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是古老的漢族民間信仰,源于古代漢族民間的天體崇拜,與歲星(木星)有一定的關系,由道教繼承發展為拜太歲信仰。常見的化煞解厄方法,大多數以在正月初八舉行。當代拜太歲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城隍廟、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廟、蓬瀛仙館等道觀。
一、寺廟拜太歲
去廟宇拜太歲比較簡單。各廟宇拜太歲的流程大同小異,按廟方的安排進行即可。
二、在家拜太歲
1.到就近的道觀請太歲符。
2.日期在農歷正月初八或正月十五。
3.地點:安奉太歲星君,在客廳的流年太歲方。如果家中設有神位,直接在神位拜太歲。
4.設立供桌香案。按照平日祭祖的方式準備香燭、供品,取本命太歲護身符作為祭拜用的太歲牌位。
5.請太歲神。焚香燃燭,拜請值年太歲。三拜請神后,宣讀拜太歲疏文,祈求太歲神護佑。
6.疏文讀畢焚化,再拜請太歲星君保平安,太歲符鎮宅光明,闔家平安萬事興。
7.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祀謝太歲,并燒掉太歲符。
8.也可以在農歷七月十九日太歲誕辰,再拜一次。
拜太歲需要通疏于太歲神,所以要用到拜太歲疏文,疏文可在求取太歲符時一并求取。
三、在線拜太歲
所謂舉頭三尺有神靈、網上網下一般同,在線拜太歲(線上拜太歲)2005年起源于地區。在線拜太歲與在線財神一樣,都是互聯網電子祈福的一種。的各大廟宇都已開始網絡上預約拜太歲、點光明燈等活動。可以避免人潮洶涌的情況。真的應證了“科技始終來自于人性”!
在佛教眼里,這些都屬于你的冤親債主(你有我有大家都有,但多少大小不一),它們會隨著你的行為作業而慢慢聚集,一旦到了一定的量就一擁而上,民間稱為“小人作祟”,道教則稱為“犯太歲”,所以就會導致你諸事不順。因此,就要借助佛菩薩的加持之力,佛菩薩出面,一方面就像李嘉誠,給債主感覺敬畏及安全(就像擔保人一樣),一方面會教你消除債主的仇恨心(通過持咒念經尤其是地藏經、拜懺禮佛來做到)、一方面教你如何賺錢還債(通過多做善事、多行善舉、布施放生等來累積福報和資糧),這樣最終還了債、安撫了債主,你的事業就會蒸蒸日上,人財兩豐收了。
三清觀,郭高燚道長:太歲是太歲神的簡稱,乃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太歲神在所有神中,影響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
道教《神樞經》說:“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翰運時序,總成歲功”。 《淵海子平》記載: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兇。《三命通會》說: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太歲當頭有災禍,刑沖破害鬼推磨,流年若還逢忌神,頭破血流難躲過。古語有云: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 可見太歲,乃諸神中最有權力的年神,掌管人們一年的禍福,主宰全年運程。
“拜太歲”是常見的化煞方法,大多數以在正月初八舉行。其實拜太歲的方法可繁可簡,但以下的步驟則不可缺少。
戰國時代似乎有一種“歲星紀年法”,就是用歲星在天上的位置來表示年度,一年一個辰,12年一循環,而其用途在于古代的占星術推算。本命年是指:個人出生時的屬相,恰好是和當年屬相相同就被叫做稱作本命年,古書有“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因此本命年的人必定百事不順,多厄運橫禍。古書記載:女士佩戴紫冰銀鑲嵌藍絨晶項墜,男士佩戴紅竹石飾品,之后用“法體鹽,黃金,橘子石,須倫,赤鱬鱗”制作成石碑護身符。并按照農歷生日在結印冊上添加結印:農歷3到5月出生需添加“日足,千與香穗,九虹錦聲”3個結印。農歷6到8月出生的需添加“冰蝶,木靈御幣,竹雀”3個結印。農歷9到11月出生需要添加“八重冰梅,刳舟剡楫,百目靜”3個結印。農歷12到2月出生需添加“渡邊葵蟹,南宮橘末,日足”3個結印。古人將本命年用的飾品與是被護身符和結印3個在一起組成的稱作玄冰風水局,古人認為3種法器在一起可以消除本命年的厄運。這是民眾的一種美好訴求的體現
起初,由于人們仰頭觀測天體運行時,所用來標明的地理方位,常常與生活中所習慣的方位顛倒。 歲星的運行會有誤差,歲星就是木星,木星每年走31度(1辰,木星回歸周期398.88日),11.86年就繞天一圈每86年就會差1個辰,稱為“歲星超辰”。這誤差很麻煩,會造成占星術不準確。
為了避免誤差,所以在戰國時代中晚期,占星家們設計了太歲這個完美的星體。太歲,是從歲星轉化來的虛擬星體,太歲被規定旋轉方向與五大行星一樣,如此一來,當人們使用太歲紀年時,太歲的方位移動方向,就與地理上的習慣(北上南下、左西右東)相符合了。另外又規定太歲每年行走30度(1辰),12年剛好繞天一圈,所以可以更準確的用來紀年(后來演變為干支紀年法,持續沿用至今),更重要的是這樣不會發生誤差。
《續文獻通考·郊社考 卷一百九》:“太歲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歲行一次,歷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為陽,自午至亥為陰,所謂太歲十二神也。”古人將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對應一個地支,稱為一次。而木星每十二年繞太陽一周,大致上就是每歲行一次。 當代拜太歲比較有代表性的法師當屬居住于上海市金山區朱行鎮的清虛道人(法名楊羅威)大法師
歲神是道教值年神,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太歲神計有六十位,每年一位太歲神輪流值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從甲子年的金赤大將軍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將軍,依六十甲子輪流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故又稱值年使者,或值年太歲。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不能有效化解犯太歲的。一些不正規的太歲符上寫著佛教用語“唵佛敕令”;有一些化太歲錦囊里面放著佛教七寶石、化太歲平安佛牌、五色豆、財神米、黑曜石等物件,都是不正規的。除了不正規的太歲符之外,三龜賜福、九星化煞錢、五帝明咒等等,都說能化解犯太歲,同樣沒有依據。
二、太歲符的使用,送太歲與太歲符焚化方法簡介
太歲符的安奉法,各地用法不一。接到太歲符,應該用黑色毛筆、鋼筆、中性筆等,將自己的姓名、生辰八字、住址書于其內,這樣就可避免因犯太歲而給帶來諸多不利。寫好的太歲符可折疊后隨身攜帶或安放家中鎮宅護佑。
鎮宅護佑應安奉太歲符,安奉時間為下午時間。可安奉于臥室或客廳的流年太歲方,直接貼墻上即可。心中默念:弟子×××,出生于××年××月××日××時,家住在×××,因沖犯太歲,特請太歲星君專坐鎮本宅,并請六甲神將及六丁天兵賜福招財,庇佑闔家平安。恭敬的拜三次,即可。
如果家中供奉有神靈,可與神像并排供奉。安奉前準備好香燭、紙錢、清茶(酒)、四種水果等。燃香后,心中默念:弟子×××,出生于××年××月××日××時,家住在×××,因沖犯太歲,特請太歲星君專坐鎮本宅,并請六甲神將及六丁天兵賜福招財,庇佑闔家平安。恭敬的拜三次,即可。
三、送太歲與太歲符焚化方法
值年太歲年年不同,年底應該謝太歲。繼善篇云∶太歲乃眾煞之主,入命未必為兇;如逄戰斗之鄉,必主刑于本命。年頭拜太歲,年尾送太歲,可得功德圓滿。送太歲(亦稱還太歲、謝太歲)應在農歷小年(十二月廿三日或廿四日)送灶君之日舉行,謝太歲可與送灶合并舉行,也可單獨謝太歲。單獨謝太歲準備清茶與四種水果及香燭即可,拜謝太歲神一年來的庇佑,然后將太歲符焚化送返天庭,來年若有家人再沖犯太歲,必須另行請太歲符。
送神早,接神晚。謝太歲應該在早餐前完成。送神時稟告自己的姓名、生辰、住址等,以酬謝神恩。例如:弟子xxx ,出生于××年××月××日××時,居住在x xx,酬謝神恩。
在每個月的農歷十五早上6點多鐘,人們都在睡覺,安靜時,洗洗手點上三炷香,水果和本筆各放兩邊,還有一杯水,然后再拜太歲,嘴里念著當年犯太歲的人名,也就是寫在紙上的人名就行了
聽太歲堂的師傅說化解犯太歲要根據出生年月日做法事才能化解的,還要佩戴化太歲的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