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神獸之一:青龍
青龍,在中國,龍的地位就遠高于印度。因在中國,龍是神物、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
中國古代神獸之二:白虎
中國,白虎是戰神、殺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
中國古代神獸之三:鳳凰
鳳凰在中國來說,是一種代表幸福的靈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種。如錦雞、孔雀、鷹鷲、鵠、玄鳥(燕子)等等,又有說是佛教大鵬金翅鳥變成的。
中國古代神獸之四:玄武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玄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
中國古代神獸之五:渾沌
渾沌是古代的兇神。傳說它形狀肥圓、象火一樣通紅,長有四只翅膀、六條腿,雖然沒有五官,但是卻能夠通曉歌舞曲樂。
中國古代神獸之六:梼杌
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梼杌。被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兇惡的人。相傳是北方天帝顓頊的兒子,它還有名字叫做傲狠,難訓,由這幾個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為了。
中國古代神獸之七:窮奇
中國傳說中抑善揚惡的惡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猬的毛皮、長有翅膀,窮奇的叫聲象狗,靠吃人為生。
中國古代神獸之八:饕餮
傳說軒轅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有云,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鸮,是食人.亦有傳說為“龍生九子”的九子之一。
四圣獸四神獸都是指中國傳說中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青龍,亦作“蒼龍”,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自黃帝授命于天,威澤四方,龍就成為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中國的象征,而比較明確的定形是在漢代,從大漢朝開始,龍就被確定為皇帝的象征與代表。在東方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須、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話里,龍更像是長翅膀的蜥蜴。
中國,白虎是戰神、殺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
鳳凰在中國來說,是一種代表幸福的靈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種。如錦雞、孔雀、鷹鷲、鵠、玄鳥(燕子)等等,又有說是佛教大鵬金翅鳥變成的。鳳凰神話中說的鳳凰是有雞的腦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頸、魚的尾、有五色紋。又請鳳是有五種品種,以顏色來分的:紅是鳳、青是鸞鳥、白是天鵝、另有黃和紫的鳳凰又可說是朱雀或玄鳥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玄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在上古時代,古人把天分為東西南北四宮,分別以青龍(蒼龍)、白虎、朱雀、玄武(一種龜形之神)為名。實際上是把天空分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個主要星宿連線成形,以其形狀命名。
東方的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形狀如龍,所以稱東宮為青龍或蒼龍;
西方七星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形狀如虎,稱西宮為白虎;
南方的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聯為鳥形,稱朱雀;
北方七星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俞),其形如龜,稱玄武。
共同的主人是創世神
青龍:東方之神。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被想象成龍,屬木、色青,所以稱青龍。
白虎:西方之神。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被想象成虎,屬金,色白,所以稱白虎。
朱雀:南方之神。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被想象成鳥,屬火,色赤,所以稱朱雀
玄武:北方之神。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被想象成龜,屬水,色玄,所以稱玄武。
白虎
在中國,白虎是戰神、殺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
玄武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袓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后,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朱雀
鳳凰在中國來說,是一種代表幸福的靈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種。如錦雞、孔雀、鷹鷲、鵠、玄鳥(燕子)等等...又有說是佛教大鵬金翅鳥變成的。鳳凰神話中說的鳳凰是有雞的腦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頸、魚的尾、有五色紋。又請鳳是有五種品種,以顏色來分的:紅是鳳、青是鸞鳥、白是天鵝、另有黃和紫的鳳凰又可說是朱雀或玄鳥。朱雀是四靈之一,也和其它三種一樣,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軫。聯想起來就是朱雀了。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鳳凰。它也有從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一樣,故又叫火鳳凰。
青龍
在中國,龍的地位就遠高于印度。因在中國,龍是神物、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東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屬木的,也因青色是屬木的,故此有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們想象成為龍的形象,因位于東方,按陰陽五行給五方配色之說,東方色青,故名「青龍」。又有龍性淫旳說法,和牛交時生麒麟、和豬交時生象。又有龍生九子,都不像龍的說法,是這樣的:大兒是叫囚牛:它平身喜愛音樂,故常立在琴頭上。如漢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馬頭琴也可能是囚牛的變種。二兒子是睚毗:它平身愛殺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攝敵軍。同時又用在儀仗上,以顯得更加威嚴。三兒是嘲風:是只獸形龍,樣子有點像狗,它善于了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據說可以威攝妖魔、消滅災禍。第四兒是蒲牢:喜歡吼叫,人們就把它安在鐘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據說它是住在海濱的,但卻十分怕鯨魚,一但鯨魚發起攻擊,它就會嚇得亂叫。故人們把木杵造成鯨的形狀,以令銅鐘格外響亮。第五兒是狻猊:形似獅子。是外來品,隨佛教傳入中國的,所以性格有點像佛。它好安靜、又愛煙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爐上,讓它為佛門護法。第六兒是霸下:又名赑屃,樣子似龜。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岳來興風作浪。后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第七兒是狴犴:又名憲章,樣子像虎。相傳它主持正義,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獄門上下、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時肅靜回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第八兒是負屃:因它喜愛文學,故多安在石碑的兩則。么子是螭吻:又名鴟尾,魚形的龍。相傳是大約在南北朝時,由印度「摩竭魚」隨佛教傳入的。它是佛經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故此,螭吻由此變化出來,所以它多安在屋脊兩頭,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鸞鳳和鳴的鳳鳥和青鸞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龍鳳呈祥”象征著婚姻美滿。
然而,龍和鳳凰這兩種上古神獸,原本并不是一對眷侶。在《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話中,鳳凰家族里有鳳鳥、皇鳥、朱雀、青鸞、畢方和玄鳥等神鳥,數量多達十余種。
其中,鳳鳥是兇猛的雄性神鳥,在商代甲骨文里也被稱為“風鳥”,它是古老的風神。
《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鸞鳥又叫青鳥,屬于一種雌性神鳥,生活在“女床之山”。
《大荒西經》記載,天神帝俊駕下有三只神鳥,分別是鳳鳥、皇鳥和鸞鳥。
其中,鳳鳥擅長舞蹈,鸞鳥喜愛歌唱,皇鳥有五彩花紋。“鸞鳳和鳴”的成語告訴我們,鳳鳥和鸞鳥才是天生一對的神鳥眷侶。
象征愛情的青耕鳥
青耕鳥是《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鳥,民間傳說它能夠預示祥瑞。
《山海經·中山經》中記載,青耕鳥居住在堇理山,長得像喜鵲,羽毛是青色的,喙、尾巴和眼睛是白色的。
青耕鳥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它的肉能夠治愈瘟疫和抵抗疾病。與其它上古神鳥不同,青耕鳥是真實存在的一種鳥類。
根據《山海經》描述的外貌,許多專家認為,青耕鳥就是冠斑犀鳥。
現存的冠斑犀鳥已經很少,主要分布在廣西的西南地區。在傣族神話傳說中,冠斑犀鳥是象征愛情的神鳥。這種鳥有一個奇怪的習性,它終身只認一個伴侶,一只鳥死去,另一只鳥便獨自生活。另外,在雌鳥生育幼鳥的時期,雄鳥會把鳥巢完全封閉,只留一個小孔投食。
比翼雙飛的比翼鳥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名句,表現了古人生死相依的愛情觀。
許多人不知道,其實比翼鳥是一種上古神鳥,最早出現在古籍《山海經》。《山海經·西山經》和《山海經·海外南經》都有記載,在結胸國的東方存在一種奇鳥——比翼鳥,也叫蠻蠻。比翼鳥長著一只眼睛、一根翅膀和一條腿,雄性為青色,雌性為紅色。
《山海經》認為,兩只比翼鳥必須結伴才能飛行和生存,天生具有生死相依的奇緣。
在上古時期,比翼鳥還是一種象征祥瑞的神鳥。《拾遺記》里記載,周成王德行廣博,海外邦國曾進獻一對比翼鳥。
晉代《博物志》認為,比翼鳥出現的時刻必是吉辰良日,乘坐比翼鳥可以增壽千年。
貔貅,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中國傳統有裝飾"貔貅"的習俗,貔貅寓意豐富,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古時候人們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
貔貅,又名天祿、辟邪、百解,共四個名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后,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很多中國人佩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此典故。
參考資料:貔貅是怎么從猛獸逐漸變成瑞獸的——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