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根本沒有這個說法
凡事守戒 安心為主!!不然一切不順
人類一切問題 不順 疾病 口舌 都是來源于罪業-- 就是破戒因果佛教五戒!
改變要從內心開始 止惡修善是一輩子的事 后 守戒 安心 多多懺悔 多多放生 念誦經文 抄經文 禮佛拜懺 功德回向 功德可以化解業力 則一切吉祥如意也!!
福分是自己付出的回報 是善心善行的回報
凡事守戒 安心為主!!不然一切不順
我說 不如多多放生功德回向 多多布施 多做慈善 則一切吉祥如意的!!
長壽從放生中來。富貴從布施中來,智慧從法布施中來,健康從無畏布施中來 一切福報都是付出的回報
當然可以,只要你有錢,尼姑,和尚,道士,術士四家一起上。不過效果大同小異,因為太歲有四個,年月日時都有太歲。
佛家不講太歲這種問題,是道家的產品。呵呵
凡犯太歲者,可請陰陽太歲符化解,本命年犯太歲,也可請本命太歲護身符化解。請符需注意:兩種太歲符都分為陰符、陽符,男士請陰符、女士請陽符,陰陽符咒不可混用。
太歲神是道教神仙,佛教是沒有太歲神的,一些外道卻假佛教之名化太歲。有的太歲符陰陽不分,有的太歲符上面寫著佛教用語“唵佛敕令”,還有化太歲錦囊,里面放著佛教七寶石、化太歲平安佛牌以及五帝銅錢、水晶葫蘆、財神金米、五色豆、黑曜石等物件。這些能化解犯太歲嗎?
補救方法。
所謂“一衰衰三年”,指的是犯太歲者如果沒有有效化解,可能影響未來兩三年的運勢。如果不小用了化太歲錦囊、偽劣符咒。可采取適當的方法補救。一是立即停止使用外道符咒、飾品,改用正規太歲符。二是請五行八卦福理順陰陽五行氣場。五行八卦福一般貼于臥室或客廳,催動五行能量流通、調節陰陽氣場平衡。
本命年犯太歲,現在本命紅炒作得很厲害,紅內衣、紅繩、紅腰帶等等,似乎人人能用、非用不可。如果八字忌紅色,用了本命紅不但不能開運、轉運,反而有反作用的。試想一下,八字包含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時等信息,八字流年、五行喜忌自然比本命年重要得多,如果八字忌紅色,絕對不能用本命紅。用了本命紅,可請五行八卦福補救。
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國民間奉祀的神祇。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代中國人民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 作為一種中國民間信仰,每年都有沖犯太歲的生肖,如屬該生肖者,需要祭祀太歲神一年,以求太歲神保佑自己消災免禍。
什么叫化太歲?近期,各種拜太歲法訊通知層出不窮,都在說犯太歲,但是極少有系統的來講述的。
常常聽人說“值年太歲”、“流年太歲”、“本命太歲”、“犯太歲”、“刑太歲”、“害太歲”、“沖太歲”、“臨太歲”、“拜太歲”、“謝太歲”、“送太歲”、“太歲神”、“斗姆元君”、“北斗七星”、“紫微大帝”等,聽了很多遍。很多人都表示很迷糊,完全搞不懂是什么,到底是干嘛?
基于此,下面通過從“值年太歲”入手介紹一些有關太歲信仰的知識,以供大家參考,解決大家對于拜太歲的種種疑問。
己亥年值年太歲謝太大將軍
01
什么是“值年太歲”、“流年太歲”、“本命太歲”
很多道教的宮觀都有元辰殿,供奉著六十位太歲神。每一位太歲都有姓名,對應著不同的“天干”。因為他們順序值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從甲子年的金赤大將軍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將軍,依六十甲子輪流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故又稱“值年使者”,或“值年太歲”。比如戊戌年的值年太歲是姜武大將軍,己亥年的值年太歲是謝太大將軍。
流年太歲就是當前年度的“值年太歲”。本命太歲就是出生年的“值年太歲”,也就是自己的保護神。比如出生在1990年1月1日至2月3日,本命太歲便是己巳太歲,若是出生在1990年2月4日至12月31日,本命太歲便是庚午太歲。
02
什么是“犯太歲”、“臨太歲”、“刑太歲”、“害太歲”、“沖太歲”
或許大家聽到最多的便是“犯太歲”,加上“刑太歲”、“害太歲”、“沖太歲”、“臨太歲”、“拜太歲”、“謝太歲”、“送太歲”等很多人便分不清楚,感覺好亂。小編先通俗地講講“犯太歲”是什么情況。
1
什么是“犯太歲”?
順星拜太歲就是拜自己六十甲子所屬的“太歲神”,太歲指的是木德星君,主管人一年的流年禍福。據道經記載,太歲神主管人的“本身生命之災”和“流年臨犯之厄”,也就是說人一生的吉兇禍福,是由太歲神主管的。人們經常說:“太歲當頭坐,無災也有禍”,便指的是“犯太歲”。
2
什么是“沖太歲”、“害太歲”、“臨太歲”、“刑太歲”?
凡是在自己的“本命年”,或者自己的屬相與“值年太歲”相臨、相沖、相害、相刑的時候,容易導致災難的發生。
若是屬相與“值年太歲”相臨,稱作“臨太歲”,主傷害、易破財、防盜賊、感情挫。若是屬相與“值年太歲”相沖,稱作“沖太歲”,主兇險、運勢乖、易損財,意外傷。若是屬相與“值年太歲”相害,稱作“害太歲”,主疾病、財物慎、犯小人、事業頓。若是屬相與“值年太歲”相刑,稱作“刑太歲”,主刑災,犯口舌、礙工作、慎出行。
“沖太歲”、“害太歲”、“臨太歲”、“刑太歲”統稱為“犯太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