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尚書·洪范》記述的是周武王與箕子的對話,其中談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最早應該是西周末年出現的“五材說”,但相生相克應該是成形于戰國晚期。
五行學說是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因為有相生,相克理論。在相生中,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在相克中,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很多人說這個順序是因為讀起來上口,難道 木火土金水 就不上口嗎?
其實,這起源于古代的民間,長輩教育子女,借著做飯的順序,逐漸讓五行理論深入了民間。先拿斧頭劈開柴(金木有了),鍋里先填上水,鍋底下點火煮飯(水火有了),煮熟飯,讓火燒完化成灰(土有了)。于是就有了“金木水火土”的順序。
子鼠(水)、丑牛(土)、寅虎(木)、卯兔(木)、辰龍(土)、巳蛇(火)、午馬(火)、未羊(土)、申猴(金)、酉雞(金)、戌狗(土)、亥豬(水)。
甲乙東方木 庚辛西方金 丙丁南方火 壬癸北方水 戊已中央土
亥子北方水 寅卯東方木 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 辰戍丑未 四隅土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方向 東 南 中 西 北
時序 春 夏 長夏 秋 冬
五氣 風 暑 濕 燥 寒
生化過程 生 長 化 收 藏
臟 肝 心 脾 肺 腎
腑 膽 小腸 胃 腸 膀胱
竅 目 舌 口 鼻 耳
體 筋 脈 肉 皮毛 骨
志 怒 喜 思 憂 恐
色 青 赤 黃 白 黑
味 酸 苦 甘 辛 咸
音 角 征 宮 商 羽
聲 呼 笑 歌 哭 呻
水克火克金克木克土克水
水生木生火生土生金生水
根據客觀規律來,還是蠻好記的
相克:
水滅火
火可以融化金(金屬)
金(金屬)可以砍斷木(樹木)
木可以從土中汲取營養
土克水(水來土掩)
相生:
水生木(澆水使樹木生長)
木生火(木是五行中唯一的可燃物)
火生土(燒完就變成塵土了)
土生金(金是土中礦物質的沉淀)
金生水(金屬是冷的,容易在上面凝結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