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欣風水網

    十二生肖資料大全簡介,十二生肖屬性知識大全

    內容導航:
  • 十二生肖資料
  • 十二生肖的介紹
  • 十二生肖每個動物資料
  • 十二生肖資料簡短一些
  • 十二生肖寓意詳解
  • 12屬相的詳解
  • Q1:十二生肖資料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呈現對應關系,分別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生肖也稱屬相,是中國和東亞地區的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號。生肖的周期為12年。每一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種動物作為生肖。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是中國民間計算年齡的方法,也是一種古老的紀年法。十二生肖(獸歷)廣泛流行于亞洲諸民族及東歐和北非的某些國家之中。 古人根據太陽升起的時間,將一晝夜區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為代號,方便熟記。中國用地支計時法,叫做十二時辰(大時),也就是我們所稱的二十四個小時。
    時辰,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于兩小時。相傳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子(鼠)(午夜23時至1時):在一日中,子時一天的最后時刻,也是新一天的開始。在十二生肖中屬于鼠。
    丑(牛)(凌晨1時至3時):丑時是黎明前的黑暗階段。據說是牛開始日出耕田的時刻。在十二生肖中屬于牛。
    寅(虎)(凌晨3時至5時):一日中天方大白之時,正是老虎開始活動的時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屬于虎。
    卯(兔)(清晨5時至7時):卯時是太陽已東升,開始放萬丈光芒的時候。在十二生肖中屬于兔。
    辰(龍)(清晨7時至9時):辰時太陽光熱增強時刻,據說是群龍行西的時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屬于龍。
    巳(蛇)(上午9時至11時):巳時太陽光熱更強了,在十二生肖中屬于蛇。
    午(馬)(上午11時至下午13時):在一日中,陽光最為猛烈。在十二生肖中屬于馬。
    未(羊)(下午13時至15時):在一日中,未時是暑氣將消之時。在十二生肖中屬于羊。
    申(猴)(下午15時至17時):在一日中,申時的暑氣已快過去了。在十二生肖中屬于猴。
    酉(雞)(下午17時至晚上19時):在一日中,酉時是夜晚將要來臨的時刻。在十二生肖中屬于雞。
    戌(狗)(晚上19時至21時):在一日中,戌時正是黑夜擴散,華燈初上時分。在十二生肖中屬于狗。
    亥(豬)(晚上21時至午夜23時):在一日中,亥時是一日將盡,要邁向明日之前時分。在十二生肖中屬于豬。

    Q2:十二生肖的介紹

    Q3:十二生肖每個動物資料


    幽默,樂觀,可愛,迷人。肖鼠的人交際手腕佳,不過內心激動,易猜疑,而且挑剔。

    勤奮,刻苦耐勞,有毅力,肯犧牲。善良,不過保守,固執,并且容易暴
    怒。

    熱情,勇敢,自信心強。不過,勇而好斗,莽于行事,相當反叛。

    靈巧,機警,好客,藝術氣質濃。唯于過自傲,喜故弄虛玄,膽小且懦弱。

    精明,勇敢,有朝氣,有自信。不過太任性,過于自大,并且性格急躁。

    判斷力強,智慧高,分析能力強。不過好夸張,慕虛名。

    坦率大方,友善,樂觀,能言善變。唯太自私,急躁且欠缺耐性。

    高貴,大方,藝術氣質濃。不過頗為主觀,兼且敏感。

    好動,靈活,親切,聰明。可是主觀,固執,敏感并且視財如命。

    好學,誠實,坦率,待人處事寬容。不過欠缺耐性,并且很愛慕虛。

    老實,忠厚,慷慨,大方,恩怨分明。不過時常情緒起伏不定,頗為消極。

    友善,好學,富同情心,樂以助人。不過稍懶散,凡事逆來順受。

    Q4:十二生肖資料簡短一些

    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源于自然界的11種動物和一個民族圖騰"龍",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組成,用于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在中華文化圈內被廣泛使用。有諸多描寫十二生肖的文學作品。
    我們國家的十二生肖兩兩相對,六道輪回,體現了我們祖先對我們中國人全部的期望及要求。
    第一組:鼠和牛。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勞。兩者一定要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如果只有智慧不勤勞,就變成了小聰明,光是勤勞,不動腦筋,就變成了愚蠢。所以兩者一定要結合,這是我們祖先對中國人的第一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組。
    第二組: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謹慎。兩者一定要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所謂的大膽心細。如果勇猛離開了謹慎,就變成了魯莽,而一味的謹慎就變成了膽怯。這一組也很重要,所以放在第二位。
    第三組是龍和蛇。龍代表剛猛,蛇代表柔韌。所謂剛者易折,太剛了容易折斷;過柔易弱,太柔了就容易失去主見,所以剛柔并濟是我們歷代的祖訓。
    第四組是馬和羊。馬代表一往無前,向目標奮進,羊代表團結和睦。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更需要團結和睦的內部環境,只有集體的和諧,我們才能騰出手追求各自的理想。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注意團結、和睦,必然會落單。所以,個人的奮進與集體的和睦必須緊緊結合在一起。
    第五組是猴子和雞。猴子代表靈活,雞定時打鳴,代表恒定。靈活和恒定一定要緊緊結合起來。如果你光靈活,沒有恒定,再好的政策最后也得不到收獲。但如果說你光是恒定,一潭死水、一塊鐵板,那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了。只有它們之間非常圓融的結合,一方面具有穩定性,保持整體的和諧和秩序,另一方面又能不斷變通地前進。
    最后是狗和豬。狗是代表忠誠,豬是代表隨和。一個人如果太忠誠,不懂得隨和,就會排斥他人。而反過來,一個人太隨和,沒有忠誠,這個人就失去原則。所以無論是對一個民族國家的忠誠、對團隊的忠誠,還是對自己理想的忠誠,一定要與隨和緊緊結合在一起,這樣才容易真正保持內心深處的忠誠。這就是我們中國人一直堅持的外圓內方,君子和而不同。
    中國人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肖,有的人屬豬,有的人屬狗,這意義何在?實際上,我們的祖先期望我們要圓融,不能偏頗,要求我們懂得到對應面切入。比如屬豬的人能夠在他的隨和本性中,也去追求忠誠;而屬狗的人則在忠誠的本性中,去做到隨和。

    Q5:十二生肖寓意詳解

    鼠:被視為機警應變,善處逆境,子孫繁衍,家業興旺的象征。有生生不息,繁盛不衰之吉祥寓意。
    牛:被視為勤奮樸實,誠摯忠厚,忍辱負重,勇武倔強的象征。有勤勞致富,風調雨順之吉祥寓意。
    虎:被視為威武勇猛,豪爽正義,文彩華美,氣宇軒昂的象征。有辟邪降魅,四方安康之吉祥寓意。
    兔:被視為溫柔文靜,純潔高雅,機智靈敏,忠厚善良的象征。有自然超脫,長生不老之吉祥寓意。
    龍:被視為尊貴神圣,志趣高遠,能屈能伸,通達曠放的象征。有懲邪鎮惡,國泰民安之吉祥寓意。
    蛇:被視為美麗多姿,癡情重義,豁達大度,靈活應變的象征。有以柔克剛,百折不撓之吉祥寓意。
    馬:被視為矯健雄偉,忠實誠信,傲岸不羈,勇敢堅定的象征。有勇往直前,生命不息之吉祥寓意。
    羊:被視為溫文善良,仁慈和睦,順天隨人,純潔高尚的象征。有豐年富庶,和氣生財之吉祥寓意。
    猴:被視為自由敏捷,聰明靈巧,智勇雙全,重情好義的象征。有驅魔降妖,快樂怡年之吉祥寓意。
    雞:被視為勇武好斗,銳意進取,化解百毒,平安祥瑞的象征。有家園安定,夫婦和諧之吉祥寓意。
    狗:被視為機智聰慧,赤誠勇敢,盡職守信,舍身重義的象征。有四季康泰,和平安寧之吉祥寓意。
    豬:被視為豪放謙和,樸拙憨厚,隨遇而安,與世無爭的象征。有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之吉祥寓意。

    Q6:12屬相的詳解

    12生肖順序|十二生肖的順序的傳說 漢族生肖中的十二種動物的選擇并不復雜,它與漢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測的。在十二種生肖動物,大致可將其分為三類:一類是已被馴化的“六畜”,即牛、羊、馬、豬、狗、雞,它們是人類為了經濟或其它目的而馴養的,占十二種動物的一半。“六畜”在中國的農業文化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六畜興旺”代表著家族人丁興旺、吉祥美好。春節時人們一般都會提“六畜興旺”,因此這六畜成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二類是野生動物中為人們所熟知的,與人的日常、社會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動物,它們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為人們所敬畏的介入人類生活的,如虎、蛇;也有為人們所厭惡、忌諱,卻依賴人類生存的鼠類;更有人們所喜愛的,如兔、猴。第三類是中國人傳統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龍,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集許多動物的特性于一體的“人造物”,是人們想象中的“靈物”。龍代表富貴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動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龍的位置。 從以上可以看出生肖動物的選擇并不是隨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涵義,人們所選擇的動物都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并帶有一定意義。 那么這十二種動物又是按照什么順序排列的呢?前面說到,生肖產生于遠古動物崇拜,圖騰崇拜的氛圍之中,人們僅是用動物來借代序數符號與地支相配,為什么選擇這十二種動物,誰先誰后,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排列并沒有定論,由于生肖是產生于遠古的古老文化,因時間的久遠人們已將排列的初衷丟失了,今人的傳說故事等只是對它的附會,只能依賴于傳說和想象。關于生肖排列問題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解釋。 一是民間傳說故事中的生肖排列。漢族民間故事說: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鉆進鼻子,給趕跑了,其余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哄,于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后。虎和龍不服,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傳說故事雖不是對問題的科學解釋 ,但它卻體現了人們希望對十二生肖的選擇做出解釋的愿望。 二是中國古代學者從古代晝夜十二時辰的角度解說地支和肖獸的配屬關系。黑天茍地,混沌一片,鼠,時近夜半之際出來活動,將天地間的混沌狀態咬出縫隙,“鼠咬天開”,所以子屬鼠。天開之后,接著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該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屬牛。寅時是人出生之時,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過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義,所以寅屬虎。卯時,為日出之象,太陽本應離卦,離卦象火,內中所含陰爻,為太陽即月亮之精玉兔,這樣,卯便屬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時正值群龍行雨的時節。辰自然就屬了龍。已,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時,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魚兒得水一般。另外,已時為上午,這時候蛇正歸洞,因此,已屬蛇。午,下午之時,陽氣達到極端,陰氣正在萌生。馬這種動物,馳騁奔跑,四蹄騰空,但又不時踏地。騰空為陽,踏地為陰,馬在陰陽之間躍進,所以成了午的屬相。羊,午后吃草為最佳時辰,容易上膘,此時為未時,故未屬羊。未之后申時,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時辰,并且猴子喜歡在此時伸臂跳躍,故而猴配申。酉為月亮出現之時,月亮屬水,應著坎卦。坎卦,其上下陰爻,而中間的陽爻代表太陽金烏之精。因此,酉屬雞。夜幕降臨,是為戌時。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與之結為戌狗。接著亥時到,天地間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狀態,如同果實包裹著果核那樣,亥時夜里覆蓋著世間萬物。豬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豬成了亥的屬相。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持此觀點。 三是按中國人信陰陽的觀念,將十二種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動物的陰與陽是按動物足趾的奇偶參差排定的。動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數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獨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體,物以稀為貴,當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龍,五趾(奇);蛇,無趾(同偶);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雞,四趾(偶);狗,五趾(奇);豬,四趾(偶)。持這種說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學者郎瑛在其基礎上進行了歸類,在其所著的《七修類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別陰陽當看足趾數目。鼠前是四爪,偶數為陰,后足五爪,奇數為陽。子時的前半部分為昨夜之陰,后半部分為今日之陽,正好用鼠來象征子。牛、羊、豬蹄分,雞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應合偶數,屬陰,占了六項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馬蹄圓而不分,六者均為奇數,屬陽,連同屬陽的鼠,占了另外六項地支。郎瑛的歸類法,是借洪巽的分類法, 二者大同小異。 以上三種解釋分別從不同角度來解釋生肖的排列,民間有關生肖動物排列的傳說故事非常豐富,這些傳說故事的流傳一方面豐富了生肖的內容,另一方面又促進了生肖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將十二種生肖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將其納入中國人五行信仰的觀念之中,目的是將屬相與人生儀禮相關連,將陰陽、五行與生肖對應起來,從而解釋其它有關的人生文化現象。 12生肖順序|十二生肖的順序與動物特點有關 十二生肖,為什么排在首位的偏偏是小小的鼠,而不是騰云駕霧的龍,也不是百獸之王的虎?為什么不看中強勁溫順的牛?為什么不選出靈巧異常的猴?眾說紛紜,其中有「道教玉帝說」,有「佛祖如來說」,有「先祖黃帝說」,有「天象星宿說」,有「原始部落圖騰說」等等。我認為,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是古人依據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活動特點來安排的。 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什么以這幾個字定時辰呢?分析一下這十二個字的原形和本義,我們就會看得十分清楚。 子:像孩子在襁褓之中。子的本義為:幼小的、卵。古代指兒女。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正是夜深人靜的午夜時分,正是今明兩天的臨界,也可以說「明天」這個「產兒」就要誕生,或者已在襁褓之中。子時,是孕含著什么孵化著什么的時刻。 丑:為「扭」的本字,像手指抓住一物而扭動。扭,也作轉動講。子時過后,一點至三點為丑時。夜正深,但「第二天」已經開始了。無形之中,似乎有一只大手在轉動天體--夜幕即將被轉過去,白天即將被扭過來。 寅:有說像黃泉欲出,又說像雙手捧矢,即「引」的古字。引,可釋為牽引、引導、引起、離開。黎明前的三點至五點為寅時,正是黑夜即將離開,熹微即被牽引而來的時刻。 卯:有說為冒,像開門之形,又有 之體,又說像斷物形,為劉的本字。黎明時分的五點至七點為卯時,天亮了,太陽冒出來了,人家的門該打開了。卯時,黑、白不再混淆,而是斷然分開的。 辰:有說像貝殼形。我以為它有托出云氣之意。云氣之上有日,為「晨」;無日,則云氣彌漫。夏日的早晨,七點至九點,大霧茫茫。 巳:有說像胎兒形突出頭部和蜷曲的身體;又說為蛇的象形。上午九點至十一點,霧氣消失,正是暖融融的時刻,蛇從洞穴中爬出來了。 午:有說像木杵之形,「杵」的本字;又說為「牾」,抵牾為矛盾。將一木杵立在日光下,木杵沒有影子,因為日光是從頭頂之上照射下來的。古人依形造字,又依形取義,以形、義命物。由此,日中的時候,即十一點至十三點為午時。 未:像樹木枝葉重疊,物長成后才有滋味。「味」的本字。午后十三點至十五點未時,示意只有經過陽光的強烈照射,樹木才會枝繁葉茂、果子才能成熟。成熟的果子,才會有滋有味。 申:有說像閃電形,又說為「神」。十五點至十七點,風雨帶著閃電和雷鳴來了。古人不知閃電和雷鳴為何物,以為神在天上為之。 酉:像裝酒的壇子,「酒」的本字。十七點至十九點,傍晚時分,勞作了一天,此時正是吃飯的時候,就簡稱「酒時」吧。 戌:人、戈會意,指人持戈(武器)守護。十九點至二十一點,酒足飯飽以后,一家老小該入睡了。但是不能大意,還要預防外敵或野獸的侵害,所以要手持武器進行護衛。 亥:有說像豬,「豕」字的變體。有草根-說。二十一點至二十三點,主人被豬拱槽的聲音攪醒了--要想豬肥,就得夜半起身給它添食。此外,草根與植物的塊莖有關,那是豬的飼料。 十二時辰的十二個字,竟是記述并描繪了一幅夏日的古代農家生活作息圖!就連自然景觀也歷歷在目,可謂言簡意賅。 從出土文物來看,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有了以天干、地支計紀歲的方法。干、支先用來紀日,后來發展為紀月、紀年。 那么,十二時辰是怎么與12生肖順序相結合的呢? 觀天象的最佳時機應是夜深人靜、繁星滿天的時候。子夜時分(二十三點至一點),人(天文學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聽得周圍有細碎的聲音,低頭一看,原來是老鼠在活動。天長日久,古人發現鼠類出沒頻繁的時刻是子時。于是,子時便與鼠聯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屬相的第一位。 「馬無夜草不肥」,牛當然也是如此。農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農家的大事。丑時(一點至三點),農家自會起身喂牛。牛與丑時聯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點至五點,晝伏夜行的虎最兇猛,農家常常會在此時聽到不遠處傳來虎嘯聲。于是,虎與寅時相聯系,有了「寅虎」。 五點至七點,天亮了,兔子跑出窩,去吃帶著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與卯時相聯系,便有了「卯兔」。 七點至九點,是容易起霧的時刻。據說龍能騰云駕霧,大霧之中才會「神龍見尾不見首」。不過龍是傳說中的動物,或者說是人用幾種動物的「零件」拼湊起來的「人造動物」,在現實中看不到,只有大霧蒙蒙之中,人們才會產生龍的幻象。如此,龍才會在辰時的霧中「出現」。龍和辰時相聯系,便有了「辰龍」。 九點至十一點,大霧散去,艷陽當空。體溫不恒定的蛇從洞穴中爬出來曬太陽。無論有毒還是沒有毒的蛇,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躍的時刻,便是「巳時」。在造字時,「巳」被畫成了一條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聯系在一起的。 十一點至十三點,烈日當頭。這「烈」,使人想到了人類「得力助手之一」的馬。紅鬃烈馬是良駒,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時的太陽一樣火烈。馬與午時相聯系,就有了「午馬」。 十三點至十五點,未時,驕陽已把草上的露珠曬乾,可別忘了這正是放羊的好時光。于是,「未羊」應運而生。 十五點至十七點,申時,太陽偏西,或者雨過天晴,天氣顯得清爽起來。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在樹林里玩耍啼叫,人們聽到了,記在心里,便把這一時刻與猴子聯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十七點至十九點,酉時,太陽快落山了,家養的雞該回窩了;再不回窩,天一黑就會找不見。農婦著急了,四處呼喚著,轟雞入窩。這吃飯喝酒的時刻,也與家雞入窩相連,于是就有了「酉雞」。 十九點至二十一點,戌時,人們在臨睡之前要巡視一番;跟隨他們的,是人類的另一個「助手」--狗。巡視的時刻與狗聯系起來成為「戌狗」,恰到好處。 二十一點至二十三點,深夜可以聽到肥豬拱槽的聲音,主人很高興。不過要想豬長得肥壯,還得起身為它添食。亥時,自然與豬相連,于是有了「亥豬」。 表示十二時辰的十二個字與十二生肖相結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展開全文
    上一篇:上一篇:73年屬牛女人一生
    下一篇:下一篇:射手座挽回的幾率
  • 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