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盤入門必背口訣:
虛危之間針路明,南方張宿三度乘,坎離正位人實悉,差卻毫厘斷不靈。
先將子午定山崗,卻把中針來較量,更加二七與三八,莫與時師說短長。解釋:
羅盤之用口訣先將天地定盤,北方是用羅盤針圈而定,南方是以南針尖而定準,用羅盤先將十字線對正度盤經線,而二者全時,南方張宿三度,北方虛危逢中,再移動盤將南針尖指定南方午山,與底盤紅線對正不偏,三線同立、對成一線無誤,斷定羅盤是正確有無差錯。
用者必須用南針指定子午,子北午南為正盤,針尖指子為倒盤,后人無師有自通,而不懂內情也是閑,羅盤層數之多妙用,所用羅盤要師父精心傳授得真訣,才能應用自如,不管觀定任何宅墓,都要認真以南針以底紅平行、才是定準羅盤之稱也。
你這個問題本身有問題,你的問題換一種問法應該是:怎樣運用羅盤看風水的吉兇。首先要說的是羅盤是風水實踐中的最重要的一個工具。而羅盤本身沒有什么吉兇。
羅盤的使用方法,羅盤的使用方法詳解
羅盤是測量方向或位置的儀器,經過歷代的使用與改進,陽宅學上普遍均用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羅盤儀又稱羅經。羅盤的使用方法中要看到什么?
羅盤的構造包括:
(一)中央之透明玻璃小圓盒,內含:
(1)帶釵形頭的磁針。
(2)底盤上之紅線,以南北軸的基準。
(3)紅在線一端之兩旁畫有兩點,兩點處即指著北方。
(二)小圓盒外鑲一木制轉盤,上有各種用途不同之刻度,以供測量定位。
(三)最外一層為一方形盤座,用以固定玻璃小圓盒及木制轉盤。
上系二透明垂直之交叉線,以測量時之基準。
四:簡易羅經平面圖
第一層顯示方位名稱。
第二層即是以地球磁力線為基準者,一般稱為地盤,用以測量屋內各種器物之方位。
第三層即是地盤之納音層。
第四層即是以地球子午線為基準者,一般稱為人盤,用以測量屋外形勢。
第五層即是天盤。
羅經因于應用上的不同,有各種層次。一般少則二、三層多則數十層。圖四為一簡易羅經圖平面圖。
第一層顯示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八方,其中
東方包括甲、卯、乙三個字。
東南包括辰、巽、巳三個字。
南方包括丙、午、丁三個字。
西南包括未、坤、申三個字。
西方包括庚、酉、辛三個字。
西北包括戍、乾、亥三個字。
北方包括壬、子、癸三個字、
自甲卯乙至壬子癸共二十四個字、每字占15度即成了第二層。
第二層即以地磁子午線為基準來測量房宅內各種器物之方位。一般稱此層為地盤。
第三層為配合第二層使用時,所需考慮的納音問題。于第二層每一個字下均有三格,包括兩種至三種納音或一空格。
例:
南方丙字下則有丁巳(納音土)、庚午(納音土)及一空格。
又例:
西北方戍字下則有丙戍(納音土)、戊戍(納音木)及庚戍(納音金)三種不同之納音。一般除了確定方位外,還需考慮該方位之納音是否與出生年之納音相生或相同。設方向為壬向時,壬字下包括癸亥(納音水)及甲子(納音金)。
若出生年之納音為木時,則當對準癸亥方向為佳。
若出生年之納音為金時,則當對準甲子方向為佳。
若出生年之納音為水時,則甲字方向或癸亥方向均可。
若出生年之納音為土時,則甲字方向尚可用。
若可調于空格處。即調于癸亥與甲字之間。
羅經使用法:
(一)測量固定物體之方向時:
步驟一:將羅經持平,并貼近或將羅經邊緣平行于被測量物之邊緣。
步驟二:滑動轉盤,使磁針之釵形頭與羅經底座紅在線之兩點契合。
步驟三:以定位透明線所壓之層讀出方向。
例:測量爐向:
將羅經持平。
貼近爐子邊緣。若爐子為鐵制者,則會影響磁針擺度,故需垂直退后二、三尺。以羅經邊緣與爐灶邊緣平行。
滑動轉盤,使磁針之釵形頭與紅在線之兩點契合。
讀出方向。
(二)擺置物體于固定方位上:
步驟一:將羅經持于房宅中心點。
步驟二:將磁針之釵形頭轉至與底盤紅線之兩點吻合,即固定了南北方位。
步驟三:將所需擺放之物置于羅經方位之延長在線即是。
??五:以爐向為例,說明測量固定物體之方向的方法,其中瓦斯爐與羅經之大小,與實物不成比例。
古代因房子大多為木造,日常用品亦多為木器制品,故無需考慮鐵類器物對羅經磁針之影響,現代房宅大多以鋼筋為骨架,在屋內用羅經往往不易測量準確。若要粗略測量則可以用之。要精密測量時,則需使用測量儀了。
在這里要說的是,傳統羅盤有很多缺陷,如使用久了度數不準,受周圍磁場干擾是度數誤差有2~3度,所以,我還是建議大家使用玄學通電子風水羅盤,準確度只有0.5度誤差,還不受周圍建筑物的影響。
第一層是天池,即太極。磁針居于中,紅頭指向南方,黑頭指向北方。風水家認為,太極化生萬物,一為太極,二為兩儀(陰陽、乾坤),三為三才(天、地、人),四為四象(東、西、北),五為五行(金、木、水、火、土),六為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七為七政(日、月、五緯星),八為八卦(乾、坤、艮、巽、震、坎、兌、離),九為九星(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十為洛書成數九加一。在風水理論中,天池與金針非常重要,立規矩、權輕重、成方圓,莫不由之而定,金針動而為陽,靜面為陰,子午中分為兩儀,兩儀合卯酉為四象,四旬合四維為八卦,八卦定方位,于是天道成,地道平,人道立。
第二層是先天八卦(多數羅盤為后天八卦)。
第三層是九星,有兩種提法:一種以唐代楊筠松《撼龍經》所說為代表,名為貪狼星、巨門星、祿存星、文曲星、武曲星、廉貞星、破軍星、左輔星、右弼星;一種以宋代廖*《九星轉變》所說為代表,名為太陽星、太陰星,金水星、木星、天財星、天罡星、孤曜星、燥火星、掃蕩星。本羅盤所刻為箭者,簡稱貪、巨、祿、文、武、廉破、輔、弼。九星與二十四山向、五行相配合,組成艮丙貪狼木、巽辛巨門土、乾甲祿存土、坤乙輔弼木、坎辰申癸破軍金、兌丁巳丙武曲金、離壬寅戌文曲水、震庚亥未廉貞火。
第四層是天星,共二十四個,即天皇、天廄、天鬼、天乙、少微、天漢、天關、天帝、南極、天馬、太微、天屏、太乙、天罡、天官、天苑、天*、天市、天廚、天漢、天壘、天輔。《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風水家認為二十四天星下映二十四位,星有美惡,故地有吉兇。如天皇在亥上應紫微,艮應天市,酉應少微,丙應太微,為"四垣",乃為天星之最貴,又稱"天星四貴",除少微外,三貴均有立國建都之驗。凡星下照地穴,金木水火土合局則吉,不合局則不吉。
第五層是地紀二十四位,即二十四向,這是內盤,又稱正針。二十四位上應天時二十四節氣,下行地中二十四山方,其排列次序是:正北坎卦壬子癸、東北艮卦丑艮寅、正東震卦甲卯乙、東南巽卦辰巽巳、正南離卦丙午丁、西南坤卦未坤申、正西兌卦庚酉辛、西北乾卦戌乾亥。在風水術中,二十四向用來定山向,辨水向。盤中指數如指某節氣,則生氣臨在其對應的一方。另外,以洛書之數推卦氣的陰陽,如乾南得九,坤北得一,離東得三,坎西得七,皆為奇數,故該四卦為陽,所納之干支亦為陽,即乾納甲,坤納乙,離納壬寅戌,坎納癸申辰,均用紅字標示,余為陰,用黑字標示,故又稱紅黑陰陽。
第六層是二十四節氣,立春始艮,大寒終丑,以推五過金、木、水、火、土,以察少陰、少陽、太陰、太陽。
第七層是七十二穿山,分布于二十四位之下,第位分三龍十二支,如與亥位對應為丁亥、巳亥、辛亥,與子位對應為丙子、戊子、庚子等。穿山即穿定來龍,搞清了來龍屬何干支,才可辨別吉兇,如亥山只可坐丁亥、辛亥兩方,子山只可坐丙子、庚子兩方。八干四維處于空格中,如指數在此幾格為兇。
第八層是分金,在正針二十四山之下,每山各設五位,合為一百二十,用以避免孤虛龜甲。
第九層是中盤人極二十四位,又稱中針人盤,子午對準內盤的壬子和丙午之間,處于二十四山方位向右錯開半路,指向北極子午。風水家認為中針上關天星厘度氣運進退,下關山川分野地脈賴否。
第十層與第八層相同,但錯開。
第十一層是透地六十龍。風水家認為,透加管吹灰,氣由竅出。五氣行之地,發生萬物。地有吉氣,土隨而起。氣透于地中,氣雄則地隨之而高坐,氣弱則地隨之而平狀,氣清則地隨之而秀美,氣景則地隨之而兇惡。
第十二層是口訣,配合透地六十龍解釋吉兇
第十三層是十二次。
第十四層是十二分野。
第十五層是縫針,子午對準內盤的子癸、午丁之間,處于二十四山方位向左錯開半路,指向*影子午。
第十六層與第八層相同,但錯開。
第十七層與第十一層相同,但錯開。
第十八層是宿度五行。
第十九層是周天宿度,即二十八宿。
樓主,羅盤風水中的口訣屬地理秘籍咒語。在這里面不會有人輕易地地告訴你,如果你想得到此口訣,必須拜師學藝才能傳授點給你。請參考!
陰宅風水羅盤分金360度各度五行屬性怎樣?————
1、每山15度,五個分金,每個分金占三度。有天盤分金與地盤分金之別,羅盤在一定的圈層中有與地盤和天盤對應的地盤分金和天盤分金。
2、用法以納音為主,是用仙命納音首先合地盤分金納音,地盤分金不合,就合天盤分金,天地盤分金都不合就要換分金,或換坐山。合法是以分金生仙命為生,類仙命為同、為旺,仙命克分金為財,可用。其余不可用。
3、每山15度可用不可用的度數依次是:兩邊各三度是甲乙壬癸所在位不可用,正中的三度是戊己所在位不可用,其余6度是丙丁庚辛所在位,可用,為120分金,48旺山。解說是:甲乙為孤,壬癸為虛,戊己為龜甲空亡,不能用。丙丁為旺,庚辛為相,可用。
4、說明:如寅山五個分金是: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只有丙寅、庚寅可坐,可用。如卯山五個分金是:乙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只有丁卯、辛卯可坐,可用。其余各山類推。羅盤在分金圈層只標示可用分金,不可用分金未標示。如寅山標示丙寅、庚寅,其余不可用分金為空白格。卯山標示丁卯、辛卯,其余不可用分金為空白格。
二十四山向,二十四山向都好。關健是此向與龍和水口三合局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