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花甲納音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劍鋒金,甲戌乙亥山頭火。
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己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蠟金,壬午癸未楊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靂火,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覆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驛土,庚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甲子、乙丑海中金。因為子屬水,又為湖,是水旺之地,兼金死于子,墓于丑,水旺而金死,為金氣由無到有的肇基,就像入在母腹,珠孕蛟室,包藏有名而實無形,水旺而金孕,所以稱為“海中金”。
壬寅、癸卯金箔金。寅卯為木旺之地,木旺則金羸,金絕于寅,胎于卯,金仍然無力,所以此時金氣雖已萌發,但十分微弱,如同薄縞,為絕地存金,故名“金箔金”。
庚辰、辛巳白臘金。金養于辰,生于巳,此時地氣發生,金氣處在自己的正所的火土之地,如金在礦,寄形于生養之鄉,但形質初成,未能堅利,故名“白臘金”。
甲午、乙未沙中金。午為火旺之地,火旺則金敗,未為火衰之地,火衰則金“冠帶”,故此時金氣已成物質,自身堅硬,混形與沙中又有別于沙,居于火地而煉于火,故名“沙中金”。
壬申、癸酉劍鋒金。申酉為金的正位,申為金的。臨官。,酉為金的“帝旺”,故此時氣盛物極,如水淬礦,穎脫鋒銳,金的功能達到極點,故稱“劍鋒金”。
庚戌、辛亥釵釧金,金至戌而衰,至亥而病,金既衰病,柔脆互極,所以此時金就像已鍛煉成的首飾,形體己殘,金氣藏伏,收于閨閣,金的功能已全用盡,故名“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拓木。子屬水,丑藏金,水方生木,金則伐之,猶桑柘方生,人即采以飼蠶,所以它像蠶眠之時,木氣在桑樹之中還沒伸展到水地,故名“桑柘木”。
庚寅、辛卯松柏木。木“臨官”在寅,“帝旺”在卯,木既生旺,則不是柔弱之屬,所以此時木氣已乘陽而成形狀,長成栽培之勢,但由于條件仍很艱苫,如歲寒之木,性質堅硬,故名“松柏木”。
戊辰、己巳大林木。木以辰為原野,巳為“沐浴”,木至六:陽,則枝榮葉茂,因茂盛之木而在原野之間,所以此時木氣得時,枝葉茂盛,郁然成林,為木氣極盛之時,故名“大林木”。
壬午、癸未楊柳木。木死于午,墓于未,木既死于墓,雖得天干壬、癸之水養之,終為柔弱,所以此時木氣如楊柳在盛夏,葉凋枝干,木氣已衰弱,其性甚柔,故名“楊柳木”。
庚申、辛酉石榴木。申為七月,酉為八月,此時木已臨絕了,惟石榴之木結實,這兩對于支五行屬金,而納音屬木,所以此耐木氣泊于靜肅,逐漸結實,但由于木居于金地,其味成辛,故名“石榴木”。
戊戌、己亥平地木。戌為原野,亥為木生之地,木生于原野,則非一根一株之比,但又因陰陽閉寒,木氣歸根,木氣藏伏如在土中,所以叫“平地木”。 水
丙子、丁丑澗下水。水旺于子,衰于丑,此時水已由旺而返衰之際,水氣未通,如在山下無法潤滋高地,故名“澗下水”。
甲寅、乙卯大溪水。寅為東北,卯為正東,水流正東,共性和順,此時水氣明朗,水勢恃源東流,滔滔不絕,越來越大,故名“大溪水”。
壬辰、癸巳長流水。辰為水庫,巳為金長生之地,金生則水性存,因庫水而逢生金,則泉源不竭,所以此時水勢極猛,既得歸庫,又漫堤而出,故名“長流水”。
丙午、丁未天河水。丙、丁屬火,午為火旺之地,而納音為水,水從火中產生,又非銀漢不可,所以此時水氣升空,沛然成雨,因它是濟火之水,又來自天上,故名“天河水”。
甲申、乙酉井泉水。金“臨官”于申,“帝旺”在酉,金既生旺,則水由此而生,所以此時水氣安靜,汲而不竭,用之不盡,故名“井泉水”。
壬戌、癸亥大海水。水“冠帶”在戌,“臨官”在亥,但又屬由盛轉衰之際,所以此時水氣閉塞,歸于寧溢之位,來之不窮,納之不溢,故名“大海水”。
戊子、已丑霹靂火。丑屬土,子屬水,水居正位,而納音為火,所以非霹靂不可,它為水中之火,故名“霹靂火”。
丙寅、丁卯爐中火。寅為三陽,卯為四陽。火既得位,又得寅卯之木生助,所以此時火氣漸漸發輝,因柴火而顯見,陰陽為冶,天地為爐,故名“爐中火”。
甲辰、乙巳覆燈火。辰、巳從時間上說為早晨,日之將升高,光照于天下,所以此時火氣漸盛,傳明繼晦,子母相承,故名“覆燈火”。
戊午、己未天上火。午為火旺之地,木在未中又將生長,水性炎上,又逢生地,有木相助,所以此時火氣炳靈交光,發輝炎上,故名“天上火”。
丙申、丁酉山下火。申為地戶,酉為日落的門戶,日至此時而藏光,所以此時火氣力微體弱,氣息形藏,光亮不遠,故名“山下火”。
甲戌、乙亥山頭火。此時火氣歸于休息之中,就山藏形,內明外暗,故名“山頭火”。
庚子、辛丑壁上土。丑雖為土的正位,而子乃水旺之地,土見水多則為泥,所以此時土氣尚在閉塞之中,如被包藏著的物體,掩形遮體,內外不通,只有粉飾之用,故名“壁上土”。
戊寅、己卯城頭土。天干戊、己屬土,寅為山,土積而為山,此時土氣已能成全為物,有著養育萬物的功效,發于根莖,壯于萼蕊,又有堤防之功,故名“城頭土”。
丙辰、丁巳沙中土。天干丙、丁之火至辰。冠帶。,巳為“臨官”,土既墓絕,旺火又使它再生,所以此時土氣已生發,此上由波浪沖積而成,為龍蛇盤隱的宮室,為清秀之土,故名“沙中土”。
庚午、辛末路傍土。此時土氣已能承物形,土既連道路又接平田,莊稼憑此而生養,草木由它而暢茂,為火所暖的養育萬物之土,故名“路傍土”。
戊申、己酉大驛土。申為地,酉為澤,戊、己之土加于地澤之上,所以此時土氣已經歸息,所載之物業已收斂,龜縮退閑,安然無事,如同車道,通達四方,故名“大驛土”。
丙戌、丁亥屋上土。此時土氣已陰陽歷遍,勢得其閑,成為藏物的處所,以成人之美,故名“屋上土”。
曖昧到了一定程度,就有這種情愫了,她是喜歡你了,你也喜歡她的話,就主動向她表示吧
確定你們的關系
六十花甲子口訣
一二三四五,水火木金土。
子巳午亥九至四,甲戊己癸九到五。
大衍減去干支數,五余生行即年宿。
一、干支的陰陽
甲、丙、戊、庚、壬屬陽;乙、丁、已、辛、癸屬陰。
子、寅、辰、午、申、戌屬陽;丑、卯、巳、未、酉、亥屬陰。
二、地支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三、干支五行及四時方位
甲、乙屬木,代表東方;丙、丁屬火,代表南方;戊、已屬土,代表中央;庚、辛屬金,代表西方;壬、癸屬水,代表北方。
寅、卯、辰屬木,主宰春季,代表東方;
巳、午、未屬火,主宰夏季,代表南方;
申、酉、戌屬金,主宰秋季,代表西方;
亥、子、丑屬水,主宰冬季,代表北方;
辰、未、戌、丑單個而言都屬土,主宰四季最后一個月,代表四方。
六十甲子納音口訣
甲乙(金):海中金要溪水沖上有佛燈在照明,沙中金泉水洗山頭火來冶煉它。
丙丁(水):澗下水爐火燒成沙中土,天河水沖山下火灰變屋上土。
戊已(火):霹靂火打城墻灰飛大林上,天上火沖驛土火燒平地木。
庚辛(土):壁上畫松柏樹用上白臘金,路旁土種石榴樹掛滿釵金。
壬癸(木):桑松樹掛金箔長長流動,楊柳木做劍鋒直劈大海。
甲子日
甲子(金匱 吉) 乙丑(天德貴人 吉) 丙寅(白虎 兇) 丁卯(玉堂天開吉神 吉)
戊辰(天牢 兇) 己巳(元武黑道 兇) 庚午(司令金星 吉) 辛未(勾陳 兇)
壬申(青龍吉) 癸酉(明堂 吉)甲戌(天刑孤辰 兇) 乙亥(朱雀天訟 兇)
甲寅日
甲子(青龍 吉) 乙丑(貴人明堂 吉)丙寅(天刑 兇)丁卯(元武 兇)
戊辰(金匱 吉) 己巳(天德 吉) 庚午(白虎 兇) 辛未(玉堂 吉)
壬申(空亡 兇) 癸酉(截路 兇) 甲戌(司命貴人 吉) 乙亥(勾陳 兇)
甲辰日
甲子(元武天牢 兇) 乙丑(截路空亡 兇) 丙寅(三合黃道 吉) 丁卯(勾陳 兇)
戊辰(青龍 吉) 己巳(黃道明堂 吉) 庚午(天刑五鬼 兇) 辛未(朱雀 兇)
壬申(金匱 吉) 癸酉(天德黃道 吉) 甲戌(白虎 兇) 乙亥(玉堂天開吉神 吉)
甲午日
甲子(金匱 吉) 乙丑(天乙貴人 吉) 丙寅(白虎 兇) 丁卯(玉堂 吉)
戊辰(天牢 兇) 己巳(元武 兇) 庚午(司命 吉) 辛未(勾陳 兇)
壬申(青龍 吉) 癸酉(明堂 吉) 甲戌(天刑 兇) 乙亥(朱雀 兇)
甲申日
甲子(青龍 吉) 乙丑(明堂 吉) 丙寅(天牢 兇) 丁卯(朱雀 兇)
戊辰(金匱 吉) 己巳(天德 吉) 庚午(白虎 兇) 辛未(玉堂 吉)
壬申(截路 兇) 癸酉(截路 兇) 甲戌(司命 吉) 乙亥(勾陳 兇)
甲戌日
甲子(元武天刑 兇) 乙丑(截路空亡 兇) 丙寅(三合黃道 吉) 丁卯(勾陳 兇)
戊辰(青龍 吉) 己巳(黃道明堂 吉) 庚午(天牢五鬼 兇) 辛未(玉堂 吉)
壬申(金匱 吉) 癸酉(天德黃道 吉) 甲戌(白虎 兇) 乙亥(天開玉堂 吉)
乙丑日
丙子(天刑 兇) 丁丑(朱雀 兇)戊寅(金匱 吉) 己卯(天德 吉)
庚辰(白虎 兇) 辛巳(玉堂 吉) 壬午(天牢 兇) 癸未(元武 兇)
甲申(貴人司命 吉) 乙酉(勾陳 兇) 丙戌(青龍 吉) 丁亥(明堂 吉)
乙卯日
丙子(司命貴人 吉) 丁丑(勾陳 兇) 戊寅(青龍 吉) 己卯(明堂 吉)
庚辰(天刑 兇) 辛巳(朱雀 兇) 壬午(金匱 吉) 癸未(天德 吉)
甲申(白虎 兇) 乙酉(玉堂 吉) 丙戌(天牢 兇) 丁亥(元武 兇)
乙巳日
丙子(白虎 兇) 丁丑(天德 吉) 戊寅(天牢 兇) 己卯(寡宿五鬼 兇)
庚辰(司命黃道 吉) 辛巳(勾陳 兇) 壬午(青龍明堂 吉) 癸未(勾陳 兇)
甲申(朱雀 兇) 乙酉(天刑 兇) 丙戌(金匱 吉) 丁亥(天德 吉)
乙未日
丙子(天刑 兇) 丁丑(朱雀 兇) 戊寅(金匱 吉) 己卯(天德 吉)
庚辰(白虎 兇) 辛巳(玉堂 吉) 壬午(截路空亡 兇) 癸未(截路 兇)
甲申(司命 吉) 乙酉(勾陳 兇) 丙戌(青龍 吉) 丁亥(明堂 吉)
乙酉日
丙子(天乙貴人 吉) 丁丑(勾陳 兇) 戊寅(青龍 吉) 己卯(明堂 吉)
庚辰(天牢 兇) 辛巳(朱雀 兇) 壬午(天貴黃道 吉) 癸未(天德 吉)
甲申(白虎 兇) 乙酉(玉堂 吉) 丙戌(天牢 兇) 丁亥(元武 兇)
乙亥日
丙子(白虎 兇) 丁丑(天德 吉) 戊寅(天牢 兇) 己卯(寡宿五鬼 兇)
庚辰(司命黃道 吉) 辛巳(勾陳 兇) 壬午(青龍明堂 吉) 癸未(勾陳 兇)
甲申(朱雀 兇) 乙酉(天刑 兇) 丙戌(金匱 吉) 丁亥(天德 吉)
丙子日
戊子(金匱 吉) 己丑(天德 吉)庚寅(白虎 兇) 辛卯(玉堂 吉)
壬辰(截路 兇) 癸巳(截路 兇) 甲午(司命 吉) 乙未(勾陳 兇)
丙申(青龍 吉)丁酉(明堂貴人 吉) 戊戌(天刑 兇) 己亥(朱雀 兇)
丙寅日
戊子(青龍 吉) 己丑(明堂 吉) 庚寅(天刑 兇) 辛卯(朱雀 兇)
壬辰(金匱 吉) 癸巳(天德 吉) 甲午(白虎 兇) 乙未(明堂 吉)
丙申(天牢 兇) 丁酉(元武 兇) 戊戌(司命太陰 吉) 己亥(勾陳 兇)
丙辰日
戊子(天刑 兇) 己丑(元武 兇) 庚寅(司命 吉) 辛卯(勾陳 兇)
壬辰(青龍 吉) 癸巳(天乙黃道 吉) 甲午(天牢 兇) 乙未(朱雀 兇)
丙申(金匱 吉) 丁酉(天德貴人 吉) 戊戌(白虎 兇) 己亥(玉堂貴人 吉)
丙午日
戊子(金匱 吉) 己丑(天德 吉) 庚寅(白虎 兇) 辛卯(玉堂 吉)
壬辰(截路 兇) 癸巳(截路 兇) 甲午(司命 吉) 乙未(勾陳 兇)
丙申(青龍 吉) 丁酉(明堂 兇) 戊戌(天牢 兇) 己亥(朱雀 兇)
丙申日
戊子(青龍 吉) 己丑(明堂 吉) 庚寅(天刑 兇) 辛卯(朱雀 兇)
壬辰(金匱 吉) 癸巳(天德 吉) 甲午(白虎 兇) 乙未(玉堂 吉)
丙申(天牢 兇) 丁酉(元武 兇) 戊戌(司命 吉) 己亥(勾陳 兇)
丙戌日
戊子(天牢 兇) 己丑(元武 兇) 庚寅(司命 吉) 辛卯(勾陳 兇)
壬辰(天乙貴人 吉) 癸巳(貴人明堂 吉) 甲午(天刑 兇) 乙未(朱雀 兇)
丙申(金匱 吉) 丁酉(天德 吉) 戊戌(白虎 兇) 己亥(玉堂 吉)
丁丑日
庚子(天刑 兇) 辛丑(朱雀 兇) 壬寅(金匱 吉) 癸卯(天德 吉)
甲辰(白虎 兇) 乙巳(玉堂 吉) 丙午(天牢 兇) 丁未(元武 兇)
戊申(司命 吉) 己酉(勾陳 兇) 庚戌(青龍 吉) 辛亥(明堂貴人 吉)
丁卯日
庚子(司命 吉) 辛丑(勾陳 兇) 壬寅(青龍天貴 吉) 癸卯(明堂 吉)
甲辰(天刑 兇) 乙巳(朱雀 兇) 丙午(金匱 吉) 丁未(天德貴人 吉)
戊申(白虎 兇) 己酉(玉堂貴人 吉) 庚戌(天牢 兇) 辛亥(元武 兇)
丁巳日
庚子(白虎 兇) 辛丑(玉堂 吉) 壬寅(截路 兇) 癸卯(截路 兇)
甲辰(司命玉堂 吉) 乙巳(勾陳 兇) 丙午(青龍 吉) 丁未(明堂 吉)
戊申(天刑 兇) 己酉(朱雀 兇) 庚戌(金匱 吉) 辛亥(天德貴人 吉)
丁未日
庚子(天刑 兇) 辛丑(朱雀 兇) 壬寅(金匱 吉) 癸卯(天德 吉)
甲辰(白虎 兇) 乙巳(玉堂 吉) 丙午(天牢 兇) 丁未(元武 兇)
戊申(司命 吉) 己酉(勾陳 兇) 庚戌(青龍 吉) 辛亥(明堂貴人 吉)
丁酉日
庚子(司命黃道 吉) 辛丑(勾陳 兇) 壬寅(天貴青龍 吉) 癸卯(天乙明堂 吉)
甲辰(天刑 兇) 乙巳(朱雀 兇) 丙午(金匱 吉) 丁未(天德 吉)
戊申(白虎 兇) 己酉(玉堂貴人 吉) 庚戌(天牢 兇) 辛亥(元武 兇)
丁亥日
庚子(白虎 兇) 辛丑(玉堂 吉) 壬寅(截路 兇) 癸卯(截路空亡 兇)
甲辰(司命黃道 吉) 乙巳(勾陳 兇) 丙午(青龍 吉) 丁未(明堂 吉)
戊申(天刑 兇) 己酉(朱雀 兇) 庚戌(金匱 吉) 辛亥(天德 吉)
戊子日
壬子(金匱 吉) 癸丑(天德 吉) 甲寅(白虎 兇) 乙卯(玉堂 吉)
丙辰(天牢 兇) 丁巳(元武 兇) 戊午(司命 吉) 己未(勾陳 兇)
庚申(青龍 吉) 辛酉(明堂 吉) 壬戌(天刑 兇) 癸亥(朱雀 兇)
戊寅日
庚子(青龍 吉) 辛丑(明堂 吉) 壬寅(天刑 兇) 癸卯(朱雀 兇)
甲辰(金匱 吉) 乙巳(天德 吉) 丙午(白虎 兇) 丁未(玉堂 吉)
戊申(天牢 兇) 己酉(朱雀 兇) 庚戌(司命 吉) 辛亥(勾陳 兇)
戊辰日
庚子(天牢 兇) 辛丑(元武 兇) 壬寅(司命 吉) 癸卯(勾陳 兇)
甲辰(青龍 吉) 乙巳(明堂 吉) 丙午(天刑 兇) 丁未(朱雀 兇)
戊申(金匱 吉) 己酉(天德吉) 庚戌(白虎 兇) 辛亥(玉堂 吉)
戊午日
壬子(金匱 吉) 癸丑(天德 吉) 甲寅(白虎 兇) 乙卯(玉堂 吉)
丙辰(天牢 兇) 丁巳(元武 兇) 戊午(司命 吉) 己未(勾陳 兇)
庚申(青龍 吉) 辛酉(明堂 吉) 壬戌(天刑 兇) 癸亥(朱雀 兇)
戊申日
庚子(青龍 吉) 辛丑(天官 吉) 壬寅(天刑 兇) 癸卯(朱雀 兇)
甲辰(金匱 吉) 乙巳(天德 吉) 丙午(天牢 兇) 丁未(天乙貴人 吉)
戊申(天牢 兇) 己酉(勾陳 兇) 庚戌(司命 吉) 辛亥(勾陳 兇)
戊戌日
庚子(截路 兇) 辛丑(截路 兇) 壬寅(天乙明堂 吉) 癸卯(勾陳 兇)
甲辰(青龍 吉) 乙巳(明堂 吉) 丙午(截路 兇) 丁未(朱雀 兇)
戊申(金匱 吉) 己酉(天德 吉) 庚戌(白虎 兇) 辛亥(玉堂 吉)
己丑日
甲子(天寡孤辰 兇) 乙丑(朱雀 兇) 丙寅(金匱福神 吉) 丁卯(天德 吉)
戊辰(白虎 兇) 己巳(天德 吉) 庚午(空亡 兇) 辛未(元武 兇)
壬申(司命 吉)癸酉(截路 兇) 甲戌(青龍 吉) 乙亥(勾陳 兇)
己卯日
甲子(司命 吉) 乙丑(勾陳 兇) 丙寅(青龍 吉) 丁卯(明堂 吉)
戊辰(天刑 兇) 己巳(朱雀 兇) 庚午(貴人 吉) 辛未(天德 吉)
壬申(截路 兇) 癸酉(玉堂 吉) 甲戌(天牢 兇) 乙亥(元武 兇)
己巳日
甲子(白虎 兇) 乙丑(玉堂 吉) 丙寅(天牢 兇) 丁卯(元武 兇)
戊辰(司命 吉) 己巳(勾陳 兇) 庚午(青龍 吉) 辛未(明堂 吉)
壬申(截路 兇) 癸酉(截路空亡 兇) 甲戌(金匱 吉) 乙亥(天德 吉)
己未日
甲子(天刑 兇) 乙丑(朱雀 兇) 丙寅(金匱 吉) 丁卯(天德 吉)
戊辰(白虎 兇) 己巳(玉堂 吉) 庚午(天牢 兇) 辛未(元武 兇)
壬申(司命 吉) 癸酉(截路 兇) 甲戌(青龍 吉) 乙亥(明堂 吉)
己酉日
甲子(天乙貴人 吉) 乙丑(勾陳 兇) 丙寅(青龍 吉) 丁卯(明堂 吉)
戊辰(天刑 兇) 己巳(朱雀 兇) 庚午(金匱 吉) 辛未(天德 吉)
壬申(截路 兇) 癸酉(司命 吉) 甲戌(天牢 兇) 乙亥(元武 兇)
己亥日
甲子(白虎 兇) 乙丑(玉堂 吉) 丙寅(天牢 兇) 丁卯(朱雀 兇)
戊辰(司命 吉) 己巳(勾陳 兇) 庚午(青龍 吉) 辛未(玉堂 吉)
壬申(截路 兇) 癸酉(截路 兇) 甲戌(金匱 吉) 乙亥(天德 吉)
庚子日
丙子(金匱 吉) 丁丑(天德貴人 吉) 戊寅(白虎 兇) 己卯(玉堂 吉)
庚辰(天牢 兇) 辛巳(元武 兇) 壬午(司命 吉) 癸未(截路 兇)
甲申(青龍 吉) 乙酉(明堂 吉) 丙戌(天刑 兇) 丁亥(朱雀 兇)
庚寅日
丙子(青龍 吉) 丁丑(明堂 吉) 戊寅(天刑 兇) 己卯(朱雀 兇)
庚辰(金匱 吉) 辛巳(天德 吉) 壬午(空亡 兇) 癸未(福德天官 吉)
甲申(天牢 兇) 乙酉(元武 兇) 丙戌(黃道 吉) 丁亥(勾陳 兇)
庚辰日
丙子(天牢 兇) 丁丑(元武 兇) 戊寅(司命金匱 吉) 己卯(勾陳 兇)
庚辰(青龍 吉) 辛巳(明堂 吉) 壬午(天刑 兇) 癸未(朱雀 兇)
甲申(天寡 兇) 乙酉(天德 吉) 丙戌(白虎 兇) 丁亥(玉堂 吉)
庚午日
丙子(金匱 吉) 丁丑(天德 吉) 戊寅(白虎 兇) 己卯(玉堂 吉)
庚辰(天牢 兇) 辛巳(元武 兇) 壬午(司命 吉) 癸未(截路 兇)
甲申(青龍 吉) 乙酉(明堂 吉) 丙戌(天寡天刑 兇) 丁亥(朱雀 兇)
庚申日
丙子(青龍 吉) 丁丑(明堂貴人 吉) 戊寅(天刑 兇) 己卯(朱雀 兇)
庚辰(金匱 吉) 辛巳(天德 吉) 壬午(青龍 吉) 癸未(玉堂金匱 吉)
甲申(天牢 兇) 乙酉(元武 兇) 丙戌(司命 吉) 丁亥(勾陳 兇)
庚戌日
丙子(天牢 兇) 丁丑(元武 兇) 戊寅(司命 吉) 己卯(勾陳 兇)
庚辰(青龍 吉) 辛巳(明堂 吉) 壬午(截路 兇) 癸未(截路 兇)
甲申(金匱 吉) 乙酉(天德 吉) 丙戌(白虎 兇) 丁亥(玉堂 吉)
辛丑日
戊子(天刑天牢 兇) 己丑(朱雀 兇) 庚寅(金匱 吉) 辛卯(天德三合 吉)
壬辰(截路 兇) 癸巳(天官福星 吉) 甲午(黑煞 兇) 乙未(元武天牢 兇)
丙申(司命喜神 吉) 丁酉(勾陳 兇) 戊戌(青龍 吉) 己亥(明堂三合 吉)
辛卯日
戊子(司命 吉) 己丑(勾陳 兇) 庚寅(青龍貴人 吉) 辛卯(明堂 吉)
壬辰(截路空亡 兇) 癸巳(截路 兇) 甲午(金匱 吉) 乙未(天德 吉)
丙申(白虎 兇) 丁酉(玉堂 吉) 戊戌(天牢 兇) 己亥(元武 兇)
辛巳日
戊子(白虎 兇) 己丑(玉堂 吉) 庚寅(天牢 兇) 辛卯(元武 兇)
壬辰(貴人黃道 吉) 癸巳(截路 兇) 甲午(天乙貴人 吉) 乙未(明堂 吉)
丙申(天刑 兇) 丁酉(朱雀 兇) 戊戌(金匱 吉) 己亥(朱雀 兇)
辛未日
戊子(天刑天牢 兇) 己丑(朱雀 兇) 庚寅(金匱 吉) 辛卯(天德三合 吉)
壬辰(截路 兇) 癸巳(天官貴人 吉) 甲午(黑煞 兇) 乙未(元武 兇)
丙申(司命喜神 吉) 丁酉(勾陳 兇) 戊戌(青龍 吉) 己亥(明堂三合 吉)
辛酉日
戊子(司命 吉) 己丑(勾陳 兇) 庚寅(青龍貴人 吉) 辛卯(明堂 吉)
壬辰(截路 兇) 癸巳(截路 兇) 甲午(金匱 吉) 乙未(天德 吉)
丙申(白虎 兇) 丁酉(玉堂 吉) 戊戌(天牢 兇) 己亥(元武 兇)
辛亥日
戊子(白虎 兇) 己丑(玉堂 吉) 庚寅(天牢 兇) 辛卯(元武 兇)
壬辰(司命 吉) 癸巳(勾陳 兇) 甲午(青龍 吉) 乙未(勾陳 兇)
丙申(天刑 兇) 丁酉(朱雀 兇) 戊戌(金匱 吉) 己亥(天德 吉)
壬子日
庚子(金匱 吉) 辛丑(天德 吉) 壬寅(截路 兇) 癸卯(玉堂 吉)
甲辰(天牢 兇) 乙巳(元武 兇) 丙午(司命 吉) 丁未(勾陳 兇)
戊申(青龍 吉) 己酉(明堂 吉) 庚戌(天刑 兇) 辛亥(朱雀 兇)
壬寅日
庚子(青龍 吉) 辛丑(明堂 吉) 壬寅(天刑 兇) 癸卯(截路 兇)
甲辰(金匱 吉) 乙巳(天乙貴人 吉) 丙午(白虎 兇) 丁未(玉堂 吉)
戊申(天牢 兇) 己酉(元武 兇) 庚戌(司命 吉) 辛亥(勾陳 兇)
壬辰日
庚子(天牢 兇) 辛丑(元武 兇) 壬寅(司命 吉) 癸卯(截路 兇)
甲辰(青龍 吉) 乙巳(天乙貴人 吉) 丙午(天刑 兇) 丁未(朱雀 兇)
戊申(金匱 吉) 己酉(天乙貴人 吉) 庚戌(白虎 兇) 辛亥(天德 吉)
壬午日
庚子(金匱 吉) 辛丑(天德 吉) 壬寅(截路 兇) 癸卯(貴人 吉)
甲辰(天牢 兇) 乙巳(截路 兇) 丙午(司命 吉) 丁未(勾陳 兇)
戊申(青龍 吉) 己酉(明堂 吉) 庚戌(天牢 兇) 辛亥(朱雀 兇)
壬申日
庚子(青龍 吉) 辛丑(明堂 吉) 壬寅(天刑 兇) 癸卯(截路 兇)
甲辰(金匱 吉) 乙巳(天乙貴人 吉) 丙午(白虎 兇) 丁未(玉堂 吉)
戊申(天牢 兇) 己酉(元武 兇) 庚戌(司命 吉) 辛亥(勾陳 兇)
壬戌日
庚子(天刑 兇) 辛丑(元武 兇) 壬寅(司命 吉) 癸卯(截路 兇)
甲辰(青龍 吉) 乙巳(明堂 吉) 丙午(天牢 兇) 丁未(朱雀 兇)
戊申(金匱 吉) 己酉(天德 吉) 庚戌(白虎 兇) 辛亥(玉堂 吉)
癸丑日
壬子(截路 兇) 癸丑(截路 兇) 甲寅(金匱 吉) 乙卯(天德 吉)
丙辰(白虎 兇) 丁巳(玉堂 吉) 戊午(天刑天牢 兇) 己未(元武 兇)
庚申(司命 吉) 辛酉(勾陳 兇) 壬戌(青龍 吉) 癸亥(明堂 吉)
癸卯日
壬子(司命 吉) 癸丑(天寡孤辰 兇) 甲寅(青龍 吉) 乙卯(貴人 吉)
丙辰(天刑 兇) 丁巳(朱雀黑道 兇) 戊午(金匱福德 吉) 己未(勾陳 兇)
庚申(白虎 兇) 辛酉(玉堂 吉) 壬戌(天牢 兇) 癸亥(黑道 兇)
癸巳日
壬子(截路 兇) 癸丑(天乙玉堂 吉) 甲寅(天牢 兇) 乙卯(元武 兇)
丙辰(司命 吉) 丁巳(勾陳 兇) 戊午(青龍 吉) 己未(明堂 吉)
庚申(天刑 兇) 辛酉(朱雀 兇) 壬戌(金匱 吉) 癸亥(天德 吉)
癸未日
壬子(截路 兇) 癸丑(截路 兇) 甲寅(金匱 吉) 乙卯(天德 吉)
丙辰(白虎 兇) 丁巳(玉堂 吉) 戊午(天牢 兇) 己未(元武 兇)
庚申(司命 吉) 辛酉(勾陳 兇) 壬戌(青龍 吉) 癸亥(明堂 吉)
癸酉日
壬子(司命 吉) 癸丑(天寡孤辰 兇) 甲寅(青龍 吉) 乙卯(貴人 吉)
丙辰(天刑 兇) 丁巳(朱雀黑道 兇) 戊午(金匱福德 吉) 己未(天德 吉)
庚申(白虎 兇) 辛酉(玉堂 吉) 壬戌(天牢 兇) 癸亥(黑道 兇)
癸亥日
壬子(截路 兇) 癸丑(玉堂 吉) 甲寅(天牢 兇) 乙卯(元武 兇)
丙辰(司命 吉) 丁巳(勾陳 兇) 戊午(青龍 吉) 己未(明堂 吉)
庚申(天刑 兇) 辛酉(朱雀 兇) 壬戌(金匱 吉) 癸亥(天德 吉)
比如今年的甲子日
2006年06月04日 星期天 農歷 五月初九 丙戌年 甲午月 甲子日
2006年12月01日 星期五 農歷 十月十一 丙戌年 己亥月 甲子日
第一個甲子日是2006.02.04日,再過60天是第二個,又過60天是第三個,......60天一個
根據下面的內容您可以自己試一下:
史書《隋書·庾季才傳》有這樣的記載:
『高祖為丞相,嘗夜召季才而問曰:“吾以庸虛受茲,顧命天時人事,卿以為何如?”季才曰:“天道精微,難可意察,切以人事卜之符兆以定,季才縱言不可,公豈復得為箕潁之事乎。”高祖默然久之因舉首曰:“吾今譬猶騎獸,誠不得下矣。”因賜雜彩五十疋,絹二百段,曰:“愧公此意,宜善為思之。”
大定元年正月,季才言曰:“今月戊戌平旦,青氣如樓闕見于國城之上,俄而變紫逆風西行。《氣經》云:天不能無云而雨,皇王不能無氣而立。今王氣已見,須即應之。二月,日出卯入酉,居天之正位,謂之二八之門。日者人君之象,人君正位宜用二月。其月十三日甲子,甲為六甲之始,子為十二辰之初,甲數九,子數又九,九為天數。其日即是驚蟄,陽氣壯發之時。昔周武王以二月甲子定天下,享年八百。漢高帝以二月甲午即帝位,享年四百。故知甲子甲午為得天數。今二月甲子宜應天受命。”上從之。』
天干與地支組合,共有六十個,俗稱之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為什么稱為六十甲子呢?蓋是取天干之首「甲」,與地支之首「子」,相合為第一個干支組合——甲子,猶以此稱之也。
甲子為六十甲子之首,亦可以說是六十甲子之始。甲亦為天干之首,子又是地支之首,那么甲子這個組合一定有其它干支組合沒有的特殊含義。
古賢認為:甲子為干支之始,為第一個干支組合。相同于事之起始,事之確立之時也。甲子之后才是乙丑、丙寅等甲子組合,亦是說甲子出場后,其余的才一個接一個地出場。
由于「甲子」有這種特殊的含義,在擇日學中亦應用了這個思想。凡事之始,用甲子日最吉。事之始者:掛牌開業,造宅立基……等等均是。
中華人民成立所擇的日課亦奇妙的是「甲子日」。
課格如下——
年 月 日 時
已 癸 甲 辛
丑 酉 子 未
甲子為60甲子之首。選擇的是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一日亦為公歷之首日一月之起始,擇此課不會是偶然吧?
據說,憑此日課可以推算出中華人民的國運,有心者不妨一試也。
任何一門擇日學都是整個課格(年月日時)配合運用,絕對不可能只取其中一肢半爪就應用。所以「甲子日」,在選擇中必須配合年月時取用。「甲子日」有其特殊之處,而其它日柱亦一樣也是有其獨特的地方和奇妙的用處。
現在舉出幾例甲子日的用課,課有吉有兇,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據此能再看清一些「甲子日」的真面目。
例一
廣西玉林社坡楊某造宅課
坐子向午兼癸丁
擇用公歷1992年8月16日2點,即農歷壬申年七月十八日丑時
課格為——
壬 戊 甲 乙
申 申 子 丑
應事:
用后不久死去大小豬30多頭。主人發生了車禍,兒子從樓頂摔下斷了手。倒霉透啦!
例二
廣東羅定連州某姓動工修宅
坐巳向亥兼巽干
擇用公歷1924年6月14日12點,即農歷甲子年五月十三日午時
課格為——
甲 庚 甲 庚
子 午 子 午
主家邀請當時的名師擇課。擇日師根據坐向、形巒等因素擇取了該課用事。用后,主人原本為官,當年秋天被調升他處。
例三
廣西玉林社坡薛某造宅課
坐干向巽兼亥巳
擇用公歷1986年1月20日0時,即農歷乙丑年十二月十一日子時
課格為——
乙 已 甲 甲
丑 丑 子 子
用課后,薛某遇到民間擇日師鄭善銘師傅,薛某拿出日課單考鄭師傅,鄭師傅看后說:“用課后,你把全家的雞鴨豬都吃光了。”薛某聽后哈哈大笑。事實是用課后家中禽畜不斷地無故而亡,在當時中國的農村還不富裕,舍不得將禽畜扔掉,仍然宰殺吃了。
干支與數的關系有許多種說法,各門各派取用不同,庾季才所說那種干支與數的配置是這樣的——
天干:甲己數九,乙庚數八,丙辛數七,丁壬數六,戊癸數五。
地支:子午數九,丑未數八,寅申數七,卯酉數六,辰戌數五,巳亥數四。
我給提供一個知道陽歷日子來推算這天的日干和地支! 學習四柱預測的人都知道,在排八字的時候年柱,月柱都是有規律的,因為年是12年一個輪回,對應天干10年一個輪回,而月柱規定是每年的正月都是寅月,再配合歌謠就可以排出月的天干,這些是很簡單,但排日柱的時候就很多人都要去翻看萬年歷,而萬年歷不可能隨時隨地都帶在身上,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預測師就困惑了,或者預測知識比全面的預測師就會用其他的方法預測,卦,六爻,面相,手相等等!那么有沒有不用萬年歷就可以推算出命主的出生日的日柱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是,有! 其中盲派命理推算日柱就不需要萬年歷,只要知道你陰歷出生日就可以推算出當然的日柱,當然這也可以算是盲派命理的絕技,其過程比較復雜,今天在這里我也就不給大家介紹,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知道陽歷的出生日,在沒有萬年歷的情況下怎樣推算命主的日柱,也算是和廣大易友做個交流!希望對學習八字預測的易友有幫助! 具體公式如下: (年的后兩位*5+年的后兩位/4+9+陽歷日子數+單月(0)+雙月(30)+月調度數)/60=? 所得的余數的個位作為天干 余數/12所得余數作為地支, 就是當天的農歷干支 月調度數是1,4,5月是1 2,6,7月是2 3月是0 8月是3 9,10月是4 11,12月是5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閏年的1月和2月,要減1以后除以60看余數是多少! 再一個要注意的是"年的后兩位/4"是說取商的整數 下面我舉例說明: 比如陽歷1980年7月8日 (80*5+80/4+9+8+2)/60=439/60,余數是19 那么9數作為天干,對應的是壬, 19/12余數是7,那么7數作為地支,對應是午 所以1980年7月8日是壬午日 比如陽歷1981年8月3日 (81*5+81/4+9+3+30+3)/60=(405+20+45)/60,余數是50 個位是0當作10看,對應的天干是癸, 50/12余數是2,對應地支是丑, 所以1981年8月3日是癸丑日 比如陽歷2000年2月5日,2000能被4整除,所以是閏年要減1再除 (100*5+100/4+9+5+30+2-1)/60=570/60余數是30 個位0當10看,對應天干是癸, 30/12余數是6對應地支是巳, 所以2000年2月5日癸巳日 其余的依次類推....