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摯仁與故知,此時夙愿牽思念。
平生風義兼師友,來世姻緣結弟兄。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換來今世的一次擦肩而過。
前世五百次的擦肩而過,換來今世的一次相遇。
前世五百次的相遇,換來今世的一次相識。
前世五百次的相識,換來今世的一次相知。
前世五百次的相知,換來今世的一次相愛。
或許有或許沒有,但今生有命中注定。
來世姻緣在中間是歌曲來生緣,《來生緣》是劉德華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劉德華作詞,胡偉立作曲、編曲。
"恍若昨日騎竹馬,堪堪已是白頭翁.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一百年的緣份,可以在今世坐同一座船,
而做夫妻,則需要一千年的緣份。
做夫妻不容易,所以要珍重緣份,好好關愛你的愛人。
佛家沒有這種說法,這是民間文人的杜撰,一般來講,“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較為正確!源自清·《義妖傳》。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也講得通,這句話是通過《白蛇傳》流傳開的。諸如此類的還有像“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等等。這都是那些文人墨客的筆墨游戲而已,佛教是很嚴肅的,從來沒有這些酸腐的話。!這里不管是“十年”“百年”“千年”都是概數,意在說明緣份不易!要努力珍惜!
“同船渡”即有緣人,還須“十年”,那么做“共枕眠”的夫妻既要有緣還要有份,即說“百年”!意思意在說明不易!之于為什么用船與枕作喻,我也不大清楚,只覺得這個比喻恰到好處,較形象化!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這專為形容紅男綠女們共偕連理有多不易:今生能得以同床共枕,乃是前世前世前前世累計修了一千年的善業,可見并非前世那一句字字血淚的海誓山盟就可達到目的。物質不受人的意識而轉移,引申過來即是:現實不是你想一想就能稱心所愿——頗合乎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邏輯。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說的正是一個“緣”字。人生在世,有存有亡,有聚有散,其中契機,全系于一個緣字。共衾同枕、耳鬢廝磨的夫妻自不必說了,師生、同學、戰友、鄰居、搭檔,甚至火車上的鄰座,乃至全車廂、整列車的乘務人員和旅客能聚在一起,不全有賴于一個緣?不是一個緣字,茫茫人海中本來天各一方的怎么會萍水相逢,這不是緣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