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太歲不用去廟,對著土地拜可以。
拜太歲先要找到供奉太歲的道觀,廣州的有仁威廟,遠一點的有花都新華的圓玄道觀,簡單地準備一些糖果花生,然后求一份太歲衣。
太歲衣的作用有如一份表格,要將自己的名字,年齡及出生年,月,日寫在上面,以知會太歲應保佑哪一人,入觀后先拜太歲統領然后拜當值太歲,最后才拜自己的太歲。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地點:馮安太新星君,在客廳的時間太老,如果家中有神,就直接拜太歲神。
2.擺一張香桌,按照通常祭祖的方式,準備香火,祭品,將生命的太石護身符作為太石牌位。
3.求太老的上帝,為生日點上香和蠟燭,三拜請神后,讀拜太遂書文,祈禱太遂神保佑。
4、閱文焚化,則請太駿保新年星平安,太歲福鎮宅明,安康家庭。
5.臘月二十四日,獻謝太歲,燒太歲福。
6、也可在農歷七月十九日過生日,再祭拜。
7.敬拜太歲需要清楚太歲之神,所以有必要使用敬拜太歲的書文,可以在尋找太歲的書文中獲得符號。
建議一定要找正規道長仁澤易道太歲是古老的漢族民間信仰,源于古代漢族民間的天體崇拜,與歲星(木星)有一定的關系,由道教繼承發展為拜太歲信仰。常見的化煞解厄方法,大多數以在正月初八舉行。當代拜太歲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城隍廟、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廟、蓬瀛仙館等道觀。
一、寺廟拜太歲
去廟宇拜太歲比較簡單。各廟宇拜太歲的流程大同小異,按廟方的安排進行即可。
二、在家拜太歲
1.到就近的道觀請太歲符。
2.日期在農歷正月初八或正月十五。
3.地點:安奉太歲星君,在客廳的流年太歲方。如果家中設有神位,直接在神位拜太歲。
4.設立供桌香案。按照平日祭祖的方式準備香燭、供品,取本命太歲護身符作為祭拜用的太歲牌位。
5.請太歲神。焚香燃燭,拜請值年太歲。三拜請神后,宣讀拜太歲疏文,祈求太歲神護佑。
6.疏文讀畢焚化,再拜請太歲星君保平安,太歲符鎮宅光明,闔家平安萬事興。
7.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祀謝太歲,并燒掉太歲符。
8.也可以在農歷七月十九日太歲誕辰,再拜一次。
拜太歲需要通疏于太歲神,所以要用到拜太歲疏文,疏文可在求取太歲符時一并求取。
太歲運年多憂愁,口舌臨門不自由,疾病纏身小人侵,婚姻錢財莫強求,運逢太歲難行舟,勸君慎重莫遠游。若要破解,請一定找正規道長,防止受騙引來災禍,建議找正規道長仁澤易道
可就近去太歲廟請本命太歲護身符化解犯太歲,如果附近沒有太歲廟,可去中國太歲網奉請。
女士佩戴紫冰銀鑲嵌藍絨晶項墜,男士佩戴紅竹石飾品,之后用“法體鹽,黃金,橘子石,須倫,赤鱬鱗”制作成石碑護身符。并按照農歷生日在結印冊上添加結印:農歷3到5月出生需添加“日足,千與香穗,九虹錦聲”3個結印。農歷6到8月出生的需添加“冰蝶,木靈御幣,竹雀”3個結印。農歷9到11月出生需要添加“八重冰梅,刳舟剡楫,百目靜”3個結印。農歷12到2月出生需添加“渡邊葵蟹,南宮橘末,日足”3個結印。古人將本命年用的飾品與是被護身符和結印3個在一起組成的稱作玄冰風水局,古人認為3種法器在一起可以消除本命年的厄運。
安太歲分為兩種:一種是「壓歲」,另一種是「拜歲」。壓歲是指今年行壞運,依照傳統做法,將自己的生辰八字寫在金紙上,然后放在太歲神相下或香爐下,稱為壓歲,在一年后必須去還歲;另外,將生辰八字用49個銅板壓著,也稱壓歲。如果是為了求好運而安太歲的,稱為「拜歲」, 是將自己的八字寫好,拜太歲求平安好運,然后再將金紙燒掉。太歲爺在一般廟中都有設位,也可以安放家中神佛處,或與灶神一齊,設位貼相一般在正月初九天公生或正月中為之,用清茶、素果,敬奉大吉。謝歲則是在同年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早晨,用花果、清茶拜謝太歲星君,則萬事大吉。
希望可以幫到你
其實很多東西都是從老早之前定下來的,比如拜太歲,人們習慣性的會選擇在正月初八去拜太歲,或者在正月十五之前。到年尾的時候再去還太歲。時間就是定下來的,沒有什么太多講究。而且對于貢品除了有類別上的講究,具體是什么就沒有限制了,我家一年到頭無論什么祭拜祈福都是選擇旺旺食品,主要是把它歸為干果這一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