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找《古代漢語》來看,我手頭上是郭錫良編著的版本,聽說最權威的是王力主編的版本教材,我沒看過。
就我這個版本上,有選文,有古代漢語常識;其中上冊的古代漢語常識的(十三)就是古代的姓氏和名號,有比較系統的講解,篇幅也不太長,當然要在這里打出來就不少了。
如果你想詳細了解一下,不妨找來看看吧。
古代女孩子起名,主要是突出女性美,富有“女性意味”和“柔情色彩”,給人清爽、溫柔、艷麗、姣美的感覺。
中國古代傳統女孩起名常用方法大致可分幾類:
方法一、古代女孩起名常在歷代典籍詩文里尋找靈感
對于給孩子起名,中國一直有:“男楚辭,女詩經,文論語,武周易”這樣的說法。《詩經》中的某些詞句用來給女孩做名字,在今日看來仍不失清新,用得好可使人平添一股獨特的書卷氣。
林徽因是一代才女,以美著稱,這美也體現在她的名字上。那么她的名字出自哪里呢?林徽因的原名叫林徽音,這個名字是她做過清朝翰林的祖父林孝恂為她取的。出自《詩經?大雅?思齊》的 “思齊大任,父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徽音”是美譽的意思。后來她改名林徽因是她為了和一位叫林微音的男士有所區別,這個人的名聲有些不雅,林徽因潔身自好,不想人們把她的人品和他的相混淆。
女作家瓊瑤原名陳喆,瓊瑤是她的筆名。“瓊瑤”是美玉的意思,出自《詩經?國風?木瓜 》中的“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瑤”,是一首描寫男女贈答的情詩。這個美麗的名字給她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
方法二、古代女孩起名常巧用疊聲字取名
金庸是位非常會起名的作家,他小說中女主角的名字往往和容貌一樣清新不俗,疊聲字是他常用的方式,如:任盈盈、殷素素、甘寶寶、香香公主等。
疊聲字的名字簡單易記、天真活潑,由于一般都讀輕聲,容易令人產生輕松、親昵之感,是很常見的一種取名方式。如:冰冰、晶晶、曼曼、芳芳、丹丹、麗麗、瑩瑩、茜茜、菲菲、婷婷、莎莎等。缺點是容易重名。
方法三、古代女孩起名常巧用兒話音取名
在單字后面加上一個“兒”,一般是作乳名的,現在也常有人用來做名字,特點是給人嬌柔嫵媚之感,使人產生憐愛之情。如菲兒、曼兒、雪兒、柔兒、靈兒等。
方法四、張揚個性、另辟蹊徑取名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傾向追求獨特的個性。一個個性十足的名字也的確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著名作家被世人牢記住的都是他們獨具特色的筆名,真名則往往被忽略。比如非常著名的女作家三毛,其魅力不僅僅來自文字和經歷,還跟她個性十足的筆名是分不開的,而她的真名陳平就如名字本身一樣平淡無奇,不為人知。央視著名女主持人王小丫,也是以非常個性化的名字令人倍感新鮮、親切。還有網絡寫作成名的女作家安妮寶貝的名字也是十分另類和獨特的。相信隨著社會發展,我們給女孩取名的方式會更加自由和開放。
方法五、古代女孩起名常巧用中性字取名字
巧用疊聲字和兒話音的取名方式,簡單易行,只不過還是偏于陰柔的美感多些。傳統給女孩的取名方式大多以陰柔之美為主,旨在突出女性特征,但有時候反其道行之,也能起到特殊的效果。
比如在文學史上頗有些名氣的“張家四姐妹”的父親張武齡是一位儒商,熱心于結交蔡元培這樣的教育界名流,投資教育事業,家中四個才貌雙全的女兒在當時成為很多文人心儀的對象。后來,大女兒張元和嫁給了昆曲名家顧傳玠,二女兒張允和嫁給了頗有建樹的語言學家周有光,三女兒張兆和則嫁給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從文,老四張充和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有趣的是,張老先給女兒起的名字里都有“兩條腿”,意思是注定要跟人家走,巧妙幽默,完全沒有一絲閨閣脂粉氣。
二姐張允和曾一手撮合了三妹兆和與沈從文的婚姻大事,事情辦成之后,給沈從文發電報,只用了一個“允”字,半是家里的態度,半是自己的名字,這“半個字的電報”的故事一時在文學史上傳為佳話,也使得張老先生不俗的取名方式,至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第一,古代的人起名字都是用一些書上的詩詞或者句子。可能我看的電視劇比較多吧,我發現古代的人一般取名字大部分都是詩詞,我們都可以在電視劇或者小說中看到這樣的劇情,一個人說出自己的名字之后,另一個人就朗誦出來了相應的詩句。就像前幾年特別火的《甄嬛傳》一樣,里邊的甄嬛,靈犀,挽挽都是詩詞里的。
第二個,用地名或者時間。一般古代的時候,他們看時間也不是很精確,有的一些沒有文化的老百姓都是根據自己的孩子,什么時候出生的在那里這樣的給孩子取名字的。還有的就是根據出生時候的自然現象和天氣,也可以是自己家門口的一顆柳樹什么的。
第三個,根據一些當時盛行的字。就像我們現在這樣,比如說在世博會那年很多人就叫世博,在抗戰期間很多人都叫愛國一樣的道理。
古人取“字”有講究 |
古人的“字”是“名外之名”,字數上可以取1-2個字,大多數情況下,字的選取與名有一定的聯系。說起名與字的關系,大約有以下幾種:
并列,也就是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是并列的關系。比如,屈平,字原。古語中“廣平曰原”,所以兩者意思相同。
再比如,孟軻,字子輿。軻、輿在漢語中都表示車的意思。
輔助,是說字的意思和名相近,但不完全一樣,可以互為補充。比如陸機,字士衡。機、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相輔相成。
矛盾式,即字和名兩者意思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則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
補充式,意思是字與名意思相順承、互為因果或可以用來解釋名,比如趙云,字子龍。
《周易》說:“云從龍,風從虎。”屬于同在一句話中,意思相順;而于謙,字廷益則來自《尚書》的“謙受益”,兩者互為因果。
引申式,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是對白字意義的延伸。
而且,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并非男性的獨占。《紅樓夢》中賈寶玉問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無字。”
這一方面說明黛玉還未到十五歲,也未婚配,不到取字的年齡,另一方面也說明古代女子是可以取字的。
吳宇飛
宇:宇宙,寬廣之意,心胸寬廣,事業版圖之大;
飛:展翅高飛,飛翔之意,將來必能振翅高飛,一飛沖天!
6.30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