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金 生 水 生 木 生 火 生 土 生 金
五行相克:金 克 木 克 土 克 水 克 火 克 金
金、木、水、火、土合稱五行,是指五種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系。
他同梅花五個花瓣有著內在的聯系,古人創作的“梅花篆字”代表著“幸福、快樂、健康、平安、長壽”它強調整體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系。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五行是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五行由來:
天地未分之時,被稱為混沌狀態。天地乾坤混在一起,日月星辰沒有生成,晝夜寒暑沒有交替出現,上面沒有風雨雷電,下面沒有草木山川人禽蟲獸。這時一股靈氣在里面盤結運行,于是從太易之中生出水,從太初之中生出火,從太始之中生出木,從太素之中生出金,從太極之中生出土。五行由此而來。 此后天地人各有發展。
五行相互依賴:
天若無土,就不能覆蓋大地;地若無土,就不能承受地上萬物,五谷糧食也無處生長;人若無土,就不能自然繁衍而五常不立。因此天地人不可無土。木若無土,有失栽培之力;火若無土,不能照四方;金若無土,難施鋒銳之氣;水若無土,就不能水借地勢流溢四方。
土若無水無木,不能長養萬物;無火無金,不能繁衍生息。這就是五行不可或缺的道理,而五行也由此構建而成。
(一)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構成了萬事萬物,但五行之間仍按一定的規律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以維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動態平衡。在正常狀態下,有五行相生與五行相克兩種機制。
1. 五行相生
生有資生、助長、促進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資生、助長、促進的關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形成周而復始的圓周運動。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兩種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難經》稱為母子關系。以木為例,由于土生木,而木又生火。也就是土是木之母,木為土之子。而火為木之子,木為火之母。
?
2. 五行相克
克有克制、抑制、制約之意。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克制、制約的關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與五行相生一樣,也形成周而復始的圓周運動。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與“我克”兩種關系。“克我”者為我“所不勝”,“我克”者為我“所勝”。《內經》稱為“所勝”、“所不勝”關系。以土為例,克我者是木,故木為土的“所不勝”;我克者是水,故水為土之“所勝”。
3. 五行制化
制,即制約、克制;化即生化、變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生克的動態平衡關系。《類經圖翼·運氣上》說:“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五行相生,助長、促進事物的發生與成長。相生太過,就必須克制,所以才有五行相克,以抑制、制約事物的過分亢盛為害。這樣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維持和促進事物正常的平衡協調和發展變化。
(二)五行的反常生克
五行在正常范圍內,雖有量的變動而引起生克平衡的波動,但不致出現質的變化。若因某種原因,對立統一的生克制化關系失去了動態平衡,就會導致反常的生克關系。常見的有相生太過、相生不及、相克太過與反克四種情況。
1. 相生太過
五行中任何一行相生太過,若無有效及時抑制,必定會亢盛為害。例如水氣盛,生木特旺,木偏亢,若為金氣及時有效制約,必導致過克與反克,也就是乘土侮金。同時,木氣偏旺,生火也偏亢,導致火氣上炎。
2. 相生不及
五行任何一行虛衰,必將引起兩種相生不及的異常變化。一種是母病累子,例如火能生土,若火母不足,則土子也不足,結果火衰土虛。另一種是子病累母,例如木為水之子,若木氣久衰,勢必下損水母,終至母受子累,木枯水竭。相生不及也必將導致乘侮異常。
3. 相克太過
相克太過又稱為相乘,簡稱過克。乘是乘虛侵襲的意思。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過度克制“所勝”行的狀態。常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某氣偏亢則會過度克制此氣之“所勝”。例如,金氣偏亢,必乘木;火氣偏亢,必乘金;土氣偏亢,必乘水。另一種是某氣為正常水平,而所克之氣過度虛弱,此時某氣正常的克制就變成了一種相對過度的克制,也稱為相乘。例如,水本克火,若火氣過衰,則水氣雖未偏亢,而已造成過度克制火氣情況,稱為火虛水乘,同樣還有土虛木乘、木虛金乘等等。
4. 反克
即相侮,又稱反侮。侮有持強凌弱的意思。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反向克制“所不勝”行的狀態。常見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某氣有余則會反向克制其“所不勝”行。例如,木其偏亢,必侮金;水氣偏亢,必侮土;金氣偏亢,必侮火。另一種是某氣處于正常水平,而“所不勝”之氣偏衰,此時某氣原本正常的被克制反而變成了一種相對強盛的反向克制,也稱為反侮。例如,木本克土,若木氣偏衰,此時土氣雖然為正常水平,仍可抽象由被克制變成反向克制“所不勝”之木的狀態,稱為木虛土侮。同時還有金虛木侮、水虛火侮等等。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現象,兩者之間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相乘與相侮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發生過強的克制,而形成五行間的生克制化異常:后者是與五行相克次序發生相反反向的克制現象,而形成五行間的生克制化異常。兩者之間聯系是:在發生相乘時,也可同時發生相侮;發生相侮時,也可同時發生相乘。
綜上所述,五行中任何一行的生克制化異常均可表現為相關行的生克反常。相生太過與相生不及均可引發相關下的相乘或相侮。這4種生克反常實質上是密切相關、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正如《素問·五運行大論》所說:“氣有余,則制已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
相生,水木火土金水.相克,水火金木土水
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克的順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系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五行生克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強金得水,
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強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
木多火熾;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強水得木,
方泄其勢.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
金多水濁;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強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棟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強木得火,
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義:
木生火,
是因為木性溫暖,
火隱伏其中,
鉆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為火灼熱,
所以能夠焚燒木,
木被焚燒后就變成灰燼,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里,
依附著山,
津潤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
金靠水生,
銷鍛金也可變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義:
是因為天地之性
眾勝寡,
故水勝火.
精勝堅,
故火勝金.
剛勝柔,
故金勝木.
專勝散,
故木勝土.
實勝虛,
故土勝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強金得水,
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強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
木多火熾;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強水得木,
方泄其勢.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
金多水濁;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強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棟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強木得火,
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今年
己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