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看著丹陽子死,自己魔怔了覺得丹陽子跟著自己。所以獲得了丹陽子的部分能力搞定了追殺來的和尚。
和尚抓他是想洗掉丹陽子的影響把佛投影在主角身上好大興佛教。因為丹陽子被動的被主角投影了達到了類似和尚們心里佛的效果,所以和尚告訴主角丹陽子是佛。
丹陽子能變成人格載體主要還是黑太歲的物理影響,后面和尚沒這個想法,彭龍騰沒有頭,但紅中理論上有這個能力卻沒有體現。
修仙會有執念,而心素的迷惘可以幫其除去執念,得道升天,心素在修行界就是一味天地材寶,渾身上下都是寶。
新編八扇屏的臺詞
石:哦,在這個晚會上給大家表演一個相聲。
侯:哦,您是一位相聲演員!
石:相聲演員?
侯:嗯。
石:這個提法不甚準確,他們都叫我相聲表演藝術家。
侯:哎呦。
石:好,好,好。
侯:失敬!失敬!
石:又有人稱我是。
侯:嗯。
石:國際笑星。呵呵
侯:國際笑星?
石:嗯。
侯:哎呀!這個...這個銜兒太榮耀了。
石:呵呵。
侯:但是我又不明白了。
石:嗯。
侯:就是您這個,國際笑星。
石:嗯。
侯:這個,這個稱號是怎么來的呢?
石:就是我說相聲幽默呀。我會一段打燈謎,我這打燈謎說的哏兒著呢。國際笑星,就會一段打燈謎。好~!
侯:就會一段打燈謎!
石:你,你聽過嗎?
侯:您現在就是國際笑星?
石:嗯。
侯:那燈謎里都是什么呀?
石:都是好的,逗著呢!
侯:謎語呀?
石:嗯。
侯:您,您那謎語。
石:嗯。
侯:是不是,好象我聽過您一回。
石:是不是。
侯:您那謎語是這么回事。
石:有印象吧。
侯:說遠看象條狗,
石:嗯。
侯:近看象條狗。
石:哎。
侯:打這也不走,罵著也不走,一拉就走。
石:這是?
侯:死狗。
石:您看看,您說我這多哏兒呀。我這,就這么幽默。
侯:哦。
石:呵呵。
侯:您這個國際笑星管這就叫幽默。
石:呵呵,很逗,很幽默。
侯:您這個,
石:嗯?
侯:除了會說這一段相聲之外,
石:嗯。
侯:您還有什么優點長處?
石:嗯。
侯:成績,讓您得了這國際笑星了。
石:我...年頭長呀!干了好幾十年了。這年頭長了,就國際笑星了。呵呵
侯:哦,年頭多?
石:嗯,年頭多。
侯:就能當國際笑星?
石:對,呵呵。
侯:那個活一百多歲的得當什么星呀?
石:哦,他是這樣。
侯:嗯。
石:我這個朋友也多。
侯:嗯。
石:關系也好。
侯:嗯。
石:主要我這有人緣。知道嗎,沒跟人打過架、沒紅過臉。
侯:侯:哦。
石:明白了吧。
明白了,明白了。
石:嗯。
侯:您這意思是說,老好人就能當國際笑星?
石:也不在那個。
侯:不是呀。
石:嗯。
侯:我就覺得奇怪了。
石:嗯。
侯:我們應該用那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呀,象您這個歲數多、人緣好。
石:嗯。
侯:就能干這個國際笑星?
石:嗯。
侯:我就不懂,是什么道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有真才實學的人。
石:是呀。
侯:嗯?
石:您別看我沒上過學。
侯:啊,對呀。
石:我呢,認字不多。
侯:嗯。
石:但是,用字不錯。象那個錯別字。
侯:嗯。
石:我這一個沒有,白字、錯別字,沒有。
侯:哦!
石:嗯。
侯:我明白了。就是說,您雖然認字不多。
石:對了。
侯:但是那,用字不錯。
石:是這樣。
侯:如果您那個嘴里頭要說出白字來呢?
石:您給我挑出來呀。
侯:您這已經有了。
石:哪個字呀?
侯:我問問你。
石:嗯。
侯:您剛才說的那個。
石:您給我挑出來。
侯:對呀,對呀。
石:嗯。
侯:這個,您說的那給字怎么寫?
石:給還不會寫?
侯:嗯。
石:你琢磨去呀,一提手。
侯:嗯。
石:這邊一手字。給呀,就是這手的東西遞這手里了。給嗎。
侯:哦,你跟法國人學的中文?
石:不是呀。
侯:那我就奇了怪了。
石:嗯。
侯:您說的那個字呀,應該是左邊一個爛絞絲。
石:嗯。
侯:右邊一個合子。
石:嗯。
侯:這個字不應該念給gei。
石:那念?
侯:應該念給ji。
石:給ji?
侯:哎,對,你看我們部隊上。
石:嗯。
侯:有供給ji部長.
石:嗯。
侯:商店門口。
石:嗯。
侯:貼的那個標語。
石:嗯。
侯:發展經濟,保障供給ji。
石:哦。
侯:讀這個字兒。
石:嗯。
侯:讀的最準確的應該是山東的朋友。
石:哦,山東的。
侯:哎,兩個山東的朋友。
石:嗯。
侯:比如說吧,一塊買東西也好。
石:嗯。
侯:一塊吃飯吧。
石:嗯,嗯。
侯:哎,吃完飯倆個人呢爭著給錢。
石:哦。
侯:這個就說了。
石:嗯。
侯:哎,老張這個錢我給ji了。
石:哦,他給ji了。
侯:對,這個字應該念給ji呀。
石:好。
侯:你說念給gei他已經是白字了。
石:這保不齊的有這一個兩lia的,是吧。
侯:什么叫兩lia呀?
石:兩lia呀。
侯:應該念兩liang呀。咱們常說的。
石:嗯。
侯:您看,這位干部兩liang袖清風,什么叫兩lia袖清風呀。
石:這不都這么說嗎,平常都習慣了。
侯:嗯?
石:約定俗成嗎。一個、兩、三sa。
侯:什么叫三sa呀?應該是三san呀!三san羊開泰呀。
石:嗯。
侯:誰念三sa羊開泰呀?三san星高照呀!誰念三sa星高照呀?您這不對呀!
石:今兒我倒霉,你看。
侯:什么叫今兒呀?
石:今兒也不對?
侯:應該念今呀!今年、今月、今日呀,有叫今兒年、今兒月、今兒日的嗎?
石: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侯:嗯?
石:嗨,您說的對。
侯:哎。
石:明兒呢,我改。
侯:什么叫明兒呢?
石:這明兒也不對呀?
侯:應該是明呀。
石:嗯。
侯:明年、明月、明日呀,有叫明兒年、明兒月、明兒日的嗎?您是一個藝術明星。
石:嗯。
侯:我要管您叫藝術明兒星,您愿意嗎?
石:您,您這人太較真兒。
侯:哎,什么叫真兒呀!
石:真兒也不對呀?
侯:啊,那字念真呀。
石:嗯。
侯:真、善、美呀,誰沒事念真兒、善、美呀這個。
石:好好好好好。
侯:嗯。
石:您提這個太好了。
侯:嗯。
石:回去我呀,好好的琢zuo磨琢zuo磨。
侯:什么叫琢zuo磨琢zuo磨呢?
石:怎么了?
侯:應該是琢zhuo磨琢zhuo磨呀。
石:琢zhuo磨琢zhuo磨?
侯:你過去聽人說過沒有。
石:嗯。
侯:如切如搓、如琢zhuo如磨呀。怎么念個琢zuo磨琢zuo磨呢?
石:琢zhuo磨,應該?
侯:嗯。
石:哦。
侯:應該念琢zhuo磨呀。
石:哦。
侯:你怎么念琢zuo磨琢zuo磨呢?
石:要按您這么要求...
侯:你要這么氣我,可受不了。
石:不是,您要這么要求我,我這相聲就別beng說了。
同:什么叫別beng呀?
石:我一猜就這句,跟你這方法學啊,要象您這樣較起真來,我們的相聲就無法再講了。您聽這象人話嗎,這個。
侯:不是我就奇了怪了。
石:嗯。
侯:象您這路藝術家,一嘴的白字,你怎么就能當了國際笑星了呢?不是,你今天你必須給我講清楚。
石:嗯。
侯:就象您這個,假冒偽劣,到處瞢人騙人這個,我們今天必須把他揪出來。
石:啊?
侯:不行,不行,你給我講清楚。
石:嗯。
侯:要不然我現在,我現在上演出公司。
石:干嗎呀?
侯:我停止你演出。
石:別別。
侯:你這個,你哪單位的?
石:別別。
侯:不是,你這不行。你這一嘴白字,你這就是瞢人。
石:不是,我這是不大注意。那什么...
侯:不行,你必須給我講清楚了。
石:這是干什么呢。
侯:干什么,你一嘴的白字,你充當語言藝術家你。
石:不是,不是。
侯:太可氣了。
石:您這樣,好不好,您那大人不記小人過,您別跟我一般見識呀,行了吧,您拿我當個小孩子就完了。
侯:什么你說?你說什么?
石:您把我當個小孩子呀。
侯:小孩子?
石:嗯。
侯:呸!
石:敢情這有學問人,這也淬人呀這個。
侯:你太氣人了你。
石:怎么了?
侯:你還小孩子?
石:嗯。
侯:你也配?
石:我連小孩子都不配呀?
侯:對,你就不配。
石:我怎么不配呀?
侯:小孩子那幾位是有本事的古人。
石:怎么呢?
侯:你要不信,我說說你聽聽。
石:那您說說。
侯:在想當初。
石:哦。
侯: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浮球之智。司馬溫公,倒有破甕救兒之謀;漢孔融,四歲讓梨,懂得謙遜之禮;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秦甘羅,一十二歲身為宰相;吳周瑜,十歲學兵法,頗具將才,一十三歲統帶千軍萬馬,執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權,施苦肉、獻連環、借東風、借雕翎、火燒戰船,只燒的那曹操望風鼠竄,那周瑜雖有臥龍、鳳雛之相幫,也算的是小孩子之中一魁首。這么多小孩,你能比哪個呀?
石:我哪個也比不了。
侯:那你憑什么說你是一小孩呢?
石:周瑜,我哪敢比呀。
侯:那你能比誰呢?
石:我連帶魚都不敢比。比不了,個個好樣的,那尿炕的一個你沒提呀。
侯:你提那敢什么呢?你這必須給我講清楚了。你憑什么一嘴的白字,你要當這國際笑星。
石:不是,我...
侯:你哪單位的?
石:您干嗎,這個。
侯:你一月拿多少錢,你說說。
石:你問我拿多少錢干什么,您別管了,得了,您別生氣啊。我這人說話就這樣。您瞧我,糊里糊涂,就這么一混人,您把我當混人。
侯:什么你說?
石:我混人。
侯:你是一混人?
石:嗯。
侯:呸。
石:怎么了又?
侯:你也配?
石:我連混人都不配了?
侯:那是一位古人。
石:古人?
侯:你要不信,我說說,你聽聽。
石:您說。
侯:在想當初。
石:哦?
侯:楚國霸王項羽,目生重瞳,帳下八千子弟兵,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只皆因劉邦鴻門宴赴會之時,項伯、項莊拔劍闖入,在席前舞劍,多虧大將樊噲保走劉邦。從此斗智,張良訪韓信,韓信登臺拜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九里山十面埋伏,困住了霸王,霸王失機大敗,正逃之時,見前有烏江攔路,后有韓信追兵趕到。霸王抬頭,見江中來了一只打魚的小舟,霸王點頭喚之曰:漁家,將孤渡過江去,孤有薄銀相贈。漁家言到:你的人高、馬大、槍沉,渡人難渡槍馬,渡槍馬難以渡人!霸王說那有何難,先將孤家槍馬渡過江去,再渡孤家不遲!漁家聞聽,順舟靠岸,大槍搭到船上,馬匹拉至舟中,一――支出,船離江岸約有數丈,漁家拱手言道:呔,項羽聽真,某并非漁人,乃韓元帥帳下大將,今特奉元帥之命來盜你的槍馬,看你身為大將者,無槍無馬無卒,孤身一人,必將落入韓元帥之手。霸王聽聞,頓足垂胸:唉,悔當初不聽亞父范增之言,今日果有此敗,我有何面目去見江東父老,看來孤乃是一渾人也。你比的了嗎?楚國霸王。
石:誰?
侯:霸王。
石:霸王我哪比的了呀。
侯:那你掉過來比比。
石:霸王...有這么比的嗎?怎么了這是?還有掉這比的?
侯:不是,我就說你這種人,我就說你這種人。
石:嗯。
侯:你憑什么一嘴的白字,你要當這國際笑星。我就不懂。
石:不是...
侯:你現在必須給我講清楚。
石:不是,我...
侯:要不然我現在就取消你演出資格。
石:說了嗎,您別
侯:說住哪?你告訴我。
石:我告訴你住哪干嗎。
侯:你住幾樓。
石:你管我住幾樓呢。
侯:你住幾樓我找你們家去,你們家有玻璃窗戶沒有?
石:砸玻璃去呀?
侯:不是,你告訴我你們家住哪?我就找你去
石:你別找我。
侯:你這么瞢人不行。
石:我先問問您吧,您這訓我半天了,您是干嗎的呀?
侯:我?
石:啊,你哪的呀?
侯:我沒事,我在家呆著呢。
石:您這么大學問,還在家呆著呀。
侯:對,在家呆著呢。
石:那象我們這樣的,那呆死都不多是吧。
侯:你憑什么呆死呀?
石:呆著吧。
侯:啊?國家給你房你住著!
石:怎么了?
侯:啊?農民種出糧食來你吃著!
石:哦。
侯:國家工資給你發著,你憑什么呆死呀?你找點事干,好不好呀!
石:您不也呆著嗎?
侯:我呆著,平常我沒事,我在家呆著。
石:嗯。
侯:我要有事,我還得到院里頭,所里頭我轉轉呢。
石:哦,科研人員?
侯:那當然是了。
石:哦。
侯:我給你,我給你找點事干吧。
石:我干點什么呢?
侯:你這,憑你這學問,你最好干點兒那見物不見人的那工作對你有好處,別跟人一塊呆著。知道嗎?
石:哦。
侯:說出話來,讓人聽出毛病來,揪你小辮子對你臉上都不好看,知道嗎。
石:您說的是。
侯:我給你找點兒事干吧。
石:嗯。
侯:因為我們這個院子特別大,但是呢就有那么一個所。
石:哦。
侯:這個所呢,這個外邊有很多人呀。
石:嗯。
侯:找不著所的時候,就往我們院里跑。然后呢,你呢,就負責管這個所就行了。
石:哦。
侯:把那個地上的東西、地下的東西呢收集到一塊編成號。到時候有人調查的時候,你給人提供證據就行了。
石:那具體干點兒什么工作呢?
侯:有兩項工作,一個是史前跟蹤。
石:哦,歷史研究所。
侯:對對對,另外還有一個是史后遺志。
石:那我干那,跟蹤?
侯:跟蹤你干不了,那已經有人干了。
石:那?
侯:你就干史后遺志就行。
石:那具體講我負責點兒什么呢?
侯:就是說呀。
石:嗯。
侯:他在院里頭找不著所的時候。
石:嗯。
侯:他可能隨便找一個地方就方便了。
石:嗯。
侯:你把他用完的紙,你給收集到一塊。
石:哦,掃廁所的呀
對你有意思唄
1.慈禧進宮文本
慈禧入宮
劉寶瑞述 殷文碩整理
這段節目又叫《咸豐立后》,就是咸豐皇上立皇后——結婚,娶媳婦。在封建時代,皇上究竟娶多少媳婦呢?都說“三宮、六院、七十二偏妃”,究竟是不是這個數字呢?我給您一個準確的答復——沒準兒!
怎么沒準兒呢?那年月,皇上一到十六歲就該結婚啦。皇上結婚不叫結婚,叫“立后大典”。立一位皇后。這皇后就一位,皇后以下可就多了。一等的叫貴妃,二等的叫妃,三等的叫嬪,四等的叫貴人,分多少等兒。皇后是一個,其余的貴妃、妃、嬪、貴人,加起來一共有多少呢?只要皇上不死,三年娶一撥兒,所以我告訴您,沒準兒!
就拿清朝來說吧,每三年,都要從滿、蒙官員家里頭選一批十四歲到二十歲的“秀女”,往宮里送。有才貌出眾的,碰巧讓皇上看中啦,就能當貴人,也許能選上嬪、妃、貴妃,甚至當上皇后。有這事兒嗎?有哇。像慈德太后年輕的時候就是這么入宮選上的。
咸豐二年,皇宮里頭要選一撥兒秀女。應選的一共有六十人,經過初選,留下了二十八個,從這二十八個當中挑來挑去,最后就剩倆啦。一個是后來的東太后,慈安,鈕祜錄氏;一個是后來的西太后,慈禧,葉赫那拉氏。
應選那天,她倆來到“壽康宮”,往地下一跪,上邊兒坐著皇太后和咸豐。
慈安長得是端莊淑雅,雍容華貴;慈禧呢?長得是容顏嬌秀,媚態橫生。全夠漂亮的。太后一瞧,打心眼兒里喜歡慈安。咸豐呢?看上慈禧啦!按理說,皇上喜歡誰,誰就能當上皇后啦。可慈禧倒霉就倒在她那一口牙上啦。牙怎么啦?沒毛病,又白又齊,特別好看。就因為牙長得好看,她說話老想找露牙的字眼兒,結果:皇后沒當上!慈安呢,長了一嘴里出外進的黃板牙。別看她牙有毛病,可挺有心眼兒,說話想法兒不張嘴,讓人看不出來。哎,她倒當上皇后啦。
皇太后就問慈安了:
“你姓什么呀?”
由這兒起,您注意聽,慈安全使小口型的字兒來回答。
“姓鈕祜錄。”
鈕祜錄!不用張嘴吧?黃板牙看不出來。
咸豐問慈禧:
“你姓什么呀?”
慈禧一琢磨:論模樣兒我們倆不相上下,我這口牙比她強。嗯,我呀,回話的時候,得想辦法把這口白牙露出來,她是這么回奏的:
“姓那拉氏。”
說“氏’字兒故意拉點兒長音兒,“氏——”,嘴唇往上下一分,把牙齜出來啦。
‘那拉氏——’(學狀)
咸豐一看:嗬!這口牙好似排玉一樣,美!
太后又問慈安:
“你多大啦?”
“十五。”
“十五”,不用張嘴。
咸豐又問慈禧:
“你多大啦?”
慈禧剛想說,十六。一琢磨,不行,十六露不出牙來呀。靈機一動:
“明年十七——”
哎,這不是廢話嗎?后年還十八哪!
太后又問慈安啦:
“你家住哪兒啊?”
“乃茲府。”
咸豐問慈禧:
“你家住哪兒啊?”
慈禧住李廣橋哇,李廣橋,“橋”字兒露不出牙來呀。對,這么說:
“家住鼓樓西——”
嘿,變著法兒齜牙!
太后問慈安:
“你叫什么呀?”
“玉珠。”
趕寸啦,到慈安這兒全不用張嘴。
咸豐又問慈禧:
“你叫什么呀?”
本來她叫“蘭兒”,“蘭兒”不行啊。
“我叫蘭芝——”
哎,連名兒都改啦!“蘭芝——”
太后問慈安:
“你家還有什么人哪?”
“父母。”
咸豐問慈禧:
“你家有什么人哪?”
慈禧一想:我爸爸死了,光剩下媽啦,可這怎么說呀。
“媽——”,“母——”,全露不出牙來呀?哎,有了:
“媽和姨——”
哎,連親戚全饒上啦!
皇太后一看問得差不多啦,決定吧。按規矩,皇上把一個碧玉如意賜給誰,誰就是皇后。咸豐為難了,自己喜歡慈禧,太后喜歡慈安,到底給誰呢?他拿著如意直猶豫,嘴里叨念:
“誰當皇后?誰當貴妃?”
慈禧正那兒琢磨著齜牙的字兒哪,一聽趕緊搭碴兒:“我當貴妃——”
得,皇后歸慈安啦!
2.《珍珠翡翠白玉湯》是個經典的段子,我上次按照郭德綱先生的演出文本表演過一次,效果還可以,起碼沒丟人,你喜歡的話可以試一試:)
珍珠翡翠白玉湯
(單口相聲)
相聲啊,分多少種,一種啊就是一個人說的,單口相聲;倆人說的是對口相聲;三個人說的是群口相聲;十幾個人說的呢是化妝相聲;二十幾個人的是相聲劇;五百來人呢這是聽相聲的!
這場呢是我一個人說,一個人說有好處,沒人攪和,當然了,你想攪和別人也不行。相聲里說的都是真事嗎?有真事,有假事。有人說:我聽了,尤其以單口相聲來說,凈瞎說的,很多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的。這我得攔您一句,不對,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沒有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你可能覺得很怪誕,很荒謬,但是,請您記住嘍,沒有不可能的事兒。那么今天說得這個故事呢,好多人都知道,叫《珍珠翡翠白玉湯》。發生在什么時候呢,哎!這得往前說。
想當初,在元朝末年,元順帝執政天子,荒淫無道,普天之下是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十八家反王起義造反,要奪取大元的天下。怎么辦呢?皇上很著急啊,江山只能安排,豈能輕易的拱手讓人呢。朝中有個大丞相叫陀陀,給定了個計策,出圣旨,發皇榜,曉諭天下,恩開武舉,普天之下只要是練武術的人,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哪怕是殺了人的強盜,滾了馬的土匪,都能到這兒來比武趕考奪武狀元,只要能連勝五員大將的,馬上登臺拜帥,你就是大元帥。實際上呢,這是個計策,把天下練武術的人都誆進京城,誆進元大都,關上門,只要進了貢院,安排了十條絕后計,把你們全滅在這兒,江山就能夠太平了。
武科場里邊,天下英雄可都到了,大門也鎖上了。正當中坐著皇上,兩旁邊坐著丞相,還有懷王爺。這些人可都不知道,皇上腳下有一塊翻板,見事情不好,一踩這翻板,順著暗道就都走了。而且在武科場的地下埋著這些個地雷,到時候一點火,轟隆一下全炸起來了,誰也跑不了。可就在這會兒,來了位大英雄,這主兒可了不得,他是馬踏貢院墻,戳槍破炮,摔斗跳臺,扯天子半幅龍袍,揪袍捋帶,酒潑太師,杯砸懷王,單膀力托千斤閘。摔死金頭王,撞死銀頭王,槍挑銅頭王,鞭打鐵頭王,二十七座連營一馬踏為灰燼。懷遠安寧黑太歲,打虎將軍叫常遇春。
常六爺大鬧武科場,北京城可就亂了套了,各家反王反出元大都,全都跑了。別人咱不提,單說安徽人朱元璋,就是后來的洪武啊,大明朝的開國皇帝。哎喲!在北京城里一番爭殺呀,渾身上下出了一場透汗,連著一天多水米未沾牙,由打北京城里邊騎著馬就跑出去了。
也不知走了多長時間,遠遠的瞧著那兒有一個小破廟,心說:得了,我上那兒先歇會兒去,來到廟門前,翻身要下馬,這個左腿摘不下蹬來了,踩著馬鐙,左腿摘不下來了。眼前一黑,咕咚一下子這人就躺在地上了,昏死過去。腹內無食,身上無衣,出了身透汗,涼風再一激,重感冒。眼前一黑,扔在這了。
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由打大路的這邊兒,來了倆位身份顯赫的人士——倆要飯的。這頭發都立著,渾身上下破衣羅嗦,光著腳拿著黃瓦罐,挎著柳條筐,倆人要飯剛回來。一瞧這門口,躺著一個人,倆人一瞧,這人這模樣,怎么長的這么寒磣呢,史書上有記載,朱元璋長得奇丑無比,這大臉哪跟驢那么大個,幾出幾入,厚嘴唇,翻鼻孔,臉上長著很多的痦子和麻子,很難看。倆要飯的一瞧,嗬!就這張臉,大麻子套著小麻子,小麻子套著小小麻子,小小麻子中間有一坑兒,坑里還有個小黑點,這是三環套月的麻子!倆人心說:出去要飯一天,回來廟門口添了擺設了,要再找一個這樣的擱在這廟門口可比石獅子好看。來吧!把他弄進來吧,連拉帶拽,把他拉到廟里面,屋里冷啊,架上幾塊破磚,弄些柴禾一點,熱乎氣一上來,這個朱元璋醒過來了。
“哎喲——”倆要飯的一瞧,哎!你瞧,他活過來了,過來吧,給弄了口水。他這兒呢,活過來是活過來了,可是半昏迷,似明白似不明白,還以為自己呀在武科場里邊兒,跟常遇春、胡大海在這兒打仗呢。迷迷糊糊的喊常遇春“哎呀,常賢弟呀!”喊常遇春。這要飯的一激靈“喲!他知道我叫常先弟!”再瞧朱元璋“來!”“喲!”那個要飯的也愣啦,“他知道我姓來!咱們這兒救了一神仙!”“你怎么回事呀?”“我餓——!”“噢!餓了!”哥倆一琢磨,行了,這人沒大事兒,。餓這個滋味我們哥倆是知道的,我們長年累月跟這個玩意兒打交道啊!“來吧!咱們只當今天少要點吧。”架上火,這有一大瓦罐,什么玩意兒都有,糊飯嘎巴兒,爛白菜,爛菠菜,雜合菜,餿豆腐呀,一大鍋‘咕嘟咕嘟’,弄得了,盛一大碗,連湯帶菜遞過去。一聞這味兒,真香。哎喲!拿過來嘁哧咔嚓、嘁哧咔嚓喝了,吃飽了,喝足了,精神頭也有了,就覺著渾身上下挺舒服,尤其又出了一身透汗,感冒都好了一半兒。
“哎呀!兩位呀,我謝謝您二位呀。二位怎么稱呼呀?”“哎!裝傻呀你這是,你剛才不是知道么,吃飽了就忘啊,跟我這毛病差不多!”“哎呀,謝謝二位,我這是打武科場出來,得了重病,多虧二位搭救,青山不倒,綠水長流,他年相見,咱們后會有期。我想問問二位,您剛才給我吃得這是什么珍饈美味呀?”倆要飯的恨不能蹦起來給他一嘴巴。這是捧我們嗎,我們見天吃這玩意兒。那位說:“你過來,過來,這人有毛病,太可樂了,還什么珍饈美味,咱給起個名字吧。”“胡說呀,這有什么名字好起呀!”“你跟他說,你就說咱給他吃的這叫珍珠翡翠白玉湯。”“你怎么回事呀?糊涂啊,珍珠在哪兒呢?”“剩米飯呀,糊飯嘎巴兒,那不就是珍珠嗎。”“翡翠呢?”“菜葉呀!爛菜葉呀!”“那白玉呢?”“豆腐啊,餿豆腐呀!這不就是珍珠翡翠白玉湯嗎。你跟他說去吧。”“哎!我跟你說呀,我們給你喝的這是珍珠翡翠白玉湯。”“噢!如此說來,我這有禮了。”打廟里出來,翻身上了馬,是揚長而去。
過了這么些年哪,朱元璋帶人推倒了大元朝,建立大明,定都在南京,自己當了皇上了,就是歷史上的朱洪武。當了皇上那可是了不得了,每天是錦衣玉食,吃的珍饈美味,穿的綾羅綢緞。真是天子一意孤行,臣子百順百從。皇上說什么是什么,到了正月十五,皇上說“這個元宵是黑的。”家家戶戶一人就得煮碗煤球喝;皇上要說“這個傻子最好。”打這兒起,xxx連升三級。哪怕皇上給大臣一張手紙,那都得拿黃綾子裱好了,供到祖先堂,這是增光耀祖、顯耀門庭,御賜的——擦屁股紙,就到這種程度。
可是好日子每天過,也有膩的時候,這個人啊,跟您這么講,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天天受罪,一輩子都沒事兒,要說乍一享福,未必接受的了。朱元璋就是這樣。哎!有這么兩天,渾身上下這個難受,這個不舒服啊。猛然間想起來,好像當初我在破廟里那滋味兒,那會兒也是這么難受,來了倆要飯的,給我弄了一碗珍饈美味,叫珍珠翡翠白玉湯。喝完以后,很舒服啊!哎!我現如今要有這么一碗喝,那該有多好啊!傳圣旨,讓御膳房趕緊做珍珠翡翠白玉湯。
旨意傳下來,廚子們全害怕了。沒見過,誰喝過?誰也沒喝過!怎么做呀?那位說:“我倒是聽說過,珍珠上籠屜蒸,工夫大了能蒸軟了,翡翠、白玉這——沒法下刀啊!”那位說:“你糊涂啊,你找小片的。”“對!對!對!”找內廷總管領珍珠、翡翠、白玉。大珍珠上屜蒸,調點芝麻醬擱好了;這邊擇那翡翠,薄薄的片。還琢磨呢:塊兒太大皇上不好嚼,來小塊的吧。都弄好了,上屜蒸,蒸完之后,這邊熗鍋,弄碗高湯,這幾樣擱到里頭,擱點香菜,擱點花椒面,盛一大碗端上來。皇上一瞧,打心里頭就愛,太好看了。粉白翠綠,拿小勺一杓“得——”(聲音)皇上樂了,還響哪,是在太好了。來我嘗嘗這個吧,撈了塊翡翠擱到嘴里,“嘎吱嘎吱”這嚼著。旁邊太監看見了“萬歲,您這叫豬八戒啃沙鍋,您是痛快了,不管我們牙磣不牙磣!”“那那么些廢話呀,不夠你們說的!”“啪”就把碗給(cei四聲)了。“混帳,御膳房有欺君之罪!”
御膳房嚇壞了,這怎么弄哪,皇上喝過,你騙都騙不了啊!趕緊說:“萬歲啊,這個,我們才疏學淺,確實不知道什么叫珍珠翡翠白玉湯。”皇上一琢磨,點點頭“唉!也難怪你們,那個東西它不是隨便就能喝的呀,以你們的身份那兒見過這個珍饈美味呀!傳圣旨吧,州城府縣,出皇榜,找這兩個人,找能作珍珠翡翠白玉湯的人。要是能找著,加官進爵,賞黃金千兩。”普天之下,皇榜可就刷到了。
哎!想當初,朱元璋落魄的這個縣城,也貼了皇榜,就貼在縣衙門的旁邊兒。當年那倆要飯的,這么些年,還在這兒活動呢。這天哪坐在墻根兒這蹭癢癢、擇虱子,聽人說,皇上出皇榜找能做珍珠翡翠白玉湯的人。把這事兒一說,嗬!倆要飯的美的鼻涕泡都出來了:天底下還有這個事兒啊!他那個模樣的都當皇上了,咱哥倆也不遠啦。你琢磨,喝湯的都當皇上了,這咱倆慢慢熬著吧!來吧,這回咱們算混整了。
來到縣衙門口,一伸手“吱啦”就把皇榜給撕了。把看榜的衙役給氣壞了“你當那是面的哪!啊!那是紙的,那么薄能搪時候嗎,要瘋啊,鎖上他!”‘嘩愣!咯嘣!’拿鐵鏈子就過來了。倆要飯的樂了“哎!給皇上做珍珠翡翠白玉湯就給鎖著去嗎?”班頭一聽嚇一跳,“喲!您、您二位能做這湯?”“廢話,不就是皇上嗎,我們倆見過呀。想當初,我們給他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啊!”“哎喲!這、這我們不知道!您恕過我們糊涂犯上,我這就去稟報我們老爺去。”“等著,誰呀?”“縣太爺,我們老爺。”“他是老爺!那我們是誰?”“您、您是老太爺!老太爺您里邊請吧!”“車呢?車呢?”“不是,您那不就站臺階底下嗎!再說這車也進不來呀!”“別廢話呀,我們是老太爺呀!”“那、那我們背您進去得了。”出來幾位差人,把二位背進去了。老百姓納悶啊:這青天白日的,往衙門口背要飯的,這是什么買賣呀?
讓到客廳,把最好的茶葉給兩位沏上來往這一放,“您喝吧。”打開這蓋碗,倆要飯的很不滿意“這茶葉太少了!”“噢!您喝釅的?”“嗯!少了不解飽啊!”“您吃茶葉啊!您別著急,倆位老太爺放心,這回行了,管飯了。”
到后邊跟縣太爺一說,縣太爺跟屋里“唄!唄!唄!”蹦三圈。“蒼天厚土,過往神靈,我們家的老祖宗算是睜眼了,沒想到啊,這么好的事兒落到我這兒了。”趕緊換上新官衣,打里邊出來。“哎呀!倆位老太爺在哪兒呢?倆位老太爺在哪兒呢?倆位老太爺——捆上!捆上!我認識他們倆,這不見天在外面要飯的那倆嗎。” “嘩愣!咯嘣!”拿鐵鏈子鎖上了。倆要飯的還樂呢:“嘿嘿!縣太爺,什么時候咱們進京面圣啊?”“還面圣哪,我這兒還兩碗剩面。”
可轉念又一捉摸,這事兒不好辦,你要說這真要給他轟出去了,日后傳講起來,皇上一問,這事不好說。可你要真帶他去,是也在兩可之間。干脆這么著,項帶鎖鏈,押解進京,八寶金殿見皇上,看皇上怎么發落。吩咐人準備木籠囚車,把倆要飯的裝在車上,拉著倆人,直奔京城。倆要飯的不習慣啊!“縣太,商量商量,我扶著車一塊走行嗎?坐車坐不慣。”“別廢話!別廢話!”
拉到了京城,有人把消息就告訴了皇上。洪武一聽,打心里高興啊:哎呀,蒼天不負苦心人啊!看來這倆人哪,還是真找著了。吩咐文臣武將,在金鑾殿上一塊見見這兩位高人。正當中皇上一坐,文東武西,列立兩廂,縣官也上來了,跪在了品級臺最后的一位。七品知縣不能上金殿,這上面沒有他的位置。可是今天,他帶著兩位高人來,得讓他上來。來到金殿上,撲通跪倒,三拜九叩,山呼萬歲。皇上說:“給朕做珍珠翡翠白玉湯的兩位高人現在哪里呀?趕緊把他們帶上來讓我瞧瞧吧。”“是!”黃門官傳旨下去,工夫不大,由打外邊兒,唏哩嘩啦、唏哩嘩啦,倆要飯的上來了。往這一站,沖皇上一點頭“哎——”縣官一瞧“噢!不光跟我,跟誰都這樣。”
皇上一瞧,這心里恨的慌。恨誰呀?恨這縣官“這個混帳,真不會辦事,嗯!你給他倆洗個澡,換換衣裳,刀尺刀尺啊!這讓文武群臣一瞧,皇上認識要飯的,多沒身份哪!” 皇上自己拿話得往回找“兩位愛卿,多年未見,依然風采依舊。朕來問你,為何如此喬裝改扮來見寡人哪?”皇上遮羞臉:干嗎裝成這樣啊?開玩笑嗎?皇上這意思。倆要飯的樂了“這能瞞得了你嗎,這么些年一直這樣啊!”皇上一捉摸,我這白說了。拿手一指這縣官“嘟!混帳,不會當差。給朕作珍珠翡翠白玉湯的人,誰讓你繩捆索綁啊!來呀,推出去萬剮凌遲”推出去要剮。
縣官嚇壞了,磕頭猶如雞奔碎米,哆嗦得就跟蝎了虎子吃煙袋油子似的。渾身上下這汗,嘩啦嘩啦,掩蓋不住了。臉都白了“萬歲饒命,萬歲饒命。”倆要飯樂啦!:“哎!這是個玩藝兒啊!看著哆嗦的多好看啊,萬歲!這別殺呀!這留著吧,這是個玩藝兒啊!給您做‘珍珠翡翠白玉湯’缺一個小伙計兒賣東道西的,讓他當個小伙計吧。”皇上一聽點點頭“嗯!起來,買東西去。”饒了縣官一命。另建御膳房,單撥紋銀五千兩,御膳房撥了三個御廚過來,一塊做‘珍珠翡翠白玉湯’。
這仨廚子一來心里頭就高興啊,“長能耐的時候到了,這回咱們三個人一定要團結,咱們好好的跟人家去學這個‘珍珠翡翠白玉湯’日后咱們就指著這個升官換紗帽了。要飯的往這一坐,縣官過來撲通先磕一個“謝謝兩位老太爺,謝謝您這救命之恩!這次您看讓我當伙計,給您買東西,我一定買那特別好的,讓您滿意。差使做好了,兩位老太爺在皇上駕前啟奏一本。我沒有別的要求,我稍微的升上這么四級官、五級官的我就知足了。”“啊!這倒霉催的玩意兒,剛活命就想著升官啊!甭廢話,快準備東西去。準備二百斤糙米,買這么二百斤菠菜,二百斤白菜,六百塊豆腐,十挑刷家伙水,五桶雜和菜,快去吧!”縣官一聽“兩位老太爺,您這是憋著害誰呀?”“廢話,給皇上做飯你懂嗎,快買去吧!”
半天兒的工夫都買回來了,往這一放,仨御廚也站好了。“老太爺,您吩咐吧,您看我們都干什么?”“嗯!你會燜米飯嗎?”“讓您說的,御膳房的御廚還能不會燜米飯嗎?我會。”“燜米飯去吧。別怎么擱水啊。”“不擱水就糊了!”“哎!就要這個,要這個,熟了以后把上面的干飯(kuai)出去扔了,就要底下的那糊的。去!”“哎,是!”“你,你會擇菠菜嗎?”“我會。”“你擇菠菜去。你去擇那白菜。快去快去。”縣官過來了“老太爺,我干什么呀?”“找仨大盆去”找仨頭號大盆,“把六百塊豆腐都擱里頭,一個里頭擱二百塊。”“是!”碼的挺齊,宮里的豆腐都是好豆腐,特別的潔白細膩,碼得了。“兩位老太爺,您看我還干點什么啊?我、我這是切片兒啊,這是切塊兒啊?”“切那個干嗎呀!來,跟我一塊弄豆腐,咱仨一人一盆。”“喲!那您得教教我。”“把鞋脫了,把鞋脫了,裹腳布都扒了。對!”仨人都光著腳。“老太爺,這怎么辦?”“來!來!進來,踩!跟我這樣踩。”縣官不敢呀。“來!踩!不踩宰你啊!”仨人跟這盆里“呱咭呱咭”踩這豆腐。一會兒,都踩碎了,擦擦腳。“嗯!挺好,挺好。”找那桶吧 ,把那桶拿過來。把豆腐放在里邊,就擱那刷家飲水里頭泡著。又跟地上抓了兩把土放到里邊兒,和弄來和弄去,擱到太陽地下去曬著。六月三伏啊,一會兒的工夫都冒了泡了。“咕嘟咕嘟”倆要飯的瞧著“嗯!這有點意思了。”這個拿勺兒啊杓點嘗嘗:“嗯!差不多!”那位說:“不行不行!給皇上吃的不能這么簡單,你不能光嘗這談湯兒,嘗嘗這豆腐。嗯!這有點意思了。”一拍這縣官:“回頭我跟皇上說,這都是你弄的。”縣官眼淚都下來了“二位宰了我得了,這要送上去,我還要得了腦袋啊!”“別廢話,別廢話,我看看他們這活怎么著了。”一瞧這邊,米飯燜的差不多了,糊飯嘎巴兒。再看這邊兒,擇這菠菜,把這大葉全去了,光留這心兒。哎呀!你這笨呀,那些個哪?”“那都扔了。”“撿回來,撿回來,就要那個,就要那個,知道嗎?白菜也是,心都不要,就要外邊這爛的,有蟲子眼的最好。”都弄好了,歸置到一塊,就等到五鼓天明,圣駕臨朝的時候,準備做這些東西。皇上傳圣旨,文武群臣一個不許短,早朝的時候每個人都要到。
為什么呀?跟皇上一起品嘗‘珍珠翡翠白玉湯’。皇上那意思呢:我吃好東西,我不能偏了你們,咱們大伙一塊吧。五鼓天明,朝房里頭人都滿了,文臣武將,人都到了。大伙兒商量這事兒,“哎!仁兄。”“哎!賢弟。”“你喝過這珍珠翡翠白玉湯嗎?”“哎呀!咱哪有那個造化呀!不過,我父親當初喝過。”“哦!您父親喝過。”“我父親當初可了不得啊!我父親當初馬踏貢院墻,戳槍破炮,摔斗跳臺,扯天子半幅龍袍,揪袍捋帶,酒潑太師,杯砸懷王,單膀力托千斤閘。皇上呢感念我父親救駕有功,所以說呢,賞了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湯。老人家喝完之后呢,覺得身輕體壯,身體特別好,而且打那兒起呀,自己覺得走道兒也輕快了,睡覺躺下就能著,吃飯飯量也大。今日我輩深受皇恩,祖德不淺哪!”“是!是!是!”“我跟您說,自打接到圣旨,昨天晚飯我都沒吃。我就等著今天這碗珍珠翡翠白玉湯了。”“來吧,咱們走吧,排班吧。”
金鑾殿上,文東武西,列立兩廂。香煙繚繞,圣駕臨朝,小太監傳話:“盛,端。”一說“盛,端。”御膳房開始忙活了,把大鍋往上一座,倆要飯的指揮“來吧,開始,一回鍋就算成了。”“老太爺,先擱哪個?”“什么先擱哪個,那個都行,來吧。”‘咕嘟咕嘟’刷家伙水、餿豆腐、剩雜合菜、爛菠菜、爛白菜、糊飯嘎巴兒弄一大堆,跟地下撮兩簸箕煤灰擱里邊兒,大鐵鍬這么一和弄,都擱好了,那幾位全跑出去了。這屋子里呆不了人啦!鍋一開,倆要飯的也出來了,他們也受不了了。都弄得了,小太監們就來了。盛吧,一個個手里托著一個描金朱漆的盤子,盤里頭放著團龍小碗兒。一個里頭一碗,一個里頭一碗,小太監站齊了,好幾百人,一個個端著這碗湯往上走。文武群臣挑大拇哥“好!誰家規矩,皇上家最規矩,你瞧瞧大小太監端著湯,一個個腦袋偏過去,都不敢看這碗湯。這是多大的規矩呀!”是啊,小太監都這模樣兒,甭說看,聞一下都嫌惡心的慌。
每位大臣跟前都擺了這么一碗,皇上跟前一大碗。皇上很高興,端起碗來,聞了一聞,“這什么玩意兒!”皇上一打遲疑,文武群臣也聞,聞完了看皇上,心說:“行了,這回算行了,倆要飯的,加上縣官,還有三廚子,這幾個人算是完了,誰也活不了了,這東西能喝嗎!皇上一會兒生氣,非把這幾個人剮了。”
皇上端著碗很尷尬,看看文臣,看看武將,心里生氣:噢!你們凈能跟著我享福啊!這么一點罪都受不了么?我找人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湯,難道說你們就不喝嗎?也應了那句話了,想當初啊,我在破廟里,身上難受,又發燒又感冒的,我喝了這東西,身上好受了。現如今錦衣玉食,我不需要它了。可是啊,我找人做的湯,我要是不喝,你們大伙兒笑話我,不成,咱們大伙一塊兒來吧。你們也甭看我。一舉這碗:“眾位愛卿,來,你我君臣共飲珍珠翡翠白玉湯。”“咕咚咕咚”,全灌下去了。拿起來一亮這碗底兒,“眾位愛卿,感情深,一口悶,感情鐵,喝出血!來吧!來吧!”
群臣一瞧“皇上都喝了,咱們怎么著呢?”“還怎么著,都端起來吧,端起來吧!”都端起來了,一聞這味兒,真難受。找借口:“年兄您請!”“廢話!我請你不來就行啦!甭廢話,一塊兒喝吧!”‘咕咚咚咕咚咚’都灌下去了,剩下最后一口,實在咽不下去了,都擱嘴里含著。
皇上一瞧大伙兒喝了,心里痛快,“很好啊,很給面子啊!”站起來,一扶這龍書案,“眾位愛卿,寡人找人做的這個‘珍珠翡翠白玉湯’,你等品嘗之后味道如何呀?”文武百官一聽這個,(站起來各伸雙指,倆大拇哥部挑起來了,可就是沒說話)。皇上樂啦!皇上說:“啊,眾位愛卿,你等不語,各伸雙指,你等之意,朕已明白——你們是想每人再來兩大碗嗎!”
沖犯年馬年的本命太歲,當請本命太歲護身符化解.太歲符分陰陽,男士請陰符,女士請陽符,勿請錯了。
現在太歲廟很少的,你可聯系中國太歲網請符。
2023年太歲符正確畫法??
最近肺炎十分嚴重,而且發生在亥豬年和庚子年之間,其實仔細一分析啊,這個庚子年還真的是怪事多多,而且沒個庚子年都會發現一些奇怪的事情,所以有的時候我們雖然信科學,但是有的時候我們也得信信這個風水易經,所以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庚子年太歲符正確畫法和庚子年太歲符圖片,有需要的可以看看,搞一張保平安了!
?
太歲符民間網上有很多流傳,很多都是一種格式。實際上,太歲符要分陰和陽的,陰陽命不同,其太歲符的顏色格式也就不同。
具體到陰男陰女,其實很簡單,看八字即可。我們知道十二地支分陰陽,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凡是陰地支年份出生的人,則需要陽太歲符。凡是陽地支年份出生的人,則需要陰太歲符。
比如丑年出生的人,丑土在地支屬陰,則屬于陰男陰女。寅年出生的人,寅木在地支屬陽, 則屬于陽男陽女。
陰男陰女庚子年太歲符:
?
陽男陽女庚子年太歲符:
?
我們可以看出,兩者的畫法和顏色都是不一樣的。陰男陰女是陰,則要紅色朱砂陽顏色。陽男陽女是陽,則要黑色松煙墨。
太歲符的畫法也有講究:
第一,最好是佛道門中人,如果不是,在家修行人士也勉強可以,畫時需凝神靜氣,心神合一,把思想的力量集中在恭請一念上,腦府空明,心腔純潔,如是則浩然一氣,充沛乎中,尊嚴之相,流露于外,神完力足,號令斯行,能如是則,所書之符,必克如響,斯應。這之前,無論男女,最好是三日不得行房事。一戒心念不正,二戒手口污穢,三戒用品不潔,四戒口不應心,五戒方向不正,六戒吃葷飲酒,七戒復筆改筆。
第二,筆畫不能弄錯,就如同學生寫字,筆畫顛倒錯亂,其太歲符也就失去了意義。
太歲符畫好之后,有好幾種用法,一是貼,二是燒,三是佩戴。
太歲符必須是心傳手畫,印刷的沒有用。
???
太歲符的畫法上面有介紹,可不能隨便畫哦,都是要有講究的,要不不靈了,但是核心是心誠則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