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堂叢林職務之一︰即于每日粥飯未開梆前為大眾鋪碗筷,于用齋時為大眾添飯茶、裝茶水等之職役。又,凡行堂者,免晚課誦,余隨眾。關于行堂所必須注意之事項,略述如次︰
(1)案上焚香,盛茶飯,不得粗蠢,致碗磕作聲。結齋畢,方許收碗。
(2)吃頭堂,候吃二堂人到。
(3)食罷凈碗,須留心收拾,失遺損壞者賠。
(4)遇普茶,到禪堂領茶壺、茶鐘,茶畢即還。遇齋,鋪蒲墩,拜過即收。齋畢,貼齋單。
(5)地三日一掃,隨眾半坡,值日看寮。
(6)凡打禪七、吃放參,點柱燈,鳴小板三下。放參完,收碗畢,即息燈。
首先你既然選擇開光那你肯定是要尊重的比如 :洗澡的時候你要把開光的東西放到背部 還有房事的時候你最好是取下來,真的忘記取下,佛菩薩也不會懲罰你的。外面最好是不要去觸碰
恭敬心,虔誠心為最重要。
一般居士不需要特別禮儀。有機緣就念部經。
看什么佛像,如果觀世音菩薩就念普門品大悲咒心經,
地藏菩薩就地藏經,阿彌陀佛就無量壽經或阿彌陀經等
地方要清潔,整齊,高處。
總之不要有太多的顧慮,佛菩薩慈悲的很。
是《魯班書》中記載的一種咒語,是一種治倒家煞修房時倒房倒墻方法:用刀頭凈酒焚香點燭,三盒炳錢點上雞血,向北方焚之。
加就是增加,持就是接受并保持。加持,是佛教,尤其是密宗派行者常用的一個術語。
加持就是用外力強制某一人或事物,接受一種新的能量,使其改變原來的狀態和樣子。
佛教中說加持,是指修行到一定階段的佛教修行者(進入一個較高的生命量級,具有高于普通人的生命能量),在意念的作用下,把自己的愿望(美好祝愿)和能量直接強制作用在某一物品(吉祥物),使其具有保佑護持功能,輔助佩帶者趨吉避兇,心想事成。
和加持相關的術語:
“開光”和“加持”,是差不多的意思,也就是通過佛教儀式,將佛菩薩的慈悲愿力,加注到物品、人、甚至任何事物之上,從而賦予其神圣的力量,或是趨吉避兇、或是辟邪招財、或是帶來智慧。
開光,是一個普通的佛教儀軌而已。最初,佛像建成后在寺院要舉行一個類似于落成典禮的儀式,請佛菩薩的化身與般若智慧安住于佛像內,同時也向大眾昭示佛法,表示佛法長住,提醒大眾不忘佛恩,精進修行,開啟自性光明。
在佛像落成儀式上,需要在儀式上將佛像擦拭一新,并且給佛像繪上眼睛。釋迦牟尼佛在《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中講:“復為佛像,開眼之光明。”所以這個儀軌也叫做“開光”。
加持最初是在密宗里流傳甚廣的一個說法。“加”是加被,“持”是任持。也就是說加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佛菩薩的力量加被于你,二是自己要受持“加被之力”。也就是說,佛菩薩的大悲心跟眾生的信心,兩個合攏來,就是加持,缺一不可。而加持的核心,則是你的受持。
加持
(術語)梵語地瑟娓曩Adhi&sdotblw;&tdotblw;h&amacron;na,譯言加持。加附佛力于軟弱之眾生,而任持其眾生也。又佛所加之三密力,于眾生之三業任持也。又祈禱者,為加附佛力于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禱直曰加持。演密鈔一曰:‘地瑟娓曩此云加持,通三義也。或云憶念,唯意密故。’同二曰:‘言加持者,加謂加被,持謂任持。佛以上神力,加被任持現前大眾,得見如是不思議莊嚴境界。’即身成佛義曰:‘加持者,表如來大悲與眾生信心。佛日之影,現眾生曰加,行者能感佛日曰持。’八十華嚴經六曰:‘佛所加持無有邊。’大日經題曰:‘成佛神變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