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六十四卦最后一卦,以未能渡過河為喻,闡明“物不可窮”的道理。
未濟卦是既濟的綜卦,下坎上離,離為火,坎為水。火向上炎,水往下潤,兩兩不相交。卦中也是三陰三陽,兩兩相應,有同舟共濟之象,故此卦“亨”。但六爻均位不正,陰差陽錯,若“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小狐過河尾向上舒,可剛要到河邊尾巴就被沾濕了,沒有過去,以此喻事情尚未完結,還要向前發展。
變卦 火風鼎:元吉,亨。 最終還是吉利的。預祝康復!
日月合世爻,天時扶持,五爻未土子孫爻乃解憂之神,與日月相同有力,并且合世爻,大吉之卦,占健康、新傷是大吉之卦,不必擔憂。
這種事情以后最好少做,畢竟是窺視天機,有傷陰德。但不會像你說的那么嚴重
1、釋義
未濟,六十四卦最后一卦,以未能渡過河為喻,闡明“物不可窮”的道理。
未濟卦是既濟的綜卦,下坎上離,離為火、坎為水,火向上炎,水往下潤,兩兩不相交。卦中也是三陰三陽,兩兩相應,有同舟共濟之象,故此卦“亨”。但六爻均位不正,陰差陽錯,若“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小狐過河尾向上舒,可剛要到河邊尾巴就被沾濕了,沒有過去,以此喻事情尚未完結,還要向前發展。
“初六,濡其尾,吝”,可既濟卦“初九”“濡其尾”卻“無咎”。這是因為,既濟卦陰陽各得其位,而未濟卦是陰陽失位;既濟是成功之時,而未濟是未成之時;既濟初爻是處于離火之下,而未濟初爻是處坎險之始,兩卦的主客觀條件不同,所以其占的結果就不一樣。
“九二”以剛居坎險之中,雖上應“六五”,但在未濟之時,“曳其輪,貞吉”。既濟卦“曳其輪”只得到個“無咎”,而未濟“曳其輪”卻獲“吉”,何也?他倆所處的時間不同,一個是已成之時,一個是未成之時;他們各居的爻位也不同,一個以陰居下,一個以陽得中,所以占卜的結果是有區別的。
“六三”以陰柔之質失正居險,上應“初九”。力不能自濟,卻要上進,故誡之“未濟,征兇”。既然“征兇”為什么又“利涉大川”呢?這是從正面勉勵之辭。三下乘“九二”上承“九四”兩陽,互為離卦,有離火通明之象,故勉之與“九二”共進可排除險難,渡過大江大河。
“九四”之所以“貞吉”(占卜的結果吉祥),是因為三是“未濟”,至此已經向既濟轉化。四以陽處陰則有悔,但已脫離坎險進入上離,下應“初六”,故“,悔亡”。“震用伐鬼方”與既濟卦“高宗伐鬼方”說的不是同一個歷史事件。這里說的是周公季歷伐鬼戎。“三年有賞于大國”是說季歷受到了殷王的獎賞。“高宗伐鬼方”是殷自己的事情,平定鬼方后事已完成,故說“既濟”。而季歷“伐鬼方”是為殷做事,只得到了一個“賞”,就滅商大計來說尚沒有完成,故設在《未濟》卦中。
“六五”以陰柔居尊而有悔,但下應“九二”,并有“九四”之佐,有同舟共濟之象,故“貞吉,無悔”。處離卦之中,為文明之主,閃耀著“君子之光”,以誠相待,俟時可濟,故“有孚,吉。”
“上九”處卦之極,物極則必反,由未濟將轉化為既濟,可信于下,“我有好酒,吾與爾靡之”也無妨,故“有孚,于飲酒。”但又誡之“濡其首,有孚,失是”,如安逸過度,不能審時度勢,一味信任于人而貿然前進,就會有既濟卦上六“濡其首”之象,那就危險了。
未濟是六十四卦最后一卦,事物至此好像是要終結了。但既濟卻從積極的角度闡發了“未濟”之中必有“可濟”之理。卦中下三爻皆在坎險之中,均尚不能“濟”;上三爻處離明之中,可以“行”,但均誡之要“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道德經》),事物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福可轉為禍,禍亦可轉為福;既濟可轉為未濟,未濟也可轉為既濟,事物就在這否定之否定的對立統發展,永無止境。
《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五千余言的卦辭爻辭,揭示了宇宙變化,自然規律,社會發展,人間冷暖,《易經》的思想可謂大矣!
2、意義
一、終始循環,物必不窮
以往我對于〈未濟〉為最后一卦,并不是真正了解其涵義,〈既濟〉既是完成,而后又接著〈未濟〉這未成功之意象,究竟存在著什么道理?現在我明白〈未濟〉不是〈既濟〉的延續,應把它看作〈既濟〉的補充,是以〈序卦〉云:「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正蘊含著「易者,變也」的義理歸結,〈既濟〉看起來是完成的意象,但事物的成敗,是隨時均可能變化的,故必須以未濟做結,《易》的哲理才得以無窮。
以「終始」的概念來統攝全書,是因事物發展的進程,與自然萬物的變化都沒有真正的結束,就如同四季和晝夜的變化,是相環相扣,生生不息的,許多看似結束的表象,其實是蘊含著另一個開始的征兆,如同鮭魚回游至上游,筋疲力竭而亡,看似生命的結束,但完成使命產下下一代,使生命無限延續,難道不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嗎?所以終與始是自然宇宙的規律,兩者不是因果的關系,而是不斷循環,我們古老的祖先選擇了終始說,使得完成后并不是全然的結束,而是又有開始得以無窮的接續下去,我想這也就是〈未濟〉卦置于六十四卦最后一卦的原因。
二、體憂思患、居安思危
〈未濟〉卦的意象是內險外明的,就爻位而言,上六之時雖以轉向既濟,但若因此而縱逸無度、荒廢其政,必有重返未濟之危。而標示成功的既濟卦,亦帶著人的憂心,其〈象傳〉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這使我想到了「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告誡了我們居安亦須思危,處逆而更得小心翼翼,像近年來環境保護的概念漸起,但仍有許多人似乎不愿意面對我們正在破壞環境的事實,以為科技的發達與人類的自信,就真的可以達到「人定勝天」的境界,以之前南投廬山塔魯灣的溫泉旅社遭河水沖走為例,違法建商未對旅館地基加以鞏固,當地人們也對于河岸建筑林立的景象習以為常,完全忽略的這些建筑的潛在危機,眼前只看到絡繹不絕的旅客所帶來的錢潮,再加上人們對于疏忽了水土保持,破壞了生態,所以到了臺風季節,河水暴漲,便造成如此的慘狀。這對我們便是很好的警惕,套用在人生上也是一樣,一時順遂,并不是代表永遠的順遂,若人類不能居安思危、體憂思患,終有一天會自遭滅亡的。
三、精益求精,更上層樓
〈未濟〉卦提醒著我們凡事必須存著「未濟」的心理,才不致陷于志得意滿自毀前功,因為宇宙如此廣大,人類的成就是不可能有既濟的一天,故無論任何人,對于一項事業的追求都是沒有止境的,既使一時的成功,不過只是針對一個階段而言。如在國際比賽中得到金牌的選手,可稱為當下的成功,但若沒有更加精進,在后輩競出的時代下,必會被他人比下去,所以人生是沒有絕對的成功,古云:「活到老,學到老」正是此意。未既卦下卦為水,上卦為火,火上水下無法將食物煮熟,此「未成功」的意象,正是推動人們明白事物的變化之理,而不斷的從零開始,永不停歇腳步奮發進取,促使其成,則「未濟」中必可發現「可濟」之理。
四、培養能力,待時而濟
〈未濟〉是身處在險境中的意象,是須待時而濟,并非不濟,或者不可濟,其卦象險在內,明在外,即渡過險難,便是光明,故未濟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面對困境的我們千萬不可躁進,必須懂得安分守己、等待時機,懂得忍耐并不是要我們委屈自己,而是在這段對自己較不利的期間,做好萬全的準備,反躬自省,深切檢討,并加以改進以待時而濟。
人生不可能永遠順遂,遇到困難切忌莽撞躁進,或消極頹廢,而是應該培養自己適應困境的能力,守常而順變,做出明智的抉擇,若我們無法等待時機就急于前進,可能會導致未看清楚目標、作了錯誤的判斷,而若我們因為面對困境就從此不勇于前進破險,讓時機一再的從身邊流失,此困境便永遠不能濟,故見困境而能忍耐、等待不妄進并且培養解決困境的能力,是我們必須學習的,當機會一來臨,我們以萬全的準備去迎接,以此達到的目標必定會比他人更加耀眼燦爛
易經六十四卦第63卦 水火既濟(既濟卦)盛極將衰。象曰:金榜以上題姓名,不負當年苦用功,人逢此卦名吉慶,一切謀望大亨通。 這個卦是異卦(下離上坎)相疊。坎為水,離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勢壓 倒火勢,救火大功告成。既,已經;濟,成也。既濟就是事情已經成功,但終將發生變 故。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白話】《既濟卦》象征成功:此時功德完滿,連柔小者都亨通順利,有利于堅守正道;開始時是吉祥的,但如有不慎,終久必導致混亂。 未濟,《易經》六十四卦最后一卦,以未能渡過河為喻,闡明“物不可窮”的道理。 未濟卦是既濟的綜卦,下坎上離,離為火、坎為水,火向上炎,水往下潤,兩兩不相交。卦中也是三陰三陽,兩兩相應,有同舟共濟之象,故此卦“亨”。但六爻均位不正,陰差陽錯,若“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小狐過河尾向上舒,可剛要到河邊尾巴就被沾濕了,沒有過去,以此喻事情尚未完結,還要向前發展。 大致的可以百度一下,想了解仔細點就買書來自己專研吧。
未濟卦第二爻,爻辭:九二:曳其輪,貞吉。人生啟示
從卦象上看,九二是以陽爻居于柔位,本身具有冒進和急躁的特性,但是能居中守正,把自己的脾性改掉了。
《象》中這樣分析本爻: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這里指出:九二爻之所以可獲吉祥,是因其持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節制,這樣行事必獲吉祥。
占得此爻者,不是要讓自己加快速度前進,而是應放緩速度。在你的事業剛剛開始的時候,不要貪功求快,須知“欲速則不達”。此時,你要有意放緩速度,穩扎穩打,一步一步地來推進,居中守正,自然獲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