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最古老的預測法好像到了漢朝幾乎都不用了。看卦只是看卦象,如果還看,是看爻辭還是卦辭來,這種最差的預測法都淘汰了千年了,孔子的時候預測過,一個大有卦能說明什么,看幾爻,我覺得根本不準的,除了大學的教授或者博士還在用64卦來套用預測,其他的沒有了,因為他們在大學里不能學也學不到的,時代要求他們學的是哲學的體系。對于預測是唯心的的東西。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六爻也沒有梅花易數,后面有了,你求子嗣,還是用六爻或者梅花易數吧。八字最好了。
《易經》第四十九卦 澤火革
革:表該改革、革新之時候了!主是個狀況卦,吉兇未定。事事情況雖不穩定、明朗,但只要有心改變,重新再來則成功機會大。一切不可固執不化、不變通。
你做試管嬰兒正合卦象之意,你做試管嬰兒說明你不能自然生育,但你懂變通,有心改變這個現狀,則成功機會大,窮這邊,變者通。。。
這都是我自己的理解,僅作參考,不過《易經》本來就教我們“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什么事情都是人可以改變的,只要我們按照正確的方法,努力去做,肯定會成功的。
沒這種說法 要心誠 關于精確度這不是數學題 沒有標準答案 關鍵看你的牌與你的默契度 這是要長期培養的 塔羅的一次占卜有效期為三周左右(對于一般牌陣而言)特殊牌陣其會有詳細說明
么變卦么?
易經第40卦是雷水解卦
卦意:利于西南行,但是,若沒有確定的目標,則不如返回,返回吉利。如果有確定的目標,則宜早行動,早行動有利。
卦的理解千差萬別,但不論如何去解釋,都避不開理、象、數這三點。
學習和理解的時候,不要把《易經》神化、玄化。用最簡單的方法去理解它,去思考它。第四十卦是雷水解。孔子說,“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也就是說,《易經》就是象,象就是像。像就是像什么。
雷水解是《易經》之中的一個卦而已,那么它也是一個象。我們看雷水解,雷在上,水在下,這不就是下雨的象嗎?電閃雷鳴,雨降落下來,于是就可以滋潤萬物。這個象不就是困難消除的象嗎?象是靈活的,我們取的時候有多種方法,再舉一例。雷水解,下掛坎為水,代表冬天,上掛震為雷,我們常說春雷乍響,春天打雷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冬天過去了,冰雪消融了,這不就是解嗎,萬物重新開始復蘇,困難嚴寒的冬天結束了。所以去理解的時候,就直觀的去理解,從像上直接考慮。
《易經》是陰陽之道,我們看到解的卦象,知道苦難開始消除,但是并不是說這個卦只有積極的一面,而是既然有積極的一面,必然有消極的一面,有陽必有陰。雖然這是困難消除的象,但是坎卦依然表示困難,也就是說這里并非沒有困難,我們不也說萬事開頭難嗎,萬物剛開始復蘇,困難依然存在,這個時候就要多努力。
有其象必有其理,必有其數。這個困難消除的道理何在?因為震卦為雷,為動,在困難之中,依然能夠保持積極的行動,那么即使有困難,也終將被克服,這就是理。孔子說“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君子為什么要赦免有罪的人呢?這就是效法天地,依從天地的理。春雷乍響,春雨時做,萬物生長,一方面這是上天澤被萬物,那么君子就要效法天地,恩及百姓,寬恕有罪過的人。另一方面萬物發生,這個時候一切欣欣向榮,君子體會生的含義,而不去損折。這就好比古代為什么總說“秋決”而不是“春決”。秋天肅殺,君子體肅殺含義,懲治有罪的人,而春季發生,君子不損折其生。
同樣的,根據同一個象,不同的人體悟的理也會不同。因為從象去體會理的時候,是歸納法。也就是我們看到一個現象,從其中歸納提取一個假設,這個假設如果可以普遍的適用,那么這個理也就成立,合理了。而根據一個象,每個人的思考都會不同,所以理也就有千差萬別,這或許也是《易經》難以學習的地方之一,就是它從不規定是什么,而是可以無限延伸,它不是公式/定理,但是應用的時候卻又能公式、定理化。
有理有象也必然有數,這種數最好的體現就是占卜,比如事業占到解卦,那就知道先前 有困難,現在開始逐漸的好轉了,問題來了,什么時候可以扭虧為盈,這就是典型的數字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