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般都用的是后天八卦了,就給你張后天八卦圖吧。注意八卦圖和我們平時的地圖是不一樣的,八卦圖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坎 央北
乾 西北
兌 西
坤 西南
離 中南
巽 東南
震 東
艮 東北
日主五行為火,通常說,是屬火命的人。
五行木旺,可以想像,木是生火的。對火當然有幫助,就像得父母長輩照顧一樣。日主生于夏季,是火氣旺的季度,自然火旺。
對于日主過旺的人來說,是不太喜歡別人來生。也就是說火本身是旺的,就不喜歡木來生了。很簡單的道是,任何東西都不能夠過亢,火太旺了可以把木燒光,把土烤焦.....所以適中最好。
上面說的“必須有土助但忌金太多”,按這句話意思,即五行缺土,同時金也很旺。如果土再旺,土就生金,所以有喜和忌兩方面。
這是對你提出的問題講解。不代表我認同對該命八字見解。從這幾個字里看,前后說得有點矛盾。冒犯說一句,說這句話的師父水平一般吧。
八卦符號:
乾:乾三連坤:坤六斷震:震仰盂艮:艮覆碗
離:離中虛坎:坎中滿兌:兌上缺巽:巽下斷
(一)八卦歌訣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二)八卦代數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東北。震:東。
巽:東南。離:南。坤:西南。兌:西。
(四)八卦所屬
乾、兌(金);震、巽(木);坤、艮(土);離(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兌(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離(火),離(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兌(金)。
乾、兌(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離(火),離(火)克乾、兌(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兌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離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個季節的后一個月)
(七)八卦所對應的五行:
金-乾、兌 乾為天,兌為澤
木-震、巽 震為雷,巽為風
土-坤、艮 坤為地,艮為山
水-坎 坎為水
火-離 離為火
五行相生:金水木火土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
乾三連,坤六斷。這個是八卦的記憶口訣。這個口訣是,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是八卦的一個說明。
八卦它是由三個爻組成的,而爻只有兩種,一種是陰爻,一種是陽爻。陰爻是兩個線段組成的,陽爻就是一條橫線。因此陰爻中間是斷開的。一個卦是由三個爻組成的,所以他說坤六斷,說明坤全部是由陰爻組成的,所以有六斷,乾三連指的是三個陽爻。這個是在解釋乾坤兩個父母卦的畫法。
八卦,見于《周易·系辭下》云:“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八卦生自太極、兩儀、四象中,“四象生八卦”。
它也是中國古老文化的深奧概念,是一套用三組陰陽組成的形而上的哲學符號。其深邃的哲理解釋自然、社會現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系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八卦成列的基礎是易象,重卦的基礎則在于爻變,“爻在其中矣”便是易道周流的內在動因。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這兩種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
易經16口訣是辭由象生,象是根本,辭象相成,不可偏廢。相傳,周文王被殷紂王關在羑里,囚禁7年的這段時間里,潛心研究八卦,把“三畫卦”兩兩相疊,組成八八六十四卦,來演繹世間萬物。
這64卦本來是沒有卦辭、爻辭的,就是64個符號,他自己雖然能看懂,但他怕后人不知道這64卦的含義,就為這64卦、384爻注釋上了卦辭、爻辭,來幫助后人弄懂這64卦。
易經的特點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于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易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杰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