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順星儀軌 爐香贊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三稱 藥師灌頂真言108遍 藥師佛延壽王光臨水月壇場悲心救苦降吉祥免難消災障懺悔眾等三世罪愿祈福壽綿長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 南無觀世音菩薩三稱 消災吉祥神咒108遍 光明會上***諸天日宮月府曜人間持國賜安然保佑心虔福壽永綿綿***躲菩薩 五星宿曜孛計為乖如來說咒與消災似水蕩塵埃肯對蓮臺轉誦吉祥來南無吉祥王菩薩 南無***韋陀諸天菩薩三稱 大吉祥天女咒49遍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三稱 藥師灌頂真言三真言各三遍 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災星退度福星臨九曜保永生運限和平福壽永康寧 回向偈愿消三障諸煩惱 愿得聰明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順星又名祭星。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作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接星”。祭奠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供放在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碼前陳放著用酥油、香油等灌制好的燈盞燈捻最后是用黃白色線捻制另外排放直徑寸許的“燈盞碗”或用49盞或用108盞點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黃昏后以北斗為目標祭奠。祭奠后將神碼等祀品一同焚化。祭星結束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二零零九年的正月初八日妙法禪院也應民俗又一次隆重舉行了“順星法會”。上午念誦了 108遍藥師灌頂真言禮佛108拜以求法界眾生身體健康下午念誦了108遍的消災吉祥神咒禮佛108拜為保世界和平災難弭除。 夜幕降臨之時點點星光閃著聰明的光芒也象是等待著那一刻的莊重。17點30分我要求來參加法會的信眾到今年當值的星官牌位前星期49次祈求諸天善神護佑我們流年順利人們能轉意向善。18點整藥師殿里整潔的站滿了信眾個個都歡喜踴躍千佛燈塔點燃了千盞燈此時妙法禪院的僧團帶領所有信眾排班站立虔誦大吉祥天女神咒49遍一千尊頭頂紅光的藥師圣像隨著神咒的節奏轉動為一切有情祈求萬事***資財具足。悠揚的梵唄伴隨著法器的敲擊在夜空里回蕩仿佛來自天上的音樂沐浴著每一位到場的***。信眾跪在佛前合掌至誠臉上布滿著喜悅。 燭光閃閃似慧光聲聲咒音殿上揚我佛慈悲臨到場普照大眾消災障。 四眾和合出和雅音聲音穿過殿堂響徹虛空。法會結束之后齋堂煮好了湯圓嚴冷的冬季熱乎的湯圓熱和著四眾***的心也向大祖傳遞著佛陀的慈愛。此次順星法會,呼喚著我們僧人承擔悲智雙運的使命寄托著信眾向往光明的希看。燈燭之光照耀著妙法禪院點綴了富拉爾基區延伸至十方世界。幽幽燭光盛帶著眾人的祝福和心愿向世界傳達和平與美好。 戒定真香 燭光閃閃似慧光聲聲咒音殿上揚我佛慈悲臨到場普照大眾消災障。 法會開始~四眾和合出和雅音聲音穿過殿堂響徹虛空。法會結束之后嚴冷的冬季***慈悲的開示和藹的關心囑托熱和著四眾***的心也向大祖傳遞著佛陀的慈愛。此次順星法會,呼喚著我們僧人承擔悲智雙運的使命寄托著信眾向往光明的希看。燈燭之光照耀著蟠龍山點綴了大石橋市延伸至十方世界。幽幽燭光盛帶著眾人的祝福和心愿向世界傳達和平與美好。 順星又名祭星。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作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接星”。祭奠“本命延年壽星君”。供放在桌后方正中受祀。九耀星君牌位列置兩邊~各殿內陳放著用酥油、鲅魚圈房產香油等灌制好的燈盞燈捻最后是用黃白色線捻制按各自照命星君供奉本命星君及據查需要多少盞照命燈點燃供奉。再供熟清茶。黃昏后在大雄寶殿禮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以大吉祥天女神咒加持本命星君。越日將牌位等祀品一同焚化 大吉祥天女神咒 消災延壽藥師佛 八十八佛懺悔文 九耀
凡本人的出生年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元辰,本命年。如某人出生于甲子年,那么甲子即是其本命元辰,甲子年即是其本命年。
拜斗是道教專司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之科儀,實際名稱應該為「朝真禮斗」。
●拜斗又稱「禮斗法會」,也就是拜請五斗星君,祈求星君消災解厄植福保泰。
五斗星君就是東、南、西、北、中的五方斗宿之總名
以北斗為主,其次則為南斗。
拜斗的信仰是因為民間相信「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屬於一種星辰信仰。
南斗星座由六顆星組成,形似斗,指向南極星,
傳說南極星主司人的福壽及爵祿,
民間將南極星與南斗星組合成一個壽星崇拜,
稱「南極仙翁」、「南極大帝」或「延壽星君」;
北斗星有星座七,又稱「七元解厄星君」,
是天道造化運行的樞紐,也是世人本命星宮之處。
道教由此司命信仰,發展出祭拜斗星的儀式,
藉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地方寧靜、眾信獲福。
拜斗於是成了民間祈福的風俗習慣之一。
●拜斗的淵源始於漢朝張道陵天師,據北斗經所記載,
『永漢元年正月初七』太上老君傳授張天師
北斗延生秘訣,人類始知斗為天與人之關系,斗為天樞是神人之主宰。
●人的生命由天而降凡塵,凡塵則有青龍(屬性)、朱雀(屬靈)、勾陳(屬神)、
呈蛇(屬意)、白虎(屬魂)、玄武(屬魄)六神靈性之氣,
影響我們人類的六神靈性,及有吉、兇、休、咎、禍、福,皆難逃靈性之約束,
因此我們必須借拜斗禮懺,及仙佛造化,達到趨吉福而脫離兇、休、咎、禍,
使本命元辰光彩,心神安寧,便可以事事順心如意。
斗分為五方斗,(以東、南、西、北中五大星君為總稱),
斗母元君與神仙佛圣斗、福、祿、壽斗等,
東斗是主算護命星君,西斗是記名護身星君,南斗是六司延壽星君,
北斗是本命延生星君,中斗是大魁保命星君,斗母元君為所有斗的元君,
神、仙、佛圣斗為尊賢敬圣,保佑合家平安事業順利,
男添百福,女納千祥,應拜之斗,至於福、祿、壽斗,
於字面上已經很清楚求福、祿、壽,三寶應拜之斗。
拜斗是一種神圣具玄奧之科儀,
斗內法器有斗、米、尺、秤、刀、鏡子,
以上六項亦代表宇宙萬星、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以上對拜斗之簡解望諸信代德能大略了解,
不論制解、事業、求福祿壽、消災解厄、
考試求功名財利都有意想不到功果
●斗里面有何東西?代表意義
一、斗【代表宇宙】生育萬物,生生不息
二、米【代表生機】五谷豐登,食祿有馀
三、燈【代表神光】日月星辰,神光普照
四、傘【代表扶佑】神明降臨,扶佑元辰
五、簽【代表元辰】元辰光采,神明護佑
六、尺【代表量渡】量迎善福,渡棄惡厄
七、秤【代表公道】心存公道,勿貪便宜
八、劍【代表除魔】斬妖驅斜,護身平安
九、鏡【代表圓滿】照妖驅魔,美滿團圓
十、剪【代表除邪】照妖驅魔,正善立身
十一、線、七色線斷七情六欲,預防婚外情
十二、油、斗燈須用油火,蠋火,電燈火
●公斗─由主辦單位或廟方設置,是法會中的總斗,目的在為眾信徒祈福消災。
●私斗─由私人奉置,為個人或家庭祈福用。
斗燈點燃後直到法會結束前不能熄滅,
因此現在許多斗燈都改用燈泡代替,省去隨時派人守護的麻煩。
斗燈於法會結束後,可請回家里,
據說可以驅兇避邪,并使家庭平安、個人元辰光彩。
這是清代花錢的一種叫八卦錢
花錢,古代稱厭勝錢或壓勝錢,今又稱玩錢、吉祥錢、民俗錢,其材質以金屬為主。關于花錢的定義歷來爭論不休,我們認為花錢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花錢是指具有佩帶、賞玩之功用及具有吉祥含義的所有非流通性質的錢狀物。這類花錢被認為是正統花錢。廣義的花錢是指所有非流通性質的錢狀物以及無錢形但卻具有佩帶賞玩功用的異形物。如屬游戲品的馬錢、棋錢以及古人臆造的“古錢”等,因其具有錢形都可歸花錢之屬;又如掛牌雖已無錢形但其具有佩帶、賞玩之功用及具有吉祥含義因此也歸入花錢。
花錢與其他古代藝術品相比歷史較短,目前公認的花錢鼻祖出現在漢代,如宜子半兩、太常半兩,其穿口皆作菱形穿,應是漢人佩帶的花錢,菱穿無外乎兩種目的:一是美觀,二是佩帶時始終保持錢體字文端正。王莽至東漢時期錢文類花錢的種類很多,但數量卻很少,典型的有五銖、大泉五十面背有吉語或規矩紋星象紋等。漢代還出現了一種掛錢(有說為扣飾),錢上有一大圓環,錢下有一小方環,面文多為“日入千金、長毋相忘”和“除兇去央、辟兵莫當”。據資料記載在上海福泉山西漢墓及內蒙古漢墓中均有此類錢出土。掛錢的出現也說明了花錢最原始最基本的功用就是佩帶。還有一種“印錢”,下面是印,印上連一花錢,此物舊錢譜作為厭勝品有載,我們認為不應將其歸入花錢,因其主要功能是印,上面的“花錢”不過是印鈕罷了!
漢以后至六朝期間的花錢種類及數量都非常稀少,可能是因這段時間戰亂頻繁,再者民間尚不流行佩帶花錢的習俗。三國時期的蜀國鑄造了一種太平百錢背水波星紋錢,近年有研究者將其列入花錢,雖然其背有圖案,但它的性質是流通貨幣,因此它和花錢有本質區別。還有一種太清豐樂(又讀天清豐樂)錢,也有研究者定其為吉語花錢,但近年江蘇一次性出土此錢幾千枚,若是花錢不會有這么大的出土量,因此其性質還應是流通貨幣。北魏永安以后出現了大小兩種永安五男背四靈錢,背圖靈氣足,有六朝風范,面文當自永安五銖而來,實為民間乞求多子的吉語。此類錢存世量不算很稀少,但多系后翻品,宋代流行“五男二女”的吉語,可能也翻鑄了此類錢。
唐代的花錢多為錢文類,如開元通寶金銀錢,1970年西安何家村頒王府遺址窖藏出土金錢30枚,銀錢421枚(同出的還有枚永安五男四靈錢),這些金銀錢可能是宮廷賞賜錢,據《資治通鑒》載楊貴妃收安祿山為干兒子,并賜“洗兒金銀錢”,這些“洗兒錢”也許就是開元通寶金銀錢之類。其它唐代錢文花錢有“得一元寶背四云”及“順天元寶四星花邊”等。《泉志》載唐荊山公主出嫁時有面文為“長命守富貴”的撒帳錢,今所見皆后人摹舊譜而鑄。所謂“撒帳錢”是古代婚慶中所用的一種吉祥花錢,《東京夢華錄》中載:舊時婚禮,夫妻交拜完畢,并坐床沿,婦以金錢彩果撒擲,為“撒帳”。撒擲的金錢即為“撒帳錢”。
五代亂世時期也很少有花錢,以前被古人非常看重的南唐鑄“大唐鎮庫”錢我們認為極有可能是后人的臆造品,因清以前并未聞有“鎮庫”一說,即使有鎮庫錢那么鎮庫也是件極嚴肅、神圣的事,所用字體應端莊穩重才對,怎會如此錢文字拙劣怪異?若為臆造品就容易理解了,作偽者為滿足收藏者獵奇求珍心理自然會追求奇特怪異的風格。
宋代隨著道教盛行及文化藝術的空前發展,花錢也興盛起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道教題材,出現了星官生肖錢、受生錢、符咒錢等。
星官錢的來歷很復雜,所謂“星官”就是道教將星宿神化的稱謂,我國古代以天干地支紀年,共分六十甲子,某人出生在六十甲子的那年即是某人的“本命年”,又稱“本命元辰”。道教后來將六十甲子星宿化、神化,這樣就出現了本命元神或本命星官。可能因六十個元神或星官太麻煩,所以后來干脆就根據十二生肖簡化成十二個元神或星官了,各元神、星官當然要分管各生肖了。另道教中有東西南北中五斗星君之說,這五位星君也可稱“星官”,其中北斗星君有七星,分管十二屬相,這“七星”也可稱星官。花錢中的星官究竟指誰還真不易確定。從星官類花錢實物來看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單枚面星官背十二生肖,這種花錢一般無“本命星官”字樣,但確是星官錢無疑。另一類是十二枚一套,星官各配十二屬相,錢上一般有“本命星官”或“本命元神”等字樣。
受生錢又稱壽生錢,道教宣揚人出生(受生)時曾向冥司借貸祿庫受生錢,出世以后要設道場歸還。冥司祿庫共有12庫,分別有12姓曹官分管。宋代的受生錢12枚一套,一面是文字記錄欠錢多少貫分數第幾庫,另一面是人物(應是分管各庫的曹官),其用途應和本命星官錢相似,都是求其保佑。
符咒錢是指鑄有道教符文和咒語的花錢,符咒是道教創造的一種自稱能驅鬼避邪的文字符號、咒語,因具有這種神通,所以符咒類花錢在宋代很有市場,這一時期常見的符咒錢是玄武背太上咒曰天圓地方六律九章……,這種咒語應是玄武專用的,在后代花錢中都是玄武配此種咒語。
宋代花錢中最流行的道教人物除星官外就是“玄武”和“二郎”了,“玄武”源自于原始星辰崇拜,系二十八星宿中北方七宿,為龜蛇一體狀,在宋代被人格化,成為北方大神,宋太祖時就有“玄武”為天宮大將的傳說。宋真宗時為避“圣祖”趙玄朗諱而將“玄武”改稱“真武”。并封其為“真武靈應真君”。“二郎”的來歷很復雜,目前有“李冰二子”、“趙昱”、“楊戩”等多種說法。可能當時的老百姓也說不清究竟是誰,道教的“造神”實在是很亂。在宋代“二郎”和“玄武”一樣香火很盛,花錢中的“二郎”和“玄武”也經常出現在一起。
除道教題材外宋代還流行五男二女及嬰戲圖等多子題材的花錢。南宋時期還出現了一些精致的吉語錢。此外宋代還鑄造了一些仿古錢花錢,如“五行大布背龜蛇劍”、“常平五銖背七星”、“周元通寶背高浮雕龍鳳”等,經常有宋墓及宋窖藏的出土報告。
約在北宋后期出現了很多游戲品,包括馬錢、棋錢、選仙錢。
馬錢,又稱打馬格錢,是宋元時期流行的打馬格游戲的游戲子。李清照在《打馬圖經》中介紹了“依經馬”的玩法,游戲有點象飛行棋,有棋盤(打馬圖)和棋子(馬錢)。大家輪流擲骰走棋子。所不同的是打馬以為目的,有貼子作籌碼,另打馬的規則比飛行棋要復雜的多。雖然打馬格的游戲在明后期就已失傳,但作為游戲子的馬錢卻保留了下來,成為花錢中極具特色的一個種類。它所含的馬圖千姿百態,或趾高氣揚、或安詳溫順,或伏或立或奔或飛,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它還鑄有古代名馬名和名將名,可被看作為古代名馬和名將的“紀念章”。
選仙錢也屬古代博戲品,從形制上可分為圓形和方形兩種,圓形又分有穿無穿兩種,無穿者居多。從內容上看有詩仙、棋仙、琴仙、壺中仙、拔宅仙、王母、曼倩、雙成等人物,背皆配五言絕句,文雅可愛。
棋錢即象棋子,分為雙面字和面字一面圖兩種。據考象棋定型于宋代,宋代的棋錢和今天的象棋子略有不同,沒有兵、仕、相和帥,下棋時可能是一方執字面,一方執圖面;若兩面全字的棋錢可能以涂朱砂等方式從顏色上區分。
宋代還出現了鏤空錢、秘系戲、打制冥錢。
鏤空錢錢體透雕,玲瓏雅致,宋代鏤空錢的圖案多為花卉、追尾雙鳳、對龍(龍頭下尾上相對)等。
秘戲錢是指有男女交合圖案的花錢,宋代的秘戲花錢一般為小型,數量、種類非常少。
冥錢是指專為殉葬而制的代替流通貨幣的陪葬品。南宋時期四川的安丙墓一次性出土打制冥錢百余枚,多為金銀薄片單面打制,面文有天下太平、長命富貴等吉語。冥錢從定義來看屬于花錢范疇,但因其性質為人們所忌諱,通常只把它看作花錢的邊緣品類。
遼代流行千秋萬歲、皇帝萬歲等吉語錢以及九子母題材的花錢,因遼花錢多厚重拙樸,別具異族風韻,所以深受花錢愛好者喜愛。
金代花錢多流行闊緣、決穿,多為星官、玄武等道教題材,典型的有大型著盔甲玄武背虎符及中型的坐椅星官。鑄造工藝較精。金代流行一種較厚重、立體感極佳的追尾 錢,有大小、方穿圓穿多種,其中以大型方孔者為最佳。此種鏤空有說為遼鑄,但所見遼花錢無如此精細的風格,且此式追尾龍在金鏡中常見,遼鏡似未有此版式,因此我們認為此類錢還系金鑄。
元代流行較張天師花錢,張天師本為東漢創“五斗米道”的張道陵,魏晉時道徒尊稱其為天師,成為道教正宗,天師名號也由后人世代承襲。宋代官方不稱“天師”而稱“先生”,元代官方頒稱“天師”。雖然如此,“天師”的稱呼在民間可能早已存在,最早的張天師花錢可能在南宋、金代就已出現。有書載邊刻花押的張天師金代鏡,圖案完全與花錢相同,但圖案精度卻和常見后翻版天師花錢差不多,因此可證至少金代就已有此式花錢。
元代出現了很多寺觀錢(又稱供養錢),種類有年號、寺觀名稱及諸佛菩薩名號等,多為寺觀所鑄分發給香客的,或是作為香客禮佛的供品。
元代的鏤空錢也不少,最常見的一種是風格粗獷生動的 追尾戲珠錢。另外元代還翻仿了很多前代的鏤空錢。
有一種篆書金玉滿堂背 花錢,地章有精美的回紋,從工藝上看至少應為范鑄。傳統觀點認為系唐鑄,我們認為應是元后期至明前期所鑄,因其龍紋及地章的回紋是一種仿戰國銅器的風格,此錢追求的是復古的風氣,而唐代具有獨特的審美觀,其藝術品具有獨特的時代特色,一般不會流行復古風氣,從唐代的銅鏡及其他銅器來看沒有追求仿古風格的。而而元明時期銅器的鑄造工藝及藝術水平較唐前有所下降,仿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元后期的銅鏡中就有類此錢的 ,另看此類錢的形制及字圖的綿軟風格也是不到唐的。此外還有幾種花錢的風格及鑄工均與此類錢相似,如大型闊緣長命富貴背犀牛望月錢,地章布滿回紋;還有大型長命富貴背星官,邊緣及地章均有精美的花紋,應都是同爐所出,時間跨度也不會很長。這些錢還有個特征就是早期品上下都有孔,這個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同爐同期的觀點。
在明代云南、貴州地區出現了很多具有少數民族風格的花錢。貴州地區流行一種 雙魚(應取魚化龍之意)或龍鳳雙魚背十二生肖,風格粗樸生動,文字多簡化變形,多有珠圈作裝飾。明代云南地區流行鏤空花錢,多為樓閣、雙孔雀、雙獅等題材,據聞在云南大理地區出土了一些大型未使用的樓閣鏤空錢,直徑67-68MM,紅銅質,精美異常,應是此類錢的早期品,同出的還有太定、水官等錢,此次出土情況為樓閣錢的斷代提供了有力證據。
明代中前期可能繼續翻鑄一些前代的星官、天師等道教花錢,明中以后星官題材就被淘汰了,極少有黃銅質的星官題材花錢。關于明中后期的花錢界定目前還是個難題,僅有少數幾種黃銅花錢可定為明代,如“福祿楨祥背五子登科”吉語花錢及厚型“連生貴子背荷花”吉語配圖案花錢等,也許是有些品種被誤劃為清代,也許本來明代就不流行花錢,這些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
花錢在清代進入了鼎盛時期,存世數量及種類遠遠超過歷代花錢,清花錢中官爐花錢占絕對主體地位,尤以云、貴、川官爐花錢為甚。
清代花錢的種類較前代更加豐富多樣,主要包括:開爐錢、鎮庫錢、宮錢及針對民間發行的花錢,其中宮錢又包括掛燈錢、袱墜錢、宮殿上梁錢、宮內賞玩錢等,針對民間發行的花錢種類更豐富,主要包括錢文錢、吉語錢、吉語圖案錢、吉祥圖案錢、謎語錢、星相錢、咒語錢、生肖錢、八卦錢、上梁錢、馬錢等等。
鎮庫錢是官爐錢局為鎮邪驅惡、保佑錢局而特鑄的花錢。一般形制厚大,面文可以是錢文,也可以是吉語或圖案,存世罕見。典型的有大型“寶源局造背鎮庫”及特大型江蘇爐“咸豐重寶背滿文寶蘇”。
開爐錢是指錢局在成立之初、或重新開鑄之時、或新年伊始鑄造的迎祥納吉、驅邪迎瑞的紀念花錢。其形制大小不一,典型的有寶陜局“太平重寶背寶陜錢局”、寶蘇局“乾隆通寶背上三連星下月”、寶云局大型“嘉慶通寶背麟鳳”等,此外某些大型少見的吉語、圖案花錢可能都是開爐錢,如云爐直徑105MM的生肖背龍鳳等其性質都需進一步考證。
掛燈錢是宮中用作燈墜的花錢。鮑康《大錢圖錄》中云:“錢局歲十二月例精鑄制錢若干緡呈進謂之掛燈錢。”傳世有多種精美的天下太平錢,上下鉆有孔,還見有刻花咸豐當百,側緣也鉆有孔,可能都是用做燈墜的,并非一定是“精鑄制錢”才可作掛燈錢。
袱墜錢是奉先殿中祭祀牌或祭祀品下所墊的袱布四角系的花錢,其作用是下墜固定。袱墜錢的面文同正用品,背文為天下太平。新皇帝即位后此錢也隨著更換。
宮內賞玩錢系指官局為宮內賞玩之需特別鑄造的精美厚重的花錢。這類錢堪稱清花錢中的“貴族”,價格很高,存世數量也稀少,典型的有大型“嘉慶通寶背天下太平”、篆書“福壽康寧”及“萬壽無疆背大雅”等。
錢文花錢指以正用品錢文加以文字或圖案的花錢,如“乾隆重寶背寶泉龍鳳”、“光緒通寶背天下太平”等,這類錢中有的也是開爐錢或宮中作用的掛燈錢、袱墜錢等。
吉語錢是制帶有吉祥詞語的花錢。清吉語錢中的吉語有的取自古籍深奧難解,有的引自民間俗語親切悅耳,有的取自詩文清新雅致,其中以八字吉語如“一本萬利順風大吉”等較為盛行。
吉語圖案錢是指吉祥詞語與吉祥圖案相搭配的花錢。如“面一本萬利背順風帆船圖”等。清代吉語圖案錢數量非常多。
吉祥圖案錢是指僅有吉祥圖案而無文字的花錢。這種花錢數量不多。
謎語錢是清代花錢有的品類,多出自云南、貴州地區。有謎語錢“富貴雙全背一母所生六個人、兩個旗下六個民、方圓不敷一寸地、走遍天下不讓人。”該謎底是清代流通錢,清錢一般是四個漢字兩個滿文,共六個字,以人寓字,因此說一母所生六個人;清代民間俗稱滿人為“在旗”、漢人為“在民”,滿文寓“旗”、漢文寓“民”,因此說兩個旗下六個民,一個小錢面積不足一方寸,卻通行天下,因此稱“方圓不敷一寸地、走遍天下不讓人”。
星相錢是制鑄有有星相圖案的花錢,星相錢是清代云南爐的特產,早期品直徑多為80MM,面為星象圖,背有光背、星月多種。
上梁錢是建筑中所用的花錢,上梁是建筑過程中重要的一步,古代無論建筑大小,在上梁時一般都要搞儀式,并放置上梁錢。一些大型建筑多用特制的上梁錢,如刀、布形的“福州圣廟正殿上梁錢”等;而一般的民宅有的用八卦等花錢作為上梁錢,更多的用“太平通寶”等古錢作上梁錢。
清代打馬格游戲已失傳,但四川等地鑄造了很多種類的馬錢,銅質有黃、白、青多種,其中有很多品類都是官爐鑄的。清代馬錢有自己的版式風格,很少有直接翻鑄前代游戲子的,其目的是供收藏者賞玩。這些清代馬錢當然不是游戲子,但卻是完全意義的花錢。
從清代花錢藝術風格來看前代有了明顯的變化,圖案整體崇尚簡潔明快,更貼近生活。中原地區花錢多用單線條勾勒,很少采用平雕及浮雕手法,且水平較前代下降。清代官爐花錢中最有特點的是人物類,人物普遍趨向兒童化、年畫化,如劉海蟾、和合二仙等都變成了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形象。而清以前的花錢圖案尤其是人物刻畫得較富有神韻,神秘感十足。總體來說清代官爐花錢圖案的藝術表現水平是不高的,但其中也不乏佳作,如劉海蟾伏牛環掛牌,整體構思及藝術水平均較高。
清代花錢的文字充分表現了書法之美,清以前的花錢總體來說書法水平不高,只有極少數功力深厚者,書體也較單調,多以楷、行書為主,篆、隸、草書很少(篆書多在唐前花錢中出現)。而到了清代,篆、隸、楷、行、草書以及宋體、變形藝術字普遍出現在官爐花錢中,其中書法功力深厚者很多,這也是清代重吉語花錢的具體體現。
民國時期的花錢多粗陋不堪,一般來說價值較低,但有些精品也是非常值得把玩的,如大型隸書“洪武通寶面 背牽牛圖”、大型鎏金“太平通寶背生肖”等。
以前花錢一直是作為古錢幣的附屬品,一些收藏古錢者捎帶玩點花錢,舊錢譜對花錢或只字不提,或附卷末聊備一說,可以說以前花錢是沒有地位的。到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錢幣收藏的普及,人們對花錢開始重新認識。花錢中的字文圖案千姿百態,各具姿容,稱它為古代“銅版畫”并不過分。花錢中豐富的內容,是各代民俗民風的縮影;吉祥的內涵,代表著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花錢還和古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不但形制相似,而且在來源、工藝等方面的緊密相通,如絕大多數的花錢都是錢局鑄造的。正因為花錢有這么多的亮點,所以逐漸成為中國古代民俗文物中的一個獨特而重要的版塊。花錢收藏研究的隊伍中不但包括了古錢愛好者,而且包括古玩愛好者、民俗研究者等等。
花錢價值的高低是花錢收藏者最關心的問題,那么應怎樣來認識呢?我們認為主要可依據以下八項標準綜合評判:1、存世量多少;2、字圖藝術性高低; 3、題材好否;4、同品類中直徑的大小;5、形制美否;6、品相包漿好壞;7、鑄造工藝精粗;8、鑄造版次的早晚。
1、 存世量多少
存世量的多少是評定花錢價值的前提條件。可以這樣說,價值高的花錢一定數量稀少,但數量稀少的花錢并不一定都價值高。因為花錢不同于古錢越少越好,花錢的少見品甚至孤品很多,但一枚粗劣不堪的花錢即使是孤品價值也是不高的。
2、 字圖藝術性高低
這是評價花錢價值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個花錢如果文字圖案的藝術水平高、神韻足,那么它的價值相對就高,花錢收藏者當然都喜歡賞心悅目的花錢。比如大型玄武水中降妖圖花錢字精圖美藝術水平非常高,為花錢中珍品;又如遼代花錢雖字圖不精但粗獷生動、別有風韻,價值自然相對也高。
3、 題材好否
花錢的題材很重要,比如一個花錢若斷定為農民起義軍或反清復明組織所鑄,那么它就會身價倍增,若將其定為普通花錢,那么其身價就大打折扣了。又如同是人物花錢,若是星官題材就太普通了,若是未見過的神佛那么身價自然也倍增。
4、 同品類中直徑的大小
直徑的大小是相對與同品類來說的,比如直徑40MM的馬錢就算是特大型馬錢了,但若和其他人物花錢相比只是中小型而已。總體來說大型花錢能提高整體美感,其價值相對就高;中小型的花錢美感相對要低些,價值相對也低些。
5、 形制美否
形制美否是指一個花錢的厚度、穿口寬窄、邊緣闊細、字口深淺等外觀美觀與否,形制美的花錢價值相對高,反之則低。
6、 品相包漿好壞
花錢是一種藝術品,因此特別注重品相及包漿。品相好包漿好的花錢要比品相差包漿差的花錢價值高很多。
7、 鑄造工藝精粗
花錢的鑄造工藝有翻砂鑄、泥范鑄、石范鑄等多種,精湛的鑄造工藝也會為花錢增添美感,精鑄的花錢當然比粗鑄的花錢價值高。
8、鑄造版次的早晚
花錢如銅鏡一樣普遍存在后代翻仿的情況,花錢中第一批鑄的花錢稱“早期版”,后代以早期版為母或為藍本翻鑄、改鑄的花錢稱“晚期版”或“后期版”。一般來說早期版文字圖案的線條、神韻要比晚期版好,因此其價值要比晚期版高很多。以常見的大型張天師花錢為例,直徑75MM的早期精版的價格是直徑72MM晚期粗版的10倍以上。
【本命元辰】
(術語)本命為當人之本命星。元辰為其人之生年。
就是人出生的年柱。如,今年是己丑年,那今年出生的人的本命元辰就是己丑
這個就是六十甲子(六十甲子就是用天干地支配合組成的)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福生無量天尊
元辰,又名大耗、毛頭星,別而不合之名。陽前陰后,則有所屈,屈則事無所伸;陰前陽后,則直而遂,于事暴而不治,難與同事,故名元辰。 命帶元辰,生旺則落魄大度,不別是非,不分良善,顛倒鶻突。死絕則寒酸薄劣,形貌猬下,語言渾濁,不知羞辱,破敗坎坷,貪飲好情,甘習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