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形好,形即巒頭、地形、形勢、形象、形氣,所謂形勢有吉兇之別,形象有類別之分,形氣有五行九星所屬,地形吉者,山青水秀,龍神起伏,有分有合,龍虎有情,穴星隱藏,砂水環抱,朝案分明,玄武臨頭,朱雀拱照;地形兇者,石山嵯峨,兇頑無化,孤單瘦削,龍神粗魯無起伏,砂水反面無回頭,崩坑尖射,龍虎無情,穴星無分合,水口無關鎖,謂之兇也。形象有動物與非動物之別,形氣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之分,九星有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之別,還有九九八十一星體變幻,穴星真假,一百八十一怪穴,所謂形為風水的最關緊要之一。第二要理好,理即理氣,理論,所謂的理氣也有很多,有深淺上下之理,有精微玄妙之理,如三合、四局為風水文化的粗淺下層之理,如納甲、夫婦、凈陰、凈陽、玄空、挨星都屬風水文化的中層理氣,如三元一卦純清、先后天、城門法、七星打劫、聯珠、串珠、中火二星、太陰得水,都屬風水文化的上層理氣,如中五立極、坎離水火中天過、些子、河圖、洛書、明暗四大交姤、抽爻換象等都屬風水文化的上乘理氣,而這些理氣最好是要天然的龍、穴、砂、水和水口,才是真正的好理氣。所謂的理論是根據理氣和形氣的好壞、輕重而定論,去斷定過去和未來的丁、財、貴、壽,所以理氣的輕重是決定風水的好壞之關健。第三要法好,所謂的法有造法、變法、成敗法、剪裁法。造法首先要看巒頭的星體而定,穴位是依“吞吐浮沉”四個字而定。成敗法是按八卦二十四山星體吉兇、五行九星陰陽生克,用剪裁法去加減補助而成,如果背其道而為之則是敗法。風水三要的秘笈是風水祖師楊救貧先師在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三僚村傳播下來的,也是我村歷代國師和名師傳承下來的風水文化的寶貴結晶。如明朝永樂國師廖均卿,首建北京十三陵、故宮紫禁城;曾從政建天壇等等
分金線共52條,能用者正向5條,兼向20條。
如下逐條解析:
1. 壬丙兼亥巳——少男配少女,丁財兩旺,巳酉丑年應之。
2. 壬丙兼子午——陰陽駁雜,丁財漸退,有血光,火災。寅午戌年應之。
3. 子山午正向—夫婦正配,富貴雙全,寅午戌年應之。一
4. 子午兼癸丁----二女同居,淫亂,難產,殘疾,寅午戌年應之。
5. 子午兼壬丙----陰陽駁雜,主犯淫亂,寅午戌年應之。
6. 癸丁兼丑未----長男配少女,丁財兩旺,亥卯未年應之。
7. 癸丁兼子午----二女同居,孤陰不生,拐騙婦女,不孝父母,寅午戌
年應之。
8. 丑未兼癸丁——長男配少女,丁財兩旺,亥卯未年應之。
9. 丑未兼艮坤——長男配老母,傷少年,破財,亥卯未年應之。
10.艮坤兼丑未——老母配長男,克子傷妻,絕后,亥卯未年應之。
11.艮坤兼寅申——陰陽德配,丁財兩旺,申子辰年應之。
12.寅申兼艮坤——陰陽德配,丁財兩旺,申子辰年應之。
13.寅申兼甲庚——二男同居,出盜,退財,淫亂,申子辰年應之。
14.甲庚兼寅申——二男同居,出盜,退財,淫亂,申子辰年應之。
15.甲庚兼卯酉——長男配少女,丁財兩旺,巳酉丑年應之。
16.卯酉兼甲庚——少女配長男,丁財兩旺,巳酉丑年應之。
17.卯酉兼乙辛——二女同居,主損閨秀之女,絕嗣,巳酉丑年應之。
18.乙山辛正向—丁財兩旺,不怕空亡。 二
19.乙辛兼卯酉——二女同居,犯官司,損女人,巳酉丑年應之。
20.乙辛兼辰戌——二女同居,丁財兩敗,絕嗣,寅午戌年應之。
21.辰戌兼乙辛——二女同居,丁財兩敗,絕嗣,寅午戌年應之。
22.辰戌兼巽乾——先天配后天,丁財兩旺,寅午戌年應之。
這么說起來,其實“風水”也算是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一門大學問。由于這門學問所涉及的知識面很深很廣,所以一般不具備相當深厚學問功底的人很難弄清楚其中奧妙,在表達的時候也由于懂和不懂、有意無意被說成“玄而又玄”的樣子。那么什么是楊公風水呢? 楊公風水,首重龍脈,認為自然界山水是“天星下照,在地成形”的結果,天有九星,九星之氣下照于地,形成九種不同的山型:貪狼如筍,巨門頂圓,武曲頂平而方,廉貞如火焰,祿存似蜈蚣,文曲如活蛇,破軍如旗,左輔如馬鞍,右弼無形,如驚蛇入草,若蛛絲馬跡。貪狼、巨門、武曲端莊正直是為三吉,加上左輔、右弼二個輔佐之星合稱為五吉,廉貞、祿存、文曲、破軍四星為四兇星。九星行龍,各有章法,經過由老變嫩、由粗變細,由死變活、由丑變美,從而剝換出秀麗山峰作為父母而結穴。天地有陰陽,行龍有雄雌,陽龍結陰穴,陰龍結陽穴,順逆橫閃而結出窩鉗乳突各種穴位。真龍必有真穴,《撼龍經》將九星所結之正穴進行歸納:“貪狼作穴是乳頭,巨門作穴窩中求。武曲作穴釵鉗覓,祿廉梳齒犁鐴頭。文曲穴來坪里作,高處亦是掌心落。破軍作穴似戈矛,身傍左右手皆收。定有兩山接護轉,不然一水過橫流。輔星正穴燕巢仰,若在高山掛燈樣。落在低平是雞窠,縱有園頭亦凹象。” 楊公風水以龍穴為體,以砂水為用。四周之山峰叫砂,以尖秀方圓而有情抱穴為吉,粗頑崩破傾斜、似各種兇器或者反背是為兇。楊公風水認為水乃龍脈之精血,有水斯有生氣,真龍必有左右兩水伴隨,無水則無生氣可言,無水龍也無界止,必不結穴。水以彎環抱穴是為有情,清澈、悠揚、秀美為吉。無情沖穴、反弓、割腳,湍急、渾濁發臭為兇。 好了,關于楊公風水我們就聊到這里啦,有人認為風水是一種封建,其實風水是一門環境學,也是一門教人如何與自身、與環境和諧健康相處的學問。 風水博大精深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多多的去看多多的去了解,大概就是這些了,以上內容可供參考哦,很高興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楊公風水原則,先是巒頭尋龍點穴,尋龍過程中要結合認金龍,察血脈,起天心、配雌雄、定山向,最后才是紫白挨星取運,以明作用時機。挨星之所以“最為貴”,是因為它能預測一墳一宅,發于何時,敗于何時的真正「天機」。龍穴山向是從“雌雄”上配出來的,是早已定論了的。若挨星挨出來的生旺之氣,不能挨到龍穴山向水上,就說明此穴的時機未到。能聯珠的就是一家骨肉之親,龍真穴的,雌雄配合了,又能立得真向,自然得到龍穴的蔭助。楊公風水,必須師承于后,非師傳之真訣,必定被誤導。楊公是要大家認得真龍之后,才能在立穴處消砂納水為用,若只顧在立穴而收砂收水,不顧龍穴的真假,就落入棄本置末之下乘作法。得不到真龍,砂水皆不為我所用,盡管消砂納水做得巧奪天工,也是枉然的。特別要注意的是二十四山高壓宅墓主絕房份,如壬山甲高克長子戌高次子絕辰高三子敗。無論水口合局而且分金坐度怎么好,如有此高峰必絕。如一切禍福,皆在龍真穴的、收山出煞上。若是龍不真,穴不的,收不得山來,出不得煞去,“巒頭為體,理所為用”是真諦。識得楊公水法的羊刃祿堂之分,算是初步掌握了楊公風水收放水之法,但其中又有八煞、黃泉,及救貧黃泉等之法,如能正確撐握,富貴榮華盡在期間。楊公龍法,精簡快捷,真假立辨。故凡說:“三年學尋龍,十年學點穴”者,皆是沒得楊公真訣的偽風水術。雌雄配合,陰陽交媾,就是“三生萬物”的玄關。“山、水”交媾為人類造福的妙用,正是物物各一太極,物物自具雌雄之性。雌雄與山水之理,如“乾山乾向水流乾,乾峰出狀元”是也。正神正位裝,即要將“龍頂”裝在正神位上,正神方位內的山峰要百步始成龍氣,而零神方位里的水,則不論其水面的闊狹,水源的長短,只要其能低空而不填實,就可論為吉祥。山龍是如此用法,水龍也是如此用法,交媾的原理,是以不變應萬變,用之于四海而皆準。“山上龍神不下水,水里龍神不上山”是楊公風水的天機妙訣。“絕地訣”、“貧單絕”、“城門訣”“玉輦經”“門樓經”等之理論,是陰陽宅的。而這些天機妙訣,若能全部串通它,使它有機統一起來,為我所用,則可造化天地萬物。
“玄空飛星”與楊公風水兩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楊公風水的“挨星”是指三元九運星氣的旺衰得失;以排山掌訣來定,二者有天壤之別。“中星”“火星”順逆是楊公風水又一個秘訣,“中星歸庫永代興,火星歸庫永世貴”是也。山水合陰陽有情,廿八宿為用,龍砂相配合,才能稱之為富貴之穴。
有真龍必結真穴,有真穴必有真明堂。何謂真明堂?楊公曰:明堂里面要平地,明堂里面有儲水,第一寬暢平整為貴。識得明堂真假,同樣識得有沒有真穴,有真穴更不用說已得了真龍。龍真穴正而誤立向,葬下一樣可以發達,其雖發達得功名,但有不足而禍隱不測。誤立了犯“羊刃”“祿堂”之向,則向上之氣收不進來,正是向上所放之水不能為我所用,水主財祿,祿即是奉祿官祿,官祿不為我所用,焉有不剝官之理?真龍真穴得運又立吉向,才能“催財催貴”。何謂吉向?一不犯“黃泉曜煞”,二“羊刃祿堂”,三要“生入克入”。
“龍山向水”必須合得局法的原理原則:子午卯酉四山龍,坐向乾坤艮巽位;辰戌丑未四山坡,甲庚壬丙葬墳多;寅申巳亥騎龍走,乙辛丁癸水交流。能得一卦純清者大吉,二卦者兼生旺,皆可富貴,三卦者雜氣不吉。 七星打劫是楊公風水的秘訣,非真傳弟子難以了解,市面上流傳的“七星打劫之法”一般都不可信,以下摘錄一些零散的文章,以滿足讀者好奇之心。
先天八卦講: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搏、水火不相射。確定了一個立體的自然環境模式,以及其自然現象。后天八卦:其內容講:坎離定南北,帝出乎震。一講地平方位,一講天體運行所產生的氣候變化規律。地理之學,根據后天八卦所述規律,在先天八卦立體模式中,尋找人居的地理環境和地平方位。故地理“城門一訣”,講求先后天互用。以上觀點,應該屬于形勢范疇,形勢家從先后天八卦中所尋找的理論依據。無非山水左右旋的形勢配合(一如太極圖之陰陽魚圖形),結合天元龍立天元向的規則。考察很多古墳,也是如此制作的。 古來大地皆有留存,何以?元運不合也。此乃《玉函》講求的主要內容。所謂真傳一句話,訛傳萬卷書,有緣之人方可得之。楊公秘訣“七星打劫”序:“天上北斗司元氣化育萬物者也,斗柄指東天下皆春……陰陽二宅在……元而發丁財……”。 “一白水,為魁星生旺,少年科甲,名播四海,多生聰明智慧男子,……四綠木,為文昌,生旺文章名世,科甲聯芳,女子容貌端妍,聯姻貴族。”《賦》曰:“坎元生氣,得巽木而附寵聯歡”,“名揚科甲,貪狼在巽宮”,“木入坎宮,凰池身貴”。《紫白訣》曰:“四一同宮,準發科名之顯”。“四綠為文昌之神,職司祿位;一白為官星之應,主宰文章。還宮復位固佳,交互疊逢亦美。”《地理精纂》曰:“一四同宮主科名,號青云得路,有文筆硯池水,鼎元之兆也”。這些論述,都表明文昌位的作用是準發科名。現代社會以文章取科,文章蓋世者,即能青云得路,所以在文昌位讀書,是很有作用的。
文昌位有固定和隨運而轉兩種。按固定而言,地盤的巽宮,就是文昌位。巽在東南角,在此角讀書,可以得文昌之輔。按宅性而言,坤宅,巽位得四一同宮。如果立二運坤艮向,巽位得四四一,文昌星還宮復位。同時,坎位亦得一一四,文章魁星也還宮復位。這兩個位置對讀書人非常之好。還有,兌宮也有一四同宮,對讀書人也很有利。所以,二運得坤宅的人,家中必有著名人才出世。艮宅,坎位得一四同宮。如果立八運艮山坤向,坎位得一一四,文章魁星還宮重位。同時,巽宮亦得四四一,文昌星也還宮復位。這兩個位置對讀書人非常之好。還有兌宮也有一四同宮,對讀書人也很有利。按隨運轉變的方法去找尋一四同宮,也不困難,各個山向之宅,都有文昌位,只是組合有些不同而已。 楊公水法是指楊公風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山水調整的操作方法,主要是根據羅盤二十四山來推定吉兇。“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驟富石崇比,午山午向午來堂,大將值邊疆;坤山坤向坤水流,富貴永無休”。此詩明確了楊公風水八卦先后相配之要訣。又如:“八煞黃泉水法”,“救貧黃泉水法”,“九星水法”;詩云:“壬山滄滄水云辰,龍碓磨坊一同尋,乙辰有路人吊死,若有圓墩食藥人,辰方有樹頭上枝,艮丑有橋出仙人,乾亥有石高照破,兩宮相會破家庭。”,“羊刃祿堂水法”則云:“羊刃來水見花休,水流疾病產下憂……”。楊公水法是楊公風水的精華之所在。
在江西三寮,三寮是中國楊公派風水的發源地,中國風水因楊公派風水而發展繁榮起來,三寮師傅名滿天下,故宮、十三陵,那些關乎江山社稷、國運盛衰的建筑工程,目前易道學院的黃金發大師專注給住宅診斷風水。
后人尊稱----楊(救貧)、曾(文辿)、賴(布衣)、廖(金精)為風水形派贛南四大祖師。
賴布衣
---原名賴風岡,字文俊,自號布衣子,故也稱賴布衣,又號稱“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縣鳳山岡人。生于宋徽宗年間(公元1101~1126年間),九歲即高中秀才。曾任國師之職,后受奸臣秦檜陷害,長期處于流落生涯中。賴布衣的足跡幾乎踏遍祖國大地,憑著精湛的堪輿理論于與技術,一路憐貧救苦,助弱抗強,留下了許多神話般的傳說,“風水大師”的名聲不脛而走。、廣州、英德等城市都是由賴布衣堪定選址。傳說賴布衣所著《青烏序》剛剛脫稿就被南華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經一百多年后傳給了,憑它輔佐朱元璋成就了帝業。又有傳說孫中山先生的祖墳也是賴布衣堪定的。后來賴布衣看破紅塵,遁隱山林,長與青山白云為伴,不見其蹤。賴布衣被尊稱為贛南四大堪輿祖師之一。賴布衣故鄉的“布衣祠”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旅游景點,前來瞻仰的同胞絡繹不絕。傳世有《催官篇》等。
楊救貧
--- 風水地理堪輿祖師- 楊救貧
楊救貧,名益,字叔茂,號筠松。(江西通志)載:(筠松,竇州)人。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臺地理事。)生于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三月初八日戌時。
出身清貧,為官清廉的楊筠松,雖身為朝廷命官,但視富貴榮華為過眼煙云,無感戀棧,而心系山川風水,一旦投身其間,則如魚得水,流連忘返。因此,終于棄官為民,遠離京都,回到南方,以他擅長的風水地理術行于世。他平素自奉甚儉,而憐貧恤苦,多方周濟,不遺余力,民間極為崇敬,有口皆碑,世人稱之為(救貧先生)。
在堪輿學的基本理論方面,楊救貧力主因地制宜,因形擇穴,觀察龍脈,分析地勢、方位,從而擇定陰宅、陽宅的最佳伅置,漸漸演變發展成為風水地理的(形法理論),世稱(形勢派)、(巒體派)或(江西派)(亦稱(贛)派),被后世堪輿界尊為(江西派)風水地理祖師,享有很高的聲譽。這個學派源遠流長,迄至于今。海峽兩岸、港澳和東南亞等地,自稱楊救貧若干代傳人的,大有人在。
曾文辿
---曾文辿(公元854—916年),字縫輿,號逸真,江西于都葛垇小溷村人,生于唐大中甲戌歲(854),卒于梁貞明三年丙子歲(916),享年63歲。其父曾德富。兄文遄、弟文迪,文辿排行第二。曾公幼習詩書,熟究天文經書,黃庭內經諸書。隱居雩都黃龍寺時,緣遇楊公筠松,得其悉心指黠青鳥,遂得堪輿大道。
后梁貞明丙子年,曾公與諸徒袁州萬載覲丘山(今江西宜春萬載縣),肖形五牛飲水穴,穴結池心,授指謂子徒曰:“吾死葬此,切記”。時值臘月,果卒。諸徒如命安厝。命其地曰:“曾仙塘”。后經數年,其徒于豫章江西南昌復見文辿師,驚其未逝,之后遂啟其冢,果空棺,始知文辿師尸解,真成地仙矣。著《尋龍記·八分歌》倆卷行世。
后人尊楊(救貧)、曾(文辿)、賴(布衣)、廖(金精)為風水形派四大祖師。
曾文辿是三僚曾氏開基祖,也是楊救貧的首座弟子。楊救貧云游天下,本無意駐足,但曾文辿卻想找一塊吉壤定居。
有一天,曾文辿發現三僚這個地方不錯,就告訴師傅楊救貧說他找到了一個“前有金盤玉印,后有涼傘遮蔭”地方,如果住下來,子孫可以世代為官。楊救貧過去一看,果然是一塊山環水繞的肥美盆地,盆地中間有一座長條形的石峰,盆地后部有一棵涼傘形的松樹,樹下是一塊圓形巨石。他告訴曾文辿說:“這里果然是我們堪輿人的世居之地。你看前有羅經吸石,后有包裹隨身,住在這里,子孫世世代代端著羅盤背著包裹出門。”
廖金精
---廖金精名瑀,字伯玉,相傳其曾入山學道,長居虔化縣(今寧都)翠薇峰金精洞,自號“金精山人”,故后世稱其為廖金精。相傳他年方十五,已經精通四書五經,鄉人稱其為“廖五經”。
唐末兵荒馬亂,科舉不繼。廖瑀的父親廖三傳擅長堪輿,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轉而研究堪輿之術。楊救貧在興國、寧都、于都一帶活動時,廖瑀與楊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楊救貧,年輕氣盛,屢屢與楊公斗法。有一次,黃陂廖氏請楊救貧去堪定一個門樓位置。廖金精預先用羅盤定準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個銅錢做標記。楊救貧來后,卻不用羅盤,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隨手往地下一插,卻正中了銅錢中間的方孔。廖金精這下服了楊公,虔誠地拜楊公為師。
廖金精原來住在寧都中山壩。為早晚追隨楊公,他隨師傅遷到興國三僚村居住,后來得到楊公親傳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楊公祠大門的對聯“竹杖青奇萬里河山歸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隱郎中”就暗寓了這個故事。廖瑀著有《懷玉經》、《俯察本源歌》、《一盞燈》等著作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