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擺放:
佛菩薩的造像,放在家里也是增加我們信仰信心的一種方便法門。不過若放在家里,切記為了保持恭敬心和對佛菩薩的敬仰,有三個地方是不可以的,一是臥室(有男女情愛)、廚房(有油煙污濁)、廁所(臭氣污穢),所以最好的地方是客廳和書房,也有人放在玄關等處,都是可以的。
順便談談擺放的方位和時辰。佛菩薩是大成就者,大慈大悲,法力無邊,如需供奉擺放,不需要選日子、挑時辰、看風水、定方向的,“一佛破萬煞”,不受限制的。因此,方位朝向其實無需講究的,你覺得擺的莊嚴就好;時辰也不需要挑選的,恭恭敬敬,哪一刻都是好時辰,所謂“心誠則靈”,就是這個意思。至于民間盛傳的那些講究時辰、方位的說法,都是世俗對佛法的誤解,所以我們不要把信仰和、風俗混為一談。只不過民間還有一種習俗,讓佛菩薩像面向門窗,寓意“開門見福(佛與福諧音),這個是可以接受的。
我們常人,對自己木有信心,所以就需要有外在的東西(譬如雕像啊、佛珠啊、吊墜掛件啊之類的)來增強;如果真正做到了心中有佛,有沒有雕像都不重要了,因為睜眼閉眼、心內心外都是佛。
2、供桌布置:
1)、擺香案,神佛菩薩像居中,前面擺五供(香爐1具居中,插三枝香;左右2花瓶,插鮮花三枝或五枝,以單數為宜;左右燭臺一對,插紅蠟燭。合稱“五供”)。
2)、五供前面擺五谷(五種顏色的谷物,如大米、黑豆、綠豆、黃豆、花生等)、五果(五色水果如蘋果、橘子、香蕉、葡萄、梨子等),三杯清茶等,切記不可以放葷腥,否則有損神佛福德(因為成神則“不食人間煙火之物”)、也損害自己的福報。
3、每天供奉:至少早晚三炷香。
早、中、晚各上三柱香人家吃過了,你才可以吃飯,香要是好的檀香,去廟里買的那種,還要隔三叉五的把供奉的水果之類的換新的,還要每天打掃神壇,不要忘了,不然,你就有麻煩咯,望采納
佛菩薩的像,首先應該到寺院開光。然后供在佛壇。
○佛像與菩薩像可以供在一起嗎?
◎這是可以的。一個完整的佛壇,應該起碼有一尊本師釋迦牟尼像、一本佛經及一座舍利塔,分別表義佛陀之身、語、意。在此以外,可以也供奉其它佛像及菩薩像,但其它佛像應放在本師釋迦牟尼像(或圖片)之旁位或略低一點的位置,菩薩像再放旁一點或低一點,如果也供奉出世間護法,則再要放低一點。只要如以上所述次第地排,可以把佛、菩薩及出世間護法在一起供。世間的神明、祖先、龍族及地神等,我們三寶弟子不應依止。如要略事供養,亦不可放在佛壇上,只可分開其它地方而供奉,而且不應生起依止信皈的念頭。對已死的祖先供奉,其實并不能為他們帶來真正益處,倒不如以利益他們的心而代為供養三寶,把功德回向予他們。祭祀祖先是漢地民間傳統,并不是佛教的。
為甚么要在佛壇上供水呢?
◎我們對諸佛所作的供養,可以有很多種,例如水、花、燃香、涂香、食品、明燈等等,但就重要是供品的來源之清凈及供養時的心清凈。'供養之清凈'是說不要在供養時生慳吝心或在供上貴重供品后又后悔。'供養來源清凈'是指不可以是經由殺生、邪淫、妄語等不善業而換取的供品供養,僧眾又不能以由妄言有大神通等不正的方法吸引施主而得來之物品作供。清水是不須辛苦得取的東西,在世俗上而言又沒有甚么貴重的價值,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供水時供者必定不會生慳吝后悔的心,也不須以各種不善方法而得取,所以清水就成為了最佳的供品之一種。水有八種功德,分別有八種表義,所以緣起亦十分吉祥:(一)清涼 - 表義戒德清凈;(二)味甘 - 表義得享百味食;(三)性輕 - 表義身心壯健;(四)質軟 - 表義意念柔順;(五)清澈- 表義意念清明;(六)無臭 - 表義障礙消除;(七)益喉 - 表義成就妙語;及(八)養胃- 表義健康無病。供水之時,供一杯也可以,供七杯也可以。先在杯中放少許水才放壇上排列,然后才倒添至近滿,這樣做是因為供空杯之緣起不太吉祥,所以宜避免放空杯在供壇上。添水時不要滿溢,亦不要太少,加至距杯緣一顆米之粗度為宜。杯與杯之間之距離勿過窄或過闊,亦以一顆米粗度之距為宜。在放下杯時,要恭敬輕輕放下,勿粗魯地擲投。在添水時,要以雙手持壸,似是對皇帝供茶那般恭敬。我們一般會在早上供水,傍晚把水倒去,把杯抹干另放。以上細節是為自己積聚功德而做的,不是為諸佛而做的。大家不要以為這些小節是多余的執著,對凡夫來說,小節正是很重要的成就關鍵。
○供了佛的食物應如何處置?如果有一天忘了供養怎么辦?
◎如果仍然是新鮮的食品,可以自己受用或送予別人;如果供品已經變壞或過期了,則只好丟棄吧!供在佛壇上的食物,不需要放太久時間,即使只放一分鐘而在心中供養,也已足夠了。佛經并未開示必須供多久的時間,但諸佛根本不需要凡俗的食品,所以你不需要放很久去等圣眾受用完畢才撤供,略供一會兒即可以了。供養飲食的時候,不應把好的自己留起而供劣質的。連你自己也不會受用的劣質飲食品,當然不宜作為供佛之用途。雖然諸佛并不會真的受用這些供品,但為了吉祥緣起及積集功德,你仍須供上合適的供品,否則就寧可不作供。忘了供養并無問題。諸佛不同于凡俗的眾生,你毋須擔心他們會生氣或報復,他們也不會因你忘記供養而要捱餓。供養只為了自己之積聚功德,并不是圣眾有此需要。不過修持之要訣在于恒久不輟,每天的修持及供養等最好不要中斷,這才能生出因恒心而得之成就。尤其是過在家生活的行者,反正每天都要買菜購物,只要把買回的食品或未食用之菜式作供即可。這樣的話,既方便又易行,只要你不忘記每天吃飯,就不會忘記作供。
以平靜心修持即可
佛門里塑造佛像的福德很大。佛像建造好了,為什麼要舉行「開光」 ?一定要跟大眾解釋清楚,現代人把開光都搞錯,搞顛倒了。 現在是請一位法師替佛開光,要不為這尊佛像開光,佛像就不靈。 國內外很多同修家里請了新佛像,請我去開光,我不答應。 拜我好了,我比他靈。我叫他靈就靈,叫他不靈就不靈,你不拜我, 還去拜他,那不顛倒!這是很嚴重的錯誤觀念。 「開光」是為供養佛像的人,說明塑造這尊佛像、 供養這尊佛的真正意義。藉這尊佛像開啟自己的自性光明, 是佛像為我們開光,不是我們替佛像開光,現在顛倒了。 應當是把供養佛像的真正意義、真正的好處說明清楚, 絲毫都沒有。像我們供奉釋迦牟尼佛,最重要的有兩個意義: 第一是報恩。像平常百姓家里供奉祖先牌位,是報恩的意思, 是慎終追遠。遠祖我們都念念不忘,都尊敬在心, 眼前的父母那有不孝順的道理。這樣祖先牌位的功德就大了, 意義在「教孝勸孝」。我們供養釋迦牟尼佛,他是佛教創始人, 供養第一位老師,是尊師重道。最早的老師,我們對他恭敬, 念念不忘,眼前指導我們的老師,那有不尊敬的道理。 這就曉得供養祖先牌位是「教孝」,供養佛的形像是教我們「 尊師重道」,是這個意思,絕不。 佛菩薩形像除了教我們尊師重道之外,還有一個要緊的意思是「 見賢思齊」。他成佛了,我為什麼不成佛?他是我們的模范, 是我們的榜樣,我要跟他學,要學得跟他一樣。他成菩薩, 我也能成菩薩;他成佛,我也能成佛。
1.奉神佛像應該與祖先一同供奉
,你日常供奉神佛時,雖然你誠心誠意,但是神佛卻認為:你雖然對神靈虔誠,但是你的祖先卻在陰間受苦受難,供奉神佛還有什么意義。所以說供奉神佛像務必要將祖先牌位供奉于神佛像下一層,因為你的祖先的等級不可以高于神佛,就好比神住的是七樓,你祖先必須住六樓是一個道理。讓你的祖先享受香火,讓他們在陰間得以超渡,他們有福了,你就跟著有福了,所以心愿自然而然就能達成了。
2.供奉神像時,在每月初一及十五應吃素,供奉佛像時平時總應該吃素。
3.供奉神像禁忌不懂之人或旁人在神佛像面前說三道四,對此類人應以反駁,維護神佛像的尊嚴。
4.供奉神佛像應禁忌在神佛像面前有不文明的舉動與行為及語言。
6.供奉神佛像應禁忌對手指或其它物品對神像指指點點。
7.供奉神佛像應禁忌有雙數供奉,神像總數為單數為佳。
8.趙公明與關公二位天神不可以在同一室內供奉。
9.供奉文財神比干時必須要面向大門內,意為招財進寶之意,如果面向大門則是送財給人去,不但不能招財卻要破財切記.趙公明供奉時應面向大門,意為守財之意,任何人不得進入宅門拿走錢財。一定要記清楚了。
10.供奉神像的位置禁止有人在神像下打麻將,喝酒,以及人員吵鬧,供神要有安靜的環境,這樣神佛才能下降入金身。
11.過年過節時一定要將神招待好,道教的神用好酒好菜,佛教的用好甜點糖果等,這樣神佛才能經常來,如果沒有好供品的話,過年過節時,神佛就到有好供品的人家去了,你本人就失去了護佑。時間長了,神佛不進你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