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所以你們分手吧
一般采用盤坐式:盤膝穩坐,左腿向外,右腿向內(左為陽,右為陰。左腿舒展略向外,右腿卷屈而向內,此為陽抱陰)。也可采用自然端坐。
左手大指,捏定中指。右手大指,進入左手內。(左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為午訣。右手拇指從左手虎口插入,按在左手無名指指根處為子訣,其余四指合抱在外)。
右手在外,左手于內,為陰抱陽。此名子午八封連環訣。
結印后,放置腹前。大約于肚臍上一寸五分位置,離體約一拳為余為自然。
一切以自然松靜為宜。如果你所學功法要求意守某定位置。私下建議:不如不守,似守非守即可。
如果此印實在不好結,采用握固印:兩手拇指分別入掌中,其余四指握拳而印,分別放置兩大腿彎處(腹股溝側)。臥功修煉時,放置于體側或肚腹部(肚臍外開各二寸左右即可)。掌心向下會自然些。
右手拇指掐左手子位 左手拇指掐左手午位 也有的是相反 我問過師傅師傅說有傳承的按傳承 沒傳承的掐訣只是靜心感覺怎么舒服怎么掐
百度百科【道教】一詞條有說。
叩拜禮儀
道教禮儀源自《周禮》,涉及宗教活動、日常生活各方面,包含叩拜、供養、誦經、戒律、服飾等內容。信眾對常人行拱手禮或作揖禮,而對神仙、真人則行叩拜禮,以示特別尊敬。道教叩拜方式分為一禮三叩、三禮三叩、三禮九叩三種,其基礎是拱手禮和作揖禮。拱手禮亦稱為抱拳禮,分為兩種:一種是儒家禮儀,兩手相抱,舉于胸前,立而不俯;另一種是左手抱右手,負陰抱陽、蘊含五行,內掐子午訣,外呈太極圖。作揖禮動作為:一面躬身,一面抱拳,自下而上,向人行禮。[29]
(一)拱手禮
兩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為揚善隱惡。蓋以左手為善,右手為惡之故),舉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禮亦稱抱拳禮。道侶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禮,表示恭敬。
另外,有一種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子紋(即無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于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紋(即中指上紋),外呈“太極圖”形,內掐“子午訣”。這種抱拳形式多用于打坐時,其寓意為“抱元守一”。常行拱手禮或作揖禮時,只需自然抱拳即可。
一、手指定位口決 我有一雙手,代表九十九,左手定十位,九十我會數,右手定個位,從一數到九:加減很方便,計算不用愁。
二、手指定數口決 食指伸開“1”中指伸開“2”無名指伸開為“3”小指伸開“4” 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記住,再伸食指到小指,6、7、8 、9排成數。
三、右手出指練習口決
一馬當先,二虎相爭,三言兩語,四海為家,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七上八下,八仙過海,九牛一毛,十萬為急。一言九鼎,二龍戲珠,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五谷豐登,六神無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瓏,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注:念到“十萬火急”或“十全十美”時,右手握拳,左手出“1”,代表進位。
四、左手出指練習口決 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注:念到”一百“時,雙手擊掌,然后緊握雙拳在胸前。)
首位之積排在前,首尾交叉積之和十倍再加尾數積。如37x64=1828+(3x4+7x6)x10=2368
1、同尾互補,首位乘以大一數,尾數之積后面接。
如:23×27=621
2、尾同首互補,首位之積加上尾,尾數之積后面接。
如:87×27=2349
3、首位差一尾數互補者,大數首尾平方減。
如:76×64=4864
4、末位皆一者,首位之積接著首位之和,尾數之積后面接。
如:51×21=1071
------- “幾十一乘幾十一”速算 特殊:用于個位是1的平方,
如:21×21=441
5、首同尾不同,一數加上另數尾,整首倍后加上尾數積。
如:23×25=575
用手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大手指點到的第一節食指根大安,中指根空亡小指根小吉第二層指【或指肚】節赤口留連速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