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作為一種認識對象.正是建立在人類新聞傳播活動的基礎上的。也正是在人們新聞傳播活動的實踐基礎上,人們對“新聞”的認識,開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又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能動飛躍。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所認為的一個規念和物質之間的變換過程。所以5oy.cn.人們對“新聞.觀念的把握和理解,是以其新聞傳播實踐活動為基礎的。
新聞事業區別于一般新聞傳播活動,有以下特征:
①有合法的新聞傳播機構;
②采用各種新聞傳播手段;
③擁有以傳播新聞為職業的專業人員;
④面向社會,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
新聞體制和新聞傳播體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體制)。
新聞體制,是新聞事業的機構設置、隸屬關系(包括領導關系和各新聞單位之間的關系)、經濟核算、法律責任、權限規定以及新聞機構內部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體系和制度的總稱。
新聞傳播體制,是新聞傳播的制度問題,主要包括新聞資產的所有制、傳播宗旨、組織結構、管理方式、經營運作模式等等內容,其中新聞資產的所有制是核心,它決定著其他體制內容的具體安排方式,是社會制度體系中的構成要素,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于一個國家的基本制度和經濟制度。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新聞事業的性質,按照馬克思主義社會結構理論,新聞事業在社會結構中處于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領域,按照馬克思主義基本矛盾學說,作為意識形態一部分的新聞事業的性質,是由經濟基礎的性質來決定的。一、新聞事業的功能如下:1.報道新聞,傳播信息。2.反映輿情,引導輿論。3.傳授知識,普及教育。4.提供服務,文化娛樂。5.刊播廣告,服務經濟。二、新聞事業的主要功能,有如下幾個依據:1、報道新聞在新聞事業的多種功能中起著支配作用,其他功能往往要靠傳播新聞來實現。表達和引導輿論是要靠報道和評價新聞來實現的;離開新聞傳播,形成和組織聲勢浩大的社會輿論,是難以想象的。至于新聞事業倡導科學、介紹知識的功能,大多靠新聞報道去實現。新聞事業豐富人民文化生活的作用,也離不開新聞報道提供政策信息、欣賞指導和動態消息。廣告宣傳是直接為經濟生活服務的,新聞報道與廣告傳播存在著嚴格界限,不允許運用新聞報道實現廣告效應。但必須肯定,新聞媒體的廣告宣傳是依附新聞傳播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誰都知道,信譽高的新聞傳媒才能吸引的廣告客戶。而新聞傳媒之所以信譽高,主要是因為傳媒的新聞報道質量高,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吸引力,擁有廣泛的受眾群和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因此,連新聞事業刊播廣告的功能,也受到新聞報道主要功能的支配和制約。2、新聞傳媒必須以傳播新聞信息為主。新聞事業的功能雖然是多樣的,但只要是新聞傳媒,就必須把報道新聞放在第一位。報道新聞和引導輿論是新聞的主要功能,其他功能雖然也都不可或缺,但相比之下還是輔助性功能。如果本末倒置,削弱了報道新聞的主要功能地位,新聞事業就名不副實,就不能成其為新聞機構了。報紙是新聞紙,當然應當以刊登新聞為主,把最重要的版位和最大的版面容量用于刊登新聞。報紙要抓問題,要抓深度報道,但報紙不能雜志化,應當盡量多刊登以報道事實為主的消息和通訊。外國報紙刊登廣告所占的版面是新聞版面的數十倍乃至上百倍,但讀者看重的和首選的,還是新聞版提供的新聞報道。廣播電視的娛樂性比報紙要強,新聞節目占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其他節目的總和。但除專業臺和專業頻道外,新聞節目一定要占有黃金時段,不能遺報當天的重大新聞。而且,要盡力發揮電子傳媒時效性強的優勢,采用滾動播出的方式,每隔一小時或半小時播一次整點新聞或半小時新聞。在所有的節目中,應把新聞節目成最受受眾歡迎的節目。3、其他功能的發揮都有一定的時新性,對新聞宣傳起著一定的配合作用。新聞事業表達和引導的輿論,都與時局密切相關,輿論功能的時新性是不言自明的了。新聞傳媒介紹科學知識,也常常與重大新聞報道相配合。新聞媒介發表的文學作品,其內容和主題往往與現實斗爭相關,也具有一定時新性。就連廣告宣傳,也時常帶有時新色彩。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是對新聞媒介所傳內容時新性的一種直感。三、性質、地位和任務。1、性質:(1)表述:社會主義新聞事業是黨、和人民三位一體的耳目喉舌。(2)理解:第一:用耳目喉舌來表述新聞事業的性質是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一個傳統和特色。第二:這一性質是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區別于其他社會條件下的新聞事業,區別于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其他事業的一個標志。第三:這一性質體現了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黨負責和為人民服務的統一。第四:這一性質要求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及時、準確地為黨、和人民提供國內外的真實信息,及時、準確地宣傳黨和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準確地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呼聲、要求。2、地位:(1)表述:社會主義新聞事業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黨的生命的一部分”。(2)理解:這一地位表明了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在整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不是可有可無,而是不可或缺。3、任務:(1)表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2)理解:見教材。四、新聞事業區別于一般新聞傳播活動,有以下特征:1、有合法的新聞傳播機構。2、采用各種新聞傳播手段。3、擁有以傳播新聞為職業的專業人員。4、面向社會,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
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產生的必要條件有:商品經濟的發展催生近代新聞事業,社會生產力和科技文化的進步決定了新聞事業發展的水平,社會和階級的需要決定了新聞事業的基本屬性。
近代新聞事業的標志就是傳播覆蓋空間大,規模大,實現了傳播方式是由原來的點到點,到近代新聞事業的點到面,就是由點到面的轉變。這是近代新聞事業和古代新聞事業在傳播模式上的區別,從點到點,到點到面,出現了一種深層次的進化和轉變。
新聞事業特點:
1、新聞事業是精神武器,不具有強制作用。
這性是新聞事業作為一種意識形態范疇的上層建筑與非意識形態范疇的上層建筑相比較而言。要求我們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只能通過客觀、真實的事實報道和公正、說理的新聞評論來影響公眾的思想和行動,而不能用命令和教訓的口吻對公眾講話。
2、新聞事業用新聞手段反映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性強。
這性是新聞事業作為一種意識形式,與其他意識形式相比較而言的。要求我們在新聞傳播過程中用新近發生的事實說話,增強意識和責任意識。
1848年歐洲革命的特點:(1)與17、18世紀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不同,1848年歐洲革命是在資本主義工業化環境中發生的,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馬克思主義誕生,這對革命發生了深刻的影響。(2)17、18世紀的資產階級革命的主力軍是農民和城市平民,而1848年歐洲革命中的主力軍是無產階級。正是由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積極參加革命,使1848年歐洲革命具有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
(3)資產階級背叛人民,反對革命深入,使大多數國家的革命沿著下降路線發展。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暴露無遺,只有無產階級才是真正革命的階級。
1848年歐洲革命指的是發生在1848年的資產階級要求民主與自由,爭取上的地位的一次革命風潮,這場革命在1848年1月從意大利的西西里開始,迅速的席卷了整個歐洲,除了英國、荷蘭、葡萄牙等少數的國家沒有爆發革命之外,其他的歐洲國家大都爆發了革命。但是這場革命卻都以失敗告終。下面詳細介紹一下1848年歐洲革命是怎么回事。
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歐洲各個國家的資本主義經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大工業革命已經在整個歐洲擴展,資產階級的力量越來越強大,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強大,必然對上的地位提出要求,但是當時的歐洲還是封建專制王朝統治時期,而且很多國家還處于殖民地狀態,受到其他的民族的壓迫,于是歐洲的封建王朝體制內,社會矛盾變得越來越尖銳,革命的爆發就成為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