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是人定的,哥有點反權威,
http://baike.baidu.com/view/60170.htm
出了輪回,人類一樣生生不息。佛教主張一個呼吸就是一個輪回。照這個道理。和尚都不能呼吸了。輪回不止六道,還有菩薩道,羅漢道,佛道。鬼道,仙道,能分出很多來。佛教主張不入惡道。沒有說不入人道天道。
輪回理論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
六道者:一、天道,二,修羅道,三、人間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
此中上三道,為三善道,因其作業(善惡二業,即因果)較優良故;下三道為三惡道,因其作業較慘重故一切沉淪于分段生死的眾生,其輪回的途徑,不出六道。
所謂輪回者:是描述其情狀,去來往復,有如車輪的回旋,在這六道中周而復始,無有不遍,故名六道輪回。
世間眾生無不在輪回之中。只有佛、菩薩、羅漢才能夠跳出三界,不入輪回。
“我”,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因造作種種善不善業而被業力牽引,于無數世在六道之中輪回不已,若不聞佛教導、不信受、奉行佛法,將永遠生生死死以至無窮。這是因為不知道有解脫生死的方法,甚至不知道生死輪回這件事。
教人了脫生死,停止輪回就是“度人”(渡過生死苦海,到達不生不死的彼岸);這個方法唯有佛法能夠做到。
佛教將一切有情分為十法界。十法界又分為“六凡四圣”:
六凡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人等六道;六凡不能出離三界,升降沉浮,輪回不已;
四圣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四圣能出三界而常住三界以救度眾生出離輪回。(阿羅漢、辟支佛可能因畏怖生死,樂于入涅盤,因而不度眾生,名為“自度”;也可能“回小向大”,觸證真如而明心;由此成為菩薩而度眾生,名為“度他”。)
六凡可以通過修學佛法而了脫生死,出離輪回。方法有三種: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乘的意思就是“乘坐的工具”,經中用“白羊車”、“白鹿車”、“白牛車”比喻)
其中,聲聞乘和緣覺乘合成“小乘”;聲聞乘通過觀察五蘊十八界一切法空而證阿羅漢果;緣覺乘通過觀察十二因緣法緣起性空而證辟支佛果;
大乘(菩薩乘)則是:先發菩提心,通過開悟明心,觸證人人具足的如來藏;因此發起般若智慧而入門,悟后起修,實修菩薩六度萬行,層層增上直致成佛。
以上三乘佛法,聲聞、緣覺只是中途暫時停留的境界,不是究竟圓滿。其實三乘終究合為“唯一佛乘”,究竟圓滿成就無上菩提。
簡言之,佛教就是教眾生成佛;方法就是佛法。由凡夫的“無常、苦、空、污染”境界,轉變為佛的“常、樂、我、凈”境界。
佛法分為二種道路:
其一為“小乘解脫道”,是教人證得五蘊十八界一切法空,斷除“我見”,“我執”,斷除“三縛結”;三界之中已經找不到這個“我”了,成為“阿羅漢”“辟支佛”入無余涅盤,不再受生死。這樣就解脫了生死。
其二為“大乘菩提道”,是教人先發菩提心,以開悟明心而實際發起般若智慧為入門,實際觸證我們人人具足的真如如來藏而明白“人人皆可成佛”“生佛不二”等道理;再實修菩薩六度萬行,直至成佛。
而小乘解脫,雖然已了生死,不受后有,但是不是究竟,未能證知本具之真如,不實際了知成佛之道;
究竟是成佛,也叫做“唯一佛乘”。
聲聞阿羅漢,緣覺辟支佛,大乘佛菩提道。除此以外,別無任何方法可以了脫生死,更不能走上成佛的道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脫離六道輪回對于普通人來說只有往生一條路,只要年輕的時候誠信發愿往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精進功課,臨終之后有大德幫忙推往生的話,就是可以往生的。往生的人數很少。但不是做不到,是因為方法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