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一般使用正五行,但是一些高手也能用納音算命,而且準確率甚高。兩者并不沖突,可以并用,提高準確率。比如,“提綱克年,父母不全”,這句斷語就是納音和正五行同用,準確率極高。
納音,是在術數預測中廣為應用的一種取“數”的方法, “納音”的“音”,就是我國古人根據不同音階確定的五音。五音是古代的音符為宮、商、角、徵、羽,和今天哆、來、咪、嗦、啦相同,但是納音和音樂無關系。“納”是加入的意思。“納音”是古代風水學的一個名詞。四柱推衍,就會出現四個“納音五行”,命理學認為,五行是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納音論命就是把五音和五行對應起來,直白點說,就是用納音五行來進行算命,跟批八字的概念差不多。
你如果經常算命會遇到一些算命先生告訴你是什么命人,例如說:“你是金命人,金箔金,粉飾之金,華而不實。”金箔金就是30個納音五行的其中之一,每兩個相鄰的干支是一種納音五行,所以60個干支組成了30個納音五行。為了方便區別,金水木火土,我們稱為正五行;海中金、爐中火、大林木等我們稱為納音五行。正五行要比納音五行早一千年,納音五行是隋朝袁充發明的,袁充是個天文學家,把我們的計時法改進了許多。納音五行不光出現得晚而且用法遺失得早。在盛唐時期大牛人李虛中用過納音五行,李虛中的算法是年柱推命,而不是現在用的日柱推命。隨著歲月流逝,經過了女皇當政、安史之亂、黃巢起義、五代十國互懟;傳到了三百年后的宋朝時中國人已經沒人知道納音五行的作用是什么了,有小山炮說納音五行可以測吉兇禍福。但問題是利用納音五行判斷八字吉兇的定理是什么,大多數人說不上來。
經本人多年研究并參照前輩的書籍,通過許多八字實戰驗證,得出以下結論:?
1.納音五行與忌神一致時,可以降低富貴層次。例如八字忌神是木,八字里出現大林木、楊柳木、松柏木、平地木、桑拓木、石榴木的其中一種或多種,則富貴層次要降低了。?
男命:己巳丁卯壬申己酉,大運:丙寅、乙丑、甲子、癸亥、壬戌?
單看八字的五行,壬水中和偏弱,自坐申金有根,忌神是木。申巳合化成水,個人能力強,傷官佩印,擅長學習。實際上這個人出生在貧困的小山村,父母種地養家。沒有傘的孩子只能在雨中努力奔跑,他大學畢業后一直北漂,至今生活上起色不大。己巳的納音五行是大林木,己巳是年柱代表父母宮,大林木是參天大木,六種屬木的納音五行中力量最強的,木主仁且為忌,父母木訥敦厚。納音五行與忌神一致,所以此人的父母是個山村的農民,沒有太大的本事。?
2. 納音五行與用神一致時,可以提高富貴層次。例如八字用神是金,八字里出現海中金、劍鋒金、白臘金、砂石金、金箔金、釵釧金的其中一種或多重,則富貴層次要提高了。?
女命:甲戌丙寅壬申丁未,大運:乙丑、甲子、癸亥、壬戌、辛酉?
這個八字有多種貴格組成,有食神制殺、傷官佩印、官印相生,占盡天下富貴。此人命運很順暢,出生在富商的家庭,又嫁了一個富二代。婚姻宮申金是喜用,當然可以嫁個好主兒,而且壬申是劍鋒金,劍鋒金是肅殺之金,六種屬金的納音五行中力量最強的,金主義且為用,丈夫外向忠義,熱愛事業。納音五行與用神一致,所以此人的丈夫是個富二代,家資豐厚。
上圖的八字是馬云的,喜用火木。八字里有覆燈火、山頭火、山下火,助起八字的火勢。覆燈火是油燈之火,山頭火是草木旺火,山下火是螢火,所以山頭火>覆燈火>山下火。山頭火作為用神在月柱門戶用神有力,八字富貴層次大增。?
關于納音五行的用法幾乎失傳,到底有什么實際用法誰也說不清楚。納音五行的許多名詞過于古老,所代表的實物很多在當今社會已經難以看見了,導致無法分析納音五行的旺衰。
納音五行一般是盲派用來算命用的,也就是六十花甲子: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爐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傍土 戊寅己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蟻金
壬午癸未楊柳木 壬申癸酉劍鋒金 甲戌乙亥山頭火
丙子丁丑澗下水 甲申己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靂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長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土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己巳覆燈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驛土 庚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生辰五行一般是指出生的年月日時,比如2023年3月8日8時出生的人,八字五行:辛丑【金土】 辛卯【金木】 乙卯 【木木】庚辰【金土】
性別:男
出生:2013年2月3日5時27分 今年0歲
屬相:龍 星座:水瓶座
生日:
公歷
2013年
2月
3日
5點
本命屬龍,常流水命。五行
水
旺
土
旺缺
火
;日主天干為
金
,生于冬季。
(同類金土;異類火木水。)
農歷
壬辰年
十二月
廿三
卯時
八字:
壬辰
癸丑
庚子
己卯
五行:
水土
水土
金水
土木
納音:
常流水
桑松木
壁上土
城墻土
八字五行個數
:
1個金,1個木,3個水,0個火,3個土
2012年農歷四月二十二上午十一點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