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佛像安座舉辦一個慶賀儀式。
普賢菩薩吧?普賢菩薩的道場在四川蛾眉山. 普惠寺,位於江西省興國縣城東南,始建於唐僖宗中和二年(八八二年),原名「西禪勝地」,元朝末年毀,明朝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年)改名「普惠寺」;清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亦經修整。清末明初寺內住有僧尼六人,登航法師為住持,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登航法師圓寂后,由宗仁法師任住持,仍住僧尼六人。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普惠寺舉行瑜珈顯密大會,興國、於都兩縣僧尼百馀人參加。次年宗仁法師在普惠寺舉行恭迎藏經的大法會。興國、于都兩縣佛教徒及香客三千多人在普惠寺至城岡鄉一路慢行,街道兩旁店鋪焚香秉燭,鞭炮不絕。縣城市場還停售肉食三天。
解放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由德森法師發起,聯系海外僑僧法亮法師、果照法師等集資大修理一次(有前后佛殿、側廳和十四間住房,面積為三百八十二平方米)。一九五七年寺內修復竣工,九月舉行了規模較大的佛像開光法會,適逢僑居柬埔寨僧人法亮法師回鄉探親,該法會由法亮法師、振舟法師主持。一九五○年至一九八二年由振寬法師為住持。
法亮法師,江西省城岡鄉東坑村人,出身貧寒,十三歲開始吃齋,十五歲出家,先后在興國縣東震寺、贛州光孝寺、浙江普陀寺當和尚。一九三八年應邀至廣東韶關南華寺傳法。一九四七年去柬埔寨金邊市,主持建造了中華正覺寺。一九七○年離柬經新加坡回到,在九龍芙蓉山主持修建虛云和尚紀念堂。后又在大窩島上建觀音堂,定居該處。曾先后為修復普惠寺、法藏寺捐款九萬馀元。
普惠寺內原有三尊大佛像,石觀音像(系唐代遺存的古文物)和民國年間塑的十八羅漢、西方三圣、三寶、阿難、迦葉、彌勒、地藏王、送子觀音伽蘭等佛像、經書、法器較全。平時,殿堂香火較旺,煙霧繚繞,前來朝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文革」期間被迫停止宗教活動,僧尼被趕回家,佛像全部被毀,佛殿被縣房地產公司接管開工廠。
「文化在革命」后,被破壞的佛寺陸續得到修復,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到保護。至一九八五年,興國縣得到恢復的佛教寺庵十八處,僧尼三十五人。融法法師被選為第七屆縣政協委員。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日,縣佛教協會籌備小組在普惠寺成立,融法法師任組長。次年四月一日舉行縣佛教界首次代表大會,正式成立興國縣佛教協會。
一九八一年冬起,著手進行寺廟的修復,到一九八四年底,后殿(觀音殿)全部修繕完畢,重塑了阿彌托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伽蘭菩薩等;前殿也正在著手修復。現在,普惠寺的宗教生活已恢復正常,剛修復的寺廟門樓上「普惠古寺」四字,紅底金字,耀眼醒目,寺內保留的一顆千年鐵樹也在一九八五年開花。
現任住持會元法師,常住僧尼四人。
年5月11日(農歷四月十三)上午,河南省鄭州市大觀音寺將隆重舉行大光明殿落成典禮暨正法明如來佛開光法會,并將啟建鄭州大觀音寺首屆水陸法會。
法會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10點30分至11點30分舉行大光明殿落成典禮暨正法明如來圣像開光儀式
11:30--11:50上吉祥大供法會
12:00--13:00吃齋飯法會結束
13:00--14:30消災延壽普佛送吉祥牌位
15:00--17:00吉祥傳燈法會
1980年,日本日蓮宗組織代表團參拜草堂寺。
1982年04月11日,以剛當選為日本佛教會會長的金子日威管長為名譽團長、松井大周、小林行雄為副團長的日蓮宗友好訪華團一行,在趙樸初等陪同下,乘機飛抵西安。04月13日上午08時,日蓮宗訪華團與中國方面的僧人、居士一起及工作人員約百余人,在草堂寺共同舉行鳩摩羅什法師奉安開光法會。
2023年9月10日上午9時,草堂寺在藏經樓前隆重舉行藏經樓落成典禮暨佛像開光儀式。近5000(其中包括日本國日蓮宗佛教團體代表90人)信眾參加了當日上午舉行的大型佛事活動。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金柱、原陜西省政協副主席張偉及省市縣相關部門以及省市佛協副秘書長以上領導參加了上午的慶典活動。
2023年12月07日,經戶縣民宗局批準,戶縣佛協與草堂寺共同舉辦的“戶縣草堂講經堂”正式開講。其活動場所在草堂寺內,每月兩天課(為隔一周的周六),常年舉辦,學員由戶縣37個場所推薦佛學初學者;學習內容及方法為講經、國法及佛教儀規培訓。開設“戶縣草堂講經堂”的目的是從佛教居士信眾初學培訓入手,努力提高佛教居士信眾的綜合素質,使更多的佛教居士信眾成為愛黨愛國,弘法利生的合格人士。
佛像裝心也就是開光
現代一般開光,已經趨向形式、,把開光的意義完全喪失掉了。開光的真實意義,現在知道的人很少。實際上,開光這樁事情非常重要,它真正的意義,就是說明我們供養這一尊佛菩薩形像意義之所在。佛家的開光儀式,實際上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啟用儀式。當有新的建筑物、新的設施啟用時,一定要接待社會大眾,舉行啟用儀式。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大眾,為何要有此設施,這對社會大眾有何好處。佛家供奉佛像,或是新建筑落成,也舉行儀式,就稱作"開光"。 譬如我們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這個像造好了之后,我們要啟用,供養啟用。在啟用的時候,我們要向大眾說明,我們為什么供養觀世音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意義是在那里?藉這尊像,開發我們自己自性的光明,所以不是人替佛菩薩開光,是佛菩薩形像為我們開光,這意思在此地。
道場有許多信徒參與開光儀式,那是唱戲表演給大眾看。但是表演的每個細節,都要將意義說明白,大家恍然大悟,覺不至于。在開光儀式中,拿一只筆去點眼睛,筆代表智慧、文學;拿毛巾擦臉,表把灰塵擦掉,將心地里的污垢洗凈。拿鏡子是照自己,也可以照別人,自他不二,生佛一如,都是取很深的意思。那種形式,有些場合可以用,有些場合不必用,只要將供奉的意義說清楚就行了。
"開光"二字的意思就是讓佛菩薩形像, 及這些建筑,開發我們自性的光明。絕對不是說,找一個出家人替佛菩薩像開光就靈了,出家人還是凡夫,若凡夫替佛菩薩像開光,那佛菩薩也變成凡夫了。果真開光就靈,不開光就不靈,那何必拜佛菩薩,不如拜這個法師,法師比佛菩薩還靈,這不是顛倒嗎?這是世間人錯誤的觀念。若說佛像開光之后就靈驗,沒有開光就不靈驗,這是的說法,也是對于實際事理完全不明了的說法。所以,開光儀式就是啟用典禮儀式,是要告訴大眾,塑造佛像、蓋建筑,代表的意義,我們應以何種心態來供奉,要將這些事理說明清楚。這種種設施是佛陀教育的手段,不是目的。佛陀教育的高明,就是將教學與藝術結合成一體。這是至今有很多人想到,但是還無法做到的,而佛法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徹底實施了,這是最完美的教學。
開光是宣說這個佛菩薩代表的意義。譬如說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的是慈悲,把菩薩大慈大悲救度一切眾生這個本愿宣說出來。我們供養佛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就要效法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這一種悲愿。所以見到觀音菩薩的形像,聽到觀音菩薩的名號,就把我們大慈悲心引發出來。我們對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以大慈大悲,真正去愛護、關懷、幫助,這是這一尊名號,這一尊形像開發我們自性慈悲的光明,這叫做開光。所以是藉佛菩薩名號,開發我們自性的光明;藉佛菩薩的形像,啟發我們自性的光明,是這個意思。決定不能搞錯,錯了,那你就是。迷,決定不能解決問題,唯有智才能解決問題。這個是學佛不能不知道的。
至于什么樣的人,才有資格來給佛像開光,對于佛菩薩的經論、歷史淵源,他所表達的意義,都能夠通達明了,為大家解說清楚、解說明白,這就對了。絕對不在那些形式。每一種形式都有很深的教育意義,都要把它講解清楚、講解明白,才不致于趨向,把佛菩薩當作鬼神來崇敬、來崇拜,祈求天地鬼神、諸佛菩薩來賜福,這是錯誤的觀念,這是不正常的想法。
開光,又稱開光明、開眼、開明、開眼供養,就是新佛像、佛畫完成要置于佛殿、佛室時,舉行替佛開眼的儀式。《禪林象器箋·垂說門》中說:“凡新造佛祖神大像者,請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光明。”在佛教中,只有經過開光后,佛像便不是原來的木雕石塑,而是具有宗教意義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頂禮膜拜。
開光時,先將佛像安好,誦經及咒語,奉請菩薩安座,然后請高僧為佛像開光說法。《黑谷燈語錄》中說:“開眼者,本是佛匠雕開眼,是事開眼;次僧家誦佛眼真言,誦大日真言,則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謂開眼也。”所以它是為佛像舉行一種說法儀式。開光時,由于佛菩薩的功德不同,主法者所說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會提到為佛像開“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這是讓佛像具有六種神通:即點眼眼通,真見無所不見;點耳耳通,妙聞遍及十方;點鼻鼻通,普嗅法界諸香;點舌舌通,演說妙法無窮;點身身通,分身塵塵剎剎;點意意通,能鑒三世群機。開光儀式一般是主法者先拿起新毛巾在佛像前做一個擦佛像的動作,說一首偈語,贊頌佛菩薩的功德;其次再用鏡子向佛像正面對照,說幾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緣;然后主法者拿起朱砂筆,再說一首偈語,將朱砂筆向佛眼的方向作一個“點”的動作,大喊一聲“開”,整個儀式就完成了。
規模大的寺廟新佛像安置較為隆重,一般要舉行開光法會,這也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法事活動。在繁多的宗教儀式中,地域不同,各自的法定儀軌也不盡相同,但從總體上說,絕不能違背經典的規定。
開光法會的儀規最早見于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北印度烏填曩國傳法大師施護在開封太平興國寺譯經院譯出的《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該經指出,佛像塑畫雕造完成后,就要舉行安像慶贊活動。首先選擇吉日良辰和結界勝地,其次在此處設置傘蓋、幢幡、香花、水果、燈明等佛供,接著由身著莊嚴如法的阿阇黎入佛堂安像,并同弟子們一心觀想如來一切圓滿之相。然后合掌作禮,瞻仰圣容,以凈香花等佛供獻于佛前。入定心、離疑念,誦咒三遍,請一切佛安住于此,受此香花、燈、果、飲食等供養。復次,安置佛像坐西面東,并用黃布覆蓋。阿阇黎作觀想佛如一聚火,如來真身諸相圓滿,然后以“唵阿吽”三字安于佛之身上。“唵”字安于頂上、“阿”字安于口上、“吽”字安于心上。若是金、石、銅等佛像,就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刷干凈,然后用歌舞伎樂贊頌,僧人復誦香贊真言。再用盛滿香水和五寶五藥花果的凈瓶灌浴佛像,再令僧眾齊誦偈贊,并作歌舞伎樂。若是畫像,要用鏡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種凈水涂于鏡上,沐浴鏡中影像。再依次吟誦著衣真言、安耳真言、安發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髭須真言、獻涂香真言、安莊嚴真言等等,然后依灌頂儀軌將佛像置入曼荼羅,誦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養儀式具足之后,開眼師用筆作點眼姿勢,這是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再誦開眼光真言二遍。這時,佛像即已開光。誦完開眼光真言后,令施主弟子入曼荼羅,齊誦護摩真言、增壽真言、息災增益真言,使眾生普獲吉祥。這時,阿阇黎即教化施主結緣,施利增福,金銀財帛等隨心布施。復次,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施以財物,令福德更具圓滿。曼荼羅之內所供財物,必須都歸阿阇黎,其它人不得享用。當這套儀軌全部進行完后,即可收壇。這是密宗的作法,與漢地佛教有所不同。
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佛教認為,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就受到無明塵垢的污染,而不能徹見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開發我們內具的智慧。唐代神秀禪師說過:“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所以,在開光儀式中,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塵的動作,這是表示要拂去眾生心地上的垢塵;用鏡子一照,表示垢除凈顯,明心見性,真正見到諸法的本來面目;用朱砂筆點向佛眼,是因為眼睛代表了智慧,所以點開佛眼,開發眾生的內在智慧。如果眾生沒有智慧,對諸法妄起分別,就如眼睛有病,見到空花,還執為實有,所以需要除去眼病,發掘原有的般若智慧。
也有人研究論證開光這種儀式來自道教和民俗,佛教在流傳過程中受到原有中國文化的影響,將其援入,這也是佛教中國化的突出表現之一吧。
建議步驟和內容如下,詳細內容如後說明。
一心至誠,構思可供放置佛像的位置。
尋找有緣的佛菩薩像,如非畫像,盡可能是實心的。
如果方便,備妥長期供奉的佛桌。請佛菩薩安座當天,以虔誠心誦持經典,回向十方法界,并以凈水、香、花、燈、水果等供養。爾後日日維持整潔,維系道心。
請佛念佛,發心,維持清凈心,最為要緊。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但因為個人情況不同,以下分為住處條件、佛桌位置、請佛安座、供養等幾點說明。
一、住處條件
若住在宿舍,或與他人共處一室: 1) 信仰不同時,為避免引起他人反感,可以佛經代替佛像。於課誦前後,問訊頂禮,表達虔誠心與恭敬心即可。 2) 家中僅自己一人學佛時,同上。
宿舍或家中,信仰相同,且尚有空間的馀裕,則設置佛桌或佛堂為佳。
二、佛桌位置
是產生家庭安定感的中心。以一進門,或每個房間均可看到的地方為主。
應當面對門窗,陽光充足。不要面對或背對廁所、爐灶、或自己的臥室。
若條件寬裕,則選擇一間靜室。用於禮誦、禪修,避免會客、宴飲、嬉鬧。
三、請佛安座
佛是光明,是佛打開眾生智慧的無明。因此,請佛菩薩到家中,是請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來此安座。
佛像如非畫像,無論是木刻或銅塑,以實心為佳。
請佛菩薩當日,隨力供養,備辦凈水、香、花、燈、水果等,亦可奉請有緣僧侶、同修,共同前來誦經(如心經、大悲咒、金剛經…等)。若無馀力,心香一束,誦持經典,亦同。爾後回向法界,發心利益十方有情。
寺廟與住處不同的說明:以往寺院由於制作經費、搬運組裝…等各類條件,傳統佛像常為空心。爾後僧侶在公開的場合,舉行裝藏(佛像內裝入珍寶)的儀式,稱為開光。儀式目的是昭告大眾,共起修行心和恭敬心。
由於個人住處并非道場,請佛菩薩的像來,是時時刻刻提醒修行人學習這些導師,如何修行,如何發愿、起心動念、行住坐臥的方式。一般所說"開光儀式",非屬必要。
具備信心、恭敬心、至誠心,是發心請佛,指導修行的開始。
四、供養
以誦經為佳,其他物資,隨力備辦。
現代住處佛前供養,可以電燈替代油燈。每日換供凈水,燃香以清香為原則(自然檀香或沉香為佳)。可供水果、香花、茶葉…等。
心中時時以佛菩薩為導師,至心修行,是真供養。
祝愿 ?菩提道上,福慧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