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不同。陰歷是平年十二個月,全年時間為354天或355天。而陽歷是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個閏年。
二,天數不同。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來確定陰歷,大月是30日,小月是29日。而陽歷是大月31天,小月30天,特殊的2月份天數平年為28天,閏年為29天。
三,叫法不同。陰歷俗稱農歷,通常的稱呼是月初為某月初幾,如:九月初八、初九、初十;月中為:九月十五、十六;月末為九月三十,稱呼后面不加“日”字。而陽歷又稱公歷,通常的稱呼為某月某日,如:三月十二日,四月二十日,五月三十一日,時間必跟“日”字。
生日區分陰歷陽歷:身份證上的出生年月日就是陽歷生日,而在那天出生的日期下會有陰歷標注便是陰歷生日。生日的陰歷與陽歷大概每過十九年就會重合一次。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陰歷則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
陽歷也叫公歷就是公元2023年幾月幾日。陰歷也叫舊歷,農歷,就是幾月初幾的那種。要想知道你的生日是哪一天?查萬年歷的出生年月日,就知道了。
身份證上的是陽歷
一般生日都是以陰歷為主,因為中國人的傳統就是陰歷算生日,如果按陰歷和陽歷各過兩次生日也可以。陽歷有平閏年的區別,如果按陽歷計算生日,那么閏年2月29出生的人只能每四年過一次生日;再加上中國人會用屬相,因此以陰歷算生日最佳。
傳統生日是按陰歷
其實對于中國人來說,生日一直都是以陰歷來算的,但是由于后來加入了陽歷,為了方便計算與統計,現在我們的身份證上顯示的生日都是陽歷。對于中國人來說,每個人有兩個生日的日期,分別是在陽歷和陰歷,不過按傳統還是陰歷為主。
由于陽歷是按照地球公轉來計算的,因此分有平年和閏年的區別。雖然陽歷劃分清楚,但是在某閏年2月29日出生的人,如果按照公歷過生日的話,那么這個人只能每四年才能過一次生日,所以過生日最好還是以陰歷更為準確。
除此之外,很多中國人的屬相、生肖等等都是以陰歷為主。如果恰好有一年陰歷和陽歷處于交界狀態,而在此出生的人按照陰歷和陽歷算,則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屬相。因此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生日最好還是以陰歷算法為主。
習俗不同,有的人過陰歷,有的人過陽歷,不過現在大多數都是過陽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