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不用躲星星。
躲星星意思是本命年這年除夕0點時左右是新年與舊歷交界的時間,陰陽不明,不能出屋。躲星星是對本命年的人,普通人不用躲星星。
躲星當天白日無任何忌諱,晚上早些拉緊窗簾,就寢。不要看見月亮及星光,睡到次日天明即可, 躲星之人當年即可破除祭星。
躲星的原因
本命年躲星避太歲,顧名思義就是在生肖流年大運命犯太歲時的一種趨吉避兇方法,也是不靠外力協助最容易做到的一種。犯太歲的年份容易運勢低、財運差、霉事多、人際關系差容易犯小人、家庭不和睦夫妻關系容易出問題,還是躲星比較好。躲星能夠逢兇化吉,改善人們一年的運勢。
2023本命年躲星幾點到幾點 除夕和立春
本命年躲星避星有兩個時間段
除夕夜晚上
年三十晚上除夕夜躲星避星,躲星避星時間:大年除夕夜晚的11點至正月初一的凌晨一點。2023年是屬牛人的本命年,對于屬牛人來說2023年2月11日(農歷2023年十二月三十日)晚上11點到2023年2月12日凌晨一點躲星避星。
立春晚上
立春日躲春避太歲,比如2023年立春時間是2023年2月3日晚上22點57分,則躲星避太歲是當天晚上的9:50至11:50。
未及時躲星怎么辦
沒有及時有效的避開太歲和躲星,可以請到寺廟里祈求陰陽五行護身符并且隨身攜帶,放在臥室床頭柜、辦公室辦公桌抽屜等柜子里也可以護佑元神,平安吉祥。
躲星是一種的說法,無論何時,做人處事都要小心謹慎才好,不可大意馬虎。不要相信那些沒有根據的事。
躲星的方法 1、按九星下屆日、時躲星或順星,時間為一個時辰。 2、躲星時要把門窗擋嚴,不能有一點光亮,面向躲星的方向靜坐,或燒三支香,放在桌子最前方,用扎有紅布的木(或金屬)斧子
本命年躲星的具體方法如下:
1.選定日子后,這個日子初一或者十五即可。將臥室透明處用紅布遮住,以免光線入室。
2.本人打坐在屋子中央位置,面向年納音長生方位,默默祈禱。
3.其時不能見任何與自己命宮胎元相沖相害的屬相以及動物聲音,也忌諱穿白孝和懷孕女人例假女人。
4.由于本命年煞氣重,最好在躲星時帶上躲星護身吉祥物,防止躲星失敗;而且是根據你的八字運勢定的才有用;這建議到無相銅爐官網一對一定即可。
5.其實躲星就兩個小時。兩個小時過后可以出來就無妨礙了。
所謂“本命年”就是十二年—遇的農歷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比如猴年出生的人,2004年就是他們的本命年。在傳統習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民謠吏是關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寫照。故民間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檻兒年”,即度過本命年如同邁進一道檻兒一樣。每到本命年時,漢族北方各地,不論大人小孩都要買紅腰帶系上,俗稱“扎紅”,小孩還要穿紅背心、紅褲衩,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這種習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節,市場上到處有出售“吉祥帶”“吉祥結”的紅黃綢帶,本命年的人們將之系在腰間、手腕上,這樣便可消解災禍、化兇為吉。 據考證,“本命年”這一說法早在西漢就有了,起源于中國的十二生肖和“崇紅”心理。在中國古代,人們是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天干地支的組合來記住所生的年份,為了便于記憶和推算,人們就采用鼠、牛等十二種動物來與十二地支相對應的方法,每年用其中的一種動物來作為這一年的屬相。而漢民族的本命年就是按照十二生肖屬相循環往復推出來的,它與十二生肖緊密相連。一個人出生的那年是農歷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這一屬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環往復,每過直2年,人們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這樣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為量2歲、24歲、36歲、48歲、60歲……。我國許多民族都有重視老人的60歲生日的習俗,俗稱“花甲”,花甲為一生中第6個本命年,也是干支紀年的一個輪回,須好好慶祝,以此寄托人們企求長壽、健康、吉祥的愿望。 “本命”禁忌,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在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掛紅避邪躲災的傳統。因此人們每逢本命年對紅色就特別鐘愛。本命年的紅色講究應該是源于中國漢民族傳統文化對于紅色的崇拜。紅色辟邪,紅色吉祥,這種觀念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存在,紅色是太陽的顏色,是血的顏色,是火的顏色。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尚紅思想卻沒有變,新年貼紅對聯,漢族的舊式婚禮中新婚的紅嫁衣、紅蓋頭、紅蠟燭、新科的紅榜等等,不論何時何地,人們都要用紅色來增添喜慶。漢民族把紅色視為喜慶、成功、忠勇和正義的象征,尤其認為紅色有驅邪護身的作用。因此在大年三十,人們便早早地穿上紅色內衣,或系上紅色腰帶,有的隨身佩帶的飾物也用紅絲繩系掛,來迎接自己的本命年。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這些為本命年辟邪的紅色什物就是什么常說的“本命紅”。 人逢本命年還有拜祭“本命神”的風俗,以求延壽。本命神的說法來源于道教。道教吸收民間流行的“本命”說法,提出“本命星”、“本命年”“本命日”的理論。凡本人的出生年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自然與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有著天然的親和關系。對于本命神,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統稱為六十甲子神。以甲子年為首,六十年內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本命神。如民族英雄岳飛生于公元一一零三年,夏歷癸未年,他的本命星君為“癸未太歲魏仁二大將軍”。按照道教說法,修真煉性須致力于本命元辰,本命年或平常年份禮拜本命元辰,會消災獲福,成為一種習俗流傳至今。 關于“本命年”的說法,不是漢民族所獨有的,其實在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中也有類似的說法。按藏族舊的說法,每人均有兇日和吉日,這是按生辰算出來的。人們主為,藏歷的每一個地支終了,第二個地支了于始時是一個“朵”(意為坎,即兇年)所以每個人的13歲、25歲、37歲(以此類推)那年忌諱出門和同生生接觸,只宜多念經多放布施,才能避免災難降臨。而對于我國的契丹少數民族來說,過“本命年”這一習俗最初是契丹人慶祝始生的一種風俗。在遼代,過“本命年”又稱再生禮或復誕禮,因遼代時已經用12生肖紀年,每12年生肖輪回一次,到了屬于每人出生生肖這—年,就要舉行儀式紀念自己的始生,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 總的來說,本命年是福是禍或者是與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本命年順著一順百順,鴻運當頭,勢不可當;背著到處是關口,滿眼皆門坎,霉運到家的說法,目前還尚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命年是兇年的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但在本命年,人們是常常會遇到很多不遂心的事,或者做一些荒唐事,這讓人覺得很蹊蹺,這種“本命”現象在民俗研究中還是一個空白。故往往過本命年的人們就很擔心自己這一年的運勢,想用什么辦法越過這道檻是大多數人的本命年最大的事。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每逢年關將至時,商家就充分利用人們趨吉避兇的心理特點,大力宣傳“本命年”商品——比如什么紅內衣、紅內褲等等,抓住商機賺大錢。如今的本命年已和我國傳統其它的一些習俗一樣,失去了其固有的意義,淪為了商家宣傳的一種喙頭。而我們大多數人則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而從眾于這種潮流,或者當它是一種新的時尚o“本命年”穿紅衣服、系紅腰帶也不單純是為了“辟邪”,它成了一種流行的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