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浮圖”,梵語Stupa的略音,正譯為窣堵波,即塔、佛塔,俗稱寶塔。佛塔的層次一般為單數,如五、七、九、十三級等,而以七級為最多,故有“七級浮屠”之稱。
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紀佛教傳人我國以前,我國沒有“塔”,也沒有“塔”字。當梵文的stupa與巴利文見Thupo傳入我國時,曾被音譯為“塔婆”、“佛圖”、“浮圖”、“浮屠”等,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經之用的,亦被意譯為“方墳”、“圓冢”,直到隋唐時,翻譯家才創造出了“塔”字,作為統一的譯名,沿用至今。
其實,“浮屠”本是梵語buddha的音譯,意思即是佛陀,指釋迦牟尼。后來大概因“屠”字令人聯想到“屠宰”等意思不太好的詞語,所以漸漸被音近的“佛陀”取代。而“七級浮屠”的“浮屠”,梵語是buddhastupa,音譯后的略稱也是“浮屠”。所以“浮屠”既解作佛陀亦可解作佛塔。塔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建筑,也是一種紀念、禮拜用的建筑物。塔起源于印度,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最初的塔形狀像墳墓,在方的平臺上砌筑一座半球形的塔身,上面做成各種形狀的塔尖。這樣的塔在古代印度梵語的譯音叫“浮屠”,意思是埋葬佛的墳墓。
看你衣服的顏色吧
粉色
紅色漏財!黑色招財!
看個人喜歡了,一般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