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的當年是生年;現在正在過的一年一年就是流年;根據出生時間確定起大運的歲數,大運也可以理解為生命中的一段時間,各段時間命運好壞不同,每一步大運為十年。
人不可能一成不變,總會有興旺的時候。
十年一大運,五年一小運,我們老家有這種說法,但沒具體說是那年,就是這幾年內的某一年
排大運小運
命運二字,命為靜詞,是天生的,猶如一粒金子與生俱來,是受人喜愛的貴重物品;運為動詞,是后天的運行軌跡。同樣一粒金子,命是一樣,而運則不同,有的金子永遠被埋在沙土裏,哪怕重量再大,品質再高,終不能為人所發現,更何談受重用,受人喜愛。這就是所謂命好運不好。而有的金子盡管品質不高,重量不大,但卻被捧上重要用途。如一粒小金子,用在鋼筆尖上,就價值巨升。所以,盡管其品質差,重量小,但他運程極好,這就是所謂的命好運也好(或命不好而運好)。
人的大運是十年一變,所以才有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之說法。所以一個人必須知道何時走好運,何時走敗運,以達到趨吉避兇。當一個人財運官運亨通之時,即此人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登上了山峰,那種一覽眾山小,大自然盡收眼底的喜悅之情難以言盡。可人總不能停留在山頂,此時無論往山的那邊走,都是下坡路,即走退運。當一個人在人生最低谷時,往那邊走都是上坡路,越走越高,即行好運,此為絕處逢生之理。
排大運:
四柱為命,大運為運,命和運合為人一生的命運,命運結合方知吉兇禍福。大運是以四柱中的月柱來排定的,有男女順逆之分,起運數計算也有順逆之別。
大運排法:陽男陰女順排,陰男陽女逆排,一般排八步運。如,庚戌年己卯月生男,為陽年生男,其大運為: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庚戌年己卯月生女,為陽年生女,其大運為:戊寅,丁丑,丙子,乙亥,甲戌,癸酉,壬申,辛未。丁酉年甲辰月生男,為陰年生男,其大運為:癸卯,壬寅,辛丑,庚子,己亥,戊戌,丁酉,丙申,丁酉年甲辰月生女,為陰年生女,其大運為: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
起運數:大運數的起法,以三天折合一歲計,即一天折合四個月,一小時折合五天。計算時,如起運總數為十八天,被三除,等於六,即為六歲起大運。如為十九天,則為六歲四個月起大運。每十年行一步大運。起運天數的計算,是以出生之日所在月令,分男女順逆算出。陽年生男,男命以出生之日數至本月令結束,如辰月生人,其月令為清明之月,清明結束之時,即立夏巳月交節前夕。如九五年四月二十一日生男,陽年生男從二十一日數至五月初九清明節令結束,芒種開始,共十七天, 除三等於從五歲零八個月開始行大運。如果這一天生女,從二十一逆數至四月初九,即立夏開始之日,共十四天,除三等於從四歲零八個月行大運。陰年生女同陽年生男,陰年生男同陽年生女。
歲運總論:
十年一運,包含了十天干的十年流轉,大運天干走好好運,流年不會十年都一樣好。最好的年頭是一生得力的幾年,這些流年中還會因為刑沖克合等組合好壞而損益用神。用神受克受損耗的幾年中,會有一些不順,也還會因為刑沖克合等組合好壞而損益用神,但大運天干為好運,不順就是暫時的。大運天干不好則相反。
大運干支本身是互相聯系著的,干支五行相生或相克或相同,都增其好運或增其壞運。如果上干克下支,損耗上干之氣;上干生下支,泄上干之氣;下支克上干,抑損上干之氣;下支生上干或同上干為生扶上干之氣。此外,大運和流年好比第五柱,第六柱,不但參與四柱的綜合平衡,而且直接分十年一階段,流年一太歲預示出吉兇。
排小運:
大運行十年之吉兇,小運司一歲之禍福。小運能補大運、流年、四柱之不足,也可為大運、流年、四柱所忌。
小運的排法,按陽男陰女順行,陰男陽女逆行,由時柱排起。如一九九八戊寅年五月初六壬子時生男,一歲小運是癸丑,二歲是甲寅……順排下去;如這一天生女,則一歲起辛亥 ,二歲起庚戌……逆而行之。起小運是以虛歲為準,有一年算一年。
當你開始想著轉變的時候,你人生的轉折點就出現了。一切一切的轉折,轉變都開始于轉變的念頭,既然你已經開始反思現狀,那么,恭喜你,你人生的轉折已經開始,只是要提醒你,善果源于善念,要鞭策自己朝一個值得你努力追求的好的目標前進。
人生的三大轉折點
人生面臨眾多選擇,最重要的有三個,這三個選擇將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走向,一是高中畢業時考大學選專業,二是大學畢業時找工作選單位,三是戀愛結婚時選中相伴一生的愛人。從不到二十歲到三十歲出頭,這十多年的時間決定了人生今后幾十年的歷程。
由于中國高中實行文理分科,考大學與選專業又有分科時有所預選。在十幾年前,網絡沒有普及,未見過世面的農村學生,在面對這一選擇時將無法從父輩那里得到任何有益的幫助,僅有的信息是填報志愿時的一本《報考指南》,以及老師的指點,當時沉浸于中舉的喜悅,而沒有考慮太多大學后的出路。現在情況有所改觀,一是網絡普及,學生們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外邊的世界;二是大學的普及,考大學的吸引力遠不如找到好工作重要,況且面對高昴的學費,還要計算一下上大學的得與失。城鄉差別的逐步減少,讓二元結構的鴻溝日漸填平,同時也加重了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就是說大學畢業生品質趨同,供大于求,特別是同品質的供大于求,加劇了這一選擇的差別。除非北大清華等國內一流大學,其他學校都要面臨同樣的壓力。再加上人才的自由流動,讓地域名校的優勢僅僅剩下了地緣這一種關系。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將來有不同的朋友圈,信息與資源在圈幾自由交換,所成就的事業也有趨同性。當人們對子女教育在起跑線上競爭時,我認為是一種為了賺孩子更多錢的宣傳方式,人生的差別是從考大學開始的,應該把這里當成起跑線。
大學畢業找工作是人生的第二大轉折,在這里許多人為因素的影響,讓同樣大學同樣專業的畢業生有不同的選擇,但這僅僅是進入某一領域的方式不同,有的走了捷徑,有的繞了些彎路,三五年之后人生之路最終定格。所謂家庭關系,幫助子女打開一扇大門,而進門之后的路還要靠自己走。既使剛畢業時不太順利,三跳五跳之后,總也跳不出自己所學專業以及工作所處的行業,在一個圈子里跳來跳出,最后穩定下來。在這里將顯出專業與能力區別,但結果相差不大,因為所謂能力強者,無非少年得志,自命不凡,持才自傲,他們更喜歡跳來跳去,而才智一般者,更多選中一家單位默默努力,看似與世無爭,最終堅韌圖成。真應了該是誰的就是誰的,也難怪有人說從小看大,三歲看老。
第三大選擇最重要,從一人人青春期情感糾結開始,伴隨著前面兩個選擇,并且互相影響,互相制約。與青春的初戀相約考同一所大學,有的未能天隨人愿;大學的愛人因畢業找工作而分手更是比比皆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感情大多是機緣巧合,人算不如天算,最后相伴一生的仍然是幸福無悔。
但總有人不愿順從這三大選擇,非要與命運抗爭,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要知道,當人們說這些話或者作這些決定時,他或她并沒有真正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生活。也就是僅僅感覺目前這樣下去不行,但怎樣才行呢,在未明真像前,冒然做出決定,摒棄了當前的生活,勇氣固然可嘉,后果卻未可知,成敗自有定論,所增加的無非是一些經歷,如果將這種經歷當成一種財富,那所有的偉人,富人在擁有金錢與名譽之外,都還擁有這一筆傳奇的人生財富。
人生三大選擇之后,定格的人生還會有更重要的選擇,是安逸樂享還有繼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