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沒去過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傳承的悠久歷史中,出現過眾多宗教信仰,這些宗教在自身迅速發展的同時,還為所有教徒的心中都樹立起了一盞明燈,在無形之中指引呵護著眾人成長,令人敬仰。在諸多教派之中,佛教算是我國信徒最多、影響最廣、流傳最久的一個了。佛教中的代表人物,除了釋迦羅尼、佛祖還有觀音等許多神仙。
《觀音贊》中的一句"步步金蓮襯足生,何曾踏著自家底",便將觀音的形象為眾生描繪清楚,在幫人們增長見識的同時,還讓世人對觀音有了屬于自己的認知,十分珍貴。就在不久之前,一個耗資8億的"南海觀音"建造成功,曾被網友質疑浪費錢,如今獲得大量好評,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么呢?
1.三亞得天獨厚的旅游環境
這座"南海觀音"坐落于三亞南山寺景區,修建時間長達6年,耗資整整8億,是整個海南都十分關注的項目之一。當時隨著經濟的發展,百姓兜里都有錢了,就愿意到全國各地去旅游,到各種沒去過的地方四處轉轉,體驗一下異鄉的風土人情。
在這種背景下,海南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海洋島嶼,自然備受旅客喜愛,天南地北的旅客都喜歡來這轉轉,享受生活。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海南的經濟增長迅速,嘗到甜頭之后,便開始加大力度發展旅游行業。憑借著獨特的自然優勢外加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沒幾年的功夫,海南便后居而上,一躍成為旅游大省。
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海南的宗教文化保持的也很好,在海南的四家5A級景區中,就有兩個是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三亞南山寺便是其中之一。南山寺起初建制地點并不在三亞,而是在亞龍灣,但由于當地風景文化與佛教略顯沖突,于是便改到三亞建設。1933年南山寺的建設方案敲定,次年"南山海上觀音"這個方案也通過了審核。
2."南山海上觀音"的建造歷程
1998年時,經過無數工人數年的努力,南山寺終于從荒山上建成,成為了文人墨客紛紛喜愛的特大景點,但"南山海上觀音"卻被擱置一旁,無人光顧。鑒于"南山海上觀音"的施工停滯問題,當地相關部門立刻聯系宗教局,迅速獲得正式批準。
"南山海上觀音"獲得正式批準后,工作人員便馬不停蹄地準備開工。當海上觀音繼續建造的消息傳出之后,各界專家都對此十分關心,甚至不遠萬里的前來幫忙,對"南山海上觀音"的建設提出寶貴意見建議。經過十多次的修改完善之后,"南山海上觀音"終于敲定,以三面佛的設計造型開始建造。
"南山海上觀音"建造時,在東、西、北三面,一面建成一佛,每個佛大致相同,卻各有各的象征。為了保護108米高的佛身質量,專家團隊還決定在表面為觀音穿上一襲"白衣",用白色的合金材料,為觀音穿上了一個15年都不會掉色、粉化、脫落的衣服。
3.寧靜致遠,獲得大量好評
在觀音像的腳下,還建立了一個觀音底座,底座高達30米左右,分為上下兩層,內部由8根金剛護法柱貫穿,以此直接承載整個觀音的重量。在建成竣工時,還有一個業內名人為此觀音像提名"南山海上觀音",它的名號也是由此而來。
2005年時,南山寺寺內人員請了108位業內名聲,前來為海上觀音主持開光典禮,聲勢浩大,對中國的佛教發展與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南山海上觀音"建成總耗時6年,總花費整整8億元,在建成初期,只有部分人知道它的名號,名氣并不大,帶來的經濟效益也不太好,于是便有很多鍵盤俠在網上議論紛紛,對"南山海上觀音"浪費錢這件事,展開激烈討論。
面對眾多網友的口誅筆伐,建筑人員沒有反駁,南山寺僧人沒有反駁,觀音佛像更是沒有反駁,只是靜靜的吸取和接受大家的意見,在這之中加以改良。隨著網上熱度增長,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個耗資8億的觀音像,都想前來一看。可是人們發現,自己剛一看到"南山海上觀音",便被它那種海天潔凈的環境深深吸引,無不內心虔誠,對觀音獻上尊重之情,觀音也用身心平靜為代價,回復了人們。
"瓶中甘露常遍灑, 手內楊枝不計秋",用《觀音菩薩偈》中的這句話,來形容"南山海上觀音"是再合適不過的了。面對網友們的口誅筆伐,海上觀音并沒有說些什么,而是欣然接受,并且用自己寧靜祥和的一目,面對世人,讓世人的身心都能得到洗禮,獲得大量好評。故事至此結束,那么關于耗資8億的"南海觀音",曾被網友質疑浪費錢,如今獲得大量好評這件事,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
海南省三亞市南山寺南山寺位于海南省三亞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區內的“佛教文化公園”中。據史志所載,三亞南山即菩薩長居之“補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稱,故瓊州歷來即有觀音出巡南海之說。南山側望之東瑁西瑁二島,相傳即觀音挑土老祖宗遺跡,唐天寶年間,律宗祖師鑒真曾五次東渡日本受阻,登陸南山弘法,得觀音菩薩護持,第六次東渡成功。其后,日本遣唐僧東密祖師弘法大師西來求法,亦為臺風阻至南山,得觀音加持,經泉州至長安求法成就。《崖州志》載:“光緒六年(1881年),三亞鴨仔塘村(南山東南麓)忽自產蓮花,葉甚茂,三年乃謝。光緒二十三年,復產,愈產愈甚,至今愈茂。”由此可見南山與佛門之殊勝因緣。
南山居瓊州之南,山高五百余米,形似巨鰲,又若觀音菩薩慈航普渡坐騎之相。山勢迤邐疊翠,丘除環抱,祥云繚繞;面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實有海天佛國氣象。1993年,經阮崇武先生倡議,中國國務宗教局、中國佛教協會同意,海南省正式批準興建南山寺,先后又批準在寺側興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108米觀音巨型銅像。山之毗鄰,左為天涯海角,右為大東海,蓋“大生態、大文化、大環保”之大悲曼荼羅也。
南山寺占地400畝,仿唐風格,建有仁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鐘鼓樓、轉輪藏、法堂、觀音院、悲田院等,依山就勢,錯落有致,莊嚴肅穆,清凈幽雅。入其境若入真觀音菩薩說法之道場。南山寺于1995年11月奠基動工,建設者以大毅力智慧克服重重困難,為時兩年半,大雄寶殿、兜北內院、仁王殿大功初成,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親筆題寫“南山寺”和“海天叢林”。恰逢1998年佛教傳入中國二千年紀念年,觀音南巡,法云南被,爰于4月12日,隆重舉行盛大祝圣祈福觀音大法會。并泐碑頌告:“謀者建者,施者受者,無不解脫,悉入大悲性海,功德無量,普皆回向。
南山寺是一座仿古盛唐風格居山面海大型寺院。整個氣勢恢宏,為中國50年來新建最大道場,也是南國規模最大寺廟。園內景致與雕塑相協調,建筑與綠化相融合,既規整肅穆,又幽雅清凈。名山、名寺、名僧,閃相輝映,相得益彰。仁王殿內供奉寺廟門神哼哈二將,明清后,這種殿式建筑逐漸演變成牌坊式建筑——山門。天王殿當中供奉天冠彌勒和兩個侍者,兩旁立護法神四大天王。天王殿兩側分別是鐘樓和轉輪藏。從天王殿穿過游廊,便可進入大雄寶殿,殿內供奉主尊為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藥師佛,還有文殊、普賢、迦葉、阿難、帝釋、梵天、兩尊供養菩薩和十六羅漢塑像。
“不二法門”是一個由大型唐代風格六樓、建筑、群像雕塑、經幢、石刻、浮雕、園林組成的景點。這里的每個小品與建筑都體現出佛家思想精髓——“不二”理念。不二法門廣場被高大的的木棉樹和鮮紅的木棉花簇擁著,廣場里建須彌山,須彌山住眾多護法天神。繞過須彌山,便進入“圓通經幢”,其四周是“天部”群像雕塑。由經幢前行,便見“天女散花”石刻,石刻之后是一尊高大的“達摩面壁”浮雕。達摩在嵩山少林面壁九年,被尊為西天禪宗第28祖、中國禪宗初祖。
從不二法門廣場下到曲橋,便是面積為2200玉米的“八寶蓮池”,仿海義世界而建,內有各種珊瑚石、海藻、水下燈具及琉璃制品,也有形態各異熱帶海洋觀賞魚穿梭其間,在燈光照射下,讓人仿佛置身于神奇海底世界。沿著曲橋前行一尊巨大“耳根圓通”石刻,“耳根圓通”1象徵觀菩薩修煉法門,“聞聲救苦”,遍及十方。“耳根圓通”旁邊,建成有觀音閣,閣上安放一尊金碧輝煌的金玉觀音,高3.8米,造價約人民幣1. 9億元,觀音閣一側是“寶瓶凈水”雕刻,另一側是種滿蓮花的蓮花池。蓮花素來被佛教信徒視為圣物,認為它能啟迪人們不為外物所役,“出淤泥而不染”。花架對面是巨大“慈般普渡”木雕,木雕旁是刻滿書法的碑亭和觀音菩薩的坐具——“蓮花寶座”石刻。由茶社前行星期達300米的《心經》石刻前是紫竹林。
由“吉祥如意”石刻拾級而上,是古色古香吉祥鐘亭,內有一座高1.8米,重0.8噸的鑄銅大鐘,遇上重大節慶日,這里便有隆重的撞鐘儀式,祈福消災。由吉祥鐘亭向前,穿過茂林修竹,便可見仿古竹簡巨幅石刻,上刻《吉祥經》。吉祥經周圍布滿名家書法石刻。吉祥如意園南邊是“如意花榭”,花榭當中是一巨大天然如意石,既像一老鷹踞石,又似烈馬驚躍。偏居花榭一隅的是一座日本遣唐僧空海和尚銅像。空海大各尚西渡中國求學時,曾為臺風所阻,漂至南山,于此休整后赴長安。
南山海上觀音圣像高108米,凌波佇立在直徑120米的海上金剛洲(觀音島)上。像體為 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寶相莊嚴,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座下為金剛臺,金剛臺 內是面積達15700平方米的圓通寶殿。金剛洲由長280米的普濟橋與陸岸相連,并與面積達60 000平方米的觀音廣場及廣場兩側主題公園,共同組成占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觀音凈苑” 景區。
總之,南山寺是一座融佛教文化、建筑園林、觀光休憩于一體的現代佛新興寺院。1993年,海南省特邀國內佛教界知名長老、南京樓霞山住持圓湛法師來南山選址建地,并正式聘請圓湛大師擔任南山寺首任住持。圓湛法師來南山選址建地,并正式聘請圓湛大師擔任南山寺首任住持。圓湛大師原籍江蘇人,現年86歲,兼任海南省佛教協會籌備組長,海南省政協常員。
1993年中國國務院宗教局和海南人民批準興建南山寺,并在寺前的海中塑108米高之觀音圣像。此像由海南三亞南山海上觀音功德基金會發心敬建,三尊化一體,巍峨壯觀,實乃世界造像之最。敬造工程因其規模宏偉、意義殊勝、佛理底蘊豐富,被譽為“世界級、世紀級”的佛事工程。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欣然為圣像題名——“南山海上觀音”。1999年,農歷九月十九日,南山隆重舉行了“南山海上觀音”敬造工程開工典禮。工程歷時6載,于2005年4月15日建成,2005年4月24日(農歷三月十六日,準提菩薩誕辰日)舉行盛大開幕儀式。
(一百零八米)的海上觀音比自由女神還要高15米,乃世界最大的白衣觀音造像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像。在南山海上觀音建成之前,高八十八米、被譽為“神州第一大佛”的無錫靈山大佛是最高的,而南山海上觀音像建成之后,靈山大佛的高度紀錄就被刷新。觀音圣像一面是手拿蓮花,另一面是手拿金書,還有一面是手拿佛珠。為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寶相莊嚴,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寶座高十米,共四層,每層有形狀相同的二十七瓣蓮花,共一百零八瓣,比靈山大佛底座蓮花寶座多出二十瓣。蓮花座下為金剛臺,金剛臺內是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圓通寶殿。金剛臺由長280米的普濟橋與陸岸相連,并與面積達60000平方米的觀音廣場及廣場兩側主題公園,共同組成占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觀音凈苑”景區。
三亞南山海上觀音像,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自選址。據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圣輝法師介紹,三亞南山海上觀音像項目從一九九五年開始籌備,一九九九年獲審定通過并于同年破土動工,總投資達八億元。圣輝法師表示,在全球來講,南山海上觀音圣像是首屈一指的,是中國佛教界的驕傲。
??????什么叫普光什么叫佛光?這個概念是我第一次聽說!呵呵
其實沒有普光和佛光之說,統統成為開光,只要是開過了光的佛像,會有一定的靈氣,能保佑你平安順利哦!!呵呵,當然可以隨身攜帶!
順便說一下,你說的這兩個概念估計是把“佛光普照”的概念給弄錯了!!呵呵
海南南山寺,從臺懷中心區沿公路南下至楊柏峪村,轉向西過清水河,行數百米,就來到南山寺所坐落的山腳下了。南山寺依山而建,海拔一千七百多米,面積九十多畝,計有殿堂樓房窯三百多間。
南山寺整個寺院由七層三大部分組成,下三層名極樂寺,上三層名佑國寺,中間一層名善德堂,南山寺是它們的總稱。該寺創建于元代,以現存寺內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八月所立石碑為證,當時稱“大萬圣佑國寺”。清光緒九年再行修建,稱為極樂寺。清代末年,有一個皈依佛門的九宮道首領叫普濟,是寺院的住持和尚,他同清關系密切,慈禧太后親筆題寫“真如自在”木匾賜普濟,普濟還將其字刻印在石上,供奉起來。民國初年,由東北信徒捐資,普濟和尚將原有的極樂寺、佑國寺、善德堂三處合建在一起,稱為南山寺。普濟死后,寺院修建未停,建筑工程浩大,規模壯觀,連續動工二十三年,后因“七七事變”停工未竣。經過大規模的修建,南山寺建筑樣式別具一格,多以青石和漢白玉石構成,石雕內容兼有佛、道、儒三家的色彩。 杜牧《阿房宮賦》中描繪阿房宮時說:“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五臺山南山寺,有著同樣的氣勢和風姿。步入寺內,回欄曲徑、亭臺樓閣,應接不暇,甬道深處、院落門首,多有石刻題詞、對聯,特別是各類建筑物上的石雕,題材多樣,內容紛繁,游歷其中,有步移景換、多姿多彩的感覺。在寺廟中,象這樣宏觀浩大、微觀精細的群體建筑是很少見的。 南山寺建筑依托山勢,層次高低分明,錯落有致。寺院最下面有一堵大影壁,長十七點三米,高約八米,石徹底座,磚砌壁身,頂部壁檐有磚雕,壁面嵌有漢白玉石,上刻題詞和對聯。左邊的石刻對聯是:風化神中夢,迷路天作合。右邊的石刻對聯是:了道心圓地,真光上明天。中間圓形的石面上也刻有同樣內容的字跡。從影壁旁入寺院,首先登一百零八級石臺階。臺階盡頭的高臺上,立有二座高大的石牌樓,長十二點八米,寬一點六米,高約九米。牌樓下有三個門洞,上分三層樓頭,一層比一層內縮,居中的樓頭最高,兩側配以對稱的分層次的四個樓頭。中門洞額的石面上題有“蒼松無毀智轉云中飛騰萬里山水乎”字樣。兩個邊門的外側和內側,都刻有楹聯。牌樓的背面也有許多石刻題詞和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