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柱類,《淵海子平》《三命通會》《滴天髓》《窮通寶鑒》《子平真詮》《命理探源》,學習子平術,這幾本精研就可以了。
北師大有一本《星學大成》,可以翻翻。
第二類:易術類,這個基礎的書籍必須看,《周易集解》《周易折中》《周易注疏》《周易述》《周易尚氏學》,然后就看《河洛理數》《梅花易數》《納甲筮法》《增刪卜易》《高島易斷》。這里邊已經包含了好幾種方法了,《高島易斷》有唐宋易卜之風,《梅花易數》是宋明的路子,《增刪卜易》切于今人實用,亦且易學。
關于周易類的,我還想再說幾句。要明漢易,唐宋易,明清易,甚至先秦易之不同,確實難事,然而對于一般想學習算卦的來說,只學明清易就夠了。易學在變化,算命術也在變化,這就是天道吧。
第三類:三式,三式是易術之流緒,然而非周易,太乙類的只看過一本《太乙神數》1、《三命通會》,這本書始著于明代,是目前能夠流傳下來不多見的明代四柱命理書籍,為什么明代以前的書籍流傳下來的這么少呢, 按照命學的一代宗師梁湘潤老先生的觀點,在明末清初,大量的反清人士隱藏于江湖之中,其中很多人以看相、看風水、看八字為職業掩護,進行反清復明的活動,這些內容也在很多影視內容中有所體現,清初大興文字獄,其中之一的原因也是因此為了剪除后患,徹底清除明代的大量有關書籍,所以,在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對于明代以前的子平術,也多少只能從《三命通會》中窺到一二了。后來的很多命理書籍,基本都是在清代重新整理出來的。
有鑒于此,《三命通會》不但是一本頗有價值的書,而且對于目前普遍認為的四柱體系的不完善,也頗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比如說,書中提到以日對時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論命體系,六十甲子日,對應每日的十二個時辰,提出了一套可供查閱的表格式簡斷,好多人往往非常忽略這套體系,普遍的觀點是“不準”,但在我看來,這也許只是半部書,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半部書絕不是古人憑空杜撰的,他一定是具備高概率統計的結果。起碼在那個年代,還沒有目前這么盛行的“用神”一說,這也是需要后人去學習和完善的地方。
由于三命和目前的命學體系有沖突,所以很多人覺得這么書很散亂,用的神煞也很多,納音也講了不少,這些在目前好多人并不采用,以我的觀點來講,盡可以拿來主義,有用的和用的好的都可以試試,命學需要發展,不用怎么知道有沒有價值呢? 今天講講兩本基本屬于一脈相承的兩本書,《淵海子平》和《子平真詮》。
首先說說《淵海子平》,這本書目前少有人太重視,這主要是來源于兩個原因:第一,很多人學易都是在80、90年代開始接觸易學,基本都是受到邵偉華先生的影響,因為在此之前,基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民間對命理基本絕跡,在此之后,眾多的命理書籍大量涌現,一時間汗牛充棟,讓人目不暇接,而《淵海子平》好多人翻翻之后,大概把它劃入入門級的書籍,更多的時間開始關注其他的四柱書籍了。第二,就是還有一大批命理愛好者在找不到入門的途徑以后,開始“跑學習班",這些年國內涌現出不少“大師”,這些“大師”水平如何,我不做評判,但現在的確有很多“大師”不在出現了,至于是錢賺夠了還是進入更高的修行階段,不得而知,但在我看來,這些大師有有益的一面,那就是推動了命理學的發展,但弊端是這種類似于“文化快餐”式的學術,也令很多學習者固步自封,以為這就是四柱命理的究竟,從而不去專研古書,自然也就少有人問津《淵海子平》了。
其實,讀《淵海子平》的人也基本分為兩種,第一,是讀近代命學泰斗徐樂吾先生的書,徐大師在民國期間評點了幾本命理學巨著,對后世影響深遠,但我要指出的是,他的觀點未必就是書籍本來所要表達的觀點,我們讀書不能先入為主,最好有機會再看看原本,相互參照。第二,另有極少數的人,專攻《淵海子平》,他們應該基本都屬于有一些家學,或者多少本來就有一些根基,這些人非常重視《淵海子平》,因為據說和盲派體系有某種關聯,我無緣結實盲師,不敢妄斷。但是要說到我,這本書幫助我跨越了幾道門檻,說來也著實受益匪淺。
《子平真詮》,作者是乾隆年間的兩榜進士,說來也絕對是個高官了,書中非常詳細的歸納了格局的取法,盡管和《三命通會》的取格之法有些出入,但在原命局判斷和大運分析上,應該說還是非常系統的,但以現在的環境來說,也的確少有人這么嚴格的使用格局理論,因為目前的八字論命早已超越了古人的要求,嚴格按照格局論命,似乎略顯“呆板”,目前也有人把《子平真詮》講為"沈氏用神“,有興趣的人多讀此書對于富貴的格局會很好把握,但關鍵是富貴的八字本來就不多,再有就是,富貴也未必就那么好,衣食無憂,無憂無慮豈不快哉! 今天說說最重要的兩本書《滴天髓》和《窮通寶鑒》,在目前的命理界,這兩本書盡管不被所有人所接納,但大多人都是比較認同的,因為目前“用神”體系十分流行,這兩本書相對來說都談的是“取用”的問題,盡管用的都是這個說法,但其實差別還是蠻大的。
首先說說《滴天髓》,這本書被江浙命理前輩奉為經典,首先值得肯定的一點是,《滴天髓》在論命的過程中,把命理納入了哲學的范疇,其中提到了頗多的反應中國儒家文化的思想體系,真正把命理學上升到了學問的高度,也就是在學理上給予提供了充分的依據,書中多處提到的命理思想,將易學與八字命理學進行了嚴密的結合,而且,書中提供了大量的真實命例,往往只是在八字字面上存在只差一個字的小差別,事實上這一個字在實際論斷上實在是天壤之別,這些例子對后學來說,真正體會到了八字命理的奧秘,也多少了解一些八字這50多萬種組合的千差萬別,同時,也給后學在鑒別出生時間上提供了不少幫助。但是,書中有些例子在論斷上還是有些出入的,我們會在以后的命例講解中,慢慢交流。
再說說《窮通寶鑒》,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本奇書,是前人在論命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些頗具實戰效果的口訣,盡管從學理上來講,未必可以找到能夠有效支撐的命理依據,比如說,為什么庚金就一定要用丁火,丙火為什么就不可以,辛金為什么要用壬水,癸水行不行,諸如此類的很多決斷式的口訣,如果從實用的角度來說,未必都很準確,但是,在我看來,這些絕對是具備較高應驗度的,從這本書的起源來講,應該是可以劃入“巾箱本”的資料,后來經過余春臺的潤色,徐樂吾的大力推薦,開始為眾人所知,及至到目前,這本書所提出的富貴格局之取用,在我看來還是頗值得信賴的。
??
隋唐時期水土一物的說法被貶低的很厲害,大概就是很多文人說那些認為水土同源的人這個學識真是粗淺的不行。反正去年看到好多書都有這種貶低意思這個應該是五行大義開始的,五行大義的十二長生基本確定是受到印度占星學的影響而不能說是受到佛教影響。至于印度占星和巴比倫占星誰影響誰我個人傾向是巴比倫占星影響到了印度星學,所以這個十二宮論調源頭考慮巴比倫占星,巴比倫占星有比較系統的月道十九宮黃道十二宮推導文獻。
周易是一門系統而嚴謹的學問,介紹的是另一種世界觀。因為易學是術以載道,所以要先通其術才明其道,故入門時不要讀周易,不必學各類周易評注,不要在訓詁上枉費工夫。周易倒背如流不一定懂易,從爻辭入手無異于水中撈月。
術以載道,從術入手,從實踐出發。易門術數種類繁多,除非專學某科,否則要想貫通周易學,最好循序漸進。在此我提供自周易的大致路線以供參考:
四柱八字→梅花易數→六爻→奇門遁甲→大六壬→風水
不管你是想學易經,八字,風水,奇門遁甲,大六壬還是梅花易數等術數,都能從這篇回答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這類周易入門的書籍找齊不容易,對于周易原文注釋類和四柱命理莫過于 ? 易半仙 ? 全面豐富的收藏,對于風水、奇門遁甲、六爻等周易預測類的誰也沒有 古籍閣 ? 豐富,相信我說的絕對讓你是一個大發現
1、基礎書
(1)周易原文注解類:
如果不讀周易原文,而想徹底搞懂周易基本是不可能的,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越牢,對后面的學習幫助越大。 建議看《周易概論》,其他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等較大的出版社出版的《周易》都是比較可靠的。
(2)周易精華思想融匯類:
應該說《太極博弈原理》一書能做到這點,全書中是沒有解釋卦象的。但是如果對于一個研究周易幾十年的學者來說,一看這書,應該明白其實里面是是蘊含了周易的推演過程,也就是即是你不懂周易,沒有看過周易相關的書籍,也能從中培養到周易的思想,對理解現在所有文化(玄學,易學)都會個統一的思路,增強第六感判斷力。可以說,這本書的研究意義十分珍貴!建議入門,進階,和自我升華階段研讀一番。
2、易理及梅花六爻類
不懂易理,術數水平要想真正提高,絕不可能。學習易理有助于你搞懂自己學習的目的。
(1)易理類
一個易學實力派人物作品(易學入門、易學應用、易象延、易與和諧、心易、氣易)是研究易理者的首選,相信可惜能真正看懂的并不多。
易理方面建議還是看一些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華書局出版的古籍影印本,原汁原味。
(2)梅花類
梅花的古籍可以看《梅花易數》,現代的可以看《太極博弈原理系列》《易魂》的《俏梅花》系列,
(3)六爻類
六爻的精華在古籍中很多,尤其是七大經典《易隱》、《卜筮正宗》、《增刪卜易》、《易林補遺》、《易冒》、《火珠林》、《斷易天機》。
推薦書目:《周易預測學入門》《周易預測學》或者《周易預測學講義》《六爻預測技術入門》。
《高島斷易》是海外研究六爻和易理必讀的一本好書,無論是作者還是譯者水平都很高。
3、四柱類
就是八字,以現代人為主,可以看《四柱預測學入門》《四柱預測技術入門》《四柱算命術》是四柱類無錯字的好版本,目前只有繁體版的,習慣認簡體字的人讀得可能有點費勁,
中級最好的就是《命理應用精解》上下冊,這個是千百人所公認的。
高級的《四柱高級班理論》《命理精析》《二十一論》等。
古籍有《淵海子平》、《三命通會》、《窮通寶鑒》、《命理探原》,比較接近現代理論的書是《子平真詮》和《滴天髓》。
4、風水類
在風水之前要說一句,因為風水相對比較復雜,要是連九宮飛星、七星打劫、開城門這些基本概念都不懂會很麻煩的。《學風水的第一本書》,可以先看看,但是看這個之前又要懂點卦,不然八宅法這種基本的東西都用不了。
典籍看《地理全書》就可以了:《地理全書》幾乎囊括了明代以前所有的風水典籍,比較全面。缺點就是字體小,印刷質量稍欠。
還有一本《地理天機會元》也是集成了很多經典的古籍。
另外建議看幾本書:《陽宅實用風水講義》。目前最好的一本玄空風水陽宅書籍。
《玄空飛星風水》,淺顯易懂,還介紹了配合樓層斷風水的方法。
《古易玄空學新探》,風水入門的好書。
還有一本《玄空精斷》是進階書。《沈氏玄空學》風水入門必讀,除了北斗七星打劫說法不清楚外,其它皆應仔細讀。
《玄空地理叢譚》一套解說玄空風水知識及釋評眾家玄空派長處的好書,并有玄空訣竅解說、堪驗實例。非常值得一看及收藏。
另外巒頭方面《地理巒頭實務》是巒頭方面的好書,介紹詳細,圖文并茂。《三元九運-玄空地理考驗注解》專門解說分析三元九運的一套好書。
過路陰陽就看《過路陰陽》。
金鎖玉關就看《金鎖玉關》。
八宅法看《八宅明鏡》其他的暢銷作者。
5、手面相類
手面相想看得比較有意思就看《學睇相》。 ?
除了現代的人之外,古籍是一個提高水平的重要方面,尤其象《麻衣神相》《柳莊相法》《水鏡相法》《三世相法等等》,推薦一本《圖解相學秘籍全編》上下冊,薈萃各種相書古籍。有許多相學精品流落在民間,民間收藏的相學許多有很實用的價值,可以幫助你多一個角度思考問題。
6、奇門遁甲
入門就是《神奇之門》和后繼系列,最好看他的全套。
7、六壬類
《袖里乾坤》,以及其他很多六壬金口訣方面的書;
8、太乙神數
《太乙通解》《太乙神數》;
10、紫微斗數
這個入門書太多了。
(1)三合派
《紫數斗數初級講義》,還有其他人的《紫微斗數一學就通》等,例如《紫微明鏡》《紫微啟示錄》等;
(2)飛星派
還有經典的《河洛紫微斗數》,《九千飛星》。
11、姓名學
一般有五格取名法,但是按筆劃數的話就和易經術數無關了,所以一般會結合八字取名的比較多。暢銷品種有李居明《姓名改運學》,
華齡出版社的比較好。
《五行精紀》,作者廖中,南宋人,公元1228年刊行時,岳飛的孫子岳珂,為其作序。可見其歷史價值。明清以后,命理界提起命理典籍,不外乎《三命通會》、《淵海子平》、《神峰通考》、《滴天髓》、《窮通寶鑒》等“老五篇”。這些,都是明代以后,直到清朝的典籍,也是所謂“子平法”的“立身之本”。至于明代以前的典籍,我們可以比較完整看到的典籍,只有晉代的《玉照定真經》和唐代的《李虛中命書》。
陰陽道最早起源于6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的“陰陽五行”思想,并被作為“新知”為當時的統治者所利用,推進了當時日本社會國家統治的變革。
廄戶皇子(圣德太子)、大海人皇子(天武帝)、惠美押勝(藤原仲麻呂)、吉備真備等等,運用陰陽道的一些想法(如五行學說的生克說)來解釋日本的歷史。桓武帝由“四神相應”的原則的遷都即是一例。
在民間,日本原有的一些宗教形式也開始借用一些一些陰陽道的概念與方法。 在平安朝,陰陽道和陰陽師已經成為國家機關的一個組成部分,專門的部門即陰陽寮、長官為陰陽頭。貴族制度的穩定化和社會總體比較平穩的環境下,陰陽道的占卜術變得越來越受重視。
到了平安中期,出現了以為大成的陰陽師--安倍晴明,陰陽道達到了鼎盛時期。陰陽道主要分成了歷道和天文道兩大家,分別為賀茂家和安倍家。 簡單地說,陰陽道大約就是:以古代中國的陰陽五行說作為基礎,糅合了天文、歷法、占卜等等學科——恩,用現代的眼光來看應該可以算是學科吧——以天人合一思想為軸心發展而出的、用來預測祥瑞吉兇、咒術、祭祀等等等等一系列一言以蔽之就是“怪力亂神”的事務的——深奧的精神體系。要在這里注明的是:陰陽道的思想是在日本完成其體系化、系統化的。
陰與陽這兩種自天地形成之初便存于無形的相對之氣和合、循環以及由此而發的萬物生長、消亡的變化過程,大抵便被稱為“陰陽說”。而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作為構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也被看作不同屬性的氣引導著森羅萬象的形成,這便是五行之說。陰陽道的必讀書目名叫《五行大義》,應該便是從中伸發延伸出來的理論吧——不過探陰陽道之源頭,當是自《易》而出,古今中外,研討《易》之書籍,何止萬余?所以說《五行大義》也只是其中的一種歪解罷了吧 。
不過,作為日本古典文化重要因素之一的陰陽道,其形成原因倒是非常令人感興趣。我國的五行之說與日本的五行之道的發展方向自然是相異的,為何會產生這種差異以及兩者在發展過程中對于對方的影響——應該可以說,這種影響幾乎是單方向的——,這些課題是否有人進行過思考或研究呢。 預言天理的運行,運用著超人的“術”,操縱著人們的命運。陰陽師--平安時代的巨星安倍晴明,其最大的競爭對手蘆屋道滿,以及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許許多多的陰陽師們。讓我們巡著他們留下的傳說,開始踏上找尋深處的謎底和秘密的旅程吧。
圍繞著陰陽道的古跡我開始了旅行。
當然,無論什么時候,旅行總是讓人懷著美好的憧憬的。
對我來說,要說是憧憬著什么人的話,那一定就是平安時期的天文博士,安倍晴明了。實際上還有一個人,讓我非常的關注,那就是安倍晴明的最大的敵手蘆屋道滿。
這兩個人,正方·反方或是說反方·正方,總之都是以對立的立場登場的。當然這互為對手的同行之間,最后勝利的人是晴明,道滿則是失敗者。
為什么是這樣呢,大概是因為代代相傳的傳說都是從晴明的那一方為中心而向各地廣為流傳的吧。但是,其中被人們描繪為最大最強的對手的蘆屋道滿,是作為極為重要的“商敵”存在這一點是無疑的。所以,也許是出于一種偶然吧,這次的旅行也許會將這個道滿的名聲再次復活也不一定,我有這種預感。
那么,這次,在旅行的前夜,請來閱讀一些睡前的故事吧。比起事前的準備也好,預定也好,或是任何別的也好,關于陰陽道的一般的知識和理解是不能不知道的。 首先在最初必須說的是,陰陽道起源于中國的戰國時期,在諸子百家的時代,在儒家、法家、墨家,以及各種各樣的流派的誕生,其中都包含了可以稱之為“陰陽家”的人。從從事咒術到成為上的顧問,擁有各種各樣“家傳技藝”的人為各地的王侯貴族們工作著。這些人們被稱為“陰陽家”,請注意在他們的稱呼上的不同點。
諸子百家在《史記》中的說法,其中分為了六大群:①陰陽 ②儒 ③墨 ④法 ⑤名 ⑥道。質疑天下之事,運行一個真理,為用思想或者技術的方法來達到目的而通曉百事,這就是諸子百家所存在的意義。接下來,從他們起了何種作用角度來看一下六大系統的特征。首先,我們最為注目的陰陽家,關于這個在《史記》之[太史公自序]寫道:“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觽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注:此處為《史記》原文,非直譯)相對的,對于儒家除博學這一點以外別的很少了,僅僅是提到是嚴格有序的規定了君臣、父子、夫婦、長幼的順序,是不可或缺的集團。另一方面,墨家主要是他的節儉之風,強調了節儉精神。法家,嚴格而少恩,但是君臣上下要正確的分開這一點,確實是行之有效的。名家(刑名家)使人受約束而容易喪失真實性,然而其正名實之主義,也是值得傾聽的。最后,道家講究人的精神專一,將自己的行動和無形中的道結合起來,使萬物得到充足。這種術循陰陽之大順,取儒墨之善,集名法之要,應時、物變化,無所不宜,并且容易掌握。(注:此處所有的原文:“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涂。”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觽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篃循;然其強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史記》的記述中,除了對于道家的過贊產生一定的違和感以外,總的來說對諸子百家都做了很好的說明。陰陽家和道家是修煉陰陽之術的意味,也是近代學派才興起的考證。那么,這所謂的陰陽之術,在《史記》中也有寫道:“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這就是了,也就是說這是為了使人的生活和自然的循環相互一致而來的技術。
陰和陽,是自然界循環的兩種“氣”或者說是能量。由此陰陽家就是觀察“氣”的變化,這個“氣”具體地說來是氣候呀風土呀等等的變化的現象,以此為基準制定出歷法。歷法不僅僅是節氣的變化,還包括從祭祀到農作業指導,是含全部生活習俗的清單化的作息時間表。
進一步說,這個歷是比之時間表更上乘的基準。不僅記述了一年十二個月的普通變化,還包括以十年、百年、千年為單位變化的自然現象。比如,太陽黑點以十一年為周期的變化,能夠表現這種大的循環的跡象的,是天上的星星,而描述天空中的紋樣,也即是觀察星座,這是就天文術了。天文術預測日食,月食,以從流星的發現到星星位置的變化等現象為對象觀測。從父輩開始就一直研究天文的太史公遷(司馬遷),在其父之后繼續積累天文知識,后來選擇了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之日為天歷的第一日開始實行。這就是最初的太初歷,也是中國歷法最初的源頭。
另外,陰陽術其實不僅僅指陰陽兩氣而已,還有一個要素,就是“五行”。以木火土金水五行星為基本的五元素被認為是構成萬物的原物質,陰陽兩種能量和五原物質相互作用,產生自然循環,另外,陰陽五行思想,也是日本發展蓬勃的占卜術和預言術的重要的基本原理。 就日本來說,西去大陸得到的知識,或是從東渡而來的人身上獲取知識,情況雖然復雜但也可略窺一二。在大和朝廷成立以前,三國志的時代,日本派使節西渡至帶萬郡(樂浪郡),受到了魏王的接見。帶萬郡在朝鮮半島上,當時是中國的魏王朝的地方。所以,那個時代有許多文化物質交流都是經由朝鮮的。
從日本去到大陸的人是實際存在的,但是否是他們帶回了陰陽術就不是太清楚了。當然,從大陸回來的人利用對馬,龜卜等方法進行占卜的傳說,也是存在著的。
于此相對的,從大陸東渡而來的人就留有比較多的古文獻記錄。
大和朝廷成立,從百濟(古朝鮮國名)來的五經博士到達日本是六世紀初,五經博士也就是漢的高安茂,帶來了《易經》。《易經》是陰陽術的基本文獻。
欽明天皇十五年,同樣是從百濟,來了易經的老師易經博士施德、王道良,歷法博士周德、王保孫。于是漸漸的易經和歷法就在日本發展起來了。
然后到了推古朝十年十月,從百濟來了一名叫做觀勤的僧人,帶著大量的與陰陽術有關的書來參拜。如果問起為什么隨身會帶著這么多這類書呢,欽明朝的時候日本周邊對陰陽術和本草醫藥方面的書有極大的需求,正是出于這種需要。
但是,有趣的是,不是由公務員和學者,甚至不是由五經博士,而是首先由僧人將這些圖書引入這一點。為什么陰陽術非要由僧人之手來做正式的介紹呢,這就是日本陰陽道之上,最重要的一點了,我想。
如上所述,陰陽道的基本領域是易經和歷法,這些由官制的博士五經博士帶入日本,并且訓練日本的學生,尤其是歷法,是管理維持政權不可或缺的東西。
另一方面由僧人觀勤所帶來的書有歷本,加上天文,地理書,遁甲·方術書等。歷書和天文在非數學的觀測作業上是非常必要的基礎學問。比較起來,地理書,遁甲·方術書則是應用技術書籍或者是實踐書籍。地理基本上就是如今的風水知識,地相占卜、遁甲·方術書則用來防止災害,使役鬼神。其中遁甲·方術書后來在日本又作為忍術而獨自發展起來。
觀勒作為涉及造墓之事的佛家人,判斷墓地的風水除魔,并傳下了如魔方陣等很多實踐性的陰陽術。拜其所賜,陰陽術最得意的數之魔術和色之魔術,為日本所活用。
佛教的皈依者圣德太子據此定出了冠位十二階,十七條憲法。尤其是十七條憲法,是在干支最初的甲子年發布的,也即是推古十年。反映出了當時的陰陽思想學說。
但是,同時觀勒作為僧人也生出許多問題來。當時佛教在朝廷還未受到重用,民間和外來人之間也還未興起。觀勒乘自己在日本長期駐留的期間,不僅向官僚也同時向民間教授陰陽術,這是增加佛教徒的工作的重要的一環,陰陽術如果只在民間流傳是遠遠不夠的。皈依佛教的民間陰陽家--被稱為法師陰陽家的人,便是在此時產生的。
然而,任朝廷的官職的陰陽家,想要獨占這門技術。為了達到扼殺法師陰陽師的目的,他們頒布了禁止僧人修煉陰陽術的[條令]。與此平行的是,這門技術漸漸的就被朝廷特別是官僚獨占了。
親身修煉陰陽術頗有心得的天武天皇,即位以后立刻設立了由官員獨占的系統“陰陽舍”。由中務省管轄,下設司掌天文、歷數、風云、氣色的各種長官。當然,都城的卜定也是陰陽舍的工作。
但是,在日本當時,觀勒以來受到訓練的陰陽家多數是僧侶,這是事實。并且,僧侶是無法擔任官職的。因為這樣,沒有辦法,許多人還俗然后被朝廷作為陰陽家錄用了。
這種狀況的持續發展,使得法師陰陽家和官職陰陽家之間生出了復雜的利害關系,安倍晴明和蘆屋道滿之間的對決,無疑是反映這個時期的狀況的故事了。
那么,以“陰陽師”這種說法表現出來,是在大寶律令的陰陽舍規定中登場的。簡而言之,就我們能夠追溯到的天武天皇的時代為止,一方面,那時候還沒有將此以“陰陽道”這種說法提出來,另一方面,這也不是《今昔物語》成立、安倍晴明的傳說廣為流傳的平安時期之后,也既是十一世紀以后的想象。 陰陽之術和星星有很深的關系。因為星的運動和變化,常常是超越了歷書的大的變化的征兆。正因為和星星的這種關系,涉足陰陽道的星神信仰的習俗在日本也是廣為流傳的。北極星和北斗七星信仰,妙見信仰,以及祗圓社的牛頭天王等,都是和陰陽之術淵緣很深的星神。
和星的關系對陰陽家來說是很重要一個領域,關于這一點主要是在天文上。
對于從事天文的陰陽家來說,再沒有什比正確的預測天體變化上的日食和月食更強的需要了。
這種天文觀測力的需要,主要有兩個背景。一個,按照天理的運行順序證明可以平和的治理天地,尤其是天文觀測得出的歷書,如果不能夠準確的預見日月食,那么這個歷書的機能便被認為不完善。
另一個背景,是關于朝廷舉行的儀式和活動決定日期的問題。吉日的判斷,是歷書和天文的必須具有的功用,如果無論如何必須選到不是吉日的某一天的情況,就必須用一種不同的方法--“遁甲術”來實行。
由此,陰陽師正確的反映天體的運行并管理歷書是非常必要的。更簡單的說來的話,就是必須要正確的預測日月食。
順便一提,說道日月食的觀測,常常是在歷書的預測之外的,預測以失敗告終的例子非常多。
這個因為關系到陰陽師的威望問題,故而陰陽舍的官僚們也是不斷的全力檢查修正歷書。
但是,不幸的是即使是“宣明歷”也有未修正的誤差。到了江戶時代,天體運行和歷書之間出現了兩天的誤差。進而出現了日月食和歷書之間的誤差問題。于是接下來就到了澀川春海改歷試典的時候了(注:澀川春海:日本圍棋史上“安井流”著名代表人物,被譽為“第二世安井算哲”。也是最早制定日本國歷法的人之一)。如果根據春海的預測,寬文十三年以后未來三年間會出現6次日月食。但是如果根據宣明歷,則都在其預測之外。春海大驚之下,過早的急急廢除了宣明歷,建議改成了以前的授時歷,但是這授時歷的缺點卻很快暴露出來了。事實是,連宣明歷都可以預測到的延寶三年的日食,授時歷卻預測不到。正因為這樣,陰陽師們受責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明治時期為止。
參考書籍,追溯日本歷法制定的起源的話,一直可以追溯到イザナギ?イザナミ(最早建立日本的男女二神)時期。
在此之后,還有詳細的記述了從大陸派遣來的歷書博士和天文博士。推古天皇十二年正月,日本開始正式的使用歷日。大化革新時,在此背景下中臣藤原氏得到陰陽家集團的支持,利用龜卜等,將天文和歷法的技術獨自發展起來。到天武天皇的時候,陰陽舍的創設發展到了頂點。
管理天文和歷法的人們,根據算術,算出月亮的朔到晦,也就是月初到月末,確定月的大小(和潤月),遵守著二十四節氣,并預測日月食。日月食的記事是在推古天皇二十六年開始記錄在國史里的,這就是整個過程。
另外,同時,付隨著天文歷學的遁甲、太一的技術,星圖、渾天儀等天體觀測器具,以及擇日的占卜、除魔的法術,星祭的秘密儀式等知識和行事的大系統,都是朝廷固有的禁止外傳的東西。 隨著時代的前進,漸漸出現兩個問題。具體地說來,一個是從日月食開始,天文、歷法的管理越來越難。另一方面,本應該是秘密的天文占卜,陰陽之術等技術從宮廷流入到了民間。這流出的部分出去修習困難的天體觀測問題以外,主要是集中在擇日和吉兇的占卜、除魔驅鬼、解除附體之物等方面,不久這些即被冠以了“陰陽道”這個名字。
針對這種情況,朝廷將蠱惑人心的元兇,即歷書上的歷注(吉兇判斷占卜等相關的的注釋解說)抹去中止了。但是陰陽道的流出已經十分大量了,要想將早期的歷注抹去也是不可能的事。
接下來在天文的方面,朝廷重要的用以迎接新年的“朔旦冬至”的儀式的舉行日,和直接的歷法不一致的事件發生了。這次是歷法博士大春日真野麿進言采用更為精密的中國新歷“宣明歷”。但是遺憾的是,不可避免的還是出現了歷法和實際季節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計算誤差的情況。由此,陰陽舍的權威性立刻招致了滑坡。結果,和天文沒什么關系的文學博士三善清行主持的陰陽道(除去天文的計算之外的歷注上的占卜部分)掌握的主導權。并產生了甲子年和辛酉年改元號的習慣。這次事件的結局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明治初年。
在平安時代中期,由于早先的陰陽舍的權威的沒落,民間的陰陽道與此相反倒是繁榮發展起來。這種風潮一時間興起,到了村上天皇的時代,便出現了賀茂忠行。賀茂家一方面恢復了陰陽舍的權威,同時構筑了以天文觀測和占術同時為源泉的權威體制。之后,陰陽之術被賀茂保憲和安倍晴明兩人分別繼承,成為了不傳門外弟子的“家學”。
到這里,安倍晴明和蘆屋道滿這兩位陰陽師登場的舞臺就成立了。
陰陽師最早并不只是中國流派的陰陽家(歷注中,順應自然運行法則的人),還包括了天文觀測和保守歷書的純粹的數理工程。但是,這其中工程方面的部分受到了從民間而來的壓迫性的威脅,反攻的主力軍是佛教。自奈良時代以來,民間普及的佛教學的一個部分就是叫做“宿曜經”的加入了中國版占星術的書籍。這個宿曜就是以預測日月食、算出月的朔和晦等為基礎的派別力量,其中的代表是弓削道鏡。
那時候的歷書,在基準上,以能夠正確知道月亮太陽運行的功用已經減少了很多。獨行其道的主要都是一種占卜日子的吉兇,方位的好壞的日別占卜表。
德川家康當時一時排斥天文歷法的家祖--土御門家的理由,就在于這一點。雖然無法回到江戶時代向中國和西洋學習天文觀測的陰陽之道,但是,如前所說,漸漸的,到了安倍晴明的時代日本興起的陰陽道的家族的情況,和接下去的探訪有很大的聯系,我想。
要說還有一件事,就是在陰陽舍權威沒落的時代,朝廷這一方無論如何也要樹立起安倍晴明這一superhero的形象,這是十分必要的。在此之后,日本國內發行販賣了大量的歷書,使得人人都知道了超人陰陽師安倍晴明,并將他的事跡廣為流傳,成為了比民間的法師陰陽師和密教宿曜經僧人們權威更高的人,可以說是陰陽道中的英雄了。同時,這位英雄也被民間的陰陽道和佛教奉為了頭號強敵來不斷的攻擊。恐怕這樣是事跡,到現在在各處陰陽道的遺跡中還可以看出痕跡。
講完了陰陽術的基本知識,再來講一講與術士們勢不兩立的鬼族。
在傳說中,鬼的種類相當多--有吃人靈魂的為生的,有狐貍幻化成的,有雪山上居住的雪女,也有地獄來的邪靈……甚至有一些是靠吃人類面孔為生的。至于吸血鬼,大概是后來從西洋流傳而來的種族。
總的來說,鬼大致可以分為水、火、風、暗、悍這幾種。
水,當然是指可以自由操控水的妖怪。這類妖怪的代表是河童和雪女。
火系的妖怪很少,吸血鬼大概算吧?
風,所謂的“風師”和霧天狗便是代表。
暗,大多數妖怪都屬于這一種,喜歡黑暗,秉性邪惡,魔法是其拿手好戲。這種妖怪的代表太多,我不說你也知道。悍,這種妖怪沒有任何異能,只是單純的身體強壯,攻擊力奇大,難于傷害。外形多半是魁梧如山,猙面獠牙,臉色鐵青或者赤紅。這種妖怪基本來說等級很低,其他隨便那一系的高等妖怪都可以很輕易地殺死它們。
在這些鬼中,有很多是可以靠吞吃別的鬼來提升自身的力量的。吃法各式各樣,有的只是吞吃對方的靈魂,有的連肉體一起吃掉,有的吞吃對方的妖力,讓對方從99級一下子成為2、3級。
有這種能力的鬼有時也會尋找靈能者吞噬,因為吃掉靈能者獲得能量比吞吃妖怪獲得能量要多--尤其是那種靈能沒有覺醒,完全沒有攻擊能力的。
貍:傳說中的貍與犬夜叉中那只貍的并無二致。日本的各地傳說都認為貍貓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他們可以用樹葉變化外形,尤其喜歡變成女性。如果變成男性,也以和尚和小孩居多。他們通常都干一些騙人的勾當,變成和尚時通常以勸人好好學習的光輝形象出現,有的甚至被識破后一樣為寺院接納。江戶時代,麻布一帶以貍貓的傳說而出名,至今那里仍保留了貍穴,貍阪等地名。
河童:日本國妖之一,又名”川太郎“。可能是因為日本是島國的緣故他在日本才如此有名吧。河童通常和小孩子差不多大小,禿頂,身穿龜殼狀衣服,也有不穿龜殼的河童,但全身長毛(怪別扭的,疑為下面將要說的山童)。喜歡相撲,尤其喜歡和人比賽。可能是惡作劇吧,喜歡將人和馬拉下水中,因此常聽說河童淹死人的事。在許多地方有河童送靈藥,送魚給人類的記載。此外,河童還在許多地方做為守護神出現。
山童:居于九州深山,全身長毛,身高與小孩一般。喜歡惡作劇,但不壞。你可以用早餐叫他幫你做事,但是你如果想害他他會發覺并馬上逃走,相反你就會生病或家里發生火災。有的山童會春天跑到河里兼職一下河童,等到秋天又回到山里做山童。
天狗:日本國妖之一,專用于震懾山中的各種妖怪。傳說是由因懷著執念或妄念死去而無法去極樂世界的和尚墮入魔道的“天狗道”變成。天狗有善惡之分,還有多個種類和階級,包括鞍馬天狗、大天狗、烏天狗、木葉天狗、飯剛等。據江戶時代〈天狗經〉載,世界上一共有12萬5500只天狗(又是江戶時代?)。松本地方的傳說中,天狗特別討厭鯖魚,如果被抓住他總會說”一定是吃了鯖魚的緣故“。
雪女:是皮膚蒼白、容貌出眾、身桌白色衣服的女子,經常是和小孩一起出現,會賜予財寶或子嗣。相傳在遠野地方如果在十五的月圓之夜外出會遇到帶著很多小孩的雪女,所以在柳田國男的〈遠野物語〉中提到在滿月之夜“因為雪女會出來還是早點回去吧!”。
鐮鼬:手持大鐮刀的黃鼠狼一樣的風妖,會用鐮刀在人身上劃出傷口,但是不痛也不會出血。他們總是和旋風聯系在一起,似乎只在特定的天氣才能出現。在一些地方的傳說中鐮鼬通常三個一起出現,第一個將人絆倒,第二個將人劃傷,第三個給人止血,然后一起逃走。 一反木棉:有如一條白布的外形,據說會在夜間從黑暗中飄飛而出,裹住人的頭臉令其窒息。在大阪,有記載說曾有數十條白色物體飛來,落地之后用手一搓就消失了。關于他的傳說,以鹿兒島的最為有名:一天夜里,一個男子趕夜路時遭到一反木棉的襲擊,男子大驚之下拔出腰刀就向木棉斬去,結果木棉就消失了,只在男子手上留下淡淡的血跡。一反是一種布長的單位,大約是8米。 這些妖怪都是經常在日本漫畫、游戲中出現的,所以整理了出來,此外還有象瀨、飛頭蠻、黑冢、手之目這些妖怪也很有意思。
所以說在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之天、地、人三才中,所稟之氣,因各人所承受的厚薄不同,所以其性格體形也各自不同,近賢金子樵說:“命日內五行,相日外五行,五行互相表里。人之美惡姿于命,窮通系于運。首觀日主、次看月令、四柱,再參運程。五行停勻,氣勢順正者,主人和平正大;五行偏枯濁亂者、主人陰險缺陷,人之性情,隨五行而異。”所以人的性情相貌,除受后天教養或改變以外,均為先天生成的。命理論生人的性情相貌,乃就先天形勢,看其內在的性情及外露的相貌;內在的性情及外露的相貌,因有密切不可分離的關系,故可就其外露的相貌而推其人的性情,并可廣推其吉兇禍福,蓋相由心生,有其生理,必有其心理,有其心理,必有其生理也。
木形人
木形人的性格,有博愛和惻隱之心,質樸清高,骨絡修長的特點。木命人主慈,心地善良好施舍。特別是木多木旺的人,性格倔強。如桑拓木(壬子、癸丑年)出生的人,性格頑強,意志堅定不移,頗有寧愿站著死,不愿跪著生之性格,若乙丑年屬牛的人就更有股倔強的牛脾氣。
古人曰:仁慈敏厚,木成甲乙方,木盛則懷惻隱之心。
以下是木形人的特征:木性柔軟,性情隨和,感情豐富,舉止灑脫;心胸廣闊,生活樂觀,善交朋友,清高自信;外貌高大,體長潔白,風姿美貌,儀表俊雅;氣宇軒昂,語音柔和,面色清白,口尖發美。
火形人
火形人的性格:待人總是彬彬有禮,有謙讓之風,神采奕奕,性急而聰明的特點。
火命人主禮貌,講禮節,對長輩尊重,對晚輩講義氣;外貌威儀凜冽,淳樸厚道,遇事急躁,總愛夸夸其談,喋喋不休;特別火多火旺的人,更是性急如火,喜手舞足蹈,快人快語,不顧后果,直來直去,往往容易把事情弄壞,常屬好心無好報的耿直人。
以下是火形人特征:性情剛烈,感情易動,性急如火,熱心快急。待人耿直,善交朋友,分外熱情,尊長愛幼;逢惡不怕,見善不欺,見義勇為,缺乏冷靜;外貌瘦小,面尖下圓,印堂狹窄,鼻孔易露;說話太急,語音激昂,言語妄誕,有始無終。
土形人
土形性格的人:有言行一致,說一不二,忠孝至誠,嚴守信義,好敬神佛的特點。
土命人講信用,說到做到,不虛偽,待人忠厚老實;土多土旺的人喜靜,不愛動,因而容易失去良機;對人寬宏大量,有忍勁和耐力,做事總是堅持不懈,有始有終,同時為人質樸,勤勞節約,辦事踏實肯干。
以下是土命人特征:性情溫厚,感情純樸,待人誠實,講信守譽;不講假話,談吐謹慎,做事細心,膽小怕事;背圓腰闊,鼻大口方,面胖色黃。土多土旺之人顯得笨拙,土少薄弱之人聲音渾濁。
金形人
金形性格的人:有英勇豪杰,仗義疏財,講究禮儀廉恥,性格好勝,剛愎自用的特點。金命人非常講義氣,重視名譽,自尊心很強,性格孤傲,不屈不躬,針鋒相對,剛直易折。但命金淺薄者,感情脆弱,雖有義而有始無終。
以下是金形人的特征:行動穩定,外表嚴肅,剛毅有決,內心熱情;待人耿直,重情重義,辦事認真,秉公執政;脾氣古怪,固執保守,針鋒相對,剛直易脆;體健神清,面方白晰,膚色黝黑,眉高眼深,鼻高耳仰。
水形人
水形性格的人:水命的人足智多謀,聰而好學,有謀略。好思索,好動。五行氣足者,體必豐肥,但水命之人平生多波折,生活坎坷不平,尤如江水經歷千辛萬苦,才能流歸海。水多水旺者,其性情反而急躁,易出禍端。水命人總給人一種漂浮不定,舉止輕浮的印象。
以下是水命人的特征好動肯談,行動敏捷,心機靈變;能剛能柔,軟中有硬,以柔克剛,剛柔并濟;性情聰明,臨事果決,命占桃花,風流多情;外形矮小,面黑光彩,語言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