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是中國本土文化中的道家文化中的名相;符,也是道家用以求吉祥的法物。佩戴這樣的護身符,有效,有用,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真正讓人平安吉祥的是人自己的善心善行,因為你罵人,人則罵你;你打人,則人打你;你稱贊人,則人亦稱贊你:這種行為反作用力,佛教叫因緣果報。一個人明白這個道理,他就不會外物而注意內心修養了。
一個符被偷了,這沒有關系,你在心中向“太歲”爺說聲“抱歉”就行了。
你如此希望自己吉祥如意,倒不如請一本教人改變命運的好書——《了凡四訓》來研究,懂得其中的道理,把它落實到生活中,你自然會吉祥如意了;或者觀看網上“公民道德論壇”的視頻,那里有許多讓人明白人生的典型故事,他們每個人都會幫助你實現吉祥如意的愿望。
樓上的 太歲也不是 佛經中記載也有很多神例如善神 惡神 閻羅天子 大小鬼王 難道也是嗎 太歲也屬于與他們差不多同一天道的 六道眾生 至于送太歲 就是說今年要是犯太歲可以請一張太歲符貼在干凈的位置以求保佑自己吉祥 到了年底臘月二十四再將太歲符隨一些供品火化送回天上 大概如此吧
佛教還有道教都可以,破太歲和請太歲神。
命宮: 癸亥
男命: 戊辰 甲寅 己未 戊辰 (子丑空)
大運: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此命己生寅月不的令,座支未為其根,通根兩辰,得戊土助,無火生身,日主旺,但不是過旺。月干甲木寅月旺,通根辰中乙木,未中乙木,寅中甲木,甲己和減木克之力,無火暖木,春木盤曲,克力再減,看是身官兩停,大富大貴的命,但命宮癸亥生甲木,助其寒,合戊減日主之助,官旺過身,中富中貴,的中上八字。命中火弱,未中一點丁火,不夠暖身,如名字中,有一火五行補救八字,有一金五行,流通命局,更佳。
年支才庫,年干支喜神,出身富貴家庭。
本人7歲有一大關,必帶傷災。
土重,頑強,固執,印弱喜印,學習必然刻苦,但畢竟土太多無金,悟性不佳,11-21為丙辰印運,辰濕土晦火,辰主后五年,恐學習成績不佳。21-31丁巳火暖木生身,學習成績有提高。不好的是印生比,花錢多。
18(19)歲丙戌,(丁亥,)印生身,大運流年地支沖,花錢去遠方求學,本人胃上有病(或有其他的意外之災)。
此八字粗斷兩條,不對反饋。
謝太歲
謝太歲,顧名思義,就是感恩太歲神靈,感謝太歲神在這一年里對自己的護佑。當然,前提是你在去年有參加過拜太歲、化太歲。
在道教的信仰中,每年都有一位輪值太歲星君在主管著世人在全年的方方面面。依人的生肖會有值、刑、破、沖、害等沖突關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犯太歲。
在犯太歲時,人們通常會遭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口舌是非事情,甚至在身體、事業方面出現問題等。拜太歲后,我們并心懷善念的去踐行善行,我們在這一年里能夠平安順利度過,是離不開神靈保佑的,而謝太歲正是為了感恩值年太歲星君及本命星君在這一年里對自己的神恩護持。所以說,謝太歲既是修行,也是信仰,更是禮節。
謝太歲與我們在春節期間拜太歲是一個承接的關系,有些類似于我們在神靈前許愿和還愿的意思。但這里又不同于還愿,更多的是帶著一種感激之心去行答謝之禮。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此處所說的善人并不單單指指善良之人,而是指不違背道,行事合道的人。個人的禍福吉兇雖然是自身及累世的承負而來,但神靈常懷慈悲之心,以法度人。當我們許愿祈求神靈護佑時,神靈會依據個人福報累積等情況進行考證,最終來判定賞與罰。如果我們善良正直,堅信大道,多積善業,這正是道經里所說的“善人”,久而久之,自然能在神靈的判定和加持下達成我們的愿望。
當我們的愿望達成后,我們再來到神靈面前,感恩神靈使自己道心堅定,誓愿不退,從而得以實現目標,這個過程就是還愿。我們也要明白,許愿還愿并不一定局限于物質方面。比如,許愿今后盡自己能力幫助大眾,那所還的愿就是做個好人善待他人。
我們再回到謝太歲上,拜太歲就如許愿般祈求值年太歲星君和本命太歲星君的護佑。而謝太歲也同樣如還愿時對神靈的感激之意。這既是人神間一種溝通方式,也是一種莊重的承諾。
如何謝太歲?
1、對于往年幫忙處理化解太歲的信眾,可以把當時郵寄的元寶疊開,連同太歲符,找一個干凈的地方焚燒掉即可。有條件的信眾最好是在當地找一座道觀去拜謝庚子年盧秘大將軍。如果所去的道觀里沒有元辰殿,也就是沒有供奉六十太歲神,可以拜謝斗姆元君,以表感謝,同時焚燒掉元寶和太歲符。時間在庚子年小年,或年尾均可。
2、以往在我們這化解太歲的信眾,可以將太歲符郵寄到我們這里即可。
拜太歲
太歲神最早是道教供奉的神靈,后來漸漸普及為民間信仰。在道教傳統中,太歲神一共六十位,即六十甲子神,又稱歲神。歲神每歲輪值,一年一換。
相傳,他們審查人間善惡,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世間人民為了求平安,漸漸就形成了在新舊年交替之際拜太歲、謝太歲、破太歲的習俗。
總而言之,就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令新的一年幸福美滿,諸事吉祥。
各廟宇拜太歲的流程大同小異,按廟方的安排進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