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負責的告訴你,拜菩薩沒有什么不好,拜得越多越好。越認真,越誠心,就越好。
虛云和尚在世的時候,有官兵來抓躲進寺廟的百姓,虛云和尚說:你們先給佛磕三個響頭,磕了才能進去抓人,那官兵無奈的隨便磕了三個。為什么?因為無論有心無心,向菩薩敬禮了都是有功德的,都能得到救贖!都是功德無量的!所以虛云和尚才會讓他們磕頭。最后,那個官兵也是皈依了。有興趣可以看看一部電影,虛云和尚傳記---真人改編的《百年虛云》
如果能夠做到一心拜佛,瞻禮,心無雜念的拜,那就更好了。
寺廟的法物流通處,還有大的寺廟附近可能有佛教用品商店都可以請。如果要開光就要請師父開光了。如果您不一定要雕塑的,去寺廟里比較容易請到紙質的地藏王菩薩像,最好請過塑后的,也可以去照相店鑲相框,比較容易保存,也可以供奉在家里。
信者靈,不信者不靈~!
你好!遇到我你是問對人了!
首先不要帶菩薩的頭像,這個印光大師有說過(印光大師據說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
你說的玉器能辟邪,那也是沒有根據的說法!
那我給您推薦的是《楞嚴咒》的掛件。具體有什么用你可以百度下就知道了。佩戴以后注意恭敬即可。
您是驢友,我覺得您非常有必要請一個楞嚴咒的掛件!
如果我的回答您滿意!請采納!!!!
開光是針對佛像來說的,佛珠不用開光。 (術語)佛像落成后,擇日致禮而供奉之,謂之開光。亦曰開眼,或曰開眼供養。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曰:“復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如點眼相似,即誦開眼光真言二道。”
佛像開眼或者閉眼代表這不同的修行方式。
閉眼佛:代表修行禪定,修行慧觀。重點在于修行精進
開眼佛:代表觀察世間,循聲救苦。重點在于吉祥如意
擴展資料:
中國佛教雕塑簡介:
中國的佛教雕塑正式記載是在公元200年以后,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約220-280年)記載有"窄融大起浮屠祠內有一尊金銅佛像",這是中國正史中首次明確的雕造佛像記載。
現存后趙石虎建武四年(公元338年)金銅佛像是中國有明確紀年的最早佛像,標志著定型化的單獨佛教雕塑已普遍出現。
印度佛像傳入中國后,適應中國人的審美習慣作了改造。早期佛教造像,面相豐圓,肢體肥壯,神態溫靜。北魏(386-534年)孝文帝親政以后,大力推行漢化政策并遷都"洛陽"。這時的佛教雕塑,受到"秀骨清像"
風格的影響,融合南北,出現了以龍門石窟為代表的面容清瘦,風神飄逸的佛教造像。 龍門石窟雕塑
隋(581-618年)、唐(618-907年)時期是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燦爛輝煌的時代,佛教雕塑在唐朝的武則天時代達到高潮。龍門奉先寺是唐高宗和武則天開鑿的大型摩崖像龕,包括盧舍那佛及弟子、羅漢、菩薩、天王、力士等一鋪十一尊巨像。
主像高17米,群像布局嚴謹,刀法純熟。佛像面容貼切近人,身體圓肥豐碩,筆意豪壯;菩薩細腰斜款、雍容華麗;天王、力士肌肉怒凸,神情雄武。唐玄宗時期是中國佛教造像的黃金時代,此時的造像,圓潤豐腴,寬妝高髻,充滿生命的活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圓熟與完美。
唐代佛教雕塑最集中地體現在佛教石刻藝術上。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佛教雕塑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