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財魚白點病
病原體為小瓜蟲,熱帶魚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癥狀和病變
患病初期,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散布,病魚雖照常覓食,但常聚集在魚缸的角上互相擠擦。
幾天后白點布滿全身,病魚常呆滯狀浮在水面,嚴重的全身似灑滿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節發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活餌的尾部下容易流行。
此病傳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時治療會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細菌感染,嚴重時,藥物無效,會大批死亡。
要及早治療。
治療方法
A、提高水溫至28攝氏度,數天后小瓜蟲破裂脫落。
這時更換新水,保持水溫,病魚基本上會痊愈。
B、選用0.05%~0.07%濃度的紅汞溶液,水魚病魚5~15分鐘,持續2~3天,效果良好。
C、尿磚,將新磚在尿液中浸泡24小時,晾干后放入病魚的水族相中,數日后就能見效。
水霉病
又叫白毛病,病原體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魚體的傷口和魚卵上,是較常見的魚病。病因主要是魚體受傷,鱗片脫落等,導致病菌侵入傷口,病因:在捕撈、運輸時魚體受到外傷或寄生蟲使魚的皮膚受傷后被霉菌孢子侵入從而感染。
病原體:水霉屬、綿霉屬等水生霉菌。
癥狀和病變
魚剛染上病時看不出什么癥狀。一旦發現魚體長“白毛”時,菌絲已侵入魚體傷口,蔓延到肌肉組織間隙之中。隨著病情發展,患處肌肉腐爛,食欲減退,最終死亡。這種疾病在一年四季內都可發生。為了防止水霉病的發生,除應注意*作時盡量防止損傷魚體和被寄生蟲咬傷之外,還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鹽,以抑制水霉病的發生。魚體長出“白毛”,呈灰白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同時病魚食欲減退,最后死亡。
治療方法
A、用食鹽250克加小蘇打250克混合液潑灑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魚缸,堅持數次,效果顯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0.3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鐘,數日后可見菌絲脫落。1、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
C、特效藥百萬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鐘。
D、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加上1%的鹽水混合后將招財魚病魚浸泡20-30分鐘。
E、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并且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水霉菌。
外寄生蟲就用高錳酸鉀,先把高錳酸鉀溶解到杯子里,慢慢倒進魚缸里,微紫色就可以了,記得關燈,光照會叫高錳酸鉀失效。
加溫30-32度 下鹽 一般幾天就脫落了
換水,用高錳酸鉀水泡缸半小時以上,再在換過的清水里加上“爛肉康”或是一大把食鹽,很快會好的。“爛肉康”在魚店有賣。
魚有病真的很難治好的,因為病魚的體質都是很虛弱的,如果用藥不當的話魚病會更嚴重。魚病主要是水質長期不好引起的,就好像人一樣如果長期生活在空氣不好的環境里也是很容易有病的。如果希望魚健康少有病,保持水的無毒、穩定和清晰是關鍵的問題。現在大都是采用裸缸養魚,裸缸的好處是清理很方便,污物不容易堆積在缸底。但由于缸內缺少硝化菌附生面積,硝化菌很少自清能力有限,如果魚的密度大喂食多,又不能及時吸取魚便的話,許多時候水體都很容易混濁的。也由于魚的BB得不到硝化菌及時的分解轉化,使得缸里的氨氮物質超標,魚很容易有病甚至死亡。永清過濾系統,通過在缸內的生化網板及底砂大量地培養硝化菌及時分解處理魚便,把魚便的氨清除。而在網板下產生定向水流把臟東西引導到抽水口被抽出過濾掉,從而保持水體無毒、穩定和清晰的,使魚健康而少生病,并可根除魚缸長青苔、綠藻。百度永清過濾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