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想請一尊佛菩薩像來供奉時,心里一定會有疑問:該請哪一尊呢?請什么樣的呢?是不是要找人算一算呢?在這里廣承告訴您,十方三世無如佛!佛菩薩都是已經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圣人,只要您誠心禮拜,清凈供奉任何一尊佛菩薩像,都會獲得三寶的慈悲垂護,具有無量的功德,從而消除宿世的業障,帶來平安好運。不可以去輕信“大仙”們給您算的你要請什么菩薩什么佛,然后給您開光,收取費用,那是極不如法的!廣承在這里提醒大家,不要去做沒有意義又浪費錢財的事情。 當您發心供奉佛像的時候,可以很自然地到法物流通處或者佛教用品店里,去選一尊自己喜歡的,投緣的佛菩薩像回來供奉,不論大小,不論材質,不論形態,站像,坐像,臥像都可,只要您喜歡中意,就說明您和他們有大緣分,請回去供奉便會福德無量! 切記,佛教不主張占卜,算命,看事等外道活動。凡是真正發心學佛的人,自有天龍護法護持左右,不必再去求神問卜,因為那沒有任何用處。佛家講,福禍無門,唯己自招,福德也好,災禍也好,都是自己本身行善和作惡的果報,并不是“大仙”“神婆”們就可以開解避化的了的,只有通過真心的學佛,禮佛,才可以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減少惡念惡因的產生,日后才會有幸福安穩的生活和長壽康健的身體。 我們應如何供奉佛菩薩造像呢?佛教對如何供奉佛菩薩造像并無太苛刻的要求,只要您做到“三凈”(清凈,安靜,恭敬)即可。至于供奉的方位,可以按照居家環境的方便來供奉,佛教經典里并無記載像我們民間流傳所說的那樣,坐東朝西坐南朝北,因為十方三世都有佛在,方位并不重要。當然,您供奉的地方一定要寬敞,潔凈,客廳書房都可以,不可將佛像安置在廚房衛生間等污濁的地方。如果您居家環境有限。亦可以將佛像供奉在臥室,但一定要保持清凈,睡覺時要將佛像用布遮起為好。盡量不要在佛像前殺生,吃肉,飲酒。當然,您要是能做到在任何時候都持受五戒的話(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那么您將會遠離一切厄運,擁有無邊的福德! 老實說,所有學佛的人,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緣的,今天的因地菩薩,未來便可早證佛果。我們既是未來的佛,我們信自己,禮自己,成就(所得的好處)無一不屬于自己,多拜懺,多禮佛,是非常合算的,《地藏菩薩本愿經》講:“舍一得萬報”,何樂而不為呢?在此,廣承居士祁愿所有善知識,正知護念,福慧雙修,功德無量! 供佛的意義一,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恭敬心,這一點很重要!恭敬心是性德的表現,課誦本里面諸位常念到“一切恭敬”,佛菩薩對人、對事、對物都是至誠恭敬!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是不是至誠恭敬?二,是報恩。佛是我們第一個老師,我們今天能夠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我們不要忘了根本的老師。所以我們供佛,不是把他當神看待,而是把他當作老師看待。我一看到佛像,我要覺悟,我要向佛學習! 如何供佛?第一:要放在高而干凈的地方,不能放在臥室過道廚房陽臺等不敬不凈之處。有一份恭敬一分收獲十分恭敬十分收獲。第二:上香一支或三支。(盡量請好香.質量好,其味有益身體健康,對空氣也好.可請檀香等)第三:清水一杯.(可用帶蓋的杯子,干凈,也避免了小蟲飛入,去佛店找.)水,第二天可以飲用。(不可以直接用嘴貼近供具飲用,需將水倒入自己的水杯中)第四:可以香花供果(水果,干果)千萬不能供酒肉。第五:如果條件不允許,一定要放在臥室的,請用黃色的或者紅色的凈布遮蓋。第六: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清水和凈布。 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壇?這是常常被人問起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家學佛需要設置佛堂嗎?如果需要,又應如何設置? 這要看各人的情況而定。如果住處很小,或者住於公家宿舍,與同事、同學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棟房子,當然有所不便,那只有在定時課誦之際,暫以佛經代表佛像,置於相當的位置,不必設置香爐、燭臺,也不必供水、供花、燒香,僅於課誦前後,問訊、禮拜,以表示虔誠、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當然可以設置共同的佛壇或佛堂,如果僅是自己一人虔誠學佛,則不可由於表現特殊,強設佛壇,而招惹大眾的怨憤。 如果全家之中,僅自己一人學佛,也當比照住於公家宿舍的辦法,否則會引起家庭的口角。不要由於學佛,而使家人對佛教產生惡感、嗔嫌。如果全家信佛、學佛,或者你是家長,或夫婦共同學佛,而家中尚有裕余的空間或裕余的房間,最好能夠設置佛壇或佛堂。 如果設置佛壇,應該選擇客廳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後不可臨窗,應當面對門窗,陽光充足,使人進門便可一目了然。佛壇是家庭的中心,要能產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於地理師所定的方位可以作為參考,但也不必拘泥、。只要不把佛像面對廁所、爐灶或直接面對自己的臥床就好。在設立佛堂時,應選擇一間靜室,不是小孩、貓狗嬉戲出入之處;也不是會客、談笑、宴飲之處,而只是用於禮誦、禪修,不作其他用途。如果家中原供有關公、媽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時,不可由於信佛、學佛而把他們立即廢除,應該逐步進行。先將佛菩薩圣像安於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於兩旁,不必另設香案、燭臺。因為一切善神、祖先都會護持三寶且親近三寶,供設佛菩薩圣像之後,他們也能成為三寶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遷移佛壇和佛堂之時,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視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於祖牌可以移置於寺院的往生堂,家中并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則可置於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處,改以較佛壇為小的祖壇,單獨供奉。例如寺院規模較大者,都會另設有往生堂,專供往生牌;寺院規模較小者,即以大殿佛壇的兩側供置長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對祖先表示慎終追遠的孝思,也能顯出對佛菩薩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別於慎終追遠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薩圣像,不需太多、太雜、太亂。可以—佛代表萬佛,以—菩薩代表一切佛菩薩。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任擇其一即可。如果巳經有了佛與菩薩的圣像,則置佛像在正中或後上方,菩薩像在兩側或在前下方,務必要使佛突出,以顯其尊貴。圣像的大小尺寸,應該和佛壇、佛堂的空間位置比例相稱,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圣像很小,且是以七寶所成,則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龕來襯托出佛像的偉大。 請購了佛菩薩的圣像之後,一般人大多崇尚舉行開光儀式。以佛教的觀點而言,開光儀式并不一定是必須之舉。因為佛菩薩像只是用來當作修行的工具,佛菩薩的感應徧在,而以圣像作為致敬的對象,若無圣像,便無可作為禮拜、供養和恭敬的對象。通過類此的修行後,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薩的感應,但最重要的是在於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發,不在於圣像本身。所以,圣像是否開光并不重要。 在釋迦世尊住世的時候,因為佛去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人間的弟子們思念佛陀,所以,為其塑了像來供養,其中也沒有見到有關開光的記載。至後世,乃以經、像、法物、塔、寺等,代表著佛的住世、化世。不過隆重的儀式能使更多人起敬生信,所以後來漸漸地有了各種各樣的供養儀式,而開光就是其中的儀式之一。 因此,迄今,各寺院若新塑佛像,也都集合信眾舉行開光儀式。這猶如學校開學、公司行號開幕、建筑物落成時所舉行的開幕剪彩等儀式一般,是為了慎重地向大眾宣告,所以舉行儀式。 至於個人在家庭供養佛菩薩的圣像時,并不需要昭告社會大眾,所以也不一定需要舉行開光儀式,只要以虔誠心、恭敬心將圣像安置供奉,然後以香、花、水果等供品供養,日日不輟,使其保持新鮮、整齊、清潔,就能顯出圣像所在的神圣氣氛,藉此以引發修行者的道心。 為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所燃的香,以精細、清香為原則,家庭佛堂一次以一炷香為宜,不要大把地燃燒香燭,以免造成室內空氣的混濁。香類以自然的檀香、沈香為佳品,不宜用化學香料或動物香料調制的線香、棒香。現代家庭的佛堂,可以電燈代替蠟燭,且應常常清理供桌、香爐、燭臺,換新供品,至少該保持沒有灰塵或枯萎腐爛的花果食物。每天最好應該有定時的早晚課誦,至少早晚也須燒香、供水。外出之前,到家之時,也當先在佛前禮拜,以表示感謝、恭敬、系念之心。
1、通過僧人指導或者憑自己的緣分,定一樽或者幾尊與自己緣分重的佛像,做好請佛像的準備工作,例如供桌、拜墊、經書、香、香爐、五谷糧、果盤等。2、先要算好請佛像的吉日,可以查通書或者請人預測一下,一般.選吉日在早上九點至十一時左右請神像或佛像。(此時辰為我們的學佛生活剛剛開始)3、請佛像時選擇金身像要點:面相豐潤,嘴角面帶笑容或者莊嚴相,做工精細,沒有損壞。(因為此為佛寶,要法相莊嚴)4、在佛店認真挑選與自己有緣的佛像,選好之后,要從神佛像的底坐拿起,切不可拿住神佛像的頭部及手部,這是培養我們的恭敬心。5、同時選擇香爐,香爐一般要銅制的,陶瓷的也很好,銅制的屬性為金屬,香灰多的時候耐熱,不容易炸裂。如果請道教方面的神則要上面印有招財進寶字樣的香爐,如果要請佛教類的則要請帶佛光普照字樣的香爐,香爐的高度絕對不可以高過神佛像的丹田處。6、選一個精美的水碗,日后裝供水使用,盤子材質無所謂,自己喜歡就好。供水的本意是告訴我們現在的心要像水一樣清凈無有染污。7、再選擇一對花瓶,高度不能高于神像或佛像的頭部,再各選五朵蓮花,插入花瓶中。(花朵寓意為我們今生就象這花朵般美麗,好好修行,將來收獲佛果)8、如果想請道教方面的神仙則要選擇一只上面印有福祿壽三字的酒杯.如果請佛類的金身像就不需要酒杯了,而是要請一個水碗,用來裝凈水(此寓意為我們的心象水一樣清凈,不起波瀾一塵不染)9、再選擇一對燭臺,燭臺上要有兩只紅燈,燭臺要銅制的最佳。(此為我們的心是光明的)燭臺不要過高,不要超過佛像的高度。10、再選擇一本或者幾本自己喜歡的佛經書,在供奉佛堂時必不可少;如請三清天尊則要選擇老子的道德經。(此為法寶)11、再選擇一對供盤,供盤用于供奉水果等物品。再選擇一包好香,多少錢不重要,根據自己的財力所為了。(燃香的本意:燃香就是燃指,燃燒自己的手指照亮別人)12、選好這些物品以后,就將神佛像用紅布或紅紙包起來,這樣做是為了在沒有開光前避免讓一些邪氣附于神佛之身。(紅布寓意為奉獻,我們要學佛那樣,奉獻我們自己去慈悲救贖別人)11、將神像的面朝向外側,也就是你自己本身與神像的面部是朝向同一個方向的,不可讓神像面對著你。(培養我們的恭敬心)用手捧著神像像,在回家的路上要小心,別把佛像弄壞了。12、佛像安放儀式,首先要禮拜諸佛三次,然后口誦心經3遍,把準備好的香燭點燃,供果擺好,蓮花、清水必不可少。13、請佛像之前最好半個月內少吃肉食,心境清晰沒有雜念的時候,就可以去了,在佛店里不要對佛像指指點點,這樣說為了培養恭敬心。14、佛像上有灰塵,就毛刷或者軟布輕輕擦拭干凈,然后端正擺好。15、請佛像前要盡力做到不動脾氣(恨怨怒惱煩,因為這五個性子動了,就等于破戒)16、請佛像之前要預先學習一下簡單的三皈依知識,或者到寺院按照規定時間,去做三皈依則更好。17、請來佛像盡量不殺生,如有殺生行為,則要從內心升起憐憫心,然后心里默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18、佛像請回來后,要盡量收束自己的行為,不可放蕩行事,不可有不良嗜好,不可做違背社會公德的事等。19、對佛像恭敬禮拜,焚香頂禮,要從內心升起恭敬心,虛心向佛陀學習,真正實行才好。20、燃香的時候,心里要知道燃香就是燃指,就是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為人服務。21、供水的時候,心里要知道供水的本意是,我們的心要象這水一樣清凈無有染污。本站導讀:王鳳儀性理解成匯編本站導讀:·紫微斗數正星性情論之天同導論·寶珠與佛法開示.文殊菩薩的寶珠·冷漠情人面相點評·什么星座女人越吃醋越溫柔·十大克子面相·央視大樓風水文化怎么樣?·陰陽五行是什么?·世界上最好的解夢知識·臉上疤痕的位置算命看運勢·批八字有傷災案例·最好的六爻培訓班·中國北京易經學院
選一間清凈處。上層不能是衛生間處。頂層最好。
最好早晚一柱香。至于初一十五。最好擺些水果,鮮花等供品。多少量力而行。
過去老祖宗們斬荊披蕀,跋山涉水,開拓土地,安置社稷,在飽經風吹雨打,雷轟電擊之余,內心里油然生出對大自然的敬畏,便相信天地日月的山川萬物者各有各的神祇。后來有了宗教思想,這種神道觀念也變的更具體、更實際。中國人的胸襟其實是很寬闊的。總認為,神既然為保護人類而來,當然是越多越好,于是就來者不拒,佛教有佛教的神佛,道教有道教的神,儒家雖然沒有發展出宗教的形式、宗教的組織,但孔夫子卻說過一句“聰明正直謂之神”的話,等于是替神正名。其實只要你心誠,求任何一個佛菩薩都可以。不過現在人們求觀世音菩薩的是最多。因為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說法。 具體說拜佛含有四層意義: 2.恭敬禮拜:對三寶恭敬,或為了感恩、崇敬,這種禮拜是從內心至誠懇切的自發產生的。 3.懺悔禮拜:也就是為懺悔而禮拜。能做懺悔禮拜的人,必定已是謙虛,或正在學習謙虛的人,因此,懺悔禮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變人的氣質,使人變得誠實、溫和、謙沖。 拜佛的具體講究 到廟中拜神可有發覺除了廟中主神外 還有許多香爐例如福德、天地、門神或其他神祗如果沒有留意的便要注意了。俗云:“入廟拜神、入屋叫人” 這是一種尊重及禮貌入廟拜神要供香但并不代表神祗會吸這些香這是一種與神靈打招呼的方式。 首先說選門進,寺廟建筑都有許多道門,從哪一道門進入都有講究的。鄭博士提醒注意:只有開了光的寺廟才有資格修十三道門。正中間的三道門,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游客,進門只能走右邊的那道門,中間那道門叫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1、進門時,女客先邁右腳,男客先邁左腳,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門檻上,而且這步子,需邁得越大越好。2、燒香的話,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 3、先燒香再叩頭。燒香的話,應該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燭,因為常人用右手殺雞剖魚,如果是左撇子的話,則反之。 燒香時,先點燃香,要越旺越好,人們就常說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進門叩頭了。叩頭的話,要認準佛祖菩薩或羅漢。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薩一陣猛叩頭。 4、跪拜的姿勢是這樣的,雙膝跪在蒲團上,雙手合什,注意,這個雙掌合什要注意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祈福還有一個儀式叫"開光",當然是由得道高僧來主持最好。平時開光的東西置于家中,須得初一十五凈手焚香,否則為不敬。但如果是很特殊的開普光,則不同,開光的物件可隨身攜帶。供開光的物件只能是象牙、金或玉制品。5、把開光的物品和寫上被祈福人的姓名和生庚八字(記不住生辰八字可不寫)的紙用紅紙或紅錦囊包好,遞上隨喜一份(最好是以三六九數字相關),請大師幫忙開光。言語需恭敬,否則冒犯了大師,不給你開光。開光的過程是把所有的開光物件放于一托盤,置于佛前,大師念經數篇,即算是佛光普照。你的物件因些而賦于靈氣與法力,可以帶在身邊保佑你了。 四、拜神佛相關禁忌在廟里按順時針方向行走拜佛,入寺門后,不宜中央直行,進退俱當順著個人的左臂靠邊行走。 大德拜佛示范進廟前沿盡量不要走中間,沿階梯邊沿而上,男左女右,進門時盡量不要走正門,因為方丈門朝晚課時都是從正門進的,而沙彌等從偏門進,所以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盡量應該從偏門進,男左女右,女人進去時盡量跨右腳,出門時也從偏門出就是,不要踩在門檻上。心要虔誠,手要干凈,不要在廟堂里大聲喧嘩以及說無關的“嘮叨話”,不要用手指點佛像,不可大聲喧嘩和講不吹幕壩鎩;不要跨過蒲團,因為也會給人一種不莊嚴的感覺,而你后拜,卻站在正在上香的香客前面,也是不禮貌的行為,因為可能會讓別人起嗔念,貪、嗔、癡就是修行路上的三毒。三毒不滅難見真如本性。去道觀許愿是要還愿的。一年愿望實現后回來,方法進去問人就可以了。如果沒許愿光是拜,就不用。寺院一般是不用還愿的,但是你最好許個做多少善事的愿。就發愿來促使你本身的許愿。不要不經寺院同意采摘寺院管理范圍的花果,私自拿供品等物,這也是不對的行為,叫“偷盜四方常住”也要獲果報的。寺院通常有經書贈送的,不要忘了請幾本,世間之物還有什么比經書更珍貴的。請來的經書護身符不可隨意放置,應該取干凈的書柜放好。同房時房間切不可有佛經護身符等法物,因為護身符等是護法護身的,沾上邪氣將會起不到作用,這才是切記的。如果是因為被邪魅債主纏身,拜完時做回向時念將拜佛功德回向給冤親債主,他們也會高興的。五、其他注意事項香不能叫“買”而應該叫“請”。在寺廟內有很多菩薩,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過去,如果時間不允許,只需在大雄寶殿前燒.步驟如下:自己請自己的香,不能由別人付香火錢。最好用自己的火點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燒),面朝大殿的大門(現在為了防止火災,一般不可以在大殿里燒香了),雙手輕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燒的火隨即會熄滅,千萬不能用嘴去吹滅.上香時先上香后禮拜,很多人抓著一大把燃著的香到處拜,滾燙的香灰在寺院到處飄著,陣陣濃煙熏著人們的眼睛,以為香越高,越大把心越誠,這些都是不懂的表示,其實三根香就夠了,敬在一個爐中即可,“萬佛一爐”然后經過沒一座佛堂時,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沒有諸多講究,最主要你有沒有清凈自心。把香舉至額頭一般高,閉眼許愿;然后三拜.(舉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右轉,面朝東方(一般大殿的門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許愿,三拜;然后朝南,朝北.拜完后即可將香插到香爐內,注意:應該用左手燃香,因為右手殺生,左手相對來說要平和,不可往香爐內一丟了之.女人例假來的時候不要去上香.進廟燒香,意思是點燃自己的心香,點燈是點亮自己的心燈,這時就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燒可以燒一枝,可以燒兩枝,最多燒三枝。不必多燒。進廟燒香,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從外頭買,不過一般大殿上都備有香,所有你可直接用,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點功德錢,如果困難,放心菩薩不會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樣有功德。不過見過很多信佛的人請上一串念珠掛在脖子上,師父說這樣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希望朋友們以后如果請了念珠,請把他帶在手上。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廟里的墊子中間是給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邊的,女人用右邊的。六、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評佛像之莊嚴與否,凡佛像不得安于臥室內。 2.凡經過有佛像處,應當整衣禮拜或合掌問訊:如在經堂、佛殿應當禮拜,如因時間、空間不便,可合掌或問訊。3.見有佛像損壞,應予妥當進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4.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余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僧)、合掌(供養一切眾生,愿此香華云,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圣)。點香時不可用口吹火熄。將香插好后,退半步問訊即可、不用一直點頭。如看見佛像或經書置于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凈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恭敬時,宜私下善言相勸。神佛具體拜法拜佛宜從佛制,其拜法與俗制不同,茲將拜法詳述如下: (一)兩手(十指并攏)和掌(斜向上)當胸,站于蒲團之前, 兩足作八字式,左右足 跟距離約二寸左右,足尖距離約八寸; (二)分右掌向下,按于蒲團之中心,左掌不動,兩膝跨開,跪于蒲團上 (三)以左掌按于蒲團之前左邊; (四)以右掌從中心移于蒲團之前右邊,兩掌相離六寸許; (五)以頭按于兩掌中間之蒲團上;(六)以兩手掌向外邊翻轉(手心向上,意在以兩手承佛足,頭面接足禮); (七)以兩手曲指反轉,仍按于蒲團之原處; (八)頭離蒲團由伏而起; (九)以右掌移于蒲團之中心; (十)以左掌離蒲團,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狀; (十一)以右掌用力撐起(兩膝同時離蒲團),合于左掌當胸,此為一拜,至少三拜,多則以三數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拜畢后尚有一禮,如世俗之作揖,名曰問訊,乃剛拜畢兩手合掌當胸時,即以所合之掌微側向下(是時鞠躬)放至近腹處。后以右掌置于左掌之內,疊成拳式,緩緩從下向上舉起與眉齊(是時已直齊躬),再以兩手徐徐放下合掌當胸,手心向上,右手疊至左手至上,兩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彌陀印即左手疊至右至上余與三昧印同),此為拜佛禮畢,頭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開而退。拜神佛一定要心誠。
還有潛望鏡
風水師認為鏡子的化煞功能實屬一等一,走在大街小巷中,很容易可以發現懸掛在屋檐墻壁上的八卦鏡。在選擇八卦鏡時以用途選擇,凸鏡鎮宅化煞,凹鏡吸財納福,太極八卦鏡可扭轉乾坤調節風水,作為傳統八卦鏡,以天然玉石材質為風水功效佳。
任何八卦鏡如果想有效果,必須要開光,祭煉,不要聽信佛教說的不需要開光一說,開光本來就是道教的名詞,后被佛教所引用,八卦鏡是正統中國道教的產物,必須要找到明白的師傅,幫你開光祭煉,或者過香火,增加法力。
擴展資料:
在選擇鏡的時候,主要分為八卦凸鏡、八卦平面鏡、八卦凹鏡,有些東西是需要注意的 ,就是擋煞時使用的八卦鏡 ,必須是凸鏡或者平鏡、太極八卦鏡。
許多人以為凡是 鏡便會反射,但是實并非如此,在風水學上,凹陷的鏡,是把外物「 借入亦吸入」;凸面的鏡,才是把外在形煞 反射的風水器具。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八卦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