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找五十根或者五十五根蓍草。沒有也沒關系,用牙簽和火柴棍也行,我一般用的是圍棋子。當然,如果你是自己關起門來算著玩,只要方便,用什么都行。如果你力氣夠大,也可以用五十個或者五十五個鉛球來算卦。
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其實只用到四十九顆棋子就夠了,如果你一開始拿了五十顆,那就拿掉一顆;如果你一開始拿了五十五顆,那就拿掉六顆。
現在,算卦第一步開始:把49顆棋子隨機分成左右兩組。別小看這么簡單一個分組,這是有著很高深的象征意義的,象征著混沌初開,天與地一分為二。所以呢,這兩組棋子,一組象征著天,一組象征著地。
第二步:天和地都有了,是不是該有人了?
不錯,從任意一組當中拿掉1顆棋子(也有人說只能從象征地的右邊那一組里拿),這顆棋子象征的就是人。這樣一來,天、地、人,全都有了,我們的祖先管這三種東西叫做“三才”。
第三步:把象征天的那組棋子數數有多少顆,數清楚之后把這個數字除以4,看看余數是幾。
任何數字除以4,余數都只有四種可能:1,2,3,整除。
如果遇到整除的情況,我們就當作余數是4。好了,現在把余數拿開。
比如,這組棋子一共有20顆,那么:20÷4=5,沒有余數,那我們就把4當作余數,從這20顆棋子中拿掉4顆。
有人會問:“為什么要除以4呢?這個數字多不吉利啊!為什么不除以8呢?”
答案是:這也是有象征意義的,4在這里象征的是一年四季。看來那個時代的古人并不認為4這個數字有什么不吉利的,因為整個周易的算卦過程全在圍繞著4。
第四步:把象征地的那組棋子也照貓畫虎,和第三步的做法一樣。
比如,棋子的總數是49,先拿掉了1顆去象征人,于是:49-1=48。
48顆棋子左右分為兩組,左邊20顆,方才已經20÷4了,拿掉了作為余數的4顆棋子,還剩16顆,現在右邊這組總數是:48-20=28,好了,照著第三步來算:28÷4=7,還是被整除的結果,所以,還是把余數當作4,從右邊這組棋子里拿掉4顆。
現在,右邊棋子的總數是:28-4=24。
第五步:把第二步里用來象征人的那1顆棋子,還有第三步被作為余數拿掉的4顆棋子,還有第四步里同樣被作為余數拿掉的那4顆棋子歸堆兒在一起。一共是幾顆呢?很好算:1+4+4=9。
注意:第五步里得出來的這個數字只有兩種可能,不是9就是5,如果你算出來的數字既不是9、也不是5,那就說明你前邊有哪一步算錯了,你就從頭再來吧。
好了,從第一步到第五步,這套動作做完,叫做“一變”,意思是“第一套規定動作”。
嗯,剛剛在第五步里不是說全部被拿掉的棋子“不是9就是5”嗎,所以,象征天與地的那左右兩組棋子在分別被拿掉余數之后,剩余的棋子總數不是40就是44。
按照上面的例子,左邊一組剩余16顆棋子,右邊一組剩余24顆棋子,總數就是:16+24=40。
從現在開始,“一變”結束,“二變”開始。換句話說:第二套規定動作開始。
“二變”的第一步:把“一變”最后剩余的左右兩組棋子重新混到一起,然后再隨機分為兩組。
剛才我們“一變”結束的時候,左邊一組剩余16顆,右邊一組剩余24顆,現在混到一起,一共40顆,再隨機分為兩組。
“二變”的第二步:和“一變”的第二步一樣,從任意一組當中拿掉1顆棋子,我們就當是從右邊一組當中拿掉1顆吧。好了,又是天、地、人,三才具備。
“二變”的第三步:和“一變”的第三步一樣,把象征天的那組棋子(左邊一組)數數有多少顆,數清楚之后把這個數字除以4,看看余數是幾。
我們假設這一組的棋子一共13顆,算法是:13÷4=3余1。
余數是1,我們拿掉這一組中的1顆棋子。
現在,這一組棋子的剩余數量是:13-1=12。
“二變”的第四步:和“一變”的第四步一樣。
如果象征天的那組棋子總數是13顆,那么,象征地的這一組(右邊一組)的棋子總數就是:40-1-13=26。
提醒:別忘了為什么要“減1”,那個“1”是象征人的棋子,在第二步里已經被拿掉的。
現在,用右邊這組的總數26除以4:26÷4=6余2。
按老規矩,從右邊這組的26顆棋子中拿掉2顆。
右邊這組棋子現在還剩下:26-2=24。
“二變”第五步:和“一變”第五步一樣,把第二步里用來象征人的那1顆棋子,還有第三步被作為余數拿掉的1顆棋子,還有第四步里同樣被作為余數拿掉的那2顆棋子歸堆兒在一起,總共是:1+1+2=4。
注意:演算到這一步的時候只可能出現兩種答案,不是4就是8。如果你得出的數既不是4,也不是8,那只能說明你哪步算錯了,重來吧。
我這個例子的得數是4。這時我們再來看看分別象征天和地的那兩組棋子在拿掉4顆之后還剩多少。很好算:40-4=36。
到這時候就該進行“三變”了,方法和前邊的“一變”、“二變”一樣。我這回說簡單一點兒,只繼續我方才的例子來說:把方才經過了“二變”之后剩余的36顆棋子再歸成一堆兒,再隨機分成兩組,再接著走一遍那五個步驟:
“三變”的第一步:把36顆棋子隨機分成左右兩組。
“三變”第二步:從右邊一組里拿掉1顆棋子。
“三變”第三步:數數左邊一組一共有多少棋子,然后把這個數字除以4。
我們假設左邊一組一共有10顆棋子,那么:10÷4=2余2。
把作為余數的2顆棋子拿掉,這一組還剩8顆棋子(10-2=8)。
“三變”第四步:數數右邊一組一共有多少棋子,然后把這個數字除以4。
右邊一組的總數應該是:36-1-10=25。
繼續算:25÷4=6余1。
把作為余數的1顆棋子拿掉,右邊一組剩余的棋子還有:25-1=24。
“三變”第五步:左右兩組一共剩下的棋子是:8+24=32。
我們經過了“一變”、“二變”、“三變”,算卦工作暫時告一段落。
現在看看,我最后剩下的棋子一共是32顆。
注意:這三道流程算完,最后的得數只有4種情況:24,28,32,36。
無論你得出了這4個數字中的哪一個,再辛苦一下,做一個小運算,把這個數字再除以4。在我方才的例子當中,最后得數是32,于是:32÷4=8。
算到了這一步,我們才終于算出來了一個爻。
方才我們一共做了三次演算,最后得出一個數字:8。我們要把這個數字記錄下來——你拿出一張紙來,在這張紙的最下端恭恭敬敬地記下這個數字:8。
可是,“8”,這個家伙怎么看怎么都像阿拉伯數字啊,既不像陰爻,又不像陽爻,那它到底是什么爻啊?
——先不管這個問題,你就照“三變”的方法繼續演算下去好了。
怎么繼續呢?一個字:重復!——把所有的49顆棋子重新歸攏到一起,然后再來一次“一變”,然后再來一次“二變”,然后再來一次“三變”,最后的得數再除以4,把這個數字記在方才那個“8”的頭頂上,這就完成了第二爻。
現在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第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要把新的得數記錄在“8”的頭頂上呢?為什么不能記在“8”的左邊、右邊,或者下邊呢?
答案是:在一個卦里,爻的順序是從下到上的,所以,你演算出來的第一個爻要放在最下邊,演算出來的第二個爻放在第一個爻的頭頂上,等演算出第三個爻,再把它放在第二個爻的頭頂上,直到全部六個爻都演算完成為止。這就像蓋一座六層小樓,先蓋起來第一層,然后是第二層、第三層,一直到最上面的第六層。
第二個問題是:最后的那個“除以4”,如果除出來余數怎么辦?
答案是:不可能出現余數,除非你算錯了。
剛才不是說過嗎,算到每一個“三變”的最后一步,左右兩組棋子的總數只有4種可能:24,28,32,36。我們除一下看看:
24÷4=6
28÷4=7
32÷4=8
36÷4=9
所以,最終的得數只有6,7,8,9這四種情況,我方才是得出了8,如果再經過一輪的“一變”、“二變”、“三變”,得數照樣出不了這四種情況。
要不我前邊說過需要一個多小時才能算出一卦么,看看,多麻煩啊!費了這半天力氣,現在剛剛得出了一個“8”,也就是說,剛剛求出了一卦當中的第一爻。
算卦算卦,是要算出一個完整的卦的。一個完整的卦是由幾個爻組成的呢?——六個。
一個卦是由六個爻組成的,所以,既然要經過三次“變”才能求得一爻,那么求得全部的六爻需要幾“變”呢?
這太好算了:3×6=18。
三變成一爻,十八變成一卦。
附:六爻卦的得位與得中。一個六爻卦是從下到上演算而成,1、3、5是陽位,2、4、6是陰位。若男性處在第2或第5爻時,在第2爻則得中不得位,不好不壞;在第5位得中又得位,吉利。對女性,反之亦然。
占卜的7種方法:
1、算出來的六爻當中只有一個爻是變爻,這個時候,就用本卦變爻的爻辭來判斷吉兇。
2、如果卦里有兩個爻發生變動,那就用本卦里這兩個變爻的占辭來判斷吉兇,并以位置靠上的那一個變爻的的占辭為主。
3、有三個變爻,就不能用變爻的爻辭來判斷了,得用本卦和變卦的卦辭,以本卦的卦辭為主。
4、有四個變爻,這時就用變卦的兩個不變爻的爻辭來判斷吉兇。
5、有五個變爻,用變卦的那一個不變爻的爻辭來判斷吉兇。
6、有六個變爻,這得分兩種情況。一是六爻都是陽爻(構成了乾卦),或者六爻都是陰爻(構成了坤卦),那么,如果是乾卦,就用乾卦“用九”的爻辭判斷吉兇,如果是坤卦,就用坤卦“用六”的爻辭判斷吉兇。二是除了這兩種情況之外的其他六爻全變的情況,就用變卦的卦辭來判斷吉兇。
7、六爻一個都沒變,這時用本卦的卦辭來判斷吉兇。
好了,現在假裝已經演算了一遍又一遍,依次算出了從第一爻到第六爻,我們在紙上的記錄由下向上分別是六個數字:8,8,6,9,8,8。
這不全是阿拉伯數字嗎?和陰爻、陽爻有什么關系嗎?
當然有關系了!
我們先給6,7,8,9這四個數字分分奇偶:7和9都是奇數,我們管它們叫“陽”;6和8都是偶數,我們管它們叫“陰”。具體到卦爻里來說,7和9我們用陽爻來表示,6和8我們用陰爻來表示。這樣一來,紙上方才記的這個從下往上排列的“8,8,6,9,8,8”就可以被相應替換為同樣從下往上排列的“陰,陰,陰,陽,陰,陰”,也就是:
從“8,9,9,7,7,6”轉換為“陰,陽,陽,陽,陽,陰”,
這一卦有五個陰爻,第四爻是個陽爻,畫出來就是豫卦。
可以稍微松一口氣了,到了現在,我們終于演算出來完整的一卦了!
現在就可以算命卜吉兇了嗎?
——還不能。還有一些工作要做呢。
有沒有人會產生疑問:為什么我剛才要讓你在紙上記錄下6,7,8,9這些數字呢?直接轉換成陰爻和陽爻記錄下來不是更方便嗎?
我這是有原因的:千萬別以為爻這東西只有陰爻和陽爻兩種,其實卻是四種。
這四種是:老陰、少陰、老陽、少陽。
這四種爻是和6,7,8,9四個數字一一對應的:6是老陰,8是少陰,7是少陽,9是老陽。再拿方才那個豫卦為例,如果僅以陰陽二分法來看,這一卦的構成是:“陰,陰,陰,陽,陰,陰”(六爻從下往上依次來看),可要按這個四分法來看,它的構成就變成了:“少陰,少陰,老陰,老陽,少陰,少陰”。(8,8,6,9,8,8。)
現在就涉及到了《周易》的一個重要原理:老變少不變。
什么叫“老”?
這就好比武林高手出招,第一招的招式用老,就要換第二招。所以,“老”意味著事物的發展到了末段,該變了。所以呢,我們現在按照方才這個豫卦的六爻順序重新畫一個卦,在這個新卦里,把原來豫卦里的老陰爻變成陽爻,把原來的老陽爻變成陰爻,而少陰爻和少陽爻都照搬不變。于是,在豫卦的基礎上又產生了一個新卦,這就是謙卦
在這個變化當中,我們把豫卦叫做本卦,把謙卦叫做變卦。我們現在俗話里還常說的“變卦”就是從這兒來的。
有變卦也有變爻,原本豫卦里從下往上數的第三爻的數字是6,也就是老陰,變為陽爻;第四爻的數字是9,是老陽,變為陰爻。所以,豫卦里的第三爻和第四爻在這時便都被叫做“變爻”。
演算到這里,得出了變卦和變爻,我們終于可以占卜吉兇了。
陽爻:—;陰爻:--
演算到這里,得出了變卦和變爻,我們終于可以占卜吉兇了。不容易呀!
怎么占卜呢?其實前輩高人們演算到這里的時候也都各有各的說法,到了宋朝,朱熹和他的學生蔡元定認真做了一番歸納,總結出七條,我們現在遇到的這個情況就屬于七條中的第二條:如果卦里有兩個爻發生變動,那就用本卦里這兩個變爻的占辭來判斷吉兇,并以位置靠上的那一個變爻的的占辭為主。
這時候就該查查《周易》了。翻開《周易》,我們先把《易傳》拿開,單看《易經》,這部分記載的全是占辭。占辭是什么?——很好理解,很多人可能都在廟里求過簽,有一種簽是這樣的:簽上只寫著一個編號,你求到了某支簽之后,要按照這簽上的編號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查,就好像查字典一樣,先從拼音檢字表里找到了要查的字,然后一看這個字的解釋是在第78頁,然后你就翻到字典的第78頁去看對這個字的具體解釋了。——比如說,你求的簽上寫著“007”,你就在廟里的某一面寫滿字的墻上去找,或者到某位高僧那里請他查查工具書,找到相應的“007”,那里會寫著幾句話,比如“大吉大利,升官發財”什么的。
1梅花易數,是根據,體用的五行生克,來判斷吉兇。
2,六爻,根據六個爻位,爻與爻之間的,生克制化,來斷事情。
3,奇門遁甲,根據,用神落宮,天地人神,格局變化,來判斷吉兇。
4,大六壬,根據四客三傳,神將關系,來判斷吉兇。
5,象棋經,根據,陰陽關系,來判斷事理。
6,抽簽,就根據,簽的斷語,來判斷吉兇1.。
不懂
三枚銅錢,手搖灑落,看正反面。
正面為陰,反面為陽。因為農民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重復六次,記下正反面情況,陽爻為—,陰爻為--.
三枚全為正,則為老陰,是變爻;全為反,亦變,老陰。
老陽作陰,老陰作陽,是物極必反之理。
若無變爻,則取卦辭之解;
變一爻,解變爻之爻辭;
變二爻,解二爻辭,以上爻為主;
變三爻,解之卦卦辭;(之卦就是陰陽與此卦全部相反的 那一卦)
變四爻,解不變之二爻辭,以下爻為主;
變五爻,解不變之爻辭;
全變,解之卦卦辭。
1,易經六十四卦記載于《易經》,每一卦的圖像均由兩個八卦上下組合而成,每一卦各有六個爻。它是透過六十四卦的組合,去反應六十四種不同的事務、情境、現象、特定環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運作法則。
2,易經六十四卦是透過六十四卦的組合,去反應六十四種不同的事務、情境、現象、特定環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運作法則。每一卦都會有六爻和爻辭,以及三百八十四種對應的狀態,透過這些變化可以知道世間萬物的運作以及人生的哲理。
3,《易經》64卦的卦序是建立在8卦的基礎之上的,前人的主要認識有“先天八卦說”,“后天八卦說”,各有特點,但它們與64卦的聯系卻顯得附會。
4,有人對64卦提出了“兩兩相偶,非反即覆”的概念,可謂是一個大的進步,它指出了64卦的一些內在聯系。
5,但這一概念也有缺陷,就在于它的提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沒能系統地解決《易經》的卦序問題。
1乾天 乾為天 澤天夬 火天大有 雷天大壯 風天小畜 水天需 山天大畜 地天泰
2兌澤 天澤履 兌為澤 火澤睽 雷澤歸妹 風澤中孚 水澤節 山澤損 地澤臨
3離火 天火同人 澤火革 離為火 雷火豐 風火家人 水火既濟 山火賁 地火明夷
4震雷 天雷無妄 澤雷隨 火雷噬嗑 震為雷 風雷益 水雷屯 山雷頤 地雷復
5巽風 天風姤 澤風大過 火風鼎 雷風恒 巽為風 水風井 山風蠱 地風升
6坎水 天水訟 澤水困 火水未濟 雷水解 風水渙 坎為水 山水蒙 地水師
7艮山 天山遁 澤山咸 火山旅 雷山小過 風山漸 水山蹇 艮為山 地山謙
8坤地 天地否 澤地萃 火地晉 雷地豫 風地觀 水地比 山地剝 坤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