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像,
沒開光就是藝術品,
是擺件。
開了光,
就是神,
得供著,敬著!
海濤法師答: 在佛教沒有一定要這樣,佛教我們拜佛像是因為他的德,就算沒有佛像,我們念著佛陀的德我們都可以禮拜,這個形象是為了提醒我們,但是佛像開光當然更好,正式的佛像能夠開光最好。 當然開光不是說一定要找出家人,你禮請觀世音菩薩也可以,在我們中國開光就是禮請觀世音菩薩,念大悲咒,然后這個佛像就得到開光了,甚至有時候我們沒時間,念個請觀世音菩薩唵嘛呢唄美吽也得到開光,乃至念開光咒,各位早上有念,也得到開光,最主要是禮請諸佛菩薩,當然你相信一個法師愿意請這位法師,以他的功德力 ,作證明三寶的力量那更好,所以一般佛像都是如此,只要有高僧大德來就請他再開光一次這樣,就像各位的念珠,每天都在加持一樣,然后有碰到你相信的法師,再請法師再加持一下這個意思。
佛門里塑造佛像的福德很大。佛像建造好了,為什麼要舉行「開光」 ?一定要跟大眾解釋清楚,現代人把開光都搞錯,搞顛倒了。 現在是請一位法師替佛開光,要不為這尊佛像開光,佛像就不靈。 國內外很多同修家里請了新佛像,請我去開光,我不答應。 拜我好了,我比他靈。我叫他靈就靈,叫他不靈就不靈,你不拜我, 還去拜他,那不顛倒!這是很嚴重的錯誤觀念。 「開光」是為供養佛像的人,說明塑造這尊佛像、 供養這尊佛的真正意義。藉這尊佛像開啟自己的自性光明, 是佛像為我們開光,不是我們替佛像開光,現在顛倒了。 應當是把供養佛像的真正意義、真正的好處說明清楚, 絲毫都沒有。像我們供奉釋迦牟尼佛,最重要的有兩個意義: 第一是報恩。像平常百姓家里供奉祖先牌位,是報恩的意思, 是慎終追遠。遠祖我們都念念不忘,都尊敬在心, 眼前的父母那有不孝順的道理。這樣祖先牌位的功德就大了, 意義在「教孝勸孝」。我們供養釋迦牟尼佛,他是佛教創始人, 供養第一位老師,是尊師重道。最早的老師,我們對他恭敬, 念念不忘,眼前指導我們的老師,那有不尊敬的道理。 這就曉得供養祖先牌位是「教孝」,供養佛的形像是教我們「 尊師重道」,是這個意思,絕不。 佛菩薩形像除了教我們尊師重道之外,還有一個要緊的意思是「 見賢思齊」。他成佛了,我為什麼不成佛?他是我們的模范, 是我們的榜樣,我要跟他學,要學得跟他一樣。他成菩薩, 我也能成菩薩;他成佛,我也能成佛。
可以 沒人管你
請觀世音菩薩像一般來說,姿態為站立,手持凈瓶、楊柳枝的瓷器,盡量不要選有龍之瑞獸的。最好是沒有開過光的,請回家自己開光(能讓臺長或其他高僧大德開光當然更好)。如果自己選擇觀世音菩薩像,可以到佛具店去,對著你準備請的幾尊菩薩看,如果你感到哪尊菩薩對著你笑或者特別喜歡,就請這一尊,也可以把觀音堂的菩薩打印出來,裝在鏡框里供起來。一般沒有大修為的人是沒有能力為菩薩像開光的,但是可以把保佑我們的觀世音菩薩請入寶像中,可以選擇初一、十五等吉日、早晨八點、十點的吉時,準備好供桌和位置,把菩薩請上佛壇后,供水、水果、油,然后點香,三支較好,雙手合十握住香微舉過頭,面向菩薩拜三次,把香插進菩薩面前的香爐里,祈求:“請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顯靈,進入我xxx敬奉的寶像中”。然后念7遍《大悲咒》和7遍《心經》,再磕3個頭,如果《大悲咒》與《心經》念的越多,效果越是好。念經前可以和菩薩多說幾句話,比如請菩薩保佑家人平安等,或向菩薩許愿今后會每天早晚拜一次菩薩等。念經過程中要注意香一直是燃著的。菩薩供起來以后,不要隨便碰觸,一般不需要擦洗,實在有很多灰塵的話,可以白天拿新的濕布輕輕擦一擦,還要一邊念《心經》,如果迫不得已需要換位置,要先上香和菩薩說要換個位置,念三遍《大悲咒》、三遍《心經》,然后等香滅了以后再動。
他們2個 放一起 一起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