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發財
大吉大利! 夢見龍蛇龜招財童子一起就是大吉大福大財之兆。 龍是權力 招財童子是財富 烏龜是長生 蛇是好運
學生夢見招財童子,最近學業順利,長久來看也會有好的發展,要多努力。
商人夢見招財童子,是吉兆。生意上的困難會有轉機,長遠來看生意也會有不錯的結果。
夢見一位很可愛、趣致的小朋友,預示夢者會收到年終的獎金、雙薪;
恭喜你有菩提道因緣
但莫執著,莫著相,破【四相】
應無所(住)生其心
印慈法師推薦了《佛陀的啟示》
如有偏見推薦三法印,八正道的正解糾正
童子命?如果是的話,盡早化解,請符,或者做法事送替身來化解。這個命運途多坎坷。
觀音與童男童女
不少佛寺例如杭州靈隱寺等在大雄寶殿主尊佛像后面,修有海島,觀音像立于海島之上,手持楊枝水瓶,足踏鰲魚,據說這是觀音菩薩在其顯靈說法的道場普陀落伽山的形象。手持凈瓶楊枝,象征“普灑佛法”;足踏鰲魚,據說這是觀音菩薩在其顯靈說法的道場普陀落伽山的形象。手持凈瓶楊枝,象征“普灑佛法”;足踏鰲魚,意為在茫茫的苦海中,“救苦救難,普渡眾生”。這尊觀音形象,稱作“海島觀音”,又稱“渡海觀音”、“鰲魚觀音”,與主尊佛隔一屏壁相背而立,面對朝北的后門。觀音的兩側,左邊有童男善財,右邊是童女龍女。
佛教認為,善財童子是福城長者五百童子之一。《華嚴經》說:“善財生時,種種珍寶自然涌出。”《華嚴經》還說:“以何因緣名曰‘善財’?此童子者,初受胎時,于其室內有七大寶藏,其藏普出七寶樓閣,自然周備......以此故事,婆羅門中善明相師字曰‘善財’。”善財曾向文殊菩薩請教佛法,文殊介紹他去問另一位“善知識”(指能化導人求佛半的佛家名師);第二位“善知識”又推薦他去問第三位“善知識”,......善財先后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識”,最后遇到普賢菩薩,得以“即身成佛”。因此,佛寺中常有以五十三個小孩表示“五十三參”的。佛教建筑中的階梯,也常鋪為五十三級,以譬喻“五十三參,參參見佛。”相傳在善財二十五參拜見鞞瑟眡羅居士時,他向善財介紹,南海觀音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于是便有了二十六參--即善財童子到普遼山紫竹林拜觀音為師之舉。善財童子共參謁了五十三位“善知識”,其中以拜謁觀音受益最大,因而他甘愿投靠觀音門下,成為菩薩的左脅侍。
讀者也許關心“五十三參”的故事,至少想知道善財童子拜了哪五十三位“善知識”吧?這里作了簡單介紹:第一位是德云比丘,第二位是善住比丘,第三位是彌伽長者,第四位是解脫長者,第五位是海幢比丘,第六位是休舍優婆夷,第七位是毗目瞿沙仙人,第八位是勝熱婆羅門,第九位是慈行童女,第十位是善見比丘,第十一位是自在主童子,第十二位是具足優婆夷,第十三位是明智居士,第十四位是法寶髻長者,第十五位是周羅普眼長者,第十六位是妙香無厭足王,第十七位是大光王,第十八位是不動優婆夷,第十九位是偏行外道,第二十位是鬻香長者,第二十一位是婆拖羅船師,第二十二位是天上勝長者,第二十三位是師子頻申比丘尼,第二十四位是奮迅婆須蜜女,第二十五位是鞞瑟眡羅居士,第二十六位是觀自在菩薩,第二十七位是正趣菩薩,第二十八位是大天神,第二十九位是安住地神,第三十位是婆珊婆演底,第三十一位是普德凈光夜神,第三十二位是喜目觀察眾生夜神,第三十三位是普救妙法夜神,第三十四位是寂靜音海夜神,第三十五位是守護一切從生夜神,第三十六位是開敷樹花夜神,第三十七位是有進夜神,第三十八位是妙德圓滿夜神,第三十九位是瞿婆釋神女,第四十位是摩耶佛母,第四十一位是天主光女王,第四十二位是遍及童子師,第四十三位是眾藝童子,第四十四位是賢勝優婆夷,第四十五位是堅固解脫長者,第四十六位是妙月長者,第四十七位是無勝軍長者,第四十八位是寂靜婆羅門,第四十九位是德生童子,第五十位是有德童女,第五十一位是彌勒菩薩,第五十二位是文殊菩薩,第五十三位是普賢菩薩,其實,第四十九位智識者德生童子和第五十位智識者有德童女,是在同一次會上回答善財請教的問題的,所以也有將這兩在合而為一的。
也有人說“五十三參”本是龍女的故事。《法華經》記載了這樣一個說法:龍女是二十諸天之一娑謁龍王之女,異常聰慧。她年方8歲,就有了“智慧利眼”,能夠領悟佛法。龍女虛心好學,拜了許多老師,特別是經常聽文殊菩薩說《法華經》,深入禪定,了解佛學的各種知識,善根成熟,就在法華會上,當從示現成了佛。或說后來她去參謁釋迦牟尼佛,當面獻上一顆寶珠,即立地轉男身成佛。
《法苑珠林.千佛出家》記載:“時菩薩受彼乳糜,持至尼蓮禪河,有一楷女名尼連荼耶,從地涌出。”這個“從地涌出”的童女,永遠跟定了觀音菩薩。
《佛說大廣曼殊定利經.觀自在菩薩受記品》則說:“觀自在菩薩從右目瞳放光,流出妙女,禮觀自在持青蓮花,瞻仰而住。”這是童女侍奉觀音的又一種傳說。
關于龍女還有許多傳說。一般的說法是:龍女是海龍王的三公主,有一天走出龍宮,變成一條魚到大河中游玩,不巧被漁翁撒網捕捉,送到集市出賣。她想到從此將永遠見不到父母了,十分傷心,便呼喚觀音的名字,希望得到拯救。觀音聞聲發慈悲心,現身集市,將這變化成魚的龍女買下,放生水中,使之重返龍宮。龍女為報答觀音救命之恩,決心永遠侍奉觀音,成為菩薩的右脅侍。
童男和童女,他們的形象活潑、可愛,討人喜歡。佛教蜀把他們塑造為觀音菩薩的脅侍,有助于宣揚佛法、“普渡眾生”。
此外,在海島觀音壁上,還塑有各種各樣的小像。有的在觀音菩薩上面塑騎麒麟的地藏王菩薩;再上面塑一尊釋迦牟尼“餓佛像”,描述的是釋迦牟尼當年在雪山修道的情形。有的在觀音菩薩后面,按照《西游記》的描述,塑唐僧師徒取經的故事,包括如何征服各種妖魔鬼怪的情景,有的在觀音菩薩兩旁,塑十八羅漢,或塑二十諸天。蘇州西園海島觀音壁上,還加上四個散花的天女。當然,最常見的,或塑《法華經.普門品》中“觀音救八難”的人物故事,或塑《華嚴經》中善財“五十三參”中的故事。
而穿著大紅馬褂的童男童女形象應該是現代人按照當今的審美需求重新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