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主要有巴西龜、歐洲澤龜、餅干龜、北美擬鱷龜、東部箱龜、馬來食螺龜、東非側頸龜、靴腳陸龜、眼斑水龜、艾氏擬水龜、佛州擬鱷龜、粗頸龜、中華草龜、招財龜、中華花龜、金錢龜、黑頸烏龜、真鱷龜、水龜、剃刀龜等
最好養的龜有巴西紅耳龜、金錢龜、草龜、黃喉擬水龜、豬鼻龜等等。
1、巴西紅耳龜
巴西紅耳龜活潑好動,有曬背的習慣,可以在飼養箱內要設有一個陸地,但它基本上不會得病,飼養也很簡單,飼料廣泛,尤其喜歡肉類。
2、草龜
草龜,又稱為烏龜、草龜、金線龜等,容易飼養,抗病性強,且價格低廉。烏龜背部為棕色或黑色,背部有3條棱,腹甲呈棕黃色而且有斑塊,頭側面及咽喉部頸部有黃色的斑點,四肢黑色,善于游泳。食物以食魚、肉、蝦、菜葉等,幼龜冬季需要加溫飼養,水溫在 25 度左右。
3、黃喉擬水龜
黃喉擬水龜很像草龜,抗病性強,外貌清雅脫俗,善于游泳、食物以魚、蝦、肉為主,養殖的水不能太深,幼龜冬季需要加溫飼養。
4、豬鼻龜
豬鼻龜也是深水龜,小名叫飛河龜,飼養比較容易但是對水質有一定的要求, 豬鼻龜是長相最為奇特的淡水龜之一。豬鼻龜是十足的雜食動物,成龜偏向于植食性食物,幼龜則偏向于肉食性
中華草龜,俗稱烏龜,是我國龜類當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中國自古以來就把其當做健康長壽的象征。在國際市場上,中華草龜十分暢銷。日本、以及歐美各國人民將其視為象征"吉祥,延年益壽"之物。中文學名:中華草龜;別稱:烏龜、金龜、金線龜、墨龜、泥龜、山龜、臭青龜、長壽龜。
草龜全身是寶,是《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中奉為食補和藥補的上上品,人們亦常用其來煲湯。李時珍說過這么一句話:"介蟲三百六十,而龜為長龜,介蟲之靈長者也。"草龜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1]物種,它們受到過度捕獵所威脅。而對及中國大陸而言,草龜有人工繁殖的市場,所以市面有大量的草龜提供給飼養者。自然界中草龜的動物性飼料主要為入蠕蟲、小魚、蝦、螺螄、蚌、蜆蛤、蚯蚓以及動物尸體及內臟、豬血等;植物性飼料主要為植物莖葉、瓜果皮、麥麩等。
在國際市場上,中華草龜也十分暢銷。在日本、以及歐美各國人民將其視為象征吉祥,是延年益壽之物。
中文名
中華草龜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分布區域
中國,日本,韓國
亞 目
曲頸龜亞目
別 稱
烏龜、金龜、金線龜、墨龜、泥龜、山龜、臭青龜、長壽龜。
門
脊索動物門
種
草龜
二名法
烏龜
界
動物界
科
龜科
拉丁學名
Chinemys reevesiis
英文名
Chinese Pond Turtle
綱
爬行綱
亞 科
淡水龜亞科
亞 綱
無孔亞綱
目
龜鱉目
屬
水龜屬
巴西龜金錢龜家養烏龜風水招財龜陸龜墨龜水龜中華草龜多少錢一只我欲封天360百科中華草龜價格
形態特征
中華草龜體為長橢圓形,背甲稍隆起,有三條縱棱 ,脊棱明顯。頭頂黑橄欖色,前部皮膚光滑,后部其細鱗。腹甲平坦,后端具缺刻。頸部、四肢及裸露皮膚部分為灰黑色或黑橄欖色。雄性體型較小,尾長,有臭味。雌性背甲由淺褐色到深褐色,腹甲棕黑色,尾較短,體無異味。
中華草龜
中華草龜雌龜
頭、頸側面有黃色線狀斑紋,有三條縱向的隆起,后緣不呈鋸齒狀;雄體背部為黑色或全身黑色,雌體為棕色,腹面略帶一些黃色,均有暗褐色斑紋;四肢比較扁平,有爪子,趾間具有全蹼。
生活習性
烏龜是用肺呼吸的爬行動物,體表又有角質發達的甲片,能減少水分蒸發。性成熟的烏龜將卵產在陸上,不需要經過完全水生的階段。
中華草龜
烏龜屬雜食性動物,在自然界中,動物性飼料主要為蠕蟲、小魚、蝦、螺螄、蚌、蜆蛤、蚯蚓以及動物尸體及內臟、熱豬血、腐肉等;植物性飼料主要為植物莖葉、瓜果皮、麥麩等。
一是攝食階段是4月下旬開始攝食,約占其烏龜體重的2-3%;6-8月攝食量最旺盛,約占5-6%;10月攝食量會下降,約占1-2%。二是休眠階段。烏龜是變溫動物,其體溫隨著外界溫度而變化。從11月到翌年4月,氣溫在15度以下時,烏龜潛入池底淤泥中或靜臥于覆蓋有稻草的松土中冬眠;5 月到10月,當氣溫高于35度,烏龜食欲開始減退,進入夏眠階段(短時間的午休)。這一階段烏龜忙于發情交配、繁殖、攝食、積累營養,尋求越冬場所。
烏龜喜集群穴居,有時因群居過多,背甲磨光滑、四肢磨破皮了仍不分散。
雌雄辨別
一般,身體較圓形的是母的,較長形的是公的。 底板平的是母的,凹的是公的。 尾巴短的是母的,尾巴長的是公的。
草龜分公母
烏龜交配時是采用雄上雌下的姿勢,為了避免交配時由雌龜殼上滑落,所以雄龜的腹甲略為凹陷,正好可以卡住雌龜突起的背殼;但是雌龜就不需要這種構造,因此腹甲是平的。這你就明白了,只要把烏龜翻過身來,用手指觸摸腹甲的幅度,就能很快分辨出雌雄了 。
雄龜腹部的花紋稀疏,而雌龜腹部的花紋密集。
雌性龜:背甲較短且寬,腹甲平坦中央無凹陷,尾細且短,尾基部細,泄殖孔距腹甲后緣較近,腹甲的兩塊肛盾形成的缺刻較淺,缺刻角度較大。
雄性龜:背甲較長且窄,腹甲中央略微向內陷,尾粗且長,尾基部粗,泄殖孔距腹甲后緣較遠,腹甲的兩塊肛盾形成的缺刻較深,缺刻角度較小。
注意雄性烏龜成熟后全身變成黑色(即墨龜),而雌性烏龜則還是原來棕褐色體色。
墨龜
養殖技術
交配產卵孵化
雌龜體重達700克以上,即可用于交配繁殖,雌雄配比2:1,如雌龜體重超過700克,需配較大雄龜才能交配繁殖成功。交配的適宜溫度20-30度,交配時間多在晴天傍晚5-6時,雨天在下午2-4時。交配過程一般只需3-5分鐘。
烏龜的產卵期各地有所不同,平原水域地區一般5月底開始,7,8月時產卵高峰期,9月結束。一只雌親龜年產卵3-4次,每次一穴5,每穴3-8/枚。人工飼養的烏龜有集群產卵的習性,有時能有多只在同一穴產卵幾十枚。雌龜產卵前選擇土質疏松的斜坡和隱蔽的數根旁或雜草處扒土成穴,穴口大小約8-10厘米。深9-12厘米。產卵時間多在夜間或黎明。
中華草龜
烏龜卵的孵化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兩種。
自然孵化
自然孵化也有兩種方法,其一:在親龜池向陽的墻腳下挖20-40厘米寬,20厘米深(長度不限)的砂坑;然后用黃砂將坑填平,將龜卵按1厘米的距離,排在砂土里;保持一定的濕度,由太陽照曬增溫,50-60天時間即出稚龜。其二:在親龜池周圍堆若干個小砂堆,讓成熟的種龜夜間爬上岸,在砂堆處挖穴產卵,任其自然孵化,大約50-70天即出幼龜。
人工孵化
將采回龜卵放在高25厘米(長度不限,寬度因地制宜)的木箱中,箱底鉆若干個小孔,底鋪15-20厘米的砂,將龜排在砂中,再向卵上撒放2厘米左右厚的細紗,砂上蓋濕毛巾,保持室內濕度25-35度。空氣干燥的晴天,每天向砂上灑水1-2次,空氣濕度較大,可減少灑水次數。箱上蓋好濕布,在稚龜出殼時,可防稚龜逃跑,防敵害侵襲,防蚊蟲叮咬,這樣50-60天稚龜出殼,出龜率達90%以上。
養殖環境
應選擇避風、向陽、灌水方便之處養龜池:(1)土地。一般水深1-1.5米,池底坡度為1:2或1:3要設進、出水口。池內用約占池面積1/3的地方放養浮萍、水花生或水葫蘆遮蔭,池周圍砌0.5-1米高的墻,墻基入土30厘米,防龜外逃。墻內留長1.5米、寬1米左右的空地(面積大可留幾個);或池中留一個約占總面積5%左右的小島,在空地河小島上堆積適量砂供烏龜產卵。(2)水泥地。池深1.3-1.5米,水深0.5-0.8米,泥土20厘米,池內要有排灌方便的進出水口,池中設小島,島上長雜草,草叢中放砂堆。成龜池放養密度一般每平方米5-7只,最多不超過10只。
草龜稚龜
龜鱉的生存空間決定它的健康成長,并直接影響養殖效果。因此,養殖場要求挑選坐北朝南、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水源豐富、引排水方便,又無污染、無喧鬧的地方。
龜鱉的生活環境因素諸多,養殖水是龜鱉最直接、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條件。對養殖水的要求,一是水源應沒有任何有害污染(其中包括工業化學污染、生活臟水污染和農用藥物污染等)。二是對水體要進行經常性的監控和調理。防止有害物質產生,避免水體腐敗變質,防止諸如鉻、鎘、酚、醛、氫化物、硫化物的產生或滲入,否則它將威脅龜鱉的生存,也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對此,應注意調理好水體的清晰度、透明度;降低氨氮,增加溶氧,調理和利用好藻類植物。
無公害仿生態環境的營造包括:
龜鱉池周圍留出一帶陸地,種植一些小草和小樹,并鋪上沙帶。這樣既可以調節龜鱉塘周圍的氣溫,供龜鱉夏天上岸遮陰,還可以供其產蛋和低溫時曬背。
龜鱉池植入少量(1/3左右)的水葫蘆或水浮蓮,一方面可以讓其吸收水體中的有害重金屬及有害物質,抑制水中的氨氮濃度,控制水體肥度。同時在夏季也可降低和穩定水溫。另外還為幼龜鱉提供棲息、曬背的場所。對親龜、親鱉來說,更是遮蔭交配的去處。
池中套養羅非魚、鯽魚、鱖魚和黑魚,每平方米約放養一至二條,其好處是可以借此翻動底泥,加速有機物分解,并吃掉部分龜鱉的糞便及某些其它魚類難以消化的藻類,加速水體能量循環、維護水體生態平衡。
水位要求
草龜水性好,很多人認為只要有露出水面的石頭或者平臺,水可以很深(水深一點確實觀賞性強,而且水質也不容易惡化,還可以魚龜混養,本人也非常喜歡),但是,如果水比較深的話,龜勢必要多消耗體力去水面換氣,這樣會對龜造成過量的體力消耗,對于體質不好的草龜,也有嗆水溺水而淹死的可能。
個人認為還是留一小塊剛過背的淺水比較理想。草龜畢竟是喜水的,小苗的時候水深過背就可以。簡單養的話水超過龜殼1CM就行,要想深水養,可以考慮在水中搭一塊"陸島"給龜用,形成深水區、淺水區、沙地、曬背石等,讓他們能上來休息、換氣和曬殼,這才是龜理想的養護環境。
換水次數
水龜不斷排泄糞便,水中殘留的餌料也在不斷地氧化和腐爛,所有這些都會產生有害物質,使水質變壞,影響龜正常的活動,使龜患病以至死亡。所以要經常的及時的給其換水,以保持水質清新,使龜龜能正常地生長。
很多龜友都認為養水龜的水應該是越干凈越好。其實不是那樣。自然界的水中有些細菌是正常的。其中有些細菌是對草龜有益的。自然界的龜,因為其體內的細菌保持平衡而得以維持健康狀態。如果人工飼養情況下,龜體內沒有了有益菌或平衡被打破,則會導致龜生病或營養不良。
換水分部分換水和全部換水。
部分換水又叫"兌水",就是用虹吸管將魚缸底的龜糞便、殘餌料及其它污物吸出。吸水量以缸內水量的四分之一左右為宜,大魚缸則可少吸一定的比例,總之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臟水吸出后,要加入同量、同溫的經過晾曬或化學除氯的新水,若水溫低,可加開水或用加熱器將水加熱至缸里水溫為止,再將新水兌入缸內。兌水的次數以秋冬季每周二次為宜;春夏季每周三次為宜。
全部換水是缸里污物較多,水草和底沙需要重新清洗時所應進行的,全部換水應將魚缸里所有設備全部取出,將水草拿出,將龜龜全部撈出,暫時放在與原水同溫的其它容器里,用海綿或沙布將缸壁及缸底擦洗干凈,然后將水全部吸出。必要時再用少量濃鹽水清洗一遍、再用清水沖洗一遍。底沙及水草都應清洗一遍,底沙最好用濃鹽水洗一遍,然后沖凈,再重新裝缸。全部換水的次數以兩周至一個月一次為宜,但若水質發生變化則應隨時換水。
因此,在飼養過程中,如果容器中有過濾器則不必每天換水,通常每半月更換1/2或1/3的水,再增加新鮮水即可。但如果龜在缸中飼養同時在同一個缸中吃食,吃剩的食物很難清理干凈或者會污染水質的話則應酌情增加換水次數。也可以每天換1/3的水。如果沒有過濾器,則應視水的干凈程度而定。
如果要全部更換水,則最好將自來水曬兩天以達到除氯的效果。徹底換水一般在夏季每10~15天換水1次。若水色為褐綠色或藍綠色,表明水質過"肥",應及時全部換水。6~9月,因溫度較高,換水宜在喂食后3~4小時進行。冬季,龜冬眠期可少換水或不換水。
水溫要求
立春以后,天氣逐漸變暖,草龜也逐步從冬眠中蘇醒過來開始生長發育和繁殖。養龜生產的實踐證明,草龜的生長與水溫有直接的關系。
那么,在什么溫度下草龜生長最快呢?將成龜和稚龜分別放在23℃、26℃、29℃、32℃、35℃五個溫度組下各飼養30天,結果表明;成龜(雄)在23℃~26℃時增重明顯,以23℃時生長最快,26℃時次之,35℃時最差。成龜(雌)在23℃~29℃時增重明顯,以23℃時生長最快,29℃時次之,35℃時最差。在相同溫度23℃和餌料一致的條件下,雌龜比雄龜生長4.2%。稚龜則以26℃時生長最快,29℃時次之,35℃時最差。
不同水溫下草龜生長發育情況
增重明顯
生長最快
次之
最差
成年雄龜
23℃~26℃
23℃
26℃
35℃
成年雌龜
23℃~29℃
23℃
29℃
35℃
水質要求
草龜屬于水龜,用肺呼吸,因此對水的倚賴就是很自然的了。有趣的是草龜的飲食與大小便基本上都要在水中進行。因此如果你想飼養草龜的話,別忘了給它創造一個有水的環境。
草龜生活的水體要清新,水的透明度要在30厘米左右。龜是變溫動物,水溫變化對龜體溫度的變化有直接影響,因此,水深要隨季節而增減。春季溫度較低,水要淺,一般0.5米左右;夏季溫度高,水要深,秋季水溫逐漸下降,水又要淺;冬季水位要穩定,因為龜的體溫隨氣溫、水溫的升降而變化,如果氣溫劇烈下降,水位時高時低,龜只能用自身積累的
學名:Carettochelys insculpta
別名:飛河龜、招財龜
成體尺寸:長55CM,重22.5 kg
飲食:雜食,以素食為主。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豬鼻龜主要吃紅樹類植物的未成熟果實種子。他們也會吃別的果實、花和葉子。甚至他們也吃在水中生活的昆蟲幼體、甲殼類動物、軟體動物、魚。
飼養溫度:終日生活在水里,水溫在25-31℃時生活正常,溫度不能低于15℃。對水的ph不是很敏感,ph6.0-7.5,kh硬度中性即可。
棲息環境:河口、池塘、湖泊、沼澤。這些生活環境中,往往水底都是布滿細沙、碎石和沉積著大概6英尺厚的淤泥。
地理分布:新幾內亞南部,伊里安查亞南部,澳洲北部。
珍惜程度:豬鼻龜是《華盛頓瀕危動物保護國際公約》被列在附錄二的限制貿易動物,野生的數量十分有限,但在人工繁殖下則數量龐大。
飼養環境:飼養容易不能有化學物質滲出。不需要陸地,不需要加熱射燈。但是建議要設置爬蟲專用的UV-B燈管,以便在沒有日照的情況下,龜體骨骼能夠健康生長。
水質非常重要,好的過濾器材是必須的。生化過濾系統對控制水中亞硝酸根和銨離子的濃度很有好處,溶氧充分的環境中也不會有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產生。飼養用的水,要經過養水。養水:就是我們所說的“困水”水為什么要“困”呢?因為自來水中有氯。氯是用來消毒的對人基本無害,但是水中的氯酸和次氯酸對龜體容易造成刺激而感染細菌,所以要經過置放一段時間,最好能暴曬太陽,使其中的氯充分揮發掉。養水的時候為確保安全應放入水質安定劑綜合水中殘留的重金屬離子和氯并用氣泵打氣。時間為2-3天。紫外線燈管可以殺死水體內的細菌,可以考慮安裝,但必須注意使用的方法,以免連龜體一并殺死。充足的陽光能夠促使水中植物的生長,間接提高水質,不過往往豬鼻龜也喜歡咬水草。豬鼻龜很喜歡挖缸底的碎沙石,表面圓滑的沙礫很適合做底材。不過,太厚的底材可能導致難以清洗并容易導致龜只誤食,所以有些飼養者喜歡沒有底材的飼養缸。
他們特別容易感染白點病,得病后小龜在短短一個星期內就會死亡。就算在一個表面上很清潔的水體中,也很容易感染。
有專家發現一個水質好壞判斷方法:當水質不佳時,豬鼻龜的腹甲會開始顯出紅色,在換水后1小時內, 紅色又會漫漫地腿去。也就是說, 白色的腹甲是豬鼻龜健康的標志之一。
豬鼻龜需要很大的飼養空間,因為他們完全是水棲的。有研究表明,豬鼻龜喉嚨部位的乳頭狀突起能夠從進入口內的水中吸收氧氣,功能類似鰓。所以盡量提高水的含氧量,這會有利于龜在水下進行氣體交換。
繁殖習性:在原產地,每年7月到10月之間的旱季是豬鼻龜的繁殖季節,成年的雌龜于夜間爬上岸邊的沙丘,然后挖出深約20cm的洞,每窩產7-19枚卵。胚胎發育成熟后,會在卵內進入休眠狀態,直到雨季洪水來臨或大雨之后,稚龜即會破土而出。人工繁殖豬鼻龜成功的報道極為少見,已經成功孵化豬鼻龜的那些飼養者發現它們呈現出溫度依賴性的性別決定現象,也就是說,性別決定于卵在孵化時的溫度。溫度保持在27.7-30°C時,卵里孵出的是雄龜(另有作者稱,32°C時雌雄各半,低半度即全為雄性,高半度即全為雌性,條件似乎過于苛刻,不太可信)。其孵化期由60到70天不等。人工飼養的龜苗生長十分緩慢。
多樣化的食物利于龜體的成長。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3。一般飼養很難提供水生植物作為食物,可以用陸生蔬菜類作為代替,這是他們的主要食物。
剛拿回家飼養的豬鼻龜多數不會吃在水體上層的食物。當經過一段時間的訓食后,會慢慢習慣的。葡萄、小魚,蝦仁,豬肉,牛肉,面包蟲,豬肝,西紅柿,黃瓜塊不妨可以作為調劑性的食物,以免龜出現厭食現象。幼體的食物蛋白質不能過高, 容易造成畸形生長。
豬鼻龜最好單獨飼養,他們對同類有強烈的地盤意識,只有少數個體可以群養。豬鼻對其他龜種也有侵犯意識,所以不更進行混養。如果從豬鼻小苗的時候就開始混養,還是有可能的。不過,我們建議豬鼻龜還是單獨飼養比較理想,以免損失慘重。
其他情況:成體的豬鼻龜比幼體更加活躍。幼體很多時候都是呆在水底。豬鼻龜白天時間多數在休息, 而晚上才是最活躍的時段,所以我們建議在天黑后,燈光光線調暗,此時喂食物最理想。
這不,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主要還是看巴西龜的品種是哪一個種類。是崔綠巴西龜還是黃金巴西龜還是紅耳巴西龜?
將其擺放在正南方離位,能起到轉災助運之效。金舵、龍龜均為金屬純銅精制而成,五行屬金,金舵為六柄,五行屬水,能很好的將五黃災煞土星,轉化生水,水為財,起到化煞旺財之作用。當運氣好時,可順時針轉運金舵;運氣不好時,則可逆時針轉運金舵,更好的起到轉煞助運之用。 作用及擺放方法:此吉祥物品具有長壽吉祥,鎮煞迎福的喻意。其力量除了制伏三煞、歲破及種種有形之煞氣外,也可廣納“正財”福祿。在化煞方面既有龍的威武剛強,亦有龜的忍辱負重陰柔,是化煞的最佳物品。 有路沖、橋沖、墻角沖煞——將其頭對準沖煞,便可收化解之效。 家中有官非、是非、犯小人、資不抵債,財運衰弱——將其擺放在大廳中,可化解兇氣,亦可當作鎮宅興家之用。 如在正南方居住——可將龍龜的頭部向著窗外擺放。 旺財運——將龍龜頭正對大門或窗戶吸納財氣入宅。
龜是神性之物。養在魚缸內的龜,要想放在在特定的位置,最好擺在要火的方位,或需要陽性的地方如大門附近。火的方位可根據家族成員確定,如男性要火放在西北方,女性要火放在西南方等。龜所以長壽,理由是龜有非常頑強的生命力,無須特別照顧,也可以健康地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