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光是一個和莊嚴的儀式 也是很復雜 是給塑像賦予靈性的過程 也是 給人自己開啟智慧之光的過程 開光要凈藏 開眼光 開鼻光 開耳光 開嘴光 開身光等 和尚師傅 給佛菩薩塑像開光的過程中 會對塑像進行加持
給佛像裝藏分為佛像身體裝蔵和佛像法座裝蔵兩部分,分述如下:
一、給佛像身體裝藏需要的物品:
1、主軸:檀香木一根。一般最上等為紅或白檀香木,中等為沉香木,下等為柏木,不得已代替品為果樹木。
2、代表佛法僧三寶的舍利:一般有(1)佛舍利,代表具足佛寶的緣起;(2)法舍利,即需要復印的經咒(一般由上師提供),代表具足法寶的緣起;(3)身舍利,即成就者身體的舍利。(4)毛舍利,成就者的頭發、指甲、身肉等(根據傳統,成就者衣角亦可),和身舍利皆代表具足僧寶的緣起。
二、給佛像法座裝藏需要的物品:
1、五寶:金、銀、珍珠、珊瑚、青金石(銅藍)。(條件許可者,也應盡量再加入其他同緣起物:各種上好珍寶,如水晶、天珠、鉆石、瑪瑙、松耳石等等都可以)——代表具足財富的緣起。
2、五谷:青稞、大米、麥子、白豌豆、芝麻。(條件許可者,也應盡量再加入其他同緣起物:除蕎麥、油菜外的其他谷物;除酒、肉、蘿卜、蔥蒜五辛等外的其他各種美食;鹽巴、茶葉等)——代表具足美食緣起。
3、五甘露:蜂蜜、冰糖、酪、牛奶、酥油——代表美味具足緣起。
4、五藥:苦參、海浮石(水泡石)、懸鉤子、佛手參、建菖蒲。
5、三果:訶子、毛訶子(川楝子)、余柑子。
6、六良藥:肉蔻、竹黃、藏紅花、丁香、豆蔻、砂仁。(可以加入其他同緣起物:無毒的各種上好藥和香)——代表具足壽康無病的緣起。
7、五香:紅檀香木、白檀香木、肉蔻、藏紅花、冰片——代表具足六根妙觸的緣起。
8、三帛:黃綢緞、黃布、絲綿(蠶絲所紡)。(可以加入其他同緣起物:其他各種貴重衣料)——代表具足妙衣的緣起。
9、其他如:
(1)吉祥圣地之土、石、水(上好者如五臺山、普陀山、布達拉宮等,如無可能也可找附近寺廟古跡等清凈地)——代表具足享用勝地緣起。
(2)吉祥福地之草木(來源同上)——代表具足享用悅意增上果的緣起。
(3)具足大慈悲、大福報、大威權、大成就者、子孫昌盛者、各種令人羨慕之吉祥者家中的福物——代表具足如所取者之福德的緣起。
裝藏簡介:古時在塑佛像時,先在佛像背后留一空洞,開光時,由住持高僧把經卷、珠寶、五谷及金屬等放入封上,稱為“裝藏”。其制作工藝神秘特殊,地點、時間、僧眾亦有特殊選擇和要求,其中裝有活佛、高僧及僧眾之加持圣物以及五谷、金銀珠寶、數種名貴藏藥及藥材、七珍八寶、圣地花草、以及各種經咒、符等。
燒香
擺酒
擺放的神像也各不相同,大致有:財神爺,如來佛,觀音大士,土地公公等。總得來說供奉神像應注意一下6點:1、要在神像背后放個靠 有匹布,有堵墻,有塊木板做靠背是很重要的沒有靠背或者是用玻璃做靠背非常不吉利的。神像和人一樣也是需要尊嚴的,有了靠背才有安穩的感覺,才能在所在的地方坐得踏心實在。2、神像朝哪個方向擺放也非常重要 材神是把外面的錢財引進來所以應該面朝大門的方向,至于神像就不應該對著廁所臥室等。3、要把神像供奉在正位 神像是用來供奉的,所以一定要擺在正中央的位置,切忌將其置于角落之上,只是對它的極不尊重。房子小的家庭,建議擺在客廳的正中央。這一點是極其重要的。4、主次分明地安放神像 這個道理跟對待單位領導是一樣的,你不能把你的總經理安排坐在你的部門經理之后,這是極不禮貌,也是極不尊重。地位懸殊應該分明,總得來說,財神居最后,菩薩中間,佛在最頂層位置。5、香火供奉注意事宜 不要用折斷的香供奉神靈,這是極大的不敬,點著香插香爐上是,注意香不要高于神像。6、最重要的一點——神像開光 開光就是清理神像,給神像添加能量。如果不清理附屬在神像身上的渾濁之物,神像就難以發揮本身的力量保護幫主主人。供奉神像要注意什么是每一個有供奉神像的人應該了解的,供奉神像是一件和神圣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做到謹慎、謹慎再謹慎!
1樓
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于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凈,奉獻人生,覺悟人生。 燒香的含義有四個方面: 1、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范接引眾生。 2、表示傳遞信息于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3、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4、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癡”意,佛并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上香以三支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一般在大雄寶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 把香點燃后應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凈而不染。 佛教的香 佛家認為香與圓滿的智慧相通。 佛家認為,香于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關系,妙香與圓滿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賢圣,甚至能夠散發出特殊的香氣。 佛家認為香能溝通凡圣,為最殊勝的供品 。 佛陀住世時,弟子們就以香為供養。佛家認為“香為佛使”,“香為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幾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內容。從日常的誦經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會、水陸法會、佛像開光、傳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動,都少不了香。特別是法會活動,必以隆重的上香儀式作為序幕。 佛家用香輔助修持 。 佛家認為香對人身心有直接的影響。好香不僅芬芳,使人心生歡喜,而且能助人達到沉靜、空凈、靈動的境界,于心曠神怡之中達于正定,證得自性如來。而且好香的氣息對人有潛移默化的熏陶,可培扶人的身心根性向正與善的方向發展。好香如正氣,若能親近多聞,則大為受益。所以,佛家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緣。 佛家以香治病 佛家香品的種類十分豐富 由于香的尊貴、神奇及其在佛教中的悠久傳統,還有他為諸佛樂道的神圣,在今天的佛教之中幾乎是無處不“香”了。 僧人打坐以燒一炷香的時間為準,謂之“坐香”; 圍著佛像“繞佛”,三圈、七圈或更多,既是禮佛也是以“經行”作修持,謂之“行香”,若是跑步繞佛,則謂之“跑香”; 用于警策修行的形如寶劍的木板,謂之“警策香板”,用于懲戒的謂之“清規香板”;用于警醒昏沉者的謂之“巡香香板”; 若修持者犯了錯,還有罰去“跪香”; 佛殿謂之“香殿”,廚房謂之“香廚”,而佛家寺院更是被尊稱為“檀林”。 佛家燒香一般都是三根香 這是由于燒三根香代表供養佛,法,僧。 燒香時,第一根插中間,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2根插右邊,默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3根插左邊,默念供養僧,凈而不染。
進寺廟上香有什么禁忌注意事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