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口訣是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身側有陰陽兩界,眼前是彼岸花開,雞鳴燈滅,魍魎橫行尋龍分金,一關一險。
盜墓筆記故事
吳邪連忙跑過去說是自己的東西,男人把東西交給吳邪,阿寧向老板請示下一步行動,老板認出了男子的身份,于是下令撤退,吳邪三人的性命得以保全,牛頭也完好無損,三人對男子心存感激連連詢問男子的姓名和來歷,男子卻只是目光復雜的看了吳邪一眼便轉身消失在風雪中。
吳邪一下飛機便匿名把牛頭交給了文物管理局,回家的路上,吳邪無意中在包裹牛頭的唐卡夾層中發現了神秘的帛書。吳邪意識到牛頭并不是十分珍貴的文物,而引起傭兵追殺的原因是帛書。
吳邪仔細研究帛書中暗藏的信息,發現帛書不完整。high少把帛書圖片傳到網上向網友求助,引來了帶著另一半帛書的漂亮的考古女孩陳澄丞,另一半帛書是她從姑姑的遺物中找到的。
要注意周圍的明暗結合,還有就是見到枯骨時一定要先摸肩膀,防止染上墓主的怨氣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分險,不出陰陽八卦形。原文中是: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
《盜墓筆記》是南派三叔所著的盜墓題材小說,講述吳邪、張起靈、吳三省等人進入古墓探險的故事。
該系列小說于2006年開始在網上連載,2007年1月正式出版,2011年12月19日,《盜墓筆記捌—大結局(上)》和《盜墓筆記捌—大結局(下)》兩本上市,首周銷量破100萬冊。至此,《盜墓筆記》系列全部完結,共出版實體書九本,單本銷量平均過百萬,九部總銷量超過1200萬冊,成為南派三叔的代表作。
內容簡介:
故事起源於1952年,主角吳邪的祖父吳老狗在長沙的血屍墓里發現戰國帛書,而引發後來吳邪從帛書解謎途中的一段段冒險。五十年後,吳邪一個看似單純的吳家富二代,大學畢業後便經營著古董店,日子過一天是一天,殊不知其身世冒險之離奇,因為發現先人筆記中一個秘密就此展開。抱著好奇和一顆想見世面的心,他硬是跟上他三叔及一群盜墓高手的魯王宮之旅,欲解開帛書之謎。
在這個過程中他遇見了悶油瓶和胖子。在途中,很多他一輩子都沒見過的東西,或是連想都沒想過的東西,一個接著一個出現。遭遇的每件事,越來越離奇。就在他發現自己的生活滿是謎題,并欲尋求解答時,唯一的線索──「三叔」卻消失了。不甘放棄的吳邪,決定追根究柢,也決定今後不凡但卻不為人知的冒險旅程。
第一句是: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
這幾句改編自《撼龍經》,原詩句是:
“尋龍十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
第二句是:
摸金校尉,合則生,分則死,身側有陰陽兩界,眼前是彼岸花開。雞鳴燈滅,魍魎橫行;尋龍分金,一關一險。
擴展資料:
《尋龍訣》根據天下霸唱所著盜墓小說《鬼吹燈》的后四部改編而成,主要講述胡八一、王凱旋與Shirley楊再入草原千年古墓發生的故事。
在電影中,胡八一每次闖關時,都會拿出羅盤念出“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這句口訣來辨別方位和避開機關要害。可以說,胡八一能夠順利地闖過各種關卡,靠的就是這幾句口訣和自己的聰明才智。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尋龍訣
1乾天 乾為天 澤天夬 火天大有 雷天大壯 風天小畜 水天需 山天大畜 地天泰
2兌澤 天澤履 兌為澤 火澤睽 雷澤歸妹 風澤中孚 水澤節 山澤損 地澤臨
3離火 天火同人 澤火革 離為火 雷火豐 風火家人 水火既濟 山火賁 地火明夷
4震雷 天雷無妄 澤雷隨 火雷噬嗑 震為雷 風雷益 水雷屯 山雷頤 地雷復
5巽風 天風姤 澤風大過 火風鼎 雷風恒 巽為風 水風井 山風蠱 地風升
6坎水 天水訟 澤水困 火水未濟 雷水解 風水渙 坎為水 山水蒙 地水師
7艮山 天山遁 澤山咸 火山旅 雷山小過 風山漸 水山蹇 艮為山 地山謙
8坤地 天地否 澤地萃 火地晉 雷地豫 風地觀 水地比 山地剝 坤為地
易經16口訣是辭由象生,象是根本,辭象相成,不可偏廢。相傳,周文王被殷紂王關在羑里,囚禁7年的這段時間里,潛心研究八卦,把“三畫卦”兩兩相疊,組成八八六十四卦,來演繹世間萬物。
這64卦本來是沒有卦辭、爻辭的,就是64個符號,他自己雖然能看懂,但他怕后人不知道這64卦的含義,就為這64卦、384爻注釋上了卦辭、爻辭,來幫助后人弄懂這64卦。
易經的特點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于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易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杰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