雕鞍.
女:人馬托托往前走
男:周西坡不遠在面前
女:周西坡前一場戰
男:只殺得人仰馬也翻
女:羅成單槍匹馬去征戰
男:亂箭穿身在陣前
女:羅成陣前歸了位
男:臨死他才二十三
女:羅成算卦沒唱好
合:下回羅成托夢三更天
先用QQ郵箱發一些全劇mp3,包括錫劇、越劇、楚劇、豫劇、黃梅戲全劇。
QQ郵箱中還有一個TXT文檔,給你發我網盤上的戲曲目錄,包括錫劇、越劇、楚劇、豫劇、黃梅戲全劇和選段。
由于郵箱容量有限、網友眾口難調,而且郵箱文件需要不斷更新上傳才能保證網友順利下載,所以不提倡通過郵箱接收我的戲曲。如要求不高,建議接收我郵箱中的近2G戲曲。
如需超多戲曲,建議注冊網盤,并加我為網盤好友,才能傳給你。我在115網盤上的名字叫拉爾修,注冊網盤并加我為好友后,在網盤上給我發個消息,將你的百度提問鏈接復制到給我的網盤消息里,我就可以給你分享權,你接收文件只需一分鐘就能把我的戲曲變成你的。整出的打包的全劇mp3和選段近20G。
郵箱方式和網盤方式,希望大家只選一種,因為我郵箱中的文件都是我網盤上的,希望大家和我都不要做重復勞動。要求不高用郵箱,要求高用網盤。用網盤的就不要讓我再用郵箱發了。(如果發現你要的資料郵箱中沒有,你又非要不可,建議用網盤方式,一定在網盤上。)
請大家仔細閱讀,認真理解。由于工作量大,不希望總是回答一些無厘頭的追問。
衷心祝愿大家聽戲愉快,天天開心,事事如意!
二人轉唱詞《羅成算卦》
女:大唐老祖坐金鑾
男:保駕全憑文武百官
女:文仗徐茂公能掐會算
男:武仗瓦岡山的眾英賢
女:記下此事且不表
男:再表羅成將魁元.小羅成正在家中坐.一心長安去游玩.出言我把家將叫.叫聲家將要聽言.趕快給我備好馬.一到長安去游玩.
女:家將急忙備好馬
男:羅成翻身上了馬雕鞍.催馬加鞭來的快.眼前來到西地長安.羅成這里抬頭看.大街景致真可觀.也有老來有也有少.也有女來也有男.也有騎馬坐著轎.也有推車把擔擔.穿青掛藍是男子漢.穿紅掛綠是女嬋娟.騎馬坐轎修來的福.推車擔擔命也該言.羅成催馬往前走.有個卦棚坐北朝南.十字街頭招牌立.斗大金字寫的全.大寫大算一卦整十兩.小算一卦五兩三.空中要有小鳥過.能算羽毛有幾個.羅成看罷心好惱.牛鼻子老道吐狂言.叫聲眾人閃閃閃.我到卦棚把卦占.眾人閃開一條路.羅成走進卦棚里邊.進了卦棚仔細看.有位道長坐那邊.走上近前身施禮.口尊先生你聽言.我到此不辦別的事.把我生辰八字找一番.
女:要讓先生給你算.把你生辰八字報一番.
男:我本是甲午年生甲午年長.五月十五正晌午時添.報完時辰一旁站.
女:老道帶笑開了言.為人占了一個午.不少吃來不少穿.為人占了兩個午.腰中不缺銀子錢.為人占了三個午.定是朝中王侯官.卦主你一人占了四個午.你本是白虎星降臨凡.生在羅門為貴子.秦氏太太把你添.一歲兩歲娘懷抱.三歲四歲跑著玩.五歲六歲貪玩耍.七歲八歲念書篇.九歲那年學槍法.十歲槍法學的全.十一歲隨父去掃北.殺死韃子有萬千.十二歲去把登州打.箭射金錢中狀元.十三歲賣過絲絨線.秦氏府里住兒男.十五歲你投唐保二主.扶保大唐錦江山.你保唐二主整八載.今年整好二十三.
男:過去事情你算的對.再算我陽壽多少年.
女:先生連說我不敢.說出恐怕你把臉翻
男:叫聲先生只管算.我要翻臉不是羅家男
女:叫我算來我就算.叫聲學生要聽言.我算你今年大壽到.多說還能活三四天.
男:羅成一聽心好惱.大罵先生你聽言.徐三哥給我算過卦.說我陽壽七十三.咱二人一無仇來二無恨.為何瞞我陽壽五十年.今天你找出我五十年陽壽.無話講來無話言.今天你找不出我五十年陽壽.推倒卦棚趕出長安.
女:叫聲卦主一旁站.聽我把損壽對你言.十一歲隨你父親去掃北.殺死韃子有萬千.殺死黎民百姓損了壽.損去陽壽整十年.這本是軍爺頭處損.聽我把二處損壽對你言.你有個表兄秦叔寶.你二人傳槍遞锏在后花園.他教你锏法實心實意.你的槍法沒教全.不該把羅門回馬槍留三路.損去陽壽整十年.這本是軍爺二處損壽.聽我把三處損壽往下言.你有個兄弟單雄信.你二人磕頭好幾番.你在江東保了王世允.你保唐王錦江山.你不該回馬槍刺死單雄信.損去陽壽又是十年.這本是軍爺三處損.聽我把四處損壽往下言.唐二主戀你是好漢.軍臣飲酒在殿金鑾.軍臣飲酒三更后.你不該龍床鳳枕去安眠.你虎穴占了龍床位.損去陽壽又十年.這本是軍爺四處損.聽我把五處損壽往下言.你有妻子十二個.其中有個王惠和胡金嬋.她二人待你情義深重.你不該火燒岳陽樓歸陰間. 她二人一死陰魂不散.刮動陰風來到陰間.武閻佛面前奏一本.損去陽壽又是十年.卦主你加一加來算一算.前后正好五十年.
男:羅成聽罷頭低下.先生算卦賽神仙.拿出紋銀五十兩.送給先生卦禮錢.
女:先生擺手說不要.活人不花死人錢.留著吧來留著吧.鬼門關上做盤纏.
男:一句話說得羅成淚如雨下.口尊先生要聽言.這壽祿有積也有損.你能不能給我把陽壽添.你給我添上幾年陽壽.多給銀子多給錢.
女:先生擺手說不敢.不能給你把陽壽添.叫聲卦主回頭看.那邊來了添壽仙.
男:哄得羅成回頭看
女:先生卦棚起云端
男:羅成就在后邊攆.一封書簡落平川.打開書信仔細看.筆墨未干寫的全.上寫休當我是妖來我是怪.我是徐茂公師父李靖仙.我算你今年陽壽到難過今年二十三.你死不在長安地.周西坡前亂箭穿.正是羅成為難處.
女:徐茂公點兵到這邊.周西坡反了劉黑塔.要奪大唐錦江山.小王元吉掛口元帥印.要選羅成先鋒官.
男:羅成邁步往家走.白虎帳不遠在面前.松柏大樹拴戰馬.羅成進了帳里邊.打扮以畢往外走.急忙上了馬雕鞍.
女:人馬托托往前走
男:周西坡不遠在面前
女:周西坡前一場戰
男:只殺得人仰馬也翻
女:羅成單槍匹馬去征戰
男:亂箭穿身在陣前
女:羅成陣前歸了位
男:臨死他才二十三
女:羅成算卦沒唱好
合:下回羅成托夢三更天
二人轉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二人轉屬走唱類曲藝,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東部三盟一市。 二人轉這個名字最早見于偽滿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二人轉者,一起數人,即鄉間蹦蹦,美其名曰‘蓮花落’,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會上,東北代表團的二人轉節目正式參加演出,從而二人轉這個名字首次得到全國文藝界的承認,并叫得越來越響。 起源和發展 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 二人轉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系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 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 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并重。 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唱腔優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后來各流派取長補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轉。 二人轉是東北的民間小戲。二人轉不只是兩個人轉。它一樹多枝,一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雙”、“群”、“戲”四類。 “單”:指“單出頭”,一個人一臺戲,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戲一角一人演的,類似“獨角戲”。 “雙”:指“雙玩藝”。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二人演多角,敘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 “群”:過去把“拉場戲”也叫“群活兒”。現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丑為主的東北民間小戲。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 二人轉的傳統劇目有三百多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藍橋》、《西廂》、《包公賠情》、《楊八姐游春》等雙玩藝兒;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鏡架》)、《紅月娥作夢》、《丁郎尋父》等單出頭;還有《回杯記》、《鋸大缸》、《寒江》、《拉馬》、《二大媽探病》等拉場戲。 二人轉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共三百多個。嗩吶、板胡是二人轉的主奏樂器。擊節樂器,除用竹板(兩塊大板和五塊節子板)外,還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塊竹板,一手打二塊)。二人轉的表演,有“四功一絕”。四功是指“唱、說、做(或扮)、舞”,手絹、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絕技”。 二人轉的根,扎在東北農民的心里。有的農民說“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今天,不但在東北的廣大農村和城鎮中流傳著,在河北、內蒙的部分地區,也有二人轉的演出活動。 【二人轉十大宗師】 李青山 王尚仁 李慶云 楊福生 劉士德 閻永福 王悅恒 欒繼承 程喜鳳 谷柏林 【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及演員】 男:秦志平 韓子平 董孝芳 李雷 董寶貴 孫文學 尹為民 董連海 佟長江 徐振武 岳春生 李海 閻光明 傅昌發 丁少良 女:鄭淑云 李曉霞 關長榮 董瑋 朱和平 白鳳蘭 蘇文秀 鄭桂云 陳樹新 王艷春 白玉民 于蓮 李麗穎 石桂琴 張建華 楊宏偉 閻學靜 楊金華 孫曉麗 【民間演員】 王文軒 白玉令 劉桂玉 孫艷芳 趙曉軍 小豆豆 王小力 張濤 關小飛 瞿波 路小波 關小平 李小宇 董明珠 于小飛 常艷萍 張小波 劉冬梅 孫麗榮 畢佳琪 吉忠利 徐秀麗 魏三 唐鑒軍 王小寶 【二人轉導演、編劇、編曲及研究人員】 王中堂 王軼夫 高鳳閣 高云梯 隋國鈞 劉文彤 劉新 張明遠 牛正江 張文奇 白萬程 張連俊 王兆一 何川 崔廣林 孫士學 隋書今 張憲彬 于永江 楊維宇 王肯 董延瑞 趙云程 張志勛 那炳晨 顧玉增 于憲濤 王徹 苗中一 王鳳賢 李忠堂 金士貴 李鵬飛 何慶魁 耿瑛 陳功英 馬金萍 馬力張震 趙月正 崔凱 【代表作品】 《包公斷后》、《二大媽探病》、 《回杯記》、 《連心曲》、《馬前潑水》、《梁賽花搟面》、《皇親夢》、《攀親家》、《老漢背妻》、《單出頭》、《包公賠情》、《孫二娘開店》、《張郎休妻》、《禪宇寺》、《雙趕集》、《送雞還雞》、《李翠蓮還魂》、《六月雪》、《劈山救母》、《洪月娥做夢》、《打龍袍》、《密建游宮》、《劉金定探病》、《羅成算卦》、《大將名五更》、《春哥對花》、《張生游寺》、《李桂香打柴》、《韓琪殺廟》、《小拜年》、《富貴九子圖》、《游西湖》參考資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153786.html
二人轉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二人轉屬走唱類曲藝,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東部三盟一市。 二人轉這個名字最早見于偽滿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二人轉者,一起數人,即鄉間蹦蹦,美其名曰‘蓮花落’,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會上,東北代表團的二人轉節目正式參加演出,從而二人轉這個名字首次得到全國文藝界的承認,并叫得越來越響。 起源和發展 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 二人轉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系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 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 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并重。 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唱腔優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后來各流派取長補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轉。 二人轉是東北的民間小戲。二人轉不只是兩個人轉。它一樹多枝,一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雙”、“群”、“戲”四類。 “單”:指“單出頭”,一個人一臺戲,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戲一角一人演的,類似“獨角戲”。 “雙”:指“雙玩藝”。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二人演多角,敘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 “群”:過去把“拉場戲”也叫“群活兒”。現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丑為主的東北民間小戲。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 二人轉的傳統劇目有三百多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藍橋》、《西廂》、《包公賠情》、《楊八姐游春》等雙玩藝兒;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鏡架》)、《紅月娥作夢》、《丁郎尋父》等單出頭;還有《回杯記》、《鋸大缸》、《寒江》、《拉馬》、《二大媽探病》等拉場戲。 二人轉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共三百多個。嗩吶、板胡是二人轉的主奏樂器。擊節樂器,除用竹板(兩塊大板和五塊節子板)外,還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塊竹板,一手打二塊)。二人轉的表演,有“四功一絕”。四功是指“唱、說、做(或扮)、舞”,手絹、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絕技”。 二人轉的根,扎在東北農民的心里。有的農民說“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今天,不但在東北的廣大農村和城鎮中流傳著,在河北、內蒙的部分地區,也有二人轉的演出活動。 【二人轉十大宗師】 李青山 王尚仁 李慶云 楊福生 劉士德 閻永福 王悅恒 欒繼承 程喜鳳 谷柏林 【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及演員】 男:秦志平 韓子平 董孝芳 李雷 董寶貴 孫文學 尹為民 董連海 佟長江 徐振武 岳春生 李海 閻光明 傅昌發 丁少良 女:鄭淑云 李曉霞 關長榮 董瑋 朱和平 白鳳蘭 蘇文秀 鄭桂云 陳樹新 王艷春 白玉民 于蓮 李麗穎 石桂琴 張建華 楊宏偉 閻學靜 楊金華 孫曉麗 【民間演員】 王文軒 白玉令 劉桂玉 孫艷芳 趙曉軍 小豆豆 王小力 張濤 關小飛 瞿波 路小波 關小平 李小宇 董明珠 于小飛 常艷萍 張小波 劉冬梅 孫麗榮 畢佳琪 吉忠利 徐秀麗 魏三 唐鑒軍 王小寶 【二人轉導演、編劇、編曲及研究人員】 王中堂 王軼夫 高鳳閣 高云梯 隋國鈞 劉文彤 劉新 張明遠 牛正江 張文奇 白萬程 張連俊 王兆一 何川 崔廣林 孫士學 隋書今 張憲彬 于永江 楊維宇 王肯 董延瑞 趙云程 張志勛 那炳晨 顧玉增 于憲濤 王徹 苗中一 王鳳賢 李忠堂 金士貴 李鵬飛 何慶魁 耿瑛 陳功英 馬金萍 馬力張震 趙月正 崔凱 【代表作品】 《包公斷后》、《二大媽探病》、 《回杯記》、 《連心曲》、《馬前潑水》、《梁賽花搟面》、《皇親夢》、《攀親家》、《老漢背妻》、《單出頭》、《包公賠情》、《孫二娘開店》、《張郎休妻》、《禪宇寺》、《雙趕集》、《送雞還雞》、《李翠蓮還魂》、《六月雪》、《劈山救母》、《洪月娥做夢》、《打龍袍》、《密建游宮》、《劉金定探病》、《羅成算卦》、《大將名五更》、《春哥對花》、《張生游寺》、《李桂香打柴》、《韓琪殺廟》、《小拜年》、《富貴九子圖》、《游西湖》參考資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15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