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各個性質。
木性代表仁,就是又慈愛,又行善的意思。
火性代表禮,就是為人謙讓謹慎,敬上而不欺下。
土性代表信,就是又誠實又溫厚誠懇之意。
金性代表義,就是崇善棄惡,事事都順理。
水性代表智,就是觀察事物詳細,對于任何事能預知前兆,善理權謀術事。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于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系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由來: 六經論五行者,始見于《尚書?6?4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大禹謨》曰:「水火金木土,谷惟修」。其源起于河圖、洛書之數。益圖書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圖則左旋而相生,在書則右轉而相克也。然土于圖書為五十中宮之數,無定位,無專體者也。惟《呂氏春秋》則以土直季夏之月,以順相生之序。《白虎通》又以土直辰戍丑未之四季而分旺于四時。文王后天圖象坤艮二土獨居夏秋冬春之交,則以火必得土而后能成金,水必得土而后能生木也相生相克黑色箭頭指向相生之物,粉紅色箭頭指向克制之物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墻”,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經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類在特性上可相比擬的各種事物、現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五行在中醫里五行有著特殊的含義。“木曰曲直”,代表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的功能,在人體為肝。 “金曰從革”,代表沉降、肅殺、收斂等性質,在人體為肺。 “水曰潤下”,代表了滋潤、下行、寒涼、閉藏的性質,在人體為腎。 “土曰稼檣”,代表了生化、承載、受納等性質,在人體為脾。 “火曰炎上”,代表了溫熱、向上等性質,在人體為心。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動變化。歷史由來
五行一詞,最早見于《尚書》。《尚書·周書·洪范》說:“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并對五行的特性從哲學高度作了抽象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此時的五行,已從木、火、土、金、水五種具體物質中抽象出來,上升為哲學的理性概念。古人運用抽象出來的五行特性,采用取類比象和推演絡繹的方法,將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分歸為五類,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關系來解釋各種事物和現象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因此,五行學說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規律來認識世界、解釋世界和探求宇宙變化規律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首先是宇宙的本質是由五種元素相生相克的。隨著這五種元素的興衰,宇宙和自然都會發生變化,不僅影響到人類的命運,也使得宇宙萬物循環不息。五行說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特性的運動變化組成的。它強調整體的概念,描繪事物的結構關系和運動形式。
其次五行論所確立的五色概念與之息息相關。中國的五行論雖然在戰國時期編纂和普及,但早在夏商周之前,五色就已成為崇尚色彩。從色彩學的角度來看,五種顏色早在三代前就已經出現了。從西周到春秋戰國,五色已成為廣泛流傳的審美標準。陰陽五行哲學思想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時期的一種官方哲學和觀念體系,它被歷代君王專門用來維護封建王朝的統治。而中國古代的色彩學,深奧繁復,大有學問。
再者五行相生相抑都是規律,就像太極的陰陽,五行相生的特點。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其中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黃金是金屬。木為林木,地為地,水養萬物,火焚萬物。金生水,金是水的意思,所以五行之間是相互變化的。
另外陰陽五行的哲學概念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涉及社會文化等諸多領域,包括藝術。陰陽五行論中象征色彩的表達,顯示了我們先民控制色彩、協調外界的特殊思維能力,也為我國有色色彩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中華民族及其審美模式的建立。2000多年來,雖然各個流派對它有不同的解讀,但還是沿用了作為古人的經驗。
五行特性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對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直觀觀 察和樸素認識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抽象概括而 逐漸形成的理性概念。 五行水的特性:古人稱水曰潤下。潤,濕 潤;下,向下。水具有滋潤、下行、寒涼、閉 藏的特性。凡具有這類特性的事物或現象都可歸屬于水。 五行火的特性:古人稱火曰炎上。炎,熱 也;上,向上。火具有溫熱、上升的特性。火 代表生發力童的升華,光輝而熱力的性能。凡 具有溫熱、升騰、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現象,均 可歸屬于火。 五行木的特性:古人稱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木具有能屈能伸.生長、升發、 條達、舒暢的特性。木代表生發力量的性能.標 示宇宙萬物具有生生不息的功能。凡具有這類特 性的事物或現象,都可歸屬于木。 五行金的特性:古人稱金曰從革。從,順 從;革,變革、改革。金具有清潔、肅降、收 斂的特性。凡具有這類性能的事物或現象,均可歸屬于金。 五行土的特性:占人稱土爰稼檣。春種曰稼,秋收曰穡,指農作物的播種和收獲。土具 有生化、承載、受納的特性,故稱土載四行, 為萬物之母。土具生生之義,為世界萬物和人 類生存之本。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性能的 事物或現象,皆歸屬于土。
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相生關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所以,相生關系又稱之為"母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