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堂仙分為兩種:一種保家仙,以胡三太爺,胡三太奶;黃三太爺,黃三太奶為主;輔以蛇仙。另一種是出馬仙家,講求四梁八柱,一般四蛇四蟒,八胡八黃算是最正統的坐堂,有的百八十位的,亂且不說,仙堂嘈雜,屬于走堂仙或者串堂仙。至于什么名字,就憑出馬者來叫,這個不一定。
寶山寺原名梵王宮(玉皇宮),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清朝乾隆二十七年曾經重修,此后歲月更替,寺院迭經興廢。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落實宗教政策,于1988年開始恢復道場。所惜當時因緣條件不足,未能從容總體規劃,終存諸多缺憾。
進入新世紀,隨著羅店老鎮改造的啟動,寶山寺也納入改造規劃之中。在區、鎮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5月寶山寺移地重建工程正式奠基。新的寺院歷經五年的建設,現已基本完工。新寺院采用傳統伽藍縱軸式布局,為晚唐宮殿式建筑風格,以非洲紅花梨純木榫卯構造,結構嚴謹,古樸大方。寺院總建筑面積約12,000平方米,規模居滬上佛教寺院之首。其中宗教核心區占地20畝,建筑有天王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觀音殿、藥師殿、伽藍殿、祖堂、佛堂、藏經樓、法堂、方丈室、齋堂、僧寮等;山門、廣場用地16畝,建筑有山門、東西側門、連廊(總長471米)等。另外還將規劃建設占地30畝的配套園林,其中有塔、閣、樓、臺、水榭、水池、牌樓等,建筑同樣采用非洲紅花梨純木結構。 按照佛教的傳統,寺院完工后將舉行落成開光慶典。而2011年又適逢寶山寺開山五百周年,為宣傳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向海內外展示寶山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和寶山佛教事業的發展成果,2011年1月11日(農歷十二月初八)上午隆重舉行了“上海寶山寺開山五百周年移地重建落成暨全堂佛像開光慶典”活動。新的寶山寺落成開光后,已正式對外開放。
左邊阿彌陀佛,中間釋迦摩尼佛,右邊藥師佛
2005年農歷十月十八日,北山古寺隆重舉行大雄寶殿落 成暨佛像開光慶典法會,陽山旅游從此又增添一個新熱點和新亮點,北山古寺將成為廣東又一佛教圣地和粵北旅游名勝景區。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圣輝大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佛教協會會長明生大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浙江佛教協會會長戒忍大和尚,廣東省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羅木生等貴賓親臨慶典并致詞。圣輝大和尚主持了開光儀式。北山古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間,距今已有460多年,座落于縣城北面風光優美的賢令山,依山傍水,四周綠樹濃蔭,清靜幽雅,是一個重要的旅游景點,也是清遠市連陽地區唯一的佛教寺院。由于各方面原因,北山古寺自清末以來年久失修,一直以來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2003年,經縣委統戰部穿針引線,邀請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順德寶林寺方丈釋宏滿大師任北山古寺住持,并籌善資擴建古寺。到目前為止,釋宏滿大師已籌資一千余萬元,縣劃給的400畝山地,有關部門減免各項規費,無償為北山古寺改造供電線路,架設有線電視電纜、修建停車場、鋪設道路,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一期工程在2005年10月全面完成。如今的北山古寺,按仿宋風格、十方叢林建筑規劃建造,寶相莊嚴,風格獨特,大雄寶殿金碧輝煌、莊嚴肅穆,羅漢廣場氣勢雄偉,鐘鼓樓錯落有致。而二期工程主要建筑西方極樂世界、藏經閣、蓮花池、佛塔等全部落成后,北山古寺將成為廣東又一佛教圣地和粵北旅游名勝景區。
可是靈的事情不一定是神做的,真相只有一個,神也只有一個,你說的那些是魔鬼裝的,魔鬼能欺騙你,對付你綽綽有余,你又不知道什么事真神,況且你的信仰是科學
你們家大廟三月初一開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