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 亦稱“經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用“一”和“--”符號,每卦由三爻組成;以“一”為陽,以“--”為陰。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注:因條件限制,不能完成名稱符號)《易經》六十四卦皆由八卦兩兩相重組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易傳》作者認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每封又象征多種事物,并認為“乾”、“坤”兩卦在“八卦”中占特別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
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要看你想解釋什么,有關于五行的,又過于天干地支的,有關于東西南北方位的……
下面是比較簡單的一種。
現在一般都用的是后天八卦了,就給你張后天八卦圖吧。注意八卦圖和我們平時的地圖是不一樣的,八卦圖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八卦圖
THE EIGHT DIAGRAMS
它是中國古代儒家論述萬物變化的重要經典--《周易》中用的八種基本圖形,亦稱八卦,用“-”和“--”符號組成。名稱是:
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
兌。
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以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認為陰、陽兩種的相互作用是產生萬物的根源,乾、坤兩卦則在“八卦”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太極和八卦組合成了太極八卦圖,它又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認為,太極八卦意為神通廣大,鎮懾邪惡。
科學太極八卦圖與技能互相轉化原理
科學太極八卦圖,描繪了《易經》陰陽理論中陰陽交感生萬物的道理;質能互相轉化原理闡述了能量平衡創生物質的原理。二者經過比照輝映確是驚人的契合乃至完全一致,也充分證明了同是真理必然產生殊途同歸的結果。在這里,將《易經》中的陰陽兩儀與質能轉化原理中的基本高低能位相比較,可以這樣認為:陰儀即是基本低能位,陽儀即是基本高能位,二者通稱為一個階能位。單一陰儀和陽儀的結合形式是少陽與少陰,也就是單個的基本高低能位只能構成基本能量系統,平衡后創生了基本物質粒子--質量子。因平衡旋向有正反,導致質量子有兩種形式,就是極性不同的正反質量子,如若視少陽為正質量子,少陰就是反質量子,它們是最簡單的第一層次物質,稱謂一重物質。假若宇宙間只有一階能位和一重物質,那么宇宙的具體模式將是少陰和少陽構成的兩儀整體結構,上下為少陽,右左為少陰。
陰儀和陽儀的二重結合有四種形式,即《易經》中的四象。老陰和老陽不是物質是二階能位,少陰和少陽是一重物質。四象整體是二階能位一重物質的混合系統,平衡后創生了第二層次物質系統,稱謂二重物質系統。假若宇宙只有二重物質所構成,宇宙的具體模式圖象將是四象的整體結構圖示。
陰儀和陽儀的三重結合有八種形式,即《易經》中的八卦,八卦的整體圖示如前所描繪的科學八卦圖5所示。其中的乾和坤分別是三階高低能位,其余六卦是具有三階能位一重物質的離子態物質,兌、離、巽是三種形式的三階一重陽離子,震、坎、艮是三階一重陰離子,其中兌與巽都是陽離子,震與艮都是陰離子,但它們的爻位不同互為同性反向的離子。八個卦對稱比較,乾和坤不是物質是兩種異性無形的三階能位,兌與艮,震與巽,離與坎都是異性反向的等離子。八卦的整體是十二塊陰和十二塊陽的三重結合,構成了三階能量系統,平衡后創生了第三層次物質系統,稱謂三重物質系統,如若構成宇宙,其具體模式將如科學八卦圖所示。當然,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等等,都可以與質能互相轉化原理一一對應,并且高層次物質系統是低層次物質系統經過高層次能位作用達到平衡而創生。例如太陽系就是太陽本身與行星系統之間的能位差構成了太陽系級的能量系統,它們的高低能位互相作用達到平衡創生了太陽系物質系統。
從兩儀、四象到八卦,其中的陰儀、陽儀、老陰、老陽、乾、坤都是不同階次的高低能位,分別可以構成由低階到高階的能量系統;少陰、少陽、整體兩儀、整體四象、整體八卦是由簡至繁的物質系統;兌、離、震、巽、坎、艮都是能量和物質相混合的陰陽離子態所構成。科學太極八卦圖,圖示了質能互相轉化原理,可以概括神秘玄奧的大自然發展莼?淖芊ㄔ蠔妥芄媛桑?親勻皇瀾繽蚴巒蛭锏淖芡計住?br> 前邊引言中提到,現代科學宏觀理論和微觀理論還未完全整合和統一,因此近年來不少學者都在探討大統一論、大統一力,大統一模型,以此求得適合兩者的統一答案,但時至今日還沒有最終的理想結果。筆者認為易經陰陽理論與質能轉化原理的融合體現了上述問題的統一性。
質能互相轉化原理中,能量平衡創生物質、物質失衡轉化為能量,這是《易經》中無極生太極、太極還無極的過程。特別是各階能量系統的平衡,創生了質量子到宇宙的所有系列的物質系統,這一過程密切符合了太極生萬物的道理。這種創生物質的陰陽論和能量平衡論,是創生微觀至宏觀所有物質的大統一論。兩種理論的結合更加完善了這一理論。
在科學太極八卦圖中,將陰儀視為基本低能位、陽儀視為基本高能位,因此陰陽魚描繪了能量平衡創生萬事萬物的總法則,八卦象則描繪了,能量平衡創生物質的具體結構的總規律,所以科學太極八卦圖是描繪微觀至宏觀所有物質創生的大統一模型。
關于四種基本力,電磁力、弱作用力、強作用力和萬有引力。這四種力在科學太極八卦圖中的具體表現是:除乾坤之外其余六卦中都有一陰一陽組成的少陰或少陽。少陰或少陽都是單一的基本高低能位間的平衡力結合而成,這種基本平衡力,因平衡方向有正反,故而有極性,所以它是有極性的電磁力。八卦圖相鄰卦之間如乾兌、兌震、坎坤、坤艮、艮巽、離乾六對卦間都有單一的陰陽結合力,這個力是構成同一物質相鄰離子間的平衡力,因平衡范圍小,作用力度不大,應是弱作用力。弱作用力與電磁力都是單純的陰陽之間或者說基本高低能位之間的基本結合力,故性質相同,現代科學也已證明二者是統一的電弱作用力。八卦象中對稱卦間,如乾坤、兌艮、震巽、坎離四對卦之間,還有四陰卦與四陽卦之間,四陰儀卦與四陽儀卦之間,都是互有陰陽全部對應緊密結合的合力,或者說是構成物質正反離子間互有的全部基本高低能位平衡的合力。這個力平衡范圍較大,因是全部基本力的合力,力度強大應是強作用力。強作用力因是離子間互有陰陽的合力,故不顯示極性。另外兩儀整體物質之間,四象整體物質之間,八卦整體物質之間,還有兩儀、四象、八卦各層次物質之間都互有陰陽的結合力,這種自成系統相互獨立的所有物質間基本高低能位平衡的合力應是萬有引力。這個力的作用強度和作用范圍隨著物質增多而增大,又是物質間互有陰陽結合的合力,故而是長程的無極性的力。
以上四種基本力雖然形式不同,但都是高低能位的平衡力,或者說是陰陽結合力,因此四種基本力的統一力應是高低能位的平衡力,歸根結底是不同形式的基本高低能位相互作用的平衡力。
當然,陰陽理論和質能互相轉化原理還可以解釋更多的科學難題以及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不明現象,例如測不準原理為什么是自然法則;光速在物質世界中為什么不可超越;黑洞是什么;何為時空;宇宙的有限與無限等難題。還有人體特異功能、氣功、飛碟等不明現象。但由于篇幅所限也不是本文涉及及范圍,故不在此贅述。
“太極”是由紅黃藍三種基本粒子組成的統一場,是萬物所從一而出的“眾妙之門”,是終極的宇宙本源。雖內涵陰陽能量子,但總的本體、本質、本理是“○”。為了表示其“○”中涵陰陽正負能量,亦用“○”表示“○”,謂之“無極而太極”。
“八卦”是由紅黃藍粒子組成的太陽光子(即紅、橙、黃、綠、藍、靛、紫、紺八色光子),太陽光是八卦光。八卦光是組成電子、質子、中子、原子、分子、天體、人體的直接能量子。由八卦光組成的宇宙萬物皆分八卦。八卦光是八卦能量子。八卦能量和宇宙萬物通過E=mc2 公式互相轉代。
太極生八卦,八卦歸太極。宇宙就是這樣一個物質化、生命化、陰陽化、辯證化是太極八卦圖。
八色光子是太極八卦圖,由此組成的電子、原子、天體、人體是太極八卦圖。男女是太極八卦圖,人體之左右兩半是太極八卦圖,地球之東西兩半球和人體之左右兩半一樣,是一個典型而美麗的太極八卦圖。
男女的生理、心理、功能是相反的、互補的,地球東西兩半球的人類,其生理、心理、功能及由此產生的棈神文化亦是相反的、互補的。二者如同人的兩半身、兩半腦一樣,相反相成,缺一不可。
現代科學是西方科學。西方科學和東方文化一樣,都是局部的、地區性的、片面的、狹隘的、殘缺不全的半球文化,二者皆未包括對方,都不是包羅東西古今全部文化要素的地球文化、世界文化。
卦六十四卦象意 乾宮八卦象意乾為天:天外有天。萬里無云的天,九重天。澤天決:天上云層之上看不到的水氣,或稱為天河決口涌出的天水。火天大有:遠在云層之外太陽。雷天大壯:云層之上的雷,只聞雷聲不見閃電。風天小畜:云層之上高遠處的風,而地面上感覺不到風。水天需:天河、銀河。山天大畜:天上象山狀的云。地天泰:天上的塵埃,隨水降落于大地。 兌宮八卦象意天澤履:天下有水。空中的云,云行雨施尚未下落的階段。兌為澤:兌卦是靜態的水,所以叫澤。重兌是水不停下落的象。火澤睽:下兌為大海,上離為太陽,睽就是大海日出象。太海咬纏著太陽,太陽灼燒著大海,相互搏斗,故睽卦有爭吵意。雷澤歸妹:天上打雷,空中下雨。風澤中孚:海上生風,水中行船。水澤節:水連續不斷的從出水口流出。山澤損:露出海面的山,即海島。地澤臨:水面上有土,形成沼澤。 天火同人:天空中的太陽。澤火革:海水下面的火的活動。離為火:一片火,太陽。雷火豐:打雷閃電交加。風火家人:火木風三者的關系。有木生火,火借風勢。水火既濟:流水下的火,形成溫泉。山火賁:山中火的活動,未爆發的火山。地火明夷:地下火的活動,也指太陽在大的另一方,未升起。 震宮八卦象意天雷無妄:天空中云層的雷,動地而不驚天。澤雷隨:下雨中打雷,雷在雨下。火雷噬嗑:電閃雷鳴。震為雷:震卦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宇宙起源的動力。風雷益:震卦的力量向外發射,巽是力量的運行方向。水雷屯:水向下落的象意。山雷頤:山中的震動,山外有感覺。地雷復:地中的雷,地心的震動,復指兩次才能到達地表,第一次地表無感覺。 巽宮八卦的象意天風媾:天空中的風,巽在下,故天變化先通過風的變化顯示。澤風大過:大海中的風,表面平靜。火風鼎:太陽風,后天形成太陽后,能量的發散,也指火下有風吹。雷風恒:震為能量的源,巽為能量的傳播,宇宙形成后,能量向內傳播的象意。巽為風:巽為能量的傳播,波動傳播,象風。水風井:坎為流水,象河流,巽為能量傳播,河流表面就象有旋渦。山風蠱:山中有風,山中有能量傳播。地風升:風行地下,能量在地中傳播。 坎宮八卦的象意天水訟:天西行,水東流;天高水低。澤水困:流動水進入水庫,困。火水未濟:火炎上水潤下,越行越遠。雷水解:河流中的能量震動,雷電擊中河流。風水渙:河流上有能量經過,一般在河道彎曲處。坎為水:河水下泄。山水蒙:山上流下的水,山邊的泉水。地水師:地中水,師是會聚意,地中水要流到地面,就要不斷積聚。 艮宮八卦象意天山遁:天空下的高山。澤上咸:山上的下雨,山的水池。火山旅:山上日出,火山噴發。雷山小過:山上打雷,山上有能量產生。風山漸:山頂風吹過。水山蹇:山后水流。艮為山:山連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地山謙:山上可耕地。 坤宮八卦的象意天地否:天高地廣,天地不交。澤地萃:地上有水積聚,水草地。火地晉:太陽不為人覺察的從地平線升起,也指火后余燼。雷地豫:平地一聲雷。風地觀:風行大地。水地比:地面平行的兩條河,比相鄰意。山地剝:山下可耕地。坤為地:大地,平地。
第一卦 乾乾為天乾上乾下 第二卦 坤坤為地坤上坤下
第三卦 屯水雷屯坎上震下 第四卦 蒙山水蒙艮上坎下
第五卦 需水天需坎上乾下 第六卦 訟天水訟乾上坎下
第七卦 師地水師坤上坎下 第八卦 比水地比坎上坤下
第九卦 小畜風天小畜巽上乾下 第十卦 履天澤履乾上兌下
第十一卦 泰天地泰坤上乾下 第十二卦 否地天否乾上坤下
第十三卦 同人天火同人乾上離下 第十四卦 大有火天大有離上乾下
第十五卦 謙地山謙坤上艮下 第十六卦 豫雷地豫震上坤下
第十七卦 隨澤雷隨兌上震下 第十八卦 蠱山風蠱艮上巽下
第十九卦 臨地澤臨坤上兌下 第二十卦 觀風地觀巽上坤下
第二十一卦 噬嗑火雷噬嗑離上震下 第二十二卦 賁山火賁艮上離下
第二十三 卦剝山地剝艮上坤下 第二十四卦 復地雷復坤上震下
第二十五卦 無妄天雷無妄乾上震下 第二十六卦 大畜山天大畜艮上乾下
第二十七 卦頤山雷頤艮上震下 第二十八 卦大過澤風大過兌上巽下
第二十九卦 坎坎為水坎上坎下 第三十卦 離離為火離上離下
第三十一卦 咸澤山咸兌上艮下 第三十二卦 恒雷風恒震上巽下
第三十三卦 遁天山遁乾上艮下 第三十四卦 大壯雷天大壯震上乾下
第三十五卦 晉火地晉離上坤下 第三十六卦 明夷地火明夷坤上離下
第三十七卦 家人風火家人巽上離下 第三十八卦 睽火澤睽離上兌下
第三十九卦 蹇水山蹇坎上艮下 第四十卦 解雷水解震上坎下
第四十一卦 損山澤損艮上兌下 第四十二卦 益風雷益巽上震下
第四十三卦 夬澤天夬兌上乾下 第四十四卦 姤天風姤乾上巽下
第四十五卦 萃澤地萃兌上坤下 第四十六卦 升地風升坤上巽下
第四十七卦 困澤水困兌上坎下 第四十八卦 井水風井坎上巽下
第四十九卦 革澤火革兌上離下 第五十卦 鼎火風鼎離上巽下
第五十一卦 震震為雷震上震下 第五十二卦 艮艮為山艮上艮下
第五十三卦 漸風山漸巽上艮下 第五十四卦 歸妹雷澤歸妹震上兌下
第五十五卦 豐雷火豐震上離下 五十六卦 旅火山旅離上艮下
第五十七卦 巽巽為風巽上巽下 第五十八卦 兌兌為澤兌上兌下
第五十九卦 渙風水渙巽上坎下 第六十卦 節水澤節坎上兌下
第六十一卦 中孚風澤中孚巽上兌下 第六十二卦 小過雷山小過震上艮下
第六十三卦 既濟水火既濟坎上離下 第六十四卦 未濟火水未濟離上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