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官方查詢。人的心理特性是不能被直接觀察到的,而且還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但是任何一種心理特性總會以一定的行為表現出來。
心理測驗就是讓人們在測驗時產生某些行為,即個體對測驗題目的反應,并根據這些行為反應來推論其相應的心理特性。心理測驗在理論和方法上目前還不很成熟,測驗的結果也不能簡單地作為衡量智力和人格的指標。
2023年10月8日,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文化和旅游部印發通知,部署各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進一步加強網絡游戲市場執法監管。據悉,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各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會同行業管理部門。
重點針對時段時長限制、實名注冊和登錄等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管理措施落實情況,加大轄區內網絡游戲企業的執法檢查頻次和力度;加強網絡巡查,嚴查擅自上網出版的網絡游戲;加強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游藝所等相關文化市場領域執法監管,防止未成年人違規進入營業場所。
文心雕龍心理檔案測評軟件系統,除根據年齡、心理特征的而所需的人格、氣質、心理健康、情緒、興趣、家庭環境、父母教養方式等人格和制作能力量表。
軟件不好用,還是問題調查比較好 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表(UPI ) UPI 是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的簡稱。UPI是為了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編制的大學生精神衛生、心理健康調查表。該表由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樊富珉從日本引進,并對UPI的有關條目、篩選標準、實施過程等進行了較為系統的修訂。目前,國內有許多大學的心理咨詢機構常備并每年使用。
編輯本段UPI測試的作用
1) 全面掌握和了解新生入學時的心理健康狀態,為學校制定有關教育管理政策提供參考資料; 2) 做到早期發現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并向他們提供及時的幫助和必要的治療; 3) 起到心理衛生的宣傳作用,有助于學生了解心理問題的表現、增強心理保健的意識。 4) 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手段和工具。 以下是
編輯本段UPI調查表樣式
: 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姓名 出生年月 民族 小學所在 地 省 縣 入學動機: (在符合你想法的問題上劃“0”數量不限) 1、為了振興中華 2、為了社會發展人類進步 3、想做學問 4、想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能 5、想提高自己的教養水平 6、為出國打基礎 7、為了今后就職方便 8、由于父母老師的規勸 9、想過幾年自由的日子 10、想參加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 11、對結婚有利 12、其它 學號 所在系 系 專業 高中所在 地 班號 現住址 樓 號 高中畢業時間 性別 家庭住址
編輯本段家庭情況調查
Ⅰ)父親:( )歲 職業: 文化程度: 健康狀況: Ⅱ)母親:( )歲 職業: 文化程度: 健康狀況: Ⅲ)兄弟姐妹:兄( )人 身份: 文化程度: 健康狀況: 姐( )人 身份: 文化程度: 健康狀況: 妹( )人 弟( )人 即往病史 Ⅰ)難產、早產、肺炎、肝炎、結核 Ⅱ)腦炎、腦膜炎、痙攣、頭部外傷 Ⅲ)其他( ) 你的近親中,有精神衛生方面的問題嗎?有 無 (有病、中毒、、去向不明等) 如果有,是父母、兄弟、祖父母、叔舅、姑姨表兄弟、堂兄弟 錄取的專業和自己的愿望 1、非常符合、滿意 2、比較滿意 3、一般 4、不太滿意 5、相差太遠,很不滿意 6、無所謂 你的第一志愿是: 大學 專業 興趣、愛好、特長: 是否做過心理測驗: 是 否 何時做過何種心理測驗: 智力測驗 年 人格測驗 年 其他 年 以下問題是為了解你的健康狀況并為了增進你的身心健康而設計的調查。
編輯本段身心健康調查
請你按照題號順序閱讀,在你最近一年中,常常感覺到、體驗到的項目的題號上劃“0”。 為了使你順利完成大學學業,身心健康地去迎接新的生活,請你真實的填寫。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的咨詢人員將以滿腔的熱情和愛心,以及嚴守秘密的職業道德,隨時提供你所期待的幫助。 1食欲不振 2惡心、胃口難受、肚子痛 3、容易拉肚子或便秘 4關注心悸和脈搏 5身體健康狀況良好 16常常失眠 17頭痛 18脖子、肩膀酸痛 19胸痛憋悶 20總是朝氣蓬勃 31為臉紅而苦惱 32口吃,聲音發顫 33身體忽冷忽熱 34注意排尿和性器官 35心情開朗 46身體倦乏 47一著急就出冷汗 48站起來就頭暈 49昏迷或抽風 50人緣好受歡迎 6牢騷和不滿多 7父母期望過高 8自己的過去和家庭是不幸的 9過于擔心將來的事情 10不想見人 21氣量過小 22愛操心 23焦燥不安 24容易動怒 25想輕生 36莫名其妙地不安 37一個人獨處時感到不安 38缺乏自信心 39為事畏首畏尾 40容易被人誤解 51過于拘泥 52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 53對臟很在乎 54擺脫不了毫無意義的想法 55覺得自己有怪氣味 11覺得自己不是自己 12缺乏熱情和積極性 13悲觀 14思想不集中 15情緒起伏過大 26對任何事都沒興趣 27記憶力減退 28缺乏耐力 29缺乏決斷能力 30過于依賴別人 41不相信別人 42過于猜疑 43厭惡交往 44感到自卑 45杞人憂天 56別人在自己背后說壞話 57總注意周圍的人 58在乎別人視線 59覺得別人輕視自己 60情緒易被破壞 至今為止,你感到在自身健康方面有問題嗎? 有 沒有 曾經覺得心理衛生方面有問題嗎? 有 沒有 至今為止,你曾經接受過心理的咨詢和治療嗎? 有 沒有 如果你有健康或心理衛生方面想要咨詢的問題,請寫在后面。另外,上述1~60問中有想咨詢的問題,請寫下問題的題號。
“心理測評”一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我們日常一般看到的趣味性心理測試題,但它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心理測評,帶有一定的娛樂性。心理測評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測試方法,它是指通過一系列手段,將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數量化,來衡量個體心理因素水平和個體心理差異差異的一種科學測量方法。按測評的內容、對象特點、表現形式、目的、時間、要求等分為若干種類。主要是各機關、企業、組織等用來選拔人才、安置崗位,以及對一個人進行診斷、評價、輔助咨詢的一種手段,它包含能力測試、人格測試和興趣測試等。
心理學中的心理測評是很重要的,可以綜合評價人的各個素質,可以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現在心理測評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選拔人才:職業測驗在國外的應用非常廣泛。在專業性較強的領域,要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能勝任,需要通過心理測量來選拔專業人才。
(2)人員安置:主要在教育、職業選擇方面的應用。如對已入學的學生要因材施教,對部隊的戰士要按特長分配兵種,按工人的能力分配不同的工作,均需要心理測量來輔助,讓人才更好地得到利用和發揮作用。
(3)診斷疾病:在醫學上,對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精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兒童發育狀況的評定等。
(4)預測和評估:包括心理健康狀況的預測和評估,創造能力的評估和預測,專業成就的預測、新環境的適應能力預測和評估等。
(5)心理咨詢和治療:探討來咨詢者的心理特點及潛在的心理困擾,以便作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和治療。
(6)科學研究:搜集資料,建立或檢驗假說。
心理測評可以從個體的智力、能力傾向、創造力、人格、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對個體進行全面的描述,說明個體的心理特性和行為。同時可以對同一個人的不同心理特征間的差異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其相對優勢和不足,發現行為變化的原因,為決策提供信息。
心理測評可以確定個體間的差異,并由此來預測不同個體在將來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差別,或推測個體在某個領域未來成功的可能性。
心理測評可以評價個體在學習或能力上的差異,人格的特點以及相對長處和弱點,評價兒童已達到的發展階段等。
心理測評的結果可以為客觀、全面、科學、定量化地選拔人才提供依據。因為它可以預測個體從事某種活動的適宜性,進而提高人才選拔的效率與準確性。心理測評可以了解個體的能力、人格和心理健康等心理特征,從而為因材施教或人盡其才提供依據。
心理測評的作用是廣泛的,那這些作用對我們有什么意義呢?
1、心理測評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
描述 心理測評可以從個體的智力、能力傾向、創造力、人格、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對個體進行全面的描述,說明個體的心理特性和行為。
診斷 心理測評可以對同一個人的不同心理特征間的差異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其相對優勢和不足,發現行為變化的原因,為決策提供信息。
預測 心理測評可以確定個體間的差異,并由此來預測不同的個體在將來的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差別,或推測個體在某個領域未來成功的可能性。
評價 心理測評可以評價個體在學習或能力上的差異,人格的特點以及相對長處和弱點,評價兒童已達到的發展階段等。
選拔 心理測評的結果可以為客觀、全面、科學、定量化地選拔人才提供依據。因為它可以預測個體從事某種活動的適宜性,進而提高人才選拔的效率與準確性。如美國自從1942年制定了飛行員的選拔量表以后,使飛行員的淘汰率由65%下降到36%。
安置 心理測評可以了解個體的能力、人格和心理健康等心理特征,從而為因材施教或人盡其才提供依據。如學校可以依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分班分組,部隊可以依據每個人的特長分配兵種,企業可以將職員安置到與其能力、人格相匹配的部門等。
咨詢 心理測評可以為學校的升學就業咨詢提供參考,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傾向和人格特征,確定最有可能成功的專業或職業,進而作出最佳選擇。心理測評可以為心理咨詢或治療提供參考,幫助人們查明心理問題、障礙或疾病的表現及其原因,進而有針對性地給予心理輔導、咨詢或治療。
2、心理測評在理論研究中的意義:
搜集資料 心理測評是搜集有關心理學資料的一個簡便易行而又較為可靠的方法。例如對智力的個體差異、影響智力發展的因素等問題的研究資料大多是由心理測量獲得的。
建立和檢驗假設 從心理測評的資料中可以發現問題,建立理論假設,并且可通過測量結果進一步來檢驗這些假設,進而推動心理科學的發展。例如智力結構理論的提出和發展,智力測驗就起了重要作用。
實驗分組 在心理學研究中,常用測驗來對被試進行實驗分組,以達到等組化的要求。
3、心理測評在教育領域中的意義:
(1)心理測評是科學教學和學習的良好工具
心理測評可以幫助教師或學生更準確、更客觀、更迅速、更全面地了解學生或自己的心理特點,教師便可因材施教,學生也可選擇適合自己心理特點的學習方式;心理測評既可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又可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為教育過程提供及時有效的反饋信息,一方面可使教師總結自己的經驗與教訓,改進教學,提高教育質量,另一方面可使學生省思和優化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2)心理測評是教育研究和改革的重要手段
心理測評是教育領域中定量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過心理測評可以迅速而大量地搜集學生的信息,從中可以歸納出學生心理發展的普遍規律和特點,從而深化心理學理論研究,進而據此制定出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此外,任何一種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材、新的教學方法和教育實驗的價值,在沒有通過測量檢驗其教育效果之前,都無法科學地評定其價值,而心理測評的結果可以用來評價教育效果,提供客觀的精確的依據,進而衡量它們的價值。因此心理測評是進行教育研究和改革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之一。
心理測評在教育領域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使其作用得到充分而有效地發揮,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心理測評也讓人們知道并了解自己的心理等各方面狀況,這樣使人們不會有各種擔心。
靜態心理普查應包括精神狀態,談話連貫性和對言語的組織反應程度,手勢步態。
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問卷(UPI)
指導語:以下問題是為了了解并增進你的身心健康而設計的調查,請你按照題號順序閱讀,在你最近一年中,常常感覺到、體驗到的項目的題號選擇“是”,沒有感覺過的項目的題號上劃“否”。注意只有兩種選擇。請認真地填寫。
1. 食欲不振
是
否
2.惡心、胃口難受、肚子疼
是
否
3.容易拉肚子或便秘
是
否
4.關注心悸和脈搏
是
否
5.身體健康狀況良好
是
否
6.牢騷和不滿多
是
否
7.父母期望過高
是
否
8.自己的過去和家庭是不幸的
是
否
9.過于擔心將來的事情
是
否
10.不想見人
是
否
11.覺得自己不是自己
是
否
12.缺乏熱情和積極性
是
否
13.悲觀
是
否
14.思想不集中
是
否
15.情緒起伏過大
是
否
16.常常失眠
是
否
17.頭疼
是
否
18.脖子、肩膀酸痛
是
否
19.胸疼憋悶
是
否
20.總是朝氣蓬勃的
是
否
21.氣量小
是
否
22.愛操心
是
否
23.焦躁不安
是
否
24.容易動怒
是
否
25.活著沒意思
是
否
26.對任何事都沒有興趣
是
否
27.記憶力減退
是
否
28.缺乏耐力
是
否
29.缺乏決斷能力
是
否
30.過于依賴別人
是
否
31.為臉紅而苦惱
是
否
32.口吃,聲音發顫
是
否
33.身體忽冷忽熱
是
否
34.注意排尿和性器官
是
否
35.心情開朗
是
否
36.莫名其妙地不安
是
否
37.一個人獨處時感到不安
是
否
38.缺乏自信心
是
否
39.辦事畏首畏尾
是
否
40.容易被人誤解
是
否
41.不相信別人
是
否
42.過于猜疑
是
否
43.厭惡交往
是
否
44.感到自卑
是
否
45.杞人憂天
是
否
46.身體倦乏
是
否
47.一著急就出冷汗
是
否
48.站起來就頭暈
是
否
49.有過失去意識,抽筋
是
否
50.人緣好受歡迎
是
否
51.過于拘泥
是
否
52.為憂郁不決而苦惱
是
否
53.對臟很在乎
是
否
54.擺脫不了毫無意義的想法
是
否
55.覺得自己有怪氣味
是
否
56.別人在自己背后說壞話
是
否
57.總注意周圍的人
是
否
58.在乎別人視線
是
否
59.覺得別人輕視自己
是
否
60.情緒容易被破壞
是
否
61.至今為止,你感到在自身健康方面有問題嗎?
有
沒有
62.曾經覺得心理衛生方面有問題嗎?
有
沒有
63.至今為止,你曾經接受過心理衛生的咨詢和治療嗎?
有
沒有
64.如果你有健康或心理衛生方面想要咨詢的問題,請寫在下面的文本框內
有
沒有
量表簡介: UPI是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的簡稱,是為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而編制的大學生精神衛生、人格健康調查表。該表1966年由日本大學的心理咨詢專家與精神科醫生集體編制而成。為我國高校應用最早也最為廣泛的心理普查量表之一,主要以大學新生為對象,入學時作為心理健康調查而使用。有利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的早期發現,并提供及時的幫助和必要的治療,同時起到心理衛生的宣傳作用,有助于學生了解心理問題的表現,增強心理保健的意識。
UPI測驗完成后,需要計算的只有一個指標,即總分。UPI問卷采用是非式選擇,肯定選擇的題記1分,否定選擇的題記0分,UPI總分的計算規則是將除測偽題以外的其它56個題的得分求和。因此,UPI總分最高為56分,最低為0分。
UPI由以下三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是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聯系辦法、家庭情況、興趣愛好、入學動機等。
第二部分是UPI問卷本身。由 60 個項目構成。其中 4 個項目是測偽尺度(lie scale),其題號是5、20、35、50。其余56個是反映學生的苦惱,焦慮,矛盾等癥狀項目。
第三部分是附加題,主要是了解被測者對自身身心健康狀態的總評價以及是否接受過心理咨詢的治療,有什么咨詢要求。
UPI的篩選標準如下所示:
第一類篩選標準: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者應歸為第一類:
(1) UPI總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
(2) 第25題做肯定選擇者;
(3) 輔助題中同時至少有兩題做肯定選擇者;
(4) 明確提出咨詢要求者(由于此條選擇人數較多,有時不用);
第二類篩選標準: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者應歸為第二類:
(1) UPI總分在20分至25分(包括20分,不包括25分)之間者;
(2) 第8,16,26題中有一題做肯定選擇者;
(3) 輔助題中只有一題作肯定選擇者;
第三類篩選標準:
不屬于第一類和第二類者應歸為第三類。
UPI結果的評價與分類:
第一類學生中, 通過進一步的診斷被認為確有心理衛生問題的學生稱為A類學生, 該類學生需要進行持續的心理咨詢。
沒有嚴重心理衛生問題的學生稱為B類學生,該類學生可作為咨詢機構今后關注的對象。沒有任何心理衛生問題的學生稱為C類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