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觀里有這個介紹!每月初一 十五還做法事!
寶寶要起一個好名字,就要對字的音、義、形有所了解;同時,還要考慮到字與字組合后所產生的整體意義及音韻效果、“建筑效果”等。然后才能判斷名字的“好”與“壞”,才便于決定取、舍。
寶寶起名字要講究如下原則:
1、用字簡潔易懂。名字不僅是一個標志,更多的是手寫喝口念,因此,一定要便于書寫和辨認。很多朋友希望給寶寶取一個有個性的名字,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應盡量避免冷字、偏字,以免給今后的上學、就業帶來麻煩。
2、字形和諧美觀。
3、符合八字情況,三才五行數理吉祥。
4、寓意豐富高雅。根據中國傳統文化來看,起名字時應重視字義和寓意,字形是“形式”,字意是“內容”,字義和整體意義關系到一個名字的好壞。
5、讀音鏗鏘響亮。選擇發音洪亮的字,注意聲、韻、調的搭配。
起名字是根據寶寶的準確出生時間來起名的,要分析寶寶八字五行之間的旺衰關系,找出喜用和所需五行!在起名時為寶寶做以調補,除了姓名格局以外,要考慮到名字的時代性時尚感!起名字還著重從文字的發音、字義綜合來考慮!
姓名的基本“元素”是字。要起一個令人滿意的名字,必須從字入手。取名字要回避不良諧音字,起名字蘊含理想、追求、期望,起名字包含視覺、音律、吉慶等因素。
字義好:寓意深刻,蘊涵豐富,積極健康向上。
構思好:清新而不俗,獨具特色,與眾不同含義豐富,耐看,易懂。
一個名字,常常是一個詞或一個詞根、一個詞。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從名字的聲調來考慮,這句話的確有它的道理。名字起出來就是給別人叫的,有的人名瑯瑯上口,喊起來金聲玉應;而有的人名字不響不亮,叫起來底氣不足,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起名者忽略了名字的音韻之優美。
武大帝是誰?
在最初,真武大帝愿為普通的一員護法神將,后來,由于當時帝王的推崇而一躍成為帝君的。
真武大帝的全稱是: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玉虛師相金闕化身蕩魔永鎮終劫濟苦天尊,通稱北極玄天上帝。簡稱為玄天大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等,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在道教中,他的地位十分顯赫,現今武當山還將其信奉為主神。傳其為玉帝退位后繼任的第三代天帝,生有炎黃二帝,曾降世為伏羲,師從于如來,另又為龍身,故被后世視為中華之祖龍。
真武大帝的來歷起源
關于他的崇拜,也是源于我國古代的星辰崇拜。古人將黃道星宿劃分為二十八星宿,并按照方位又分為四組,即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玄武便為北方七宿的總稱,七宿即斗、牛、女、虛、危、室、壁,其排列的圖形宛如龜蛇,于是人們便把龜蛇當做玄武的象征。玄武主司風雨,按照五行學說,北方屬水,其色黑,“玄”就是黑的意思。龜有甲,能抵御侵害,故稱之為“武”
在最初的星辰崇拜中,玄武只是作為四方守護神之一的形象出現,和青龍、白虎、朱雀并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帝王的尊崇,玄武逐漸變得重要起來。
隋唐時,道教出現了四圣真君:天蓬元帥、天猷元帥,真武(玄武)將軍、黑煞將軍,此真武將軍就是真武大帝的前身。
到了唐宋兩朝,因帝王上下都極為信奉道教,而真武也屢次受到敕封,因此真武大帝在帝王的極力推崇下,成為神仙譜系中最為重要的大神,并得到了廣大人們的尊崇,各地也陸續興建了許多供奉其的廟宇、宮觀。
唐宋之后,道教根據“北方黑帝,體為玄武”這說,將真武大帝尊為掌管北方天界的重要神祇,號曰“佑圣真武天尊”、“蕩魔天尊”、“祖師北極真武玄天仁威上帝”。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趕走侄子建文帝,做了皇位。據說,在燕王從北方起兵往南攻打的時候,那許多的勝利戰役,都曾得真武大帝顯靈相助。所 以,所以朱棣登基成為永樂帝之后,當即下詔敕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永樂十年,朱棣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民二十余萬人大規模修繕武當山宮觀群, 并在天柱峰頂修建了一座專門供奉真武大帝神像的“金殿”。至此,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人們對其的信仰也達到了頂峰,隨之而來的,就是宮廷和民 間都修建大量的真武廟。真武大帝由此成為北方極其重要的大神,北方壬癸水,皇宮內院均以建真武廟來示防火之意。
真武成為北方大神后,人們對他奉祀規格也相應地提高了。真武大帝的侍從除龜蛇二將、金童玉女,增加至三十六神將、五百靈官等。這三十六神將多為神話或歷史人 物,比如關公、王靈官、溫瓊等。不過,那些靈官的來歷則龐雜了許多,在五百靈官中除了王靈官、溫、趙、馬元帥,雷部的鄧、辛、張、陶、龐、劉、畢,外,道 教還將一些老百姓熟悉的名將收歸其中,比如岳飛為精忠報國岳元帥,關公為水宮降魔關元帥,薛仁貴為征遼護國薛元帥,尉遲恭為西天門下尉遲元帥,張巡為忠義 配享天王,呂布為虎牢威武元帥,趙云為常用將軍等。
真武大帝的形象是怎樣的呢?
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懾,其身長百尺,披散著頭發,金鎖甲胄,腳下踏著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身邊侍立著龜蛇二將及記錄著三界功過善惡的金童玉女。
銅雕貼金道教神像——真武大帝/玄天上帝
真武大帝的身世傳說——王子
道經如是說: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托生于大羅境上無欲天宮之凈樂園,乃國王之子。凈樂國善勝王后夢見自己吞日而孕,懷胎十四個月之后,生 下一王子,國王和王后喜愛至極,并將他命名為“太玄”。太玄很小就顯露出聰穎的天資,十歲時,便可讀各種書籍至過目不忘。國王和王后將其視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喜歡道術,且一心向道,并發誓要掃盡妖魔。
太玄十四歲那年,凈樂國國泰民,舉國歡慶上元節。太玄玩心大盛,在侍從的陪伴下也出宮觀賞花燈。上元之夜,街道熱鬧非凡,各色人等將世間百態淋漓盡致地悉數展現。尤其 是那些官宦富貴,其縱情聲色的丑態,讓太玄頓覺紅塵萬丈之感。然而,世人皆醉仍怡然自得其中。太玄目睹這一切后,便生了出世之念頭。
自此后,太玄求師訪道,一心修煉成仙。有一次,他在山中巧遇紫虛元君。紫虛元君見他性好清虛,仙緣頗深,又有除妖降魔之志,便把“無極上道”傳給了他。可是在錦衣玉食的王宮中又豈能修煉成正果呢?
有一天,太玄正在靜室苦修,紫虛元君突然出現,并對他說:“這皇宮內院,是為溫柔富貴鄉,難以修煉有成啊!”
太玄聽了,毅然決然地對紫虛元君道:“師父,弟子知在宮中修煉并非長久之計,早有歸隱之心。今弟子已滿十五歲,盡可向父王母后說明,云游四方,尋訪仙山。”
紫虛元君見其歸道之心果然似磐石般堅韌,大感欣慰,于是指點其說:“西方為金,與你心性不合,你應越海東游,尋訪一座大山,那山自乾兌起,水出震宮,山勢廣闊,自有太極,是你修煉的最佳去處。
頓了一下,紫虛元君接著又說:“你若找到此山,要毫不猶豫地隱居于此,擇眾峰之中高聳入云者而居,如此便可上得天河。”說罷,紫虛元君飄然而去。太玄按照紫虛元君的吩咐越海東游,果然有一座祥云籠罩的大山。細細打量下,于綿延起伏的群峰中,也果然有一座山峰高聳入云。太玄于是遵師囑隱居于此處修煉。 此地果然地靈人杰,太玄在山中苦修了四十二年后,終修成了道法。玉帝令他鎮守北方,統攝玄武之位,鎮妖降魔,濟世度人,并將此山命名為武當山。這也是為何 武當派一直尊奉其為第一主神的緣由。
在道教的神祇中,真武大帝擔負著除妖降魔之職。據說,當年豐都六洞天的魔鬼作惡,致使瘟疫橫行,百姓深受荼毒。天帝便敕命虛、危二宿托精變化為真武之神,統領天兵天將在豐都山收服群魔,為民除害。蕩平群魔之后,真武受封為“北極總統玄天大將”。
真武大帝的身世傳說——屠夫
傳說真武大帝原是一個屠夫,觀音菩薩為了勸其歸善,于是化身為一個老太婆在溪邊洗衣服。屠夫見老婆婆年邁力衰還在漂洗,非常同情她,便過去幫老婆婆洗,誰知 他越洗衣服越臟。老婆婆在一旁笑道:“你這一雙手沾滿血腥,怎能洗凈衣服呢?”這句話如醍醐灌頂,他頓時醒悟過來,明白自己殺生太多,罪孽深重,決心悔 罪,于是,拿起那把殺生無數的屠刀割開了自己的肚皮,取出五臟六腑拋向大海。觀音見屠夫放下屠刀,一心向善,便度他上天。成仙之后,他即被玉帝封為“玄滅 上帝”。
誰知,屠夫剖腹后拋擲到海里的五臟六腑又化身為龜蛇二妖,興 風作浪,為害四方。解鈴還需系鈴人,于是,真武大帝便被委派到凡間降妖。真武大帝降伏了龜蛇二妖后,將他們收為水火二將。所以,真武大帝的神像多為腳踩龜 蛇的造型。民間把真武大帝奉為屠宰行業的祖師爺,大概也是典出于此吧!
農歷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的誕辰,各地真武廟均有奉祀祝誕祭典,尤以武當山進香朝拜者最為盛。
真武大帝(也叫玄天上帝)御前三十六將官
1.萬法教主神功妙濟許真君
2.洞玄教主辛真君
3.龜蛇封為水火二將 (又名太玄水精黑靈尊神、太玄火精赤靈尊神)?
4.新興王田黃封為筍畢二元帥
5.糾察副元帥副應
6.催盧二將軍 7.鄧成 辛江 張安封為鄧辛張元帥
8.威靈瘟元帥蕭瓊 9.火德元帥謝天榮
10.隆生元帥高員 九州豁落元帥王忠
12.地祇元帥楊彪
13.雷部電母朱佩娘
14.角瓊白真君
15.清微教主魏元君
16.都掌金輪如意趙元帥
17.盡忠元帥張健
18.正一靈官馬元帥
19.先鋒元帥李伏龍
20.任無 別齊二太保
21.神雷元帥石神
22.離婁 師曠聰明二賢
23.酆都元帥孟山
24.九天霹靂大將軍酆都元帥章雷公
25.地司太歲殷高元帥
26.月孛元君朱孚娘?
27.果嚴教主清微傳祖元君
28.混元教主路真君
29.顯靈元帥關羽
30.混天元帥龐喬
31.管打不信道朱元帥
32.降妖避邪元帥兩田
33.玉府天君劉俊
34.風輪元帥周廣澤
35.仁圣元帥康廣席?
36.王鐵 高銅虎丘二元帥
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的化身。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武大帝等,亦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發祖師等,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尊神,湖北武當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場。
道教經書中描繪真武的形象是披發跣足、身著玄袍、金甲玉帶,仗劍怒目,足踏龜蛇,頂罩圓光,形象十分威猛。
《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記載,真武帝君原來是凈樂國太子,生而神靈,察微知運。長大成人后十分勇猛,唯務修行,發誓要除盡天下妖魔,不愿繼承王位。后遇紫虛元君,授以無上秘道,連越游東海,又遇天神授以寶劍。入武當(太和山)修煉。
真武大帝相關資料:
明代是真武大帝聲勢顯赫、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時期。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王位。傳說在燕王的整個行動中,真武大帝都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后,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規模地修建武當山的宮觀廟堂。
建成九宮八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道教建筑群,使武當山成為舉世聞名的道教圣地;并在天柱峰頂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達到了鼎盛階段,宮廷內和民間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
現在道觀內供奉真武大帝,一般為披發跣足,端坐于殿堂之上,旁邊塑有龜、蛇二將、金童、玉女等從神。真武的誕辰日為農歷的三月初三日。
佛教沒有“給佛像開臉”一說。
“給佛像開臉”是一個世俗的說法。
佛門大德,在佛菩薩像公開接受眾生的供養之時,進行的一項法事活動,叫“開光”。
佛教本來沒有開光,佛教有佛像加持的儀式,跟開光類似。“開光”一說來自道教,開光為道教科儀之一。流傳到現,就都統一叫開光了。
除佛、菩薩、金剛等本尊像外,其它的物品不叫開光,只作加持。
佛教開光加持儀式的所在地,一般是著名的佛教道場,參加儀式的法師應受具足戒,持有正規戒牒。主法者應為有較高修行成就的法師,為寺院住持。
佛教開光儀式所具有的內涵,是佛教特有的提升加持。佛教開光儀式,不僅是開佛眼,更是開眾生的心眼,開內在般若智慧。
1、請財神的第一步,選擇適合自己的財神。主請人應該提供自己的生辰八字及打算經營的生意. 如果是在家中供奉的,還要提供家庭其他成員的生辰八字;如果是供奉在經營場所,則要提供合伙人或主要管理人的生辰八字;要經過批算后,才能確定哪尊財神適合自己。
2、請財神的第二步,選擇財神安放的位置。主請人應該提供擬定安放財神的住宅或經營場所的平面圖 ,及該場地內家具、電器、擺設的安放示意圖 。然后由祈福堂專家結合你的實際情況,選定合適的安放地點。并指點相關注意事項。
3、請財神的第三步,選擇吉日良辰開光及安神。由祈福堂專家根據主請人的實際情況,挑選符合要求的日期與時間,安排財神的開光儀式和安神儀式。如果在主請人希望的時間段里沒有合適的日子,建議主請人推遲到吉時。
4、請財神的第四步,請師父開光。無論是文財神還是武財神,如果你想請回家的財神真正靈驗有力,佑福進財,那么必須要為財神開光了。開光是一個為神像賦予生命和法力的儀式。它必須是要由有功行的法師開光點竅通靈,才有效用,否則跟擺設一樣,還是沒功效。
5、請財神的第五步,將這尊有靈性的財神安放到準備好的神龕內,正式供奉。前面的四步由祈福堂專家指點下完成,而最后一步,則由自己來實現。主請人根據規矩,在家里設好神龕,在選定的吉日良辰將神像安放在龕內,再焚香祝福,即大功告成。這樣,你請回家的財神才可以稱得上是具有靈性的財神爺了。
最重要是心誠則靈,誠心供奉,你會發覺自己的財運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美好生活,在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