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23簽
問風水→無脈空有局
問遺失→尋之空費力
問自身→暗病恐有之
問天時→似好而實
附注→
夢中得富貴著
錦繡衣裳回家
醒后仍然記在心中
此乃一片虛假之情形
此簽雖無防礙
但亦無可取之處也
若求得此簽者
宜凡事謹慎
求姻緣簽號42 : 婚可合.
第42簽 中吉 古人占驗:王允獻貂嬋
月明散步到花欄。無策焉能勦滅奸。幸有貂嬋思定國。英雄難過美人關。
仙機:
蠶與畜。今雖損。
若遇時。即返本。
財可得。病必愈。
婚可合。行必旋。
謀望吉。宅安然。
孕生女。女必賢。
問風水:避煞方得吉。
問遺失:尋貴人可得。
問自身:先勞而後安。
問天時:苦中有滋味。
問出行:防避小人舌。(舌本作吉)
解說及記載:
■王允獻貂嬋
東漢時期,奸臣董卓當道,民不聊生,王允欲誅滅之而無計策,月夜在花欄邊散步,有婢女名貂嬋,欲出計安定漢室,王允遂設“美人計”,獻貂嬋,將貂嬋嫁與董卓,令董卓與其義子呂布因爭美女而不和,董卓終於失敗,暴屍荒野。
這簽是講王允徘徊月下花前,正為剿滅奸臣傷腦筋,幸然婢女貂嬋自愿以身報國,使王允的美人計得以成功。求得此簽,今年有幾點一定要注意,凡事立心要忠誠正直,切勿與壞人同流合污﹔要全力以赴,并要有信心。
求事業簽號18 : 不樂觀.
第18簽 下吉 古人占驗:杜鵑泣血動客心
杜鵑啼血淚悲聲。聲怨霜寒夢乍驚。驚動異鄉為異客。客心更觸故園情。
仙機:
蠶與畜。有損傷。
孕有驚。婚不良。
財難得。宅有殃。
行人遠。未回鄉。
問疾病。宜禱禳。
若謀望。總不祥。
問風水:恐有損丁財。
問遺失:追尋亦難得。
問自身:運滯當要防。
問天時:風色多不美。
問出行:往來皆可憂。
解說及記載:
杜鵑,相傳為蜀帝杜宇所化,在《十三州志中》有這樣的記載:“當七國稱王,獨杜宇稱帝於蜀,曰望帝。”後來,望帝委派一位叫做鱉冷的臣子去巫山治水而成功,望帝自覺才德不及鱉冷,“乃委國鱉冷……遂自亡去,化為子規。”子規,就是杜鵑。而杜鵑思念家國,聲聲啼泣,眼淚化成杜鵑花。異鄉客人,寒夜中被杜鵑啼聲驚醒,更加觸發鄉思。
春末夏初之時,杜鵑雀啼,聲聲悲而且凄切,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留落異地作他鄉客,聞聲觸感,每動思家之心情,乃一種愁悶之氣象,求得此簽者,凡事務須留心謹慎,且要修善,方能消災除禍,便逢兇化吉,更宜防小人口舌是非。
求合家簽號67 :宅平常.
第67簽 中平 古人占驗:項羽被困
人雖勇力不能當。莫恃英雄獨冠場。可挾泰山超北海。身心猶貴重存亡。
仙機:
謀望事。要參詳。
孕無礙。病禱禳。
蠶與畜。謹慎良。
行未至。宅平常。
婚不合。名未揚。
財難得。積善昌。
問風水:美中防不足。
問遺失:原物恐難得。
問自身:謹慎可無礙。
問天時:防有意外事。
問出行:凡事不可恃。
解說及記載:
人雖有勇力。不可自恃。
稱第一英雄。就是能做得世間極難之事。
為挾泰山。以超北海。而此身也。要保重。慮其存而易亡。
此心要持守。不可亡而不存也。
求得此簽者。必要存一點善心。凡事和靄,不以身犯險,自無不吉矣。
■項羽被困 (霸王被困)
韓信率諸侯兵。與楚王大戰於九里山。十面埋伏。
圍籍垓下。籍走至烏江。有高長犧舟以待曰。
今獨臣有船。王急渡江東。亦足王也。
籍笑曰。江東子弟仝籍。渡江西誅秦無道。今無一人還。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獨不愧於心乎。竟自羽(刎)而死。
人雖有勇力,不可自恃為第一。即使有力拔泰山、翻江倒海的力量,也應該顧及自己的生命。做人不能一味靠惡、靠蠻力。
求得此簽者,凡事不可鋒芒畢露,搏得太盡,要存一點善心,凡事和平則吉。
第23簽 中平 古人占驗:邯鄲幻夢
邯鄲一夢幻無邊。數載身榮是熟眠。
換郤錦衣歸故里。睡醒還記在心田。(郤同卻)
仙機:
名與利。似虛花。
婚不成。孕亦假。
宅平常。行人賒。
蠶小利。病未瘥。
謀望兇。徒咨嗟。
速修善。實榮華。
問風水:無脈空有局。
問遺失:尋之空費力。
問自身:暗病恐有之。
問天時:似好而實非。
問出行:得之恐復失。
解說及記載:
■邯鄲幻夢
唐朝。盧生于邯鄲遇道人呂翁。時旅店主人方蒸黃粱(小米)。
呂給盧生一枕。盧睡夢見自己娶妻登第。出將入相共五十年。
夢醒時肚餓極,而黃粱尚未蒸熟。亦作邯鄲夢。
夢中得富貴,著錦繡衣裳回家,醒後仍然記在心中,此乃一片虛假之情形,此簽雖無防礙,但亦無可取之處也,若求得此簽者,曇花一現,虛無飄渺,不要奢求。宜凡事謹慎。
這支簽,提醒人們別相信幻象,要腳踏實地,欲想衣錦榮歸而又不是發白日夢,就要腳踏實地。同時,亦有暗示,不要受騙,小心別人的甜言蜜語,糖衣炮彈
黃初平(約328—約386),后世稱為,著名道教神仙,出生于浙江省金華蘭溪黃湓村,一說出生于浙江省金華義烏赤岸。原是當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華山中修煉得道升仙。宋代敕封為“養素凈正真人”。在港澳臺,東南亞流傳甚廣。今得到升仙地建有浙江金華祖宮,廣州和等地建有祠。亦有為紀念他設立的區。
祠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是「有求必應」的,他的簽文十分靈驗。此外,該祠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在每年農歷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每年農歷八月二十三日是師寶誕,所有的弟子會于正午時份聚集于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 在20世紀初,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 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他們經過仙人指點,選擇了九龍獅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后來,信眾漸多,香火日漸鼎盛,成為港九著名廟宇之一。據說「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每年,不少善信爭相在農歷新年大年初一上「頭柱香」,成為一年一度的城中農歷賀歲佳話。 祠的建筑雄偉,金碧輝煌,極盡中國古典廟宇的特色。廟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大雄寶殿外、還有三圣堂、從心苑等。其中以牌坊建筑最具特色,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 祠外的一個大牌坊,上著「赤松祠」的大字。經過解簽檔、算命看相攤等,便看見另一個內牌「第一洞天」,再拾級而上,有另一個牌坊,上面寫著「金華分述」,每個牌坊都有其宏偉的建筑特色和意義。 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的題詩,增添黃大祠的中國傳統特色。 大雄寶殿輝煌宏偉,雕刻精細。在香煙彌漫下,善信頂膜禮拜,祈求福至。殿內有碑文一則,簡介黃初平成仙的經過。 除了大雄寶殿外,祠內其它建筑也充滿傳統特色,如三圣堂奉祀呂祖(呂洞賓)、觀音和關帝,并掛有萬世師表孔子的畫像。祠內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典籍,可謂集儒、釋、道三家于一身。祠贈醫施藥,也參與不少社會活動。近年,更獲批準在祠內舉行婚禮,為新人辦理注冊事宜。
廣州祠始建于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并于1904年得各界熱心人士捐款重修。當年這里地雖偏僻,但曾是廣州的宗教圣地之一,其香火鼎盛,對廣州市區及珠江三角洲一帶有極大的影響。該祠雖于1910年遭受破壞,但舊祠所留下來的遺跡,如石刻對聯、浮雕石柱、扁額、門飾、石獅等,都飾以精致的雕刻,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祠殿的宏偉規模和精致的建筑藝術。 1915年,原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長攜帶的畫像、靈簽和藥簽等南遷到,并于1921年建成祠。同樣地,也深受海內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廣大熱心人士紛紛要求在原地恢復建造芳村祠。后經有關部門批準,由()加拿大置地有限公司和芳村新荔枝灣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組成廣州嘉游旅游景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祠的復建項目。經過2年的策劃和設計,于1997年11月破土動工,1999年2月6日完成第一期工程,供各界人士參觀游覽。 復建后的祠坐落在芳村區的古祠路1號,離芳村和花地灣地鐵站很近。全祠總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呈長方形,有一個南大門和東側門供游人出入。 祠是一個集傳統風俗、文化、藝術和旅游為一體的旅游寺廟景觀。全祠現設有:正中高聳在臺基上面的主殿;進門左側的關帝廟、斗姥廟;進門右側的財神殿、孔圣殿;主殿左側的呂祖殿、功德堂;主殿右側的觀音殿;以及東、西添福、添壽長廊各1條。總體設計上采用升高主建筑的方式,使大殿的外觀更顯宏偉。這座宗教名勝再次揚名于世,既為廣州市增添了一個旅游新景觀,又為善信提供了一個祈福布施和祀奉祖先的地方,還能使原祠的文物得以保存,這里的的確確是一個值得參觀游覽的好地方。
第33簽 中平 古人占驗:孔明識破曹操
曹操雖有深謀計。智慧難瞞諸葛侯。(侯本作候)
試看東風都可借。更能流馬木成牛。
仙機:
宅平常。財難有。
蠶與畜。慎看守。
孕與病。禱神佑。
問婚姻。非吾偶。
行人歸。要遲久。
謀望事。恐難就。
問風水:難以發丁財。
問遺失:難以得原物。
問自身:略有不平安。
問天時:難以測天機。
問出行:亦恐有不美。
解說及記載:
■孔明借東風
三國時。曹操大軍駐赤壁岸邊。
孫權將周瑜。聯劉備軍抗曹。
孔明借東風。黃蓋引火燒連環船。二軍激戰。
一片火海。曹軍大敗。史稱赤壁之戰。
曹操雖有奸計,而不瞞得孔明,能借東風以燒曹兵,又造木牛運糧,以養軍士,則曹操奸謀,終不可用矣,求得此簽者,切不可奸謀害人之心,人可瞞,天勿瞞,必須立心修善,可以化兇為吉,不可學曹操之奸計也,就簽而論,凡事不利,要防小人是非口舌,如立心光明正大,可化兇為吉也。
第47簽 中平 古人占驗:吳主索荊州
遙遙千里來西蜀。欲問荊州那日還。
劉備不言聲淚下。自思無策轉吳間。
仙機:
財難得。病愈遲。
蠶與畜。得利微。
婚不合。孕禱祈。
宅平常。積善宜。
問行人。要待時。
謀善事。當細思。
問風水:失運恐破財。
問遺失:勞苦恐難得。
問自身:有事多憂愁。
問天時:劫氣甚可悲。
問出行:去之總不美。
解說及記載:
■魯肅索荊州
三國,魏、蜀、吳,即曹操、劉備、孫權,劉備曾聽孔明之言,聯吳抗魏。初時,劉備未在四川一帶建立蜀國的根基,曾向東吳孫權借荊州,作為暫且棲身之地。后來,東吳曾多次由魯肅來西蜀,出面向劉備要求歸還荊州,但劉備一言未出,便痛哭流淚,自思無計策可以圓轉也,以一哭得還荊州,有借無還,而當哭泣之時,乃悲愁之景象,劉備諸多理由,一味用“拖字訣”,推說是“無可奈何,暫時無法歸還荊州”。這就是“劉備借荊州,一去無回頭”的典故了。
此簽中,有借而不還,亦有哭泣之象,求得者宜細心領悟其中意思,求得此簽者,凡事要隱忍受苦。
的第四九簽:
第49簽 中吉 古人占驗:司馬相如題橋
十年窗下苦功成。有志難舒愿不輕。
試看題橋十三字。生平心誓確鍾情。
仙機:
財可求。病可醫。
行人歸。漸有期。
宅平穩。孕可喜。
謀望事。當奮志。
蠶與畜。微有利。
問婚姻。皆合意。
問風水:漸漸當興發。
問遺失:苦心尋可得。
問自身:由苦而後甘。
問天時:淡泊變滋味。
問出行:有志事竟成。
解說及記載:
■司馬相如題橋
漢。司馬相如。成都人。未遇時。嘗遇橋。見貴者車馬喧騰。
慨然曰。大丈夫當如是。因題橋以見志。作子虛上林賦。
武帝讀而善之。召見以為郎。會唐蒙驚憂。巴蜀遣相如責之。
上乃拜相如為中郎將。後有人上書告。相如使時受金。
失官居歲馀。復召為郎。
司馬相如,是一位有學問的才子,琴棋詩畫,樣樣皆精,他的賦體文字華麗,後來被漢武帝賞識,獲封官。
昔司馬相如,十年窗下苦心讀書,貧窮不得意,其為有志氣之人,故當入蜀過橋,題十三字於橋柱曰,他日若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隨後果得大貴回家,經過此橋,有志者事竟成矣,求得此簽者,凡事要自己立定志向,務須要不辭勞苦,自然先難後易,皇天向不負好心之人,若能修善者,報應更迅速,論此簽,各事有吉而無兇,此簽擬上吉與第八十五枝語意相同,是為一快活如意之景象也。
此簽記述司馬相如未成名之時,在橋頭題字的感人故事。十年寒窗苦讀書,終於學業有成了,但心中的大志,卻無機會得以發揮。於是,司馬相如在四川成都家鄉的一條橋上,題了這十三個字“他日若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其志竟有如此堅決者。
這樣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